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醇和乙酸精讲精练与习题

乙醇和乙酸精讲精练与习题

乙醇和乙酸精讲精练与习题
乙醇和乙酸精讲精练与习题

乙醇和乙酸(讲义)

一、知识点睛

1.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1)分子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分子中的官能团为________。

(2)物理性质

乙醇是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的液体,密度比

水____,沸点是78.5℃,易_______,能和水以任意比_______,能溶

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3)化学性质

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可以是不同的键断裂,其中羟基氢最活泼。

①与活泼金属Na、K、Mg等反应(①键断裂)。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②氧化反应

a.燃烧(所有的键均断裂)

C2H5OH +3O22CO2+3H2O

b.催化氧化(①③键断裂)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1)分子结构

乙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乙酸是具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______色______体,熔点16.6℃,当

温度低于该温度时,乙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叫无水乙酸或

__________;乙酸______溶于水和乙醇。

(3)化学性质

①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CH3COOH CH3COO +H+

具有酸的通性,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与活泼金属反应放

出______,与碱发生_______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如: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②酯化反应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H2O

注: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其实质是乙酸脱去羟

基,醇脱去氢原子。

【拓展】酯的结构和性质

①分子结构

羧酸酯分子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官能团为________。

②物理性质

酯类都____溶于水,____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

水____。低级酯是具有______气味的液体。

③化学性质

在有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______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

醇。

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

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不完全;

碱性条件下水解趋于完全。

二、精讲精练

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2.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说法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3.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无水硫酸铜B.胆矾C.浓硫酸D.金属钠

4.下列对乙醇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与金属Na反应放出H2

B.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D.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5.能证明C2H5OH中有1个氢原子与另外氢原子不同的()

A.1 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 mol水

B.乙醇催化氧化变乙醛

C.乙醇可以制饮料

D.1 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 mol H2

6.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原理,做了如下四个实验:

实验一: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并收集产生的气体。

实验二:设法检验实验一收集到的气体。

实验三:向试管中加入3 mL水,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观察现象。

实验四:向试管中加入3 mL乙醚(CH3CH2OCH2CH3),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发现无任何现象发生。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实验二中检验气体的实验方法及作出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构上分析,该实验选取水和乙醚做参照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的目的是欲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四的目的是欲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是一元羧酸

C.乙酸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D.冰醋酸是无水乙酸,不是乙酸的水溶液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醋能腐蚀大理石茶几

B.食醋可用做玻璃暖水瓶内壁的除垢剂

C.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D.1 L mol·L 1醋酸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1 mol

9.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醇②金属铝③氧化镁④碳酸钠⑤氢氧化铜

10.关于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B.其逆反应属于酯的水解

C.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D.该反应中乙酸分子脱去羟基,乙醇分子脱去氢原子

11.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

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2.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请回答问题: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

加入的顺序是什么?

(2)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忘记加入碎瓷片就加热进行实验,为防止暴沸,下一步的操作是什么?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什么?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13.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

流程图:

(1)试剂a是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

(2)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

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_。

14.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的流程如下,试回答问题:

(1)有机物B的名称是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决定有机物A、C 化学特征的原子团的名称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示中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睛

1.(1)C2H6O

CH3CH2OH或C2H5OH -OH

(2)无色透明特殊香味小挥发互溶

2.(1)C2H4O2

CH3COOH -COOH

(2)强烈刺激性无液冰醋酸易

(3)①红氢气中和

【拓展】

①-COO-

②难易小芳香

③水解

二、精讲精练

1.B

2.D

3.A

4.D

5.D

6.(1)将收集到的气体点燃,若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则证

明该气体是氢气。

(2)乙醇分子中含有乙基和羟基,水分子中含羟基,乙醚分子中含有乙基。

(3)羟基氢可和钠发生置换反应

乙基上的氢不能和钠发生置换

7. C

8. D

9.①②③④⑤

10.C

11.C

12.(1)先加入乙醇和冰醋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

硫酸。

(2)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H2O

(3)先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碎瓷片。

(4)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吸收乙醇、

便于乙酸乙酯分层。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13.(1)饱和Na2CO3溶液H2SO4

(2)分液蒸馏蒸馏

14.(1)乙醛CH3CHO 羟基羧基

(2)①CH2=CH2+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③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

④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乙醇和乙酸(习题)

15.关于乙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可以看成是乙基与羟基相连的化合物

B.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于水可电离出OH-

C.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D.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

16.把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且质量

仍为m g的是()

A.HNO3B.CH3COOH

C.CH3CH2CH2OH D.CH3CH2OCH3

17.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②氧化③燃烧④加聚⑤酯化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8.仔细分析乙醇的分子结构,有五种不同的共价键,判断发生下述反应时断裂

的键。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断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乙醇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断_____。

(3)乙醇在O2完全燃烧时断__________。

(4)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受热时断_______。

19.下列关于乙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酸可以看成是乙基与羧基相连的化合物

B.乙酸可以看成是甲基与羧基相连的化合物

C.乙酸是由CH3COO-和H+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D.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一定是乙酸

20.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两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都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H2

21.向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的平衡体系中加H218O,

过一段时间,18O原子存在于()

A.只存在于乙醇中B.存在于乙酸和H2O中

C.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D.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

22.炒菜时,加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味可口,原因是()A.有酯类物

质生成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D.有盐类物质生成

23.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通蒸气用长导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而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密度比水_____,有______气味。

24.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决定有机物C化学特征的原子团为___________。

(3)写出图示中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B

16.C

17.D

18.(1)①

(2)①③

(3)①②③④⑤

(4)①

19.B

20.C

21.B

22.A

23.(1)先加入乙醇和乙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

硫酸。

(2)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汽充分冷凝

防止由于受热不均匀引起倒吸

(3)催化剂吸水剂

(4)中和蒸出的少量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5)小芳香

24.(1)CH2BrCH2Br()

(2)酯基

(3)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高考化学乙醇与乙酸-经典压轴题

高考化学乙醇与乙酸-经典压轴题 一、乙醇与乙酸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乙醇(CH3CH2O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 (1)根据乙醇分子式和可能结构推测,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mol。 (2)实验证明反应的乙醇与产生的氢气物质的量比值是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 (3)用如图装置实验,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有无色液体产生。 能否据此说明一定有氢气产生,判断及简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平缓的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5、2.5、3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羟基不能,因为氢气中会含有乙醇蒸汽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水中氢原子活泼 【解析】 【分析】 由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可知乙醇分子内有三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如果钠置换的是羟基氢原子,则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如果钠置换的是乙基上的氢原子,则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2.5mol氢气,如果乙醇中的氢原子都能够被钠置换,则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3mol氢气;乙醇的结构中含有官能团-羟基,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置换出氢气,且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小于水中氢原子活泼性,乙醇和钠反应与钠与水比较要缓慢的多,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1)由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可知乙醇分子内有三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如果钠置换的是羟基氢原子,则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如果钠置换的是乙基上的氢原子,则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2.5mol氢气,如果乙醇中的氢原子都能够被钠置换,则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3mol氢气; (2)实验证明反应的乙醇与产生的氢气物质的量比值是2,说明钠与乙醇反应置换的是羟基上的氢原子,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2Na→2C2H5ONa+H2↑;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 (3) 图示实验装置不能说明一定有氢气产生,因为乙醇易挥发,乙醇、氢气燃烧都能生成水;

乙醇的性质

乙醇的性质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沸点78℃,易挥发,比水轻 3、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4、工业酒精:96% 无水酒精:≥99.5% 通过乙醇燃烧的实验测定,已知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我们学过的碳四价的原则,请同学们推测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或者 确定乙醇的结构式的方法: 根据实验数据,乙醇和足量钠反应放出氢气的定量实验关系式(2C2H5OH——H2),证明乙醇的结构式应该为前者。 二、乙醇的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根据乙醇和生成氢气的关系式,推断断键的部位为羟基中的O—H键。并适时展示乙醇的结构模型,强化学生对乙醇结构的印象。 为什么羟基中的O—H键会断裂?其他地方的键有断裂的可能吗? 强调: (1)乙醇分子从结构上看是乙烷分子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但其分子中的共价键种类却比乙烷分子的多,化学性质也更复杂。 (2)由于受非金属性比较强的氧原子的影响,使得①和氧直接相邻的O—H键、C—O键极性较强,容易断裂;②和氧不直接相邻的C—H键极性也相应增强,在化学反应中,上述化学键都有断裂的可能。但是①是主角,可以单独断裂,②是配角,一般和①组合在一起断裂。 三、醇的化学性质: (一)羟基的反应

1、取代反应: (1)醇与氢卤酸(HCl、HBr、HI)反应:断裂_______键,______被_______取代。 写出乙醇与HBr反应方程式:。 写出2-丙醇与HCl反应方程式:。 (2)醇在酸做催化剂及加热条件下,醇可以发生分子间的取代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加热到140℃时发生的反应(分子间的取代反应)方程式: 。 【拓展训练】 甲醇发生分子间取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丙醇发生分子间取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乙醇断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 写出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反应方程式:。 思考:(1)醇消去的反应条件(2)是否所有的醇都能消去? 【拓展训练】1、写出2—丙醇消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的产物有__________种 【交流讨论】1、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的有机物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的有机物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的有机物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羟基中氢的反应 1、与活泼金属(Na、K、Al等)反应——置换反应:断裂__________键 ①写出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写出乙二醇、丙三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又称取代反应):醇断裂_________键,羧酸断裂___________键 写出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苯、乙醇、乙酸知识点和习题(附答案)

乙醇 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2.能够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A.金属钠B.无水硫酸铜C.无水氯化钙D.浓硫酸 3.关于乙醇结构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4.在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A.苯B.蒸馏水C.无水酒精D.75%酒精 5.下列是有关生活中对醋酸的应用,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A.醋酸溶液可一定程度上治疗手足癣 B.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D.用醋烹饪鱼,除去鱼的腥味 6.下列物质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A.甲烷B.乙醇C.乙酸D.苯 7.下列涉及有关乙酸的物理性质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醋的颜色(红褐色)就是乙酸的颜色 B.乙酸的熔点比水高,很容易变成固体 C.醋酸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和乙醇可以互溶故不能用分液法分离 8.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B.酯化反应一般需要脱水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9.为使95%的乙醇变为无水乙醇,工业上常加入一种物质,然后蒸馏,这种物质可以是 ()A.冰醋酸B.熟石灰C.生石灰D.浓硫酸 10.将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分别再将其放入下列溶液中,取出洗涤、干燥后质量没有变化的是()A.水B.乙醇C.醋酸D.硫酸 11.关于冰醋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醋酸是冰和醋酸的混合物B.冰醋酸是纯净的乙酸 C.冰醋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冰醋酸不易溶解于水和乙醇

乙醇教学设计

公开课《必修2.乙醇》教学设计 莆田第十四中学陈曦 【课题】:苏教版必修2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必修2有机化学的内容,都立足于“简单并且与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的有机化合物,在整个有机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乙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烃的衍生物,通过对乙醇的性质和结构的学习,学生将体会到有机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有多么大的影响。学生能从乙醇的学习中体会到有机学习与无机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是开启了学习的新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常见物理性质。 (2)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 (3)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等金属反应、催化氧化) 2. 过程与方法要求 利用对比、实验探究、分组讨论、模型展示、动画模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获得其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观察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3.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乙醇的性质由乙醇的结构,从中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乙醇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反应的差异的学习,加深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认识,培养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感受乙醇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探究 【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及药品 无水乙醇、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铜丝、酒精灯、火柴、试管、小烧 杯,小刀、滤纸、镊子 (2)教具:乙醇球棍模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1)引课。 展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食品,大多是有机化合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油脂等营养素。这些食品在我们体内发生复杂的变化,经消化、吸收,一部分转化为热量,一部分构成人体的组织。 师提问1:在上图中,有一类物质,当我们成功快乐的时候会想到它,当我们忧愁的时候也会想到它。它是什么呢? 生:酒。 师:很好。实际上,我国的酿酒产业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除了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们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古来今往,流传着无数的关于酒的故事和诗歌。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等。 师提问2:为何刚才的那些饮料称为酒?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因为含有乙醇,即酒精。 展示乙醇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图片。 师:乙醇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食品中有酒,医学上有酒精,化妆品等,工业上有乙醇汽油等。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关于乙醇的相关知识。(2)环节一----你对乙醇了解多少?感知乙醇。 请一同学上来配合一下:用笔在手背上画,用棉签粘棉花清洗。

乙醇和乙酸(讲义)

乙醇和乙酸(讲义) 一、知识点睛 1.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1)分子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分子中的官能团为________。 (2)物理性质 乙醇是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的液体,密度比 水____,沸点是78.5℃,易_______,能和水以任意比_______,能溶 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3)化学性质 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可以是不同的键断裂,其中羟基氢最活泼。 ①与活泼金属Na、K、Mg等反应(①键断裂)。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②氧化反应 a.燃烧(所有的键均断裂) C2H5OH +3O22CO2+3H2O b.催化氧化(①③键断裂)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1)分子结构 乙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官能团为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乙酸是具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______色______体,熔点16.6℃,当 温度低于该温度时,乙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叫无水乙酸或 __________;乙酸______溶于水和乙醇。 (3)化学性质 ①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CH3COOH CH3COO +H+ 具有酸的通性,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与活泼金属反应放

出______,与碱发生_______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如: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②酯化反应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H2O 注: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其实质是乙酸脱去羟 基,醇脱去氢原子。 【拓展】酯的结构和性质 ①分子结构 羧酸酯分子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官能团为________。 ②物理性质 酯类都____溶于水,____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 水____。低级酯是具有______气味的液体。 ③化学性质 在有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______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 醇。 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 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不完全; 碱性条件下水解趋于完全。 二、精讲精练 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2.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说法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必修2第三章第3节乙醇乙酸知识点汇总

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知识点二 乙醇 一、 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密度比水小,工业酒精含乙醇约95%。含乙醇达99.5%以上的酒精称无水乙醇。75%乙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注意:1.乙醇密度小于水,但二者混合时并不分层,原因是乙醇和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于除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2.固体酒精并不是固态酒精,而是饱和醋酸钙溶液与酒精混合形成的凝胶。 二、 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CH3CH2OH 或C2H5OH 比例模型 三、 乙醇的化学性质 (一)乙醇的取代反应 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金属钠的变化 气体燃烧现象 检验产物 水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小球,并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钠球迅速变小,最后消失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 物质生成 乙醇 钠沉于无水酒精底部,不熔成闪亮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气体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壁有水滴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证明 无二氧化碳生成 结论: ①水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剧烈,密度:水>钠>乙醇,乙醇钠显碱性CH 3CH 2ONa (aq )水解显碱性。 CH 3CH 2ONa +H —OH CH 3CH 2OH +NaOH ②本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置换。 ③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平缓得多,说明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2HO —H +2Na 2NaOH +H 2↑ ④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 反应,如 C —C —O —H H H H H H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通过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使学生了解羟基官能团的结构对乙醇的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乙基对羟基也有一定的影响,使乙醇中的羟基有它自身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验观察、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和谐。 教学重点: 1.乙醇分子的结构分析 2.乙醇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乙醇分子的结构分析 教学方法: 1.实验、启思、引探 2.实验和微观模拟相结合 学习方法: 1.运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的方法 2.运用对比、类推的方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成功、快乐的时候,人们会想到它——会须一饮三百杯;失败、忧愁的时候,人们也会想到它——举杯浇愁愁更愁。它就是酒,俗名酒精,学名乙醇。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早已脍炙人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加深了对乙醇的认识,发现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 〈投影展示〉酒精的各种用途。提出问题: 这些用途都取决于乙醇的性质,而其性质又取决于其结构。那么,乙醇有什么样的结构和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投影展示〉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沸点78℃,易挥发,比水轻 3、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4、工业酒精:96% 无水酒精:≥99.5% 〈讲述〉通过乙醇燃烧的实验测定,已知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我们学过的碳四价的原则,请同学们推测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或者 〈提问〉到底那一个正确呢? 〈学生实验〉钠和乙醇的反应 根据实验数据,乙醇和足量钠反应放出氢气的定量实验关系式(2C2H5OH ——H2),证明乙醇的结构式应该为前者。 二、乙醇的结构 而且根据乙醇和生成氢气的关系式,推断断键的部位为羟基中的O—H 键。并适时展示乙醇的结构模型,强化学生对乙醇结构的印象。 〈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羟基中的O—H键会断裂?其他地方的键有断裂的可能吗? 强调: (1)乙醇分子从结构上看是乙烷分子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但其分子中的共价键种类却比乙烷分子的多,化学性质也更复杂。 (2)由于受非金属性比较强的氧原子的影响,使得①和氧直接相邻的O —H键、C—O键极性较强,容易断裂;②和氧不直接相邻的C—H键极性也相应增强,在化学反应中,上述化学键都有断裂的可能。但是①是主角,可以单独断裂,②是配角,一般和①组合在一起断裂。 由断键部位的组合,推出乙醇的众多化学性质(需要加以实验证明):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展示乙醇和钠反应的微观模拟,并要求学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20高一化学实验15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学案

实验15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OH

2 1.借助下表提供的信息,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采用水浴加热 B.使用浓硫酸做催化剂 C.用NaOH(aq)洗涤产物后分液D.边制备边蒸出乙酸丁酯 【答案】B 【解析】A.水浴加热温度较低,不能超过100℃,乙酸丁酯沸点126.3℃,应直接加热,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浓硫酸可作为制备乙酸丁酯的催化剂,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且加快反应速率,故 B 正确;C.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一般可用碳酸钠饱和溶液,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丁酯的溶解度,有利于乙酸丁酯析出,故C错误;D.边反应边蒸馏,导致乙酸、1﹣丁醇挥发,产率较低,故D错误; 2.有关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乙酸 B.过量乙酸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C.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应过量 D.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过滤、洗涤等操作 【答案】D 【解析】A.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为催化剂、乙酸为其中一种反应物,选项A正确;B.制备乙酸丁酯时,采用乙酸过量,以提高丁醇的转化率,这是因为正丁醇的价格比冰醋酸高,选项B正确;C.制备乙酸乙酯时,为了提高冰醋酸的转化率,由于乙醇价格比较低廉,会

使乙醇过量,选项C正确;D.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进行分液操作,选项D错误。答案选D。 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于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是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B.酯化反应是中和反应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答案】B 【解析】A.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是酯化反应,选项A正确;B.酸与碱生成盐与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酯化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B错误;C.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反应到达平衡时到达最大限度,选项C正确;D.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选项D正确。 4.下列对酯化反应及其产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能生成少量酯增加菜品的香味 B.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油脂是一类易溶于水的酯 【答案】D 【解析】A.炒菜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能生成少量酯增加菜品的香味,A正确;B.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C.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C正确;D.油脂是一类难溶于水的酯,D错误,答案选D。 5.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 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金属钠反应 C.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解析】A.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羧基,都可与氢氧化钠反应,A不选;B.含有羧基,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不选;C.分子中不含羟基,与乙酸不反应,C选;D.含有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不选,答案选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与醇在强酸的存在下加热,可得到酯

乙酸和乙醇

乙醇和乙酸 【知识点学习】 1.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是酒类的主要成分。它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比水轻,沸点为78.5℃,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优良的有机溶剂。通常将体积分数在99.5%以上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无水酒精是将工业酒精与新制生石灰混合后,加热蒸馏得到的。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常用加入无水硫酸铜固体的方法,若固体变蓝,则含有水分,若不变蓝,则不含水分。 2.乙醇的结构 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CH3CH3)中的氢原子被—OH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H—OH)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H2CH3)取代后的产物。其分子式为C2H6O, 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醇分子中含有—OH原子团,这个原子团叫羟基,它决定着乙醇的化学性质。 3.乙醇的化学性质 在乙醇分子结构中,①处O—H键和②处C—O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断裂发生取代反应;③处的氢原子,受羟基影响,有一定活性,可以断裂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则生成CO2和H2O。(1)与活泼金属(K、Na、Ca、Mg、Al)的置换反应(①处O—H键断裂): 2C2H5OH+2Na→2 C2H5ONa+H2↑ 【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的底部,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缓慢。 原因:①钠的密度(0.97g/cm3)小于水而大于乙醇,所以钠浮于水面而沉于乙醇底部。 ②钠与乙醇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说明乙醇羟基中的H不如水中的H活泼,乙醇比水更难电离,所以乙醇是非电解质。 ③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从量的角度来看,每1mol乙醇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mol氢气。利用这一点,有时我们可以根据醇和对应生成的氢气的量来确定醇中羟基个数。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完全氧化:燃烧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是一种重要的液体燃料。 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2CO2+3H2O ②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3~5mL无水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红热,然后伸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几次。观察铜丝的变化并闻液体的气味。 【实验现象】光亮的铜丝加热后变成黑色,灼热的铜丝插入酒精后铜丝由黑变红,试管中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化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铜丝灼烧后

乙醇的基本特性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俗称酒精、无水酒精、火酒、无水乙醇。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 乙醇的物性数据: 1.性状:无水透明、易燃易挥发液体。有酒的气体和刺激性辛辣味。 2. 密度:0.78945g/cm^3; (液) 20°C 3. 熔点:-11 4.3 °C (158.8 K) 4. 沸点:78.4 °C (351.6 K) 5. 在水中溶解时:p Ka =15.9 6. 黏度:1.200 mpa·s(cp),20.0 °C 7. 分子偶极矩:5.64 fC·fm (1.69 D) (气) 8. 折光率:1.3614 9. 相对密度(水=1): 0.79 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11.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12.燃烧热(kJ/mol): 1365.5 13.临界温度(℃): 243.1 14.临界压力(MPa): 6.137 1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16.闪点(℃,开口): 16.0 17.闪点(℃,闭口): 14.0 18.引燃温度(℃): 363 19.爆炸上限%(V/V): 19.0 20.爆炸下限%(V/V): 3.3 21.燃点(℃):390~430 22.蒸发热:(kJ/mol,b.p):38.95 23.熔化热:(kJ/kg) :104.7 24.生成热:(kJ/mol,液体):-277.8 25.比热容:(kJ/(kg·k),20°C,定压):2.42 26.沸点上升常数:1.03~1.09 27.电导率(s/m):1.35×10-19 28.热导率(w/(m·k)):18.00 29.体膨胀系数(k-1, 20°C):0.00108 30.气相标准燃烧热(kJ/mol):1410.01 31.气相标准声称热(kJ/mol):-234.01 32.气相标准熵(J/mol·k):280.64 33.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kJ/mol):-166.7 34.气相标准热熔(J/mol·k):65.21 35. 液相标准燃烧热(kJ/mol):-1367.54 36.液相标准声称热(kJ/mol):-276.98 37. 液相标准熵(J/mol·k):161.04

乙醇 教学设计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2.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化学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有关知识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火柴、铜丝。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乙醇 【导入新课】《舌尖上的中国》酿酒视频导入 【推进新课】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一部中华文化史从一个侧面上看,也完全可以认作是一部酒文化发展史。那么酒到底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主要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她。【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乙醇 【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引导】利用生活常识尝试总结乙醇的常见物理性质 【讨论】 【小结】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等 【活动】给出乙醇的分子式和典型的结构特征,写出乙醇可能的分子结构(两种) 【思考】两种结构中哪种才是正确的?如何证明 【实验】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取一个洁净的小烧杯,导入约一半体积的无水酒精,再向其中加入数粒金属钠小颗粒。再将一个普通漏斗倒扣在烧杯上方,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点燃漏斗底部,继续观察现象,检验生成气体,讨论。 【现象】烧杯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终钠粒消失;气体可以被点燃;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但倒入烧杯内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结论】钠与乙醇能发生类似于水的反应,说明乙醇分子中存在与水分子相似的结构,即存在羟基(-OH)。此外,由于钠与乙醇的反应没有它与水反应剧烈,也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没有水中的活泼。 【投影】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二第9讲 乙醇和乙酸教师提升版

9乙醇与乙酸 【知识导图】 【重难点精讲】 一、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烃的衍生物 (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2)常见烃的衍生物:如CH3Cl、CH3CH2OH、、CH3COOH等。烃的衍生物并不一定是由烃经取代反应而成,如CH3CH2Cl可以由乙烯与HCl加成而得。 2.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3.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官能团代表物名称、结构简式 烷烃甲烷CH4 烯烃乙烯H2C===CH2

炔烃 芳香烃 卤代烃 醇 醛 羧酸 酯 4.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思路 (1)认识一种有机物,可先从结构入手,分析其碳骨架和官能团,了解它所属的有机物类别;再结合这类有机物的一般性质,推测该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该有机物的用途。 (2)还可以根据有机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了解其在有机物转化(有机合成)中的作用。 (3)与认识无机物类似,认识有机物也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各类有机物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的明显规律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有机物。 二、乙醇 1、乙醇的结构 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CH3CH3)中的氢原子被-OH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H—OH)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H2CH3)取代后的产物。其分子式为C2H6O,

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乙醇分子中含有-OH 原子团,这个原子团叫羟基,它决定着乙醇的化学性质。 羟基与氢氧根的比较 羟基(-OH)氢氧根(OH-) 电子式 电荷数不显电性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存在形式不能独立存在能独立存在于溶液和离子化合物中 稳定性不稳定稳定 相同点组成元素相同 2、乙醇的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5℃,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注:①通过生活中酒类的浓度可以证明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生活中酒类的浓度 酒类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医用酒精工业酒精无水酒精 浓度3-5%6-20%8-15%50-70%75%95%99.5% ②由工业酒精制无水酒精的方法:先在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制得无水酒精。 ③通常用无水CuSO4(白色)检验是否含有水。 CuSO4+5H2O=CuSO4·5H2O (白色)(蓝色) 2)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2C2H5OH+2Na→2C2H5ONa+H2↑ 实验现象:金属钠沉于无水乙醇底部,在钠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最终钠粒消失,溶液

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乙醇与乙酸附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乙醇与乙酸附答案 一、乙醇与乙酸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5)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防止倒吸分液防止暴沸②④⑤ 【解析】 【分析】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及强氧化性; (2)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3)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5)根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依据进行分析。 【详解】 (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 (3)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则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故答案为:分液; (5)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

乙醇的化学性质解读

1 / 11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新 课导 入(2’)【导入新课】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 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 驾驶有关。 观察与思考: 那你如果是一名交警怎样来检验 酒驾呢?是看看哪个车轮转的太 快还是闻一闻酒味? 情景导入: 为学生播放一 组图片,并提出 问题。 点评学生回 答,引导学生进 入新课。 观察教师展示的 图片,深刻领会 交通事故的危 害。 思考片刻,各小 组成员各抒己 见,带着问题进 入新课,激发学 生的学习的欲 望。 直观的 图片和 全国上 下最热 门的酒 驾问题 开篇,激 发学生 的学习 兴趣。 小组抢 答活动 能够充 分调动

探 索研究 性质 一(12’)性质一:乙醇与钠的反应 1.找两位同学辅助老师来演示乙醇与 钠的反应,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实验现 象。 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现象以及水与 钠反应现象的对比? 2.分析现象,总结结论。 钠与水钠与乙醇 现 象 反应剧烈,开 始浮在液面 上,四处游动, 迅速熔化成小 球 反应缓慢,开 始时钠沉入 底部,表面产 生气泡,反应 过程中上下 浮动 结论乙醇中的羟基氢不如H2O中的 羟基氢活泼 实验演示: 强调实验中的 注意事项及重 点观察的地方, 实验结束并提 出相应问题。 巡回指导,并听 取各小组观点。 引导学生分析 结构的不同,共 同总结结论。 听取、指正学生 答案。 学生观察实验, 思考问题,各小 组抢答,表达自 己的观点。 在教师的引导 下,小组内讨论、 交流、分析实验 现象,与教师一 起总结出结论。 学生积 极性,活 跃课堂 气氛。 提高学 生的实 验探究 和动手 能力。 培养学 生的观 察能力, 强调与 3 / 11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乙醇与乙酸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乙醇与乙酸练习题附答案 一、乙醇与乙酸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5)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防止倒吸分液防止暴沸②④⑤ 【解析】 【分析】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及强氧化性; (2)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3)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5)根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依据进行分析。 【详解】 (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 (3)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则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故答案为:分液; (5)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

备战高考化学乙醇与乙酸-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乙醇与乙酸-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乙醇与乙酸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 (1)聚偏二氯乙烯()具有超强阻隔性能,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是由________(写结构简式)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该物质的分子构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劣质植物油中的亚油酸(] 324227[CH (CH )CH CHCH CH CH CH )COOH ==含量很低,下列关于亚油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分子式为18342C H O B .一定条件下能与甘油(丙三醇)发生酯化反应 C .能和NaOH 溶液反应 D.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3)假酒中甲醇()3CH OH 含量超标,请写出Na 和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很低.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5)在淀粉中加入吊白块制得的粉丝有毒.淀粉最终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请设计实验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CCl CH = 平面型 BC 3322CH OH 2Na 2CH ONa H +→+↑ 氨基酸 取水解后溶液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解析】 【分析】 (1)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将两半链闭合即可;乙烯为平面型分子; (2)根据结构式可分析结果; (3)Na 和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钠和氢气; (4)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得到相应的氨基酸; (5)淀粉若完全水解,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 【详解】 (1)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将两半链闭合即可,其单体为 22CCl CH =,乙烯为平面型分子,22CCl CH =也为平面型分子,故答案为:22CCl CH =;平面型; (2)A. 由结构式可知分子式为18322C H O ,A 项错误; B.含有羧基能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B 项正确; C.含有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C 项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D 项错误,故选:BC ; (3)Na 和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乙醇与乙酸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乙醇与乙酸附详细答案 一、乙醇与乙酸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5)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防止倒吸分液防止暴沸②④⑤ 【解析】 【分析】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及强氧化性; (2)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3)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5)根据可逆反应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依据进行分析。 【详解】 (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和吸水作用;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 (3)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目的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则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故答案为:分液; (5)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