伊利物流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20.27 KB
- 文档页数:11
目录第一章绪论 (4)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4)(一)研究背景 (4)(二)研究意义 (4)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一)国外研究现状 (5)(二)国内研究现状 (5)三、研究方案 (6)(一)研究内容 (6)(二)研究方法 (6)第二章内蒙古乳制品供应链发展现状 (6)一、内蒙古乳制品发展现状 (6)(一)原料奶供应紧张,奶牛存栏量提高 (7)(二)原奶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 (7)(三)乳制品消费能力提高 (7)二、内蒙古乳制品供应链现状 (8)(一)原料奶供应环节 (8)(二)乳制品生产环节 (8)(三)乳制品销售环节 (9)第三章案例分析 (9)一、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9)(一)公司简介 (9)(二)供应链情况 (10)二、伊利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11)(一)内部环境分析 (11)(二)外部环境分析 (13)三、伊利集团供应链核心问题 (15)(一)与奶农未形成紧密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15)(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乳制品质量管理有待提高 (15)(三)供应链下游分销渠道结构不合理 (15)(四)企业内部供应链节点信息共享程度低 (16)1第四章内蒙古乳制品供应链的发展对策 (16)一、与节点企业形成战略合作 (16)(一)与上游节点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16)(二)与下游节点企业合作 (17)(三)建立全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 (17)二、严格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乳制品冷链管理 (17)(一)完善冷藏车、冷藏库等基础设备 (17)(二)对冷链物流进行实时监控 (17)三、完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乳制品质量监管体系 (18)四、完善供应链信息化管理 (18)(一)对奶农进行信息培训 (18)(二)健全养殖业信息网络建设 (18)(三)乳制品企业建立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18)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19)一、研究结论 (19)二、研究展望 (19)参考文献 (19)致谢 (20)摘要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实体经济发展变为重中之重,乳制品行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点,国家格外重视其发展。
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我国企业物流仓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发展过程仓储的出现,源于生产活动的诞生、它是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随着近年我国制造业的崛起,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仓储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初被人认知的物流模式是物资的运输、仓储、管理、控制,主要靠人及辅助机械来实现,这就是最早的人工和机械化仓储阶段。
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具有实时性和直观性的优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
随后仓储物流就发展到了自动化阶段,这对仓储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从而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仓储是我国仓储物流发展的方向。
2、现状及问题我国仓储业目前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业条件差、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仓储业形成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形成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自备仓库自己用,即相互封闭、重复建设的局面,导致资金分散、管理落后、设备陈旧、仓库利用率低下、仓储业社会化程度不高。
据了解,全国仓库面积利用率平均不到40%,有的仓库长期闲置,但有的行业不够用还在继续投资建新库。
由于盲目乱建、乱设仓库,使得市场竞争过度,仓储价格无序。
此外,我国现有仓库大都是平房库,自动化仓库使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不能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国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落后,不少仍处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商品在库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善造成破损、霉变、损失严重,物流成本较高。
伊利乳制品冷链物流分析及对策作者:张涵袁欣忆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2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逐渐转向多元化,更加注重食品安全。
其中,对乳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保证乳制品的新鲜营养,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需求,乳制品冷链物流应运而生。
伊利是我国著名的乳制品生产销售企业,其销量之所以居高不下,就得益于伊利的冷链物流。
通过本文,我将对伊利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整体环境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达到伊利冷链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伊利公司;冷链物流;乳制品;解决措施一.伊利背景概述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
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130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集团“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不是非常的完善,设备不齐全,价格相对较高等问题约束着冷链运输的发展。
伊利集团的产品全部由内蒙古向外运输,运输方式耗时耗力,运输成本昂贵。
二.冷链物流发展现状2.1.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2.1.1冷链物流需求增幅加快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迅速,食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以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等为代表的冷链食品发展较快。
以乳制品为例,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各种奶粉和其他乳制品等。
快速增长的乳制品行业为冷链物流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生产出来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每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牛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所以说,高质量的的冷链物流运作对乳制品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JITJIT的定义:通过组织和协调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必要数量和完美质量的产品和零部件,以杜绝超量生产,消灭无效劳动和浪费。
JIT的案例:(一)宝供物流。
1994年宝供是一间“作坊式”的小公司,2003年,宝供年货运量达250万吨,年产值达3亿多元,它被摩根斯坦利评估为中国最具价值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宝供占据业内七个第一:中国第一家物流企业集团;第一个在中国运用现代物流观念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第一个在中国建立覆盖全国的物流运作网;在中国第一个将工业化的质量管理标准运用到物流运作上;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信息系统;第一个在中国将产官学研相结合,举办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的国际性高级研讨会;第一个在中国创办物流奖励基金。
海尔物流。
1999年开始,海尔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创造了富有海尔特色的“一流三网”的同步物流模式。
“一流”是以订单信息网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同步”即“三网”同步运行,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周行说,海尔进行的以“一流三网”为主要标志的物流革命,其核心就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对仓库进行革命,通过同步模式以高效物流运作实现“与用户零距离”的战略目标,使海尔通过现代物流一只手抓住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供应链,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了采购JIT。
海尔物流整合的第一步是整合采购,将集团的采购活动全部集中,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质优价廉的零部件。
海尔一年的采购费用约150亿元,有1.5万个品种,有2000多个供应商。
通过整合采购,海尔将供应商的数目减少到90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4家为海尔的供应商,集团采购人员优化掉1/3,成本每年环比降低4.5%以上。
实施了原材料配送JIT。
建立了现代化的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
在立体库建立之前,海尔的平均库存时间为30天,仅海尔工业园企业的外租仓库就达20余万平方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伊利物流真相分析
物流是伊利未来销售市场的原动力,不同温控下的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做到随机应变,并确保了食品安全。
众所周知,伊利集团的产品分为液态奶、冷饮和奶粉三大类,其产品流通绝大部分归属于冷链物流范畴。
在国内冷链运输标准缺失,冷链物流受社会环境约束的条件下,伊利物流如何运作?伊利集团一直保持沉默,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作为全国资源型的龙头企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在业界一直以货物运输量大而众所周知,其产品流通大部分归属于冷链运输范畴。
在国内冷链物流这潭池水相对较浅的现实情形下,“大象”伊利如何畅游?这个问题一直颇受业内关注。
兵分两路
数年前,伊利集团产品运输全部是从内蒙古向外输送,运作方式耗时耗力。
随着其在各地工厂建设完毕,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据伊利集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伊利集团拥有国内乳品行业最完整、最丰富的产品线,销售地域宽广,具体运输方式包括海洋运输、铁路集装箱、冰保车、机保车、集装箱五定班列运输、公路运输、铁海联运、公海联运以及行包发运等。
他介绍说,伊利的物流配送近年来一直是领先行业,具体运作方式在不同区域视产品特点不同而定。
以伊利液态奶产品为例,其物流有两大特点:货量大,多种运输方式并存。
由于奶制品对产品新鲜度、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市场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也非常严格。
目前,伊利集团对社会物流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调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伊利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及启示(合集5篇)第一篇:伊利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及启示伊利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及启示2014-01-20摘要:乳品行业的领跑者伊利集团拥有自己完整的供应链结构,长期以来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加大供应链的建设,但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这说明在其快速成长的背后隐藏了许多其供应链战略管理方面的弊端。
根据对伊利集团财务数据和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分析,讨论其供应链战略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对其他乳品制造企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伊利一、引言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的企业被抛掷到世界经济的大熔炉里,市场变化加快,不确定性增高,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面对市场需求多样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以及高度分散化经营等压力,如何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逐步发现,凭借一己之力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必须走合作共赢的道路,于是供应链战略应运而生。
很多企业之间由原来的对抗竞争转变为合作竞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
企业的成功不再仅取决于自身优异的经营绩效,更取决于整个供应链在同竞争对手竞争过程中的优势体现,未来的竞争则更是全球化的供应链竞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乳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推动了乳品行业的高速发展。
伊利集团依靠内蒙古大草原这个天然牧场的地理优势,自成立起就一直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逐渐发展成为乳品行业的领跑者。
伊利集团拥有完整的供应链结构,长期以来也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加大供应链的建设,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这说明在其快速成长的背后,隐藏了其供应链战略管理方面的许多弊端。
本文根据对伊利集团的财务数据和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分析,对其供应链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伊利集团的供应链战略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二、文献综述最早的供应链理论由波特的价值链发展而来,Fisher(1997)将供应链描述为企业内部原材料的计划和控制、信息流以及物流活动,以及企业外部与其他企业的广泛联系。
伊利集团的物流运作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作为全国资源型的龙头企业,在业界一直以货物运输量大而众所周知,其产品分为液态奶、冷饮和奶粉三大类,其产品流通绝大部分归属于冷链物流范畴。
在国内冷链运输标准缺失,冷链物流受社会环境约束的条件下,伊利物流如何运作?数年前,伊利集团产品运输全部是从内蒙古向外输送,运作方式耗时耗力。
随着其在各地工厂建设完毕,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伊利集团拥有国内乳品行业最完整、最丰富的产品线,销售地域宽广,具体运输方式包括海洋运输、铁路集装箱、冰保车、机保车、集装箱五定班列运输、公路运输、铁海联运、公海联运以及行包发运等。
伊利的物流配送近年来一直是领先行业,具体运作方式在不同区域视产品特点不同而定。
以伊利液态奶产品为例,其物流有两大特点:货量大,多种运输方式并存。
由于奶制品对产品新鲜度、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市场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也非常严格。
伊利液态奶事业部“兵分两路”进行物流配送。
一方面从工厂直接送达客户;另一方面则在全国重点城市布局分仓,通过分仓配送满足中小客户的需求。
例如,伊利集团在武汉设立分仓,通过五定班列、车皮、零散集装箱等方式直接将产品运输到分仓,然后各分仓再按照客户所处的位置以铁路中转或公路配送到客户的手中。
伊利集团公司的物流配送全部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
对于整个配送过程的恒温要求,伊利集团自有一套体系进行控制。
比如,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和跟踪管理,不定期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评估等,对配送环节保质保量的要求特别高。
如对配送的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要求非常严格。
同时,对于车辆是否符合管理规定,一方面安排运输管理人员在装、卸货和运输环节加强控制,另一方面将这些内容归入对承运商的考核制度,达不到要求者就出局。
公司每年还是会有大约15%的承运商由于各种原因被淘汰。
近年来,由于伊利集团物流量的逐年增加,原有的运输资源已经对产品流通产生了制约。
物流案例:"木桶"伊利的原则(下)3个月27个分销点全上线乳品生产关键是两头,一头是奶源,一头是销售。
对伊利来说,背靠大草原,奶源应该有着充足的保证,而销售就不那么容易控制了。
2000年,伊利集团下辖奶粉、冷饮和液态奶三大事业部,在内蒙古、北京、河北、天津、上海等地有30多家生产厂,60多座大型仓库,近百家销售办事处,上万个分销代理点,销售领域资金、物流和信息流的不统一,成了制约伊利快速成长的瓶颈。
付冲决定首先从分销开始突破,他带领同事先后接触了几十家公司,也接触了很多方案,有软件包式的,有离线式的,有ASP式的。
最后,伊利选定了用友伟库提供的ASP方式。
之所以选择用友,除了1999年5月伊利集团采用了用友的网络版财务软件,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外,用友在软件领域耕耘多年,服务点遍布全国,满足了伊利集团分销点遍布全国,需要随时提供服务的要求。
伊利一贯的行事风格是以的效率快速实现,信息化更不例外。
去年3月签合同,3月中旬就进入需求分析;4月开始用户培训,5月1日正式上线,用友咨询和服务总监吴文钊带领30多个人分赴成都、武汉、北京、济南、沈阳、上海等27个分销点实施,付冲负责协调;6月18日,也就是伊利分红派息的日子,一期工程全部完成。
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解决谁适应谁的问题,究竟是伊利的业务流程按照用友的软件改,还是用友的软件按照伊利的业务流程改。
需求分析开始的第一天,用友的工程师对付冲和信息工程部的同事说:"你们提要求吧!"付冲回答:"提要求的不是我们,而是业务部门的经理,我只负责帮助你们和业务部门沟通。
"此后,伊利信息工程部挂着一块小黑板,哪一个部门需求分析做完了,业务经理就在上面签字,没签字的就继续调查分析。
伊利有2000多名销售人员,经营的规模已经接近原来的管理手段所能控制的极限。
伊利分销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有两个: 一是信息流不畅通,解决领导层不知道分公司具体运营的难题;二是实现流程化管理,加强管理者对业务流程和人员的管控。
伊利集团物流案例分析及启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业市场近年来竞争加剧,各品牌间除了在品质、奶源和广告的竞争外,更加注重于产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力求通过共赢的链条式管理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对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在以内蒙古大草原为生产基地的前提下,如何能够将受到保质期,保存条件严格限制的产品成功的输送到全国每个省份成为了其公司经营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伊利集团的供应链,提出农产品核心企业供应链设计的问题和建议。
标签:乳制品供应链伊利一、导论1.研究背景及意义伊利集团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高居行业第一,一直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伊利公司可以说是中国乳制品业的典范,对于伊利公司近年来在国内的成功进行研究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物流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2.研究路径鉴于乳制品不同于其他制造业的天然性,本文着眼于伊利公司从奶源收购一直到摆上全国各地的超市货架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寻找其在乳制品业的物流环节中所具备的优点以及仍旧需要改进的过程,通过参阅国内外其他相关的研究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未来的改进方向。
二、文献综述任爱君,吴迪(2000)在其浅析供应链管理在农产品核心企业中的实践应用——以奶制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伊利集团为例中对于伊利集团的物流改革进行了分析,其认为伊利集团在进行股份制改革之后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面临着:1.由于伊利的生产工厂地处内陆而消费地点多集中于东南沿海,造成了信息,区位的劣势。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运输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2.长途运输的时效性无法保证,致使供应链下游压货、串货严重影响公司商业信誉。
3.随着市场对于乳制品新鲜度的敏感日趋上升,伊利集团原有的以生产为中心的分销网络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的变化。
为适应变化,伊利集团在上海、北京、天津、山西、湖北等地收购、建厂,将生产基地建到全国主要消费城市,并与当地的奶农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奶源园区基地,最大限度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空间距离,减少运输周转时间。
伊利物流案例【篇一:伊利物流案例】logistics sci-tech 2011.5收稿日期: 2011-02-21作者简介:孙晶晶(1985-),女,山东黄县人,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道路交通与运输规划。
物流科技2011 年第 5 期logistics sci-techno.5, 2011摘要:近年来乳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乳制品物流的发展也逐步专业化。
为了提高乳品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为加快我国乳制品物流的发展,对乳制品物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国乳制品龙头企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流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其乳制品物流环节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以期推动我国乳制品物流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乳制品;物流;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 f253.4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airy markets competitive increas-ingly, and the logistics of dairy products development gradu-ally special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the dairy companies, as well as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the logistics of dairy products, the logistics of dairy productsof the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y analysis of thecase about the logistics of l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group co., ltd, put forward the advantages of its dairy logis-tics links,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in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of dairy products in china.key words: dairy; logistics;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group co., ltd.1导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众所周知,伊利集团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国家 520 家重点工业企业,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和2010 年世博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
伊利一直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可以说是中国乳制品业的典范,其产品流通绝大部分归属于冷链物流范畴。
在国内冷链运输标准缺失,冷链物流受社会环境约束的条件下,伊利物流如何作为如此之多业绩的强力后盾,对其物流进行研究无疑会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物流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1.2研究方法本文着眼于伊利公司销售物流过程进行研究,寻找其在乳制品销售的物流环节中所具备的优点以及仍旧需要改进的过程,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未来的改进方向。
2文献综述任爱君、吴迪(2000)在其浅析供应链管理在农产品核心企业中的实践应用从供应链角度以奶制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伊利集团为例中对于伊利集团的物流改革进行分析,认为伊利集团主要面临的问题:随着买方市场的变化,顾客对产品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运输成本高等问题。
改变生产和分销网络已迫在眉睫。
为此伊利集团在上海、北京、济南、天津、湖北、河南、广州、山西、黑龙江等地收购、建厂,将生产基地建到全国主要消费城市,配送中心形成直接将产品送达各个零售终端的营销网络,力求减少产品运输周转时间,最大限度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
同时推行扁平化管理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
娜仁图雅(2007)认为如今在以客户服务质量为导向的销售理念引导下,伊利应当学习蒙牛供应链的设计,将其物流设计的工作重点放在下游。
能够更多更好地控制各类终端客户与消费者,更能有效地缩短与终端客户、最终消费者的距离。
3伊利的成功冷链物流分析作为全国资源型的龙头企业,伊利集团在业界一直以货物运输量大而众所周知,其产品流通大部分归属于冷链运输范畴。
有报道曾经这样说过物流是伊利未来销售市场的原动力,可见,做好物流,对伊利的发展也是有重要的推动乳制品物流案例分析及启示以伊利为例the analysis and inspiration about thelogistics of dairy-product take yili as an example take yili as an example 孙晶晶孙晶晶sun jing-jingsun jing-jing(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316)(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316)(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shenghan finance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jinan 250316, china)(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shenghan finance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jinan 250316, china)乳制品物流案例分析及启示以伊利为例the analysis and inspiration about the logistics of dairy-product誗现代物流誗文章编号: 1002-3100 (2011) 05-0080-0280logistics sci-tech 2011.5作用的。
3.1多种模式的物流渠道冷链运输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是消费者拿到产品前的重要环节。
因此,伊利在这方面一向不惜成本。
伊利集团拥有国内乳品行业最完整、最丰富的产品线,具体包括海洋运输、冰保车、机保车、铁路集装箱、集装箱五定班列运输、公路运输、铁海联运、公海联运以及行包发运等。
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伊利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并且通过严格的招标和评选。
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和兼并已在全国十多个销售大区设立了现代化乳业生产基地,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对食品安全的保障。
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物流配送。
一方面从工厂直接送达客户;另一方面则在全国重点城市布局分仓,通过分仓配送满足中小客户的需求。
3.2信息化建设及 erp 系统的构建一个着眼于向世界进军的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很重要的环节。
伊利集团一直对信息化比较重视,分别于 1996年花 200 多万元使用了美国四班(fourth shift)的 mprⅡ信息管理系统, 2001 年购买了用友的 sap 分销系统、 2005 年伊利新任董事长开始对伊利各事业部的整合,为适应业务的拓展建立了一套从供应链上游到下游、出厂到分销、生产到销售,都能实现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的 erp 系统。
3.3专业人才的引进伊利集团从社会吸纳了具有实践经验的物流管理人员的同时也从各大高校、大专院校精选了专业基础扎实的高校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大专生。
为能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物流的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建立现代物流理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4.1运输车辆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改进伊利对于承运商有着特别严格的管理规定和考核标准。
目前承运商内部对运输车辆的一些信息监控设备已经比较完善,伊利对承运商运输车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跟踪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提高车辆管理监控力度。
4.2客户订货量小,很难进行整车发运,影响车辆利用率客户订货量小的情况下,整车发运势必会造成运力的浪费,如果采用点对面的运输,在运输线路上卸货点较多,途中的一些未知因素,又存在可能因此会影响到货的及时性。
4.3部分经销商的仓储条件落后,制约物流车辆的使用率,从而增加物流成本部分小型经销商冷藏库房设施配置还未到位,有些靠冷柜来储存温度敏感的奶制品,导致库存量受到限制,从而影响订单量和车辆的使用率。
4.4部分产品破损率高包装有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类,一部分产品包装设计脱离运输环节,导致车辆满载率低、且会提高运输过程的破损率,增加运输成本。
5冷链物流发展对策5.1整合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公司的服务意识在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统一招标时,要严格审核对方的资质,要求具备一定的运输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
同时,冷链物流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对物流供应商的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逐步实施对运输车辆温度、适度、定位跟踪等多方面的控制和监督,以确保有效监控第三方物流商的服务度。
5.2进行仓储、运输管理标准化,提高操作的准确率和操作的规范性结合国家对冷链运输标准的相关规定,细化本企业人员及承运商在物流相关方面的标准和规章制度。
同时,运输管理人员在装、卸货和运输环节加强控制,细化承运商服务标准并列入对承运商的考核制度中。
5.3进行设备更新,提高货物的装卸速度,提高运输效率要适时更新、改装库房和运输车辆设施设备,并根据客户网络,合理有效规划运输线路,提高商品的周转效率,提高配送产品到达市场的新鲜度。
5.4提高经销商仓储条件一些中小型经销商,有必要给予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提高其仓储条件,不但能保证产品储存品质,还能增加订货量。
5.5充分使用 erp 系统,提高全方位经营管理能力erp 系统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能整合企业内部主要或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及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等主要功能模块,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
作为中国乳品行业的领头军,更应该与供应商一同努力探求 erp 的更多扩展功能在乳品行业的使用。
6总结伊利集团以多生产网点配合多种运输模式的方式适应了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量。
其对于冷链物流的严格要求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三方物流的聘用模式也有助于帮助其在乳制品行业占据着优势地位。
优异品质的铸造、成功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国内多种模式的物流渠道,都使得伊利的品牌家喻户晓。
希望本文的初步探索可以为乳制品物流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1]王常伟. 供应链管理在乳业企业中的应用以伊利集团为例[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5):16-18.[2]刘秀玲. 伊利集团供应链设计的分析及启示[j]. 北方经济, 2004(10):50-51.[3]任爱君,吴迪. 浅析供应链管理在农产品核心企业中的实践应用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6):4944-4946.[4]娜仁图雅. 基于核心企业的乳品供应链分析及其优以蒙牛液态奶为例 [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化 2007(2):81-84.乳制品物流案例分析及启示81【篇二:伊利物流案例】[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业市场近年来竞争加剧,各品牌间除了在品质、奶源和广告的竞争外,更加注重于产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力求通过共赢的链条式管理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