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生化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83.50 KB
- 文档页数:23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生物样本中提取核酸(DNA 或 R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各种试剂和仪器进行核酸提取的操作步骤。
3、了解核酸鉴定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4、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二、实验原理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胞裂解液将细胞破碎,使核酸释放出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核酸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最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核酸样品。
D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酚氯仿抽提法、盐析法等。
酚氯仿抽提法是利用酚和氯仿的混合液去除蛋白质,然后通过乙醇沉淀得到 DNA。
盐析法是利用高浓度的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分离出 DNA。
R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异硫氰酸胍法、Trizol 法等。
Trizol 法是基于异硫氰酸胍和酚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裂解细胞并抑制 RNA 酶的活性,从而提取出完整的 RNA。
核酸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核酸在 260nm 和 280nm 处的吸光度值(A260 和 A280)来评估核酸的纯度和浓度。
A260/A280 的比值在 18 20 之间表示 DNA 纯度较高,在 19 21 之间表示 RNA 纯度较高。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则是根据核酸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来分离和鉴定核酸,D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距离与分子量大小成反比,RNA 通常会呈现出 28S、18S 和 5S 三条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等)或培养的细胞。
大肠杆菌菌液。
2、实验试剂细胞裂解液(含蛋白酶 K)。
酚氯仿混合液(酚:氯仿= 1:1)。
无水乙醇、75%乙醇。
3M 醋酸钠(pH 52)。
Trizol 试剂。
异丙醇。
RNA 酶抑制剂。
琼脂糖。
50×TAE 电泳缓冲液。
核酸染料(如 EB 或 GelRed)。
核酸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生化分析描述一、核酸的分离纯化技术1.超声破碎法超声破碎法是一种通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破碎细胞膜,释放细胞内的核酸分子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较好。
2.酚-氯仿提取法酚-氯仿提取法是一种经典的核酸提取方法,通过酚和氯仿相间重复萃取的方法,将细胞或组织中的核酸分子提取到有机相中,然后用酒精沉淀。
3.离心沉淀法离心沉淀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离心力下沉降速度的不同,将核酸从其他组分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可通过高速离心使核酸沉淀到底部,将上清液中的其他杂质倒掉,最后用缓冲液重悬核酸。
4.配对离心法配对离心法是利用核酸的碱基配对性质,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目标DNA 与特异性探针配对,然后通过离心将核酸-探针复合物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常用于核酸的富集和寡核苷酸修饰位点的分析。
二、核酸的鉴定技术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核酸分子在紫外光或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其存在和浓度的方法。
根据核酸中含有的吸收波长为260 nm处的碱基特征吸光峰,可以判断核酸的纯度和浓度。
2.电泳分析法电泳分析法是通过核酸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和特定条件下的尺寸分离效应来分析核酸的方法。
主要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方法。
核酸经电泳后可以观察到DNA或RNA在凝胶中的特征性带状图案,确定其分子大小、纯度和带电性。
3.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常用的核酸鉴定技术,通过特定引物和聚合酶的作用,在体外进行核酸的扩增以达到检测目的。
PCR可用于快速检测目标DNA的存在与否,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
4.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指利用测序反应将核酸序列信息转化为比特(通常指二进制),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的方法对核酸序列进行鉴定。
常用的基因测序技术有dideoxy测序和串联反应测序。
三、应用核酸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疾病诊断等领域。
核酸分离纯化的技术原理核酸提取是核酸检测实验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核酸提取的纯度、产量和质量是影响下游实验的关键。
核酸提取主要有两个步骤,分别是裂解和纯化,其中,裂解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裂解细胞,将核酸释放到溶液中,纯化的目的则是将核酸分子从裂解液中特异性地分离出,从而避免裂解液中原有的蛋白分子、脂类、糖类、多肽、其他有机或无机分子对后续核酸检测实验的干扰。
在核酸提取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完整性;去除其他污染分子。
一、液相核酸分离纯化技术(一)胍硫氰酸酚-氯仿提取法盐类通常是核酸样本中最常见的杂质成分,因此,在将核酸样本进行下游处理和分析前,通常需要去除盐类成分。
因此,通常需一或多个分离和(或)纯化步骤来使样本脱盐。
核酸纯化的常规步骤包括细胞裂解,该步骤通过破坏细胞结构而形成细胞裂解液,同时灭活包括DNA酶和RNA酶在内的细胞内源性核酶,并最终从细胞碎片中获得纯净的核酸样本。
有机溶剂-苯酚-氯仿提取法正是基于上述原理最常见的核酸经典提取方法之一。
苯酚-氯仿-异丙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即:25∶24∶1)可抵制RNA酶活性,从而克服单用苯酚无法抑制RNA酶活性的不足。
蛋白、脂质、碳水化合物和细胞碎片可通过提取苯酚和氯仿有机试剂混合物的水相而去除。
含有DNA样本的水相可通过加入2∶1或1∶1比例的乙醇或异丙醇沉淀,最后,沉淀下来的DNA用70%乙醇洗涤并最后溶解于TE缓冲液或无菌去离子水中。
异硫氰酸胍(guanidinium isothiocyanate)用于RNA提取的方法最早见于1977年,但是,由于该方法比较繁琐,后来逐步被称之为胍硫氰酸酚-氯仿提取法(guanidinium thiocyanate-phenol-chloroform extraction)代替,该方法可一步完成RNA提取。
其基本原理是:硫氰酸胍是蛋白质强变性剂,能裂解组织细胞,释放RNA,抑制RNA酶的活性,同时与RNA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经过酚-氯仿抽提,使RNA 与组织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开,达到分离提取总RNA的目的。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核酸分离与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核酸的分离与鉴定。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
核酸的分离与鉴定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核酸分离与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核酸提取:利用细胞破碎技术,将细胞内的核酸释放出来。
2. 核酸纯化: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核酸。
3. 核酸鉴定: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鉴定核酸的种类和结构。
本实验以酵母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碱法提取R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酵母细胞2. 试剂:0.04mol/L NaOH溶液、酸性乙醇溶液、琼脂糖凝胶、缓冲液、核酸染料、DNA/RNA Marker等四、实验步骤1. 核酸提取(1)称取1g干酵母细胞,加入2ml 0.04mol/L NaOH溶液,研磨至匀浆状。
(2)加入4ml 0.04mol/L NaOH溶液,混匀,转移至离心管中。
(3)沸水浴加热30min,冷却后离心(2000r/min,15min)。
(4)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酸性乙醇溶液,混匀,静置2h。
(5)离心(2000r/min,15min),弃去上清液。
(6)加入70%乙醇洗涤沉淀,离心(2000r/min,15min),弃去上清液。
2. 核酸鉴定(1)紫外分光光度法:取适量RNA溶液,在260nm和28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RNA浓度。
(2)琼脂糖凝胶电泳:将提取的RNA与DNA/RNA Marker混合,加样至琼脂糖凝胶孔中,电泳(100V,30min)。
观察电泳结果,判断RNA的纯度和完整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显示,RNA浓度为0.5mg/ml。
2.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RNA条带清晰,无杂质带,表明RNA纯度和完整性良好。
核酸的分讲义离纯化及鉴定技术生化分析详解核酸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在生化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具有保存、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
为了研究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需要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酸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的生物化学分析。
1.核酸的提取与分离核酸提取是获得核酸样品的第一步,通过破碎细胞膜和细胞壁来释放核酸。
核酸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酸性酚/氯仿提取法、盐酸酚/氯仿提取法以及商业化的核酸提取试剂盒等。
2.核酸的纯化核酸提取后,常常需要对核酸进行纯化。
纯化目的是去除杂质,使核酸得到高纯度、高浓度、完整和可靠的分离。
核酸纯化方法主要有:凝胶柱层析、离心柱层析、沉淀、电泳、凝胶电泳纯化、离心纯化、溶液法纯化等。
3.核酸的鉴定核酸的鉴定一般包括酶切鉴定、PCR扩增鉴定和测序鉴定等。
(1)酶切鉴定酶切鉴定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作用分析核酸的序列和结构。
通过将样品与不同酶切加入,并经过酶切电泳后,观察电泳图的特征带,可以推测样品的核酸类型和纯度。
(2)PCR扩增鉴定PCR扩增鉴定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特定片段的核酸。
通过选择特异的引物,可以扩增出目标核酸片段,从而确定核酸的存在和纯度。
(3)测序鉴定测序鉴定是通过测序技术研究核酸的序列。
常见的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下一代测序(NGS)和单分子测序等。
通过测序,可以确定核酸的准确序列,从而判断核酸的类型和功能。
整体而言,核酸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是生化分析中核心的内容。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高质量的核酸样品,并准确地鉴定核酸的存在和序列信息。
这些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随着生化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核酸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将越来越重要,为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动物组织中DNA和RNA的提取方法。
2. 了解核酸提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掌握核酸鉴定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RNA则参与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本实验通过提取动物组织中的DNA和RNA,并对提取的核酸进行鉴定,以了解核酸的提取方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动物组织(如肝组织、肌肉组织等)。
2. 试剂:SDS、蛋白酶K、RNA酶、氯仿、异戊醇、乙醇、DEPC、TE缓冲液、NaCl、NaOH、HCl、琼脂糖、电泳缓冲液、DNA marker、DNA/RNA电泳试剂盒等。
四、实验方法1. DNA提取(1)将动物组织样品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用匀浆器充分匀浆。
(2)加入10%的SDS和蛋白酶K,混匀,置于60℃水浴中孵育1小时,以降解蛋白质。
(3)加入氯仿和异戊醇,混匀,静置5分钟,使蛋白质变性并分层。
(4)取上层水相,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10分钟,使DNA沉淀。
(5)弃去乙醇,用DEPC处理的水溶解DNA沉淀,即为提取的DNA。
2. RNA提取(1)将动物组织样品加入适量的DEPC处理的水,用匀浆器充分匀浆。
(2)加入RNA酶和蛋白酶K,混匀,置于60℃水浴中孵育1小时,以降解蛋白质和RNA。
(3)加入氯仿和异戊醇,混匀,静置5分钟,使蛋白质变性并分层。
(4)取上层水相,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10分钟,使RNA沉淀。
(5)弃去乙醇,用DEPC处理的水溶解RNA沉淀,即为提取的RNA。
3. 核酸鉴定(1)DNA鉴定:将提取的DNA与DNA marker在同一琼脂糖凝胶上电泳,观察DNA 条带与marker条带的大小关系,判断DNA提取是否成功。
(2)RNA鉴定:将提取的RNA与RNA ladder在同一琼脂糖凝胶上电泳,观察RNA 条带与ladder条带的大小关系,判断RNA提取是否成功。
核酸的分离与识别一、实验原理分离提纯核酸的主要过程,一般先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细胞组织的破碎;②解聚核蛋白并使蛋白质变性;③除去蛋白质和多糖等杂质;④抽提和沉淀核酸等。
破碎细胞的方法有物理法(如超声波、匀浆和组织捣碎等)、化学和生化的方法(如去污剂、蛋白质变性剂和溶菌酶等)。
本实验采用组织捣碎的方法,捣碎之前加入柠檬酸钠抑制DNA降解酶的作用。
在细胞核内,核酸通常是与某些组织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核糖核蛋白(RNP)和脱氧核糖核蛋白(DNP)形式存在的,利用在0.14mol/L盐溶液中RNP溶解而DNP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将两者分开。
另外,DNP能溶于水和高浓度盐溶液。
在核酸提纯的过程中,除去蛋白质是很关键的一步。
要除去蛋白质首先是使核蛋白解聚和蛋白质变性,常用的方法有:浓盐法(10%NaCI)、去污剂和有机溶剂法等。
本实验中,1.71mol/L的NaCl使蛋白质变性,而后用氯仿抽提除去蛋白质。
利用氯仿-异戊醇解聚分离蛋白质,从而分离DNA和蛋白质。
经上述分离纯化处理后的核酸盐溶液,再利用其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使其在适当浓度的亲水有机溶剂(如乙醇)中成絮状沉淀析出。
二、仪器试剂(1)主要仪器电动组织捣碎机、大容量离心机、冰箱、具塞磨口玻璃锥形瓶、真空干燥器、烧杯等。
(2)主要试剂NaCI(0.1mol/L)、pH=7.0柠檬酸钠混合盐溶液(0.05mol/L)、NaCI溶液(1.71mol/L)、氯仿-异戊醇溶液(体积比为24:1)、95%乙醇、无水乙醇等。
三、实验步骤、现象与结果实验操作实验目的实验现象(1)猪脾细胞核的提取取猪肝40克,冰浴迅速剪成小块。
加80mL0.1mol/L NaCl和0.05mol/L、pH=7.0的柠檬酸钠混合液,在组织捣碎机内,用慢档捣碎3次,每次5s,间隔30s。
上述匀浆液以转速300/mim离心20min,收集沉淀(含细胞核),弃去上清液。
冰浴猪肝或猪脾可以起到防止变质的作用,搅拌捣碎起到破坏细胞组织,使DNP释放出来。
《核酸分离纯化》课件一、课件概述核酸分离纯化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其目的是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提取和纯化出高质量的核酸,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本课件将介绍核酸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术。
二、课件内容1. 核酸分离纯化的意义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遗传物质,其分离纯化对于研究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基因突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分离纯化是进行基因克隆、基因测序、PCR等实验的基础步骤。
2. 核酸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核酸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吸附性、变性温度等。
核酸与蛋白质、RNA、DNA等分子的差异:通过特定条件下对不同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利用核酸的特异性:通过特定酶的作用,实现对核酸的分离纯化。
3. 核酸分离纯化的方法盐析法:利用核酸在高盐浓度下的溶解度降低,将核酸与其他物质分离。
有机溶剂沉淀法:利用有机溶剂(如酚、氯仿等)与水相不相溶的性质,将核酸与其他物质分离。
吸附法:利用特定吸附剂(如硅胶、纤维素等)对核酸的选择性吸附,将核酸与其他物质分离。
透析法:利用透析袋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核酸与其他大分子物质分离。
酶法:利用特定酶(如DNA酶、RNA酶等)对核酸的降解作用,实现对核酸的分离纯化。
4. 核酸分离纯化的步骤样品处理:取适量生物样品,加入适量裂解液,进行充分搅拌,使细胞破碎并释放核酸。
核酸提取:将样品转移至离心管中,进行高速离心,将核酸沉淀与其他物质分离。
核酸纯化:根据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如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等),将核酸与其他物质分离。
核酸洗涤:用适量的洗涤液对核酸沉淀进行洗涤,去除残留的杂质。
核酸重悬:加入适量的溶解液,将核酸沉淀重悬,以便进行后续分析或应用。
5.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无RNA酶、无DNA酶的试剂和工具。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核酸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