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智能管理平台的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
智慧电厂建设技术方案
一、智能管理
1、以物联网技术改造原有电厂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电厂全球远程管理。
2、建立智能知识库,为电厂管理拭目以待,决策提供智能支持,提
升决策效率,降低决策失误。
3、采用智能分析建立数据平台,运用智能分析技术,实现快速挖掘
有效信息,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二、智能安全
1、建立智能安防系统,以传感器和摄像头为基础,实时监测电厂安
防状况,记录安全信息,及时发现紧急状况,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采用智能设备,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保证安全运行,并对设备
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智能能源
1、实施智能电网能源管理系统,以改进能源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2、引入智能能源系统,运用智能技术,实现能源调度、自动控制、
能源分配、节能优化等智能管理。
3、安装智能电池系统,自动分析、储存能源,优化利用电池储能,
降低电厂能源消耗。
四、智能服务。
发电企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案例标题:发电企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案例引言概述:在当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转型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发电企业也不例外。
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成为发电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运营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阐述五个大点,分别从数字化运维、智能化监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和能源互联网方面,详细阐述发电企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案例。
正文内容:1. 数字化运维1.1 建立数字化运维平台:发电企业通过建立数字化运维平台,实现对发电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1.2 预测性维护: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发电企业能够预测设备故障,并提前进行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2. 智能化监控2.1 智能监控系统:发电企业引入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对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2.2 远程监控和操作:借助智能化监控系统,发电企业可以实现对发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3. 数据分析3.1 数据采集和存储:发电企业通过传感器等手段采集大量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管理。
3.2 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发电企业能够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为决策提供依据。
4. 人工智能应用4.1 智能优化调度:发电企业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发电设备进行智能优化调度,提高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4.2 智能能源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发电企业能够实现对能源的智能管理,包括能源消耗预测、能源利用优化等。
5. 能源互联网5.1 能源数据共享:发电企业通过能源互联网平台,实现能源数据的共享,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5.2 多能互补调度:通过能源互联网平台,发电企业可以实现多能互补调度,将不同能源的优势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发电企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数字化运维、智能化监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和能源互联网等手段,发电企业能够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能源利用。
探究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摘要】本文探讨了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
首先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指出现有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构建综合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详细分析了系统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应用。
总结指出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对提高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为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系统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进一步提升火力发电厂的安全水平,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构建、重要性、问题、必要性、系统架构设计、关键技术、提高安全性、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火力发电厂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火力发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安全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安全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更加综合、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特点是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目前存在的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着信息孤岛、数据分散、反应速度慢等问题,无法实现对火力发电厂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构建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可以更好地指导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我国能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以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安全性和效率。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火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安全管理在火力发电厂运行中的关键作用和必要性,明确安全管理对于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设备设施完整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意义。
2. 分析现有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包括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隐患难以发现和处置不及时等方面,以期找出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新能源发展中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建设与优化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能源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
新能源作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保、可再生、可持续等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更需要先进的智能化运维系统进行保障和优化。
一、新能源消费增加的驱动力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纷纷出台政策,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环保意识不断提升,推动了对新能源的需求增加。
新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二、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能源设备日益复杂,运维需求也逐渐增加。
传统的人工运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新能源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要求,运维效率不高,成本较大,容易出现故障等问题,亟需引入智能化运维系统。
三、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定义和意义智能化运维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新能源设备进行远程监测、故障预警、维修维护等工作。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延长设备寿命,对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建设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智能化运维系统,需要从硬件、软件、网络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和建设。
首先,需要选用高质量的传感器设备,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其次,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最后,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
五、智能化运维系统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人工运维方式,智能化运维系统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能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测,减少人力投入,降低运维成本。
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设备故障的潜在原因,及时进行预警和维修,提高设备可靠性。
此外,智能化运维系统还能对设备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应用案例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引入智能化运维系统进行新能源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火电厂精益检修智能化管控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发布时间:2021-12-09T14:12:05.038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9期作者:于艳华1 徐艳金2[导读]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1.内蒙古大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25150;2.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铝电分公司 026209)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发电机组检修全过程管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基于机组精益检修构建智能化管控系统势在必行,在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研究应用文件包检修管理模式,实现检修从检修准备、检修实施、检修总结和检修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实现检修全过程标准化、数字化和精益化管控。
大大提高检修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实现机组检修精益化管控。
关键词:精益检修信息化全过程管控互联网+一、背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发电厂的设备检修管理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大力倡导自主创新,走向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
做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将先进、科学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运用到公司机组检修管理中,坚持管理创新,以标准化为龙头,体系程序运行为基础,实施程序化、规范化的全过程生产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公司机组A、B、C级检修及技改项目的增多,对检修的精益化、数字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实现公司检修全过程一体化管控,实现机组检修信息化、标准化、精益化管理,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以往公司设备检修管理分散,设备检修全过程管理的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论。
一是从机组大修项目管理的全局出发,以往公司大修时管理层每天进入生产现场跟踪检查,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只能分工分片管理。
检修项目及人员较多且分散,通过定期召开检修会议汇报进度、节点等信息。
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发电企业示范建设案例集
《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发电企业示范建设案例集》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致力于推动能源企业转型升级,加速智慧化发展步伐。
为此,该集团精心打造了《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发电企业示范建设案例集》,以展示其在智慧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成功经验。
《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发电企业示范建设案例集》收录了该集团旗下多个智慧发电企业的成功案例。
其中包括了智慧发电站的建设、智能调度与运营管理、智能设备运维维护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果。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国家能源集团在智能化技术应用、先进管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该案例集不仅仅是一本展示成绩的“成绩簿”,更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
通过这些案例,其他
能源企业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家能源集团在智慧发电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加快自身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为国家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该案例集还在行业内展开了广泛的分享和交流,促进了国内外能源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了全球能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发电企业示范建设案例集》是一部展示中国能源企业智能化发展实践经验的重要著作,它对于引领中国能源产业向智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该案例集的出版,能够为更多的能源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中国能源行业向着更加智能化、环保型的方向迈进。
智慧企业建设方案
一、构建企业智能化框架
1、规划企业技术体系:企业技术体系构建要结合企业产品和运营情况,全面考虑企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业务发展需求、管理思想、运营模式等,重点考虑核心技术体系的架构、技术实施流程以及技术管控系统。
2、建立企业智能化信息平台:针对企业的复杂管理环境,建立统一的企业智能化信息平台,包括ERP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CRM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行政资源管理系统等。
3、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化信息平台数据收集,结合强大的管理大数据,建立基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智能化管理体系,使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分析、预测和控制,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4、搭建互联网络平台:建立线上线下互动联动的互联网络平台,支持情境营销、社会化营销、多渠道同步、大数据分析等,以支持企业多方位的精准营销,提升市场活跃度和口碑营销能力。
二、提高企业管控能力
1、完善企业IT基础设施:以架构为核心,结合网络虚拟化技术、云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提高资源共享和管控能力,提升企业IT管理水平。
发电企业燃料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1、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
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是一种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运用于燃料采购,加工,仓储,配送,运输和消耗等传统燃料管理领
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系统集成了多个智能设备,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
智能化管理,改善了传统燃料管理的劳动密集型、难以管理的缺点,解决
了传统燃料管理工作中的人员技能和效率不足的问题,给发电企业带来了
极大的管理便利。
2、燃料智能化管理流程
(1)采购管理流程:运用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从供应商端收
集实时的燃料库存信息,及时地提供采购运作细节,发送采购信息给供应商,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采购。
(2)仓储管理流程:通过物联网技术收集燃料运输温度、仓库湿度、燃料重量等数据,动态监控入库情况,实时统计运输量,实现决策支持,
同时通过智能报警系统,当发生异常变化时及时发出警报,进行科学、准
确的库存管理。
(3)配送管理流程:配送管理系统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燃料
实时的运输跟踪。
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发电企业示范建设案例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积极推动智慧发电示范建设。
国家能源集团即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多年努力和创新,积极打造智慧发电的先行者,不断探索和推广智能化发电模式。
本文将着重介绍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发电企业示范建设的案例集,深入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智能化技术在发电行业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发电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智慧发电作为新兴的产业发展方向,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发电行业相结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在智慧发电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核心和关键,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我国领先的能源企业之一,始终倡导和积极推动智慧发电示范建设,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发电领域,推动我国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国家能源集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行业认可。
二、国家能源集团智慧发电企业示范建设案例集1. 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应用国家能源集团在智慧发电示范建设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对发电设备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实现对发电设备和系统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预警处理,提高发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化监控系统还可以提供智能化的生产决策支持,优化发电运行和调度,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和算法,对发电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找出规律和模式,为发电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国家能源集团可以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减少停机时间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技术管理系统的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火电企业是指以燃煤、燃油等燃料作为能源的发电企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火电企业在能源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燃料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工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管理不精准等。
为了提高火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引入智能化技术成为了必然选择。
燃料智能化技术管理系统的构建对于火电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燃料管理中,可以实现燃料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智能调控等功能,提高了燃料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燃料智能化技术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立火电企业燃料智能化技术管理系统是当前火电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
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使燃料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有效提升火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1.2 问题提出在火电企业中,燃料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目前在燃料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信息不透明、数据分散、准确性不高等。
这些问题导致燃料管理效率不高,成本较高,并且容易出现错误。
急需建立一个有效的燃料智能化技术管理系统,来提高燃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当前,火电企业在燃料管理中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
由于燃料管理涉及到大量数据和信息,人工操作容易出现错误,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
燃料智能化技术管理系统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燃料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解决火电企业燃料管理中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构建一个燃料智能化技术管理系统,提高燃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火电企业的燃料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3 研究意义燃料智能化技术管理系统的构建对于火电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火电企业作为能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料管理对于能源安全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Data Base Technique •
数据库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53【关键词】智能管理 信息系统
1 背景
为提升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增强信息服务于生产、经营的能力,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启动了智能管理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立足已建成系统,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增强信息流与业务流融合,重点解决各信息系统的协同和集成整合问题,实现各系统的流程优化和数据集成和共享,建设公司级的数据仓库及智能管理平台,全面分析电厂内部和外部整体信息的需求与联系,科学合理地设计了智慧电厂信息系统的业务架构,为各兄弟企业开展相应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2 工作内容
建设智能工作平台为电厂用户提供私人订制的个人工作台,提高操作水平,利用先进技术将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功能与厂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有效整合,建设企业级移动应用,提供随时随地、便捷高效的远程终端服务。
用户可以随时处理待办任务,查看工况图、使用业务综合分析等功能,具体内容如下。
2.1 建立数据仓库
2.1.1 整合企业各系统数据
提高企业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同时结合相关商业智能产品,快速辅助企业进行商业决策。
2.1.2 整合生产过程数据和经营管理数据
提供高性能计算引擎软件,支持企业生产过程数据的实时计算分析,为上层应用提供可靠的统计分析数据。
2.2 企业应用集成
2.2.1 企业应用系统集成
利用企业系统总线技术整合各个系统的服务或功能来形成一个企业的完整业务过程的服务。
2.2.2 用户统一认证平台
对分散在各系统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访问与使用各业务系统。
2.3 企业移动应用集成发电企业智能管理平台的建设
文/方勇
移动服务的建设思路是提供随时随地、便捷高效的远程终端服务。
移动服务将以电站后端业务系统为基础,通过移动平台和移动服务框架,构建适合移动终端使用的业务应用功能。
3 具体路线为了实现智能电厂管理平台,需要通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做好架构的顶层设计,实施整体推进,按“企业数据资产平台、应用集成平台、个人工作平台、移动互联平台”的次序分步建设。
3.1 建设企业数据资产平台从客户的业务角度出发,建立统一的主题数据架构,并围绕主题来组织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每个主题区域仅仅包含该主题相关的信息。
通过对当前电厂业务的分析,以生产、设备、运行、财务、经营、物资、安全、环保、燃料、人员十个方面来构建主题数据架构。
企业数据资产平台是对企业原有分散的各应用 (包括ERP ,EAM ,安监环,OA 等系统)数据库数据进行抽取、清理和转换,并在此基础上经过系统加工、汇总和整理,为企业所有级别的决策制定过程,提供所有类型数据支持的战略集合。
3.2 建设应用集成平台应用集成平台立足于企业相关业务需求,通过将分散、独立的各个应用子系统进行有效整合、优化和积聚,促进各系统的应用集成以及各信息资源的自动汇集、共享和展示,以支持上层应用形成统一登录界面、岗位化信息展示、相关业务协同、具有发电企业特点、集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应用集成平台。
按照“单一登录、域控认证、统一界面、岗位划分、个性展示、业务协同、决策分析”的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我们将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建立企业服务总线ESB ,一个是建立统一认证系统。
3.3 建设个人工作平台岗位工作台提供了访问企业信息资源的统一入口,是一个面向企业的内容管理、信息发布和集成展现平台,提供了内容管理、信息发布、应用集成、个性化等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搭建一个集成的、内容丰富的、可个性化的、随需应变的协同工作场所。
通过界面集成,构建跨部门的统一展示窗口,实现岗位化信息展示、相关业务协同等功能。
建立集中任务中心,应用中的流程任务按照统一的协议将任务主动推送到集中任务中心,集中应用的待办任务,从而建立统一的任务中心,用户可以在任务中心查看各个应用的待办任务,进行处理。
3.4 建设移动互联平台移动互联平台统一各移动应用的分发入口,提高移动应用分发的效率,提高移动应用上传、更新、下载的便捷性,统一管理移动应用接入,统一认证用户身份。
移动服务的功能包括移动应用服务平台、我的工作任务、工况图、现场作业和业务综合分析等功能模块。
其中我的工作任务包括待办任务、已办任务和消息提醒等二级功能;工况图包括全厂运行状态图、机组总貌图、负荷趋势图等二级功能;现场作业包括缺陷管理、工作票管理和操作票管理等二级功能;业务综合分析包括生产运行、战略目标和财务表现等主题。
4 总结浙能嘉华发电公司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始终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发实施、统一建立长效运行和改进机制的五统一原则。
以浙能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方针、政策为指导,统筹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覆盖公司基建、生产、经营、行政、财务等各业务领域的、完备的一体化的管理平台系统,构建智能电厂管理平台基本框架。
在建设过程中,持续开展了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和整合工作,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了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更科学快捷地支持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化企业。
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R].2015.[2]张瑜,潘红芳.内蒙古电力数据仓库的应用[J].电信科学,2016(04).[3]孙柏林.“大数据”技术及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J].电器时代,2013(08):18-23. [4]王继业.大数据与电力企业[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2,1O(08):7.[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R].中国电力大数据发展白皮书,2013. [6]罗朝宇,衣丰超,袁兴刚,陈满意.基于一体化平台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平台在电力企业的应用[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7]李军.IT 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0):5-6. [8]王晓波,樊纪元.电力调度中心统一数据平台的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22):89-92.作者简介方勇,男,浙江省金华市人。
研究方向为电力信息化。
作者单位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