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43
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1.4 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比较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与结构2.1 常见的自动变速器类型2.2 液力变矩器2.3 行星齿轮机构2.4 控制阀体2.5 电磁阀与控制单元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3.1 变速器的工作模式3.2 升挡与降挡过程3.3 变速器油液循环3.4 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检测4.1 自动变速器的检查与维护4.2 变速器油液的检查与更换4.3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4.4 变速器部件的检修第五章: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5.1 故障案例一:变速器油液过热5.2 故障案例二:变速器无法升挡5.3 故障案例三:变速器异响5.4 故障案例四:变速器滑行无力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知识、结构原理、工作流程以及维修检测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及其结构组成,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检测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际故障案例。
第六章:现代自动变速器技术6.1 无级变速器(CVT)6.2 双离合变速器(DCT)6.3 混合动力车辆的自动变速器6.4 未来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七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7.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性能要求7.2 油液的加注与更换标准7.3 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7.4 油液与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第八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8.1 ECU的基本功能与结构8.2 ECU的故障诊断与编程8.3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功能与故障诊断8.4 OBD系统与车辆诊断接口第九章:自动变速器的大修与再制造9.1 变速器大修的必要性9.2 大修过程中的主要步骤9.3 变速器再制造与组件更换9.4 大修后的变速器性能测试与调整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10.1 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与方法10.2 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分析10.3 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的使用10.4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与维修流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组成部分解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理解整个系统运作的基础,而主要组成部分则是掌握变速器结构的关键。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 学会自动变速器的检查、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自动变速器的定义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控制阀的工作原理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电磁阀离合器与制动器4.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概述液力自动变速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5. 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优点缺点适用场景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类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实物和内部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在实际车辆中的应用和故障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车辆中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检查、维护和故障诊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1. 自动变速器实物或模型2. 自动变速器原理图3. 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4. 实践操作车辆5. 相关教材、课件和视频资源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类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点的掌握。
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际车辆中对自动变速器的检查、维护和故障诊断能力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4. 自动变速器的检查、维护和故障诊断方法。
教学难点:1.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中的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和控制阀的复杂作用。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自动变速器的定义和作用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示意图。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2.2 教学内容液力变矩器的定义和作用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如涡轮、泵轮、导轮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章:行星齿轮组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3.2 教学内容行星齿轮组的定义和作用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如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等)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第四章:控制阀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4.2 教学内容控制阀的定义和作用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如阀体、阀门、弹簧等)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优点1.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类型及应用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2.3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检修2.4 液力变矩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行星齿轮机构3.1 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2 行星齿轮机构的性能参数3.3 行星齿轮机构的维护与检修3.4 行星齿轮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液压控制系统4.1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4.3 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4.4 液压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电子控制系统5.1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2 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5.3 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5.4 电子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6.1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6.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6.3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步骤与技巧6.4 典型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7.1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查与评估7.2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方法7.3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更换步骤7.4 常见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案例第八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8.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要求8.2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与检查8.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8.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第九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的关系9.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9.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9.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9.4 自动变速器与车辆驾驶性能的优化第十章: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应用10.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10.4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展望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11.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11.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流程11.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案例分析11.4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实践技巧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操作12.1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工具与方法12.2 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更换步骤12.3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实践案例12.4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13.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检测13.2 自动变速器油液更换与检查操作13.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实践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优化14.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分析14.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评估14.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14.4 自动变速器性能优化技术与应用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5.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前景15.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展望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检修与更换、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与车辆性能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类型。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熟悉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检修和故障诊断方法。
4.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汽车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三、教学时间本课程共计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自动变速器概述、工作原理及类型第二课时:自动变速器主要组成部分、维护检修及故障诊断四、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概述- 自动变速器的产生与发展-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与特点2.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变速原理- 换挡原理- 控制原理3. 自动变速器类型-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液力自动变速器-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4. 自动变速器主要组成部分- 变速机构- 换挡执行机构- 控制系统- 冷却系统5. 自动变速器维护检修- 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故障诊断方法- 维修注意事项6.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故障现象分析- 故障诊断流程- 故障排除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类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检修和故障诊断方法。
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自动变速器拆装、检测和维修实验。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用具1. 教学课件2. 自动变速器实物或模型3. 拆装工具4. 故障诊断仪器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 自动变速器概述-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及类型2. 第二课时:- 自动变速器主要组成部分- 自动变速器维护检修及故障诊断八、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占30%2. 实验报告:占30%3. 期末考试:占40%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知识、维护检修和故障诊断方法,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学会诊断和排除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解决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和演示。
2.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汽车维修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和排除故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探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如双离合器变速器、混合动力变速器等。
八、教学互动1. 设置疑问:在讲解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需要自动变速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分享彼此的见解。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自动变速器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 教案首页----------------------科目:__自动变速器___ 班级:08汽应第___1_课时至第____3__课时课题:_ 自动变速器_______________教学重点:____1、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类型组成__________2、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_________教学难点:____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要求:_____1、熟悉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与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熟悉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具准备:_A341E自动变速传动机构总成5套巩固和作业安排:___课后书面作业(作业题见教材本章后附)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寻显阔____ 教研组:___________ 教务处:____________08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1.授课题目:自动变速器2.授课时间:1至 3 课时3.课型:新授课/ 理论课/ 实物观察认识4.教学目的:知识点 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类型特点组成;2、熟悉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组成;3、熟悉变矩器组成与工作原理能力点 1、掌握变矩器组成5. 教学重点:变矩器工作原理;6. 教学难点:变矩器工作原理7. 教学方法:理论讲述辅以多媒体手段8. 教具准备:变矩总成9. 作业处理:课堂练习。
10. 授课内容、过程与板书设计;一、概述;1)自动变速的发展;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第一台液控自动变速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日本开始出现电控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会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4)能够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简单故障诊断与维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1)液力变矩器(2)行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工作原理(2)分类:AT、CVT、DCT、AMT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液力变矩器:传递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实现平稳起步;(2)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车辆行驶需求;(3)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及变速器油路,实现换挡;(4)电子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变速器工作状态。
4.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1)起步过程(2)加速过程(3)减速过程(4)换挡过程(5)停车过程5.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2)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诊断仪器、数据流分析、故障代码查询等;(3)故障维修方法:更换损坏零部件、调整控制参数、清洗油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观察法: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3.实践法: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4.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学会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际操作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3.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一、导入:多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与前面单排单双级行星齿轮机构有何不同,我们这节课学习
二、正式上课
1.双排单极行星齿轮机构特点组成(前后排行星齿轮、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
2.双排单极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分析
3.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分析
1)理论3档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
特点:前后两排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为一体,前排行星架与后排齿圈连为一体
2)结构简图如下:
3)执行元件工作情况
4)传动比计算
(1)1档传动比计算(2)2档传动比计算(3)3档传动比计算(4)倒档传动比计算
三、作业布置
见上页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优点与缺点1.4 自动变速器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1 液力变矩器2.2 行星齿轮组2.3 控制机构2.4 离合器与制动器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原理3.1 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AT)3.2 机械控制自动变速器(AMT)3.3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T)3.4 CVT无级变速器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4.1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与周期4.2 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常见原因与表现4.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4.4 自动变速器维修工具与设备第五章: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5.1 液力变矩器故障案例5.2 行星齿轮组故障案例5.3 控制机构故障案例5.4 离合器与制动器故障案例第六章:液力变矩器维修与更换6.1 液力变矩器的检查与维护6.2 液力变矩器内部零件的更换6.3 液力变矩器油液的更换与添加6.4 液力变矩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行星齿轮组的维修与调整7.1 行星齿轮组的检查与维护7.2 行星齿轮组内部零件的更换7.3 行星齿轮组齿轮间隙的调整7.4 行星齿轮组故障案例分析第八章:控制机构的维修与故障诊断8.1 控制机构的检查与维护8.2 控制机构内部零件的更换8.3 控制机构故障的诊断与排除8.4 控制机构故障案例分析第九章:离合器与制动器的维修与更换9.1 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检查与维护9.2 离合器与制动器内部零件的更换9.3 离合器与制动器间隙的调整9.4 离合器与制动器故障案例分析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10.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10.2 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3 自动变速器维修经验与技巧分享10.4 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与总结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性能测试与评估11.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11.2 动态测试与静态测试的实施步骤11.3 自动变速器性能指标的评估与优化11.4 自动变速器测试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的排放标准与法规12.1 欧洲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12.2 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的排放法规要求12.3 自动变速器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2.4 排放测试方法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在新能源车辆中的应用13.1 新能源车辆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挑战13.2 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13.3 混合动力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发展13.4 新能源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未来趋势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在赛车领域的应用14.1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要求14.2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调校与优化14.3 赛车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4.4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与创新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的未来技术发展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15.2 自动驾驶技术对自动变速器的影响15.3 新材料与新工艺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控制原理、维护与故障诊断,以及自动变速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自动变速器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2.技能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演示,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技能;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部件。
四、教学难点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问题或实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与注意,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汽车的速度可以自动调节?-你知道自动变速器是如何工作的吗?2.知识讲解(30分钟)介绍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自动变速器的作用和意义;-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构造;-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模式和档位。
3.案例分析(30分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出现异响,可能是什么问题?-汽车无法正常挂入一些档位,该如何解决?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4.实际操作演示(30分钟)在实际的汽车底盘模型上演示自动变速器的操作,包括挂挡、换挡和调节档位,让学生亲自操作并体验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
通过反复演示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技能。
5.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验他们对自动变速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和解答疑惑。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和实际操作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对自动变速器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七、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汽车维修厂或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保养知识,加深对汽车技术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对教案进行修正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多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与前面单排单双级行星齿轮机构有何不同,我们这节课学习
二、正式上课
1.双排单极行星齿轮机构特点组成(前后排行星齿轮、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
2.双排单极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分析
3.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分析
1)理论3档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
特点:前后两排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为一体,前排行星架与后排齿圈连为一体
2)结构简图如下:
3)执行元件工作情况
4)传动比计算
(1)1档传动比计算(2)2档传动比计算(3)3档传动比计算(4)倒档传动比计算
三、作业布置
见上页作业布置
一、导入:回顾理论三档变速器结构原理,导入新课
二、正式上课
1.实际三档辛普森变速器结构图:
2.各挡离合器制动器工作情况
3.档位路线传递过程
1)1档传递路线,2)2档传递路线,3)3档传递路线 4)倒档传递路线
三、作业布置
见上页作业布置
一、导入:回顾实际三档变速器结构原理,导入新课
二、正式上课
1.理论四档辛普森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原件组合
2.理论四档辛普森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图
3.执行元件工作情况
一、导入:回顾理论四档变速器结构原理,导入新课
二、正式上课
1.实际四档辛普森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图
2.执行元件工作情况。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教案.doc第一章:汽车自动变速器概述1.1 实训目的1.了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
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维护与检修方法。
1.2 实训内容1.介绍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
2.解析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3.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1.3 实训步骤1.观看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视频,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实物或模型,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
3.分析典型案例,探讨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第二章:自动变速器油液2.1 实训目的1.了解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种类及性能要求。
2.掌握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检查与更换方法。
2.2 实训内容1.介绍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种类及性能。
2.解析自动变速器油液的作用。
3.学习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检查与更换方法。
2.3 实训步骤1.了解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种类及性能要求。
2.学习使用油液检查仪器,掌握油液的检查方法。
3.实操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过程。
第三章: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3.1 实训目的1.了解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种类及结构。
2.掌握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检修方法。
3.2 实训内容1.介绍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种类及结构。
2.解析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3.学习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检修方法。
3.3 实训步骤1.认识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种类及结构。
2.通过实物或模型,了解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3.实操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检修过程。
第四章: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4.1 实训目的1.了解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4.2 实训内容1.介绍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组成及功能。
2.解析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3.学习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4.3 实训步骤1.认识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组成及功能。
2.通过实物或模型,了解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3.实操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检测与维修过程。
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概述自动变速器的定义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区别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控制阀的工作原理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离合器和制动器4.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制动阶段5. 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档位操作行驶模式选择节能驾驶技巧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2.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解,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3. 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熟悉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
4.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动变速器在实际驾驶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环节,学生能回答出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实物演示环节,学生能正确识别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
3. 操作演示环节,学生能熟练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
4. 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能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2. 自动变速器实物模型或图解3. 自动变速器操作演示车辆4. 课后习题及答案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二部分1.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3. 熟悉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原理行星齿轮组的原理控制阀的原理2. 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档位操作行驶模式选择节能驾驶技巧3.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故障现象的识别故障原因的分析维修方法的介绍4. 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技巧起步阶段的技巧加速阶段的技巧减速阶段的技巧制动阶段的技巧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1.4 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比较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2.1 液力变矩器2.2 行星齿轮机构2.3 拉威娜式齿轮机构2.4 无级变速器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原理3.1 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TCM)3.2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U)3.3 计算机控制自动变速器3.4 控制自动变速器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4.1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4.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4.3 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保养4.4 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五章: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与优化5.1 自动变速器性能测试方法5.2 自动变速器性能测试设备5.3 自动变速器性能优化策略5.4 自动变速器性能提升案例分析第六章:液力变矩器(HTF)的构造与原理6.1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6.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6.3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6.4 液力变矩器案例分析第七章:行星齿轮机构的原理与构造7.1 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7.2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7.3 行星齿轮机构的维护与故障诊断7.4 行星齿轮机构案例分析第八章:拉威娜式齿轮机构(Ravigneaux Type)8.1 拉威娜式齿轮机构的组成8.2 拉威娜式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8.3 拉威娜式齿轮机构的维护与故障诊断8.4 拉威娜式齿轮机构案例分析第九章:无级变速器(CVT)的原理与构造9.1 无级变速器的组成9.2 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原理9.3 无级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9.4 无级变速器案例分析第十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的关系10.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10.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10.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舒适性的影响10.4 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11.1 ECU的功能与作用11.2 ECU的构成与工作原理11.3 ECU的编程与故障诊断11.4 ECU案例分析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12.1 液压系统的作用与组成12.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12.3 液压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2.4 液压系统案例分析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13.1 电控系统的作用与组成13.2 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13.3 电控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13.4 电控系统案例分析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14.1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14.2 故障维修的技巧与注意事项14.3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4.4 故障维修案例分析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的未来发展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5.2 混合动力车辆自动变速器技术15.3 自动驾驶车辆自动变速器技术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未来的应用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类型、控制原理、维护与故障诊断、性能测试与优化以及与车辆性能的关系等内容。
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教案(2005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授课专业班级2004汽电(1)班任课教师刘凤菊二○○六年月日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过程的运用与说明由于液力变矩器变矩系数<1和传动效率=0这两种情况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为此,在导轮上加装了单向离合器。
在液力变矩器变矩工作区域时,单向离合器锁止;在=1偶合点后的偶合工作区域时,单向离合器打滑,以保证传动效率。
(三)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45min)由于液力传动的固有特性,泵轮和涡轮之间存在有滑转现象,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总是小于1,正常为95%。
为了提高液力变矩器在高传动比下的传动效率,目前汽车上装用的液力变矩器大多数为带有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
锁止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变矩器壳体相连,从动部分与涡轮相连。
当压力油推动活塞右移,锁止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接合,泵轮与涡轮就成为刚性连接,液力变矩器变为机械传动,传动效率q=1;当压力油撤除后,离合器分离,液力变矩器恢复正常工作。
锁止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受电控单元的控制。
液力变矩器实物及安装位置观察(125min)课后思考与课外作业:液力变矩器构造与作用课题分析与总结:液力变矩器构造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过程的运用与说明行星齿轮机构机构传动的基本原理(30min)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个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和一个齿轮圈,其中行星齿轮由行星架的固定轴支承,允许行星轮在支承轴上转动。
行星齿轮和相邻的太阳轮、齿圈总是处于常啮合状态,通常都采用斜齿轮以提高工作的平稳性①两个外齿轮相互啮合时,其转动方向相反。
②一个外齿轮与一个内齿轮相啮合时,其转动方向相同。
③小齿轮驱动大齿轮时,输出扭矩增大而输出转速降低。
④大齿轮驱动小齿轮时,输出扭矩减小而输出转速提高。
⑤若行星架作为被动件,则它的旋转方向和主动件同向。
⑥若行量架作为主动件,则被动件的旋转方向和它同向。
⑦在简单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轮齿数最少,行星架的当量齿数最多.而齿圈齿数则介于中间。
(注:行星架的当量齿数=太阳轮齿数十齿圈齿数。
)⑧若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任意两个元件同速同方向旋转,则第三元件的转速和方向必然与前两者相同,即机构锁止,成为直接档。
课后思考与课外作业:A340E自动变速器组成行星齿轮机构机构传动的基本原理课题分析与总结:行星齿轮机构机构传动的基本原理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过程的运用与说明3.单向离台器(理论15min,实操30min)单向离合器也是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主要执行元件,但它不受液压系统控制,其作用是在两运动部件之间单向传递动力,在与之相连接的工作元件受力方向发生变化时,瞬间产生接合或脱离。
单向离合器分为滚柱式和楔块式两种。
课后思考与课外作业:自动变速器执行元件构造特点课题分析与总结:自动变速器执行元件构造特点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说明复习:自动变速器执行元件构造特点(15min)辛普森三档行星齿轮机构(理论30min,实操135min)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齿轮参数的行星排组成,整个机构具有相同齿圈,六个相同的行星轮和一个供两个行星排合用的加长太阳轮(故又称共同太阳轮行星齿轮机构),它的前行星架和后齿圈为同一构件,并且和输出轴连接。
该机构可组成三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
1.各执行元件的功能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设置了五个变速执行元件:C1前多片离合器,C2后多片离合器、B1微动带,B2后制动带、F1 单向离合器。
①当C1前多片离合器作用时,把来自涡轮输出轴的动力接通至太阳轮。
②当C2后多片离合作用时,把来自涡轮输出轴的动力接通至前排赤圈。
③当B1前制动带作用时,固定太阳轮。
④当B2后制动带作用时,固定后行星架。
⑤当F1单向离合器作用时,固定后行星架。
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过程的运用与说明课后思考与课外作业:辛普森三档行星齿轮机构特点课题分析与总结:辛普森三档行星齿轮机构特点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过程的运用与说明对太阳轮产生锁止作用。
在发动机刚起动并带动自动变速器输入轴转动时,它就让超速行星排的太阳轮和行星架锁止为一个整体,防止直接离合器CO的摩擦片在半接合状态下打滑。
直接单向超越离合器FO的另一个作用是改善由3档升至超速档的换档平顺性。
在3档升至超速档换档过程中,为了防止超速制动器BO和直接离合器CO同时接合,造成超速行星排各基本元件之间的运动干涉,必须在直接多片离合器CO完全释放后再让超速制动器BO接合。
这样,有可能因直接多片离合器CO释放后,超速制动器BO来不及接合,使行星齿轮变速器出现打滑现象。
直接单向超越离合器FO可以在直接离合器CO已释放,而超速制动器BO尚未完全接合时,代替直接离合器CO的工作,将超速行星排太阳轮和行星架锁止在一起,防止超速行星排出现打滑现象,并在超速制动器BO接合后又能及时脱离锁止,让超速行星排顺利进入超速档工作状态。
课后思考与课外作业:A340E自动变速器档位动力传递课题分析与总结:A340E自动变速器档位动力传递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说明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80min)1).结构由双排的行居齿轮机构组成.具有大、小两个太阳三个长行星轮和三个短行星轮并共用同一行星架,仅有一个齿圈并和输出轴连接。
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可以组成三个前进档及一个倒档。
它的前排是一个简单行星齿轮机构,而后排则是一个双行星轮的齿轮机构。
2).各执行元件的功能拉维奈行星齿轮机构和变速执行元件之间的关系。
该机构的变速执行元件有五件,前多片离合器C1,后多片离合器C2,前制动带B1,后制动带B2,单向离合器F1。
当多片离合器、制动带和单向离合器起作用时具有以下效果。
①前多片离合器C1作用来自输入轴(涡轮轴)的输入动力接到后排主太阳轮。
②后多片离合器C2作用,把来自涡轮轴的输入动力接到前排第2太阳轮。
③前制动带B1作用,固定第2太阳轮不动,结果第2行星轮围绕第2太阳轮外缘转动,行星齿轮机构作用。
④后制动带B2作用,固定行星架不动,结果行星轮仅作为中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过程的运用与说明间轮,它绕自己轴线转动。
⑤单向离合器F1作用,固定行星架不动,使单向离合器在逆时针转动时有自行锁止的功能。
它具有后制动带作用时的同样功能。
目前的拉维奈自动变速器以四个前进档居多,在拉维奈机构的原型上通过再增加一排行星齿轮机构或增加变速执行元件,实现四个前进档,并且使2档也存在汽车滑行和发动机制动两种状态。
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由平行轴式齿轮变速传动机构、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控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说明复习:拉维奈行星机构、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结构特点(15min)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理论30min)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完全采用液压控制方式,称之为液控自动变速器;另一种采用电子控制方式,称之为电控自动变速器。
两种不同控制方式,对于变速器换档信号的采集、处理方法不同,对于改变控制阀滑阀位置的方法也不同。
(一)换档信号无论是液控或电控自动变速器在执行档位变化之前,它都要获得下列几个重要的信号。
1.预选杆的位置信号(实操15min)也就是P、R、N、OD、D、2。
1的位置信号。
该信号是由驾驶员根据自己意愿选择的。
驾驶员操纵预选杆,实际上是选择手动问和档位开关的位置,对于具有七个位置的预选杆,手动阀就有七个位置与其对应,手动闹中的每个位置,其内部的液体通道都是不同的。
手动阀是自动变速器的控制阀之一。
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学过程的运用与说明课后思考与课外作业: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换档控制原理课题分析与总结: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换档控制原理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广东省交通技工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自动变速器(1)姓名:学号:一.填空1.自动变速器是指能够根据发动机工况及汽车运行速度自动和的变速器。
2.自动变速器由及组合而成。
3.自动变速器按齿轮变速机构可分为式和式两种。
4.自动变速器按传动比变化是否连续分式自动变速器式自动变速器。
5.自动变速器按控制方式可分为控制自动变速器和控制液力自动变速器。
6.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以和作为依据,按照设定的换档规律操纵阀板中各控制阀的动作,通过换档执行元件实现自动换档。
7.自动变速器的组成由、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装置等组成。
8.液力变矩器的作用是传递动力和改变。
9.液力变矩器以工作液的变化来传递动力。
10.相对于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
二.问答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3.液力变矩器的清洗方法?4.液力变矩器的检查方法?自动变速器(2)姓名:学号:1.大齿轮驱动小齿轮时,输出扭矩而输出转速。
2.小齿轮驱动大齿轮时,输出扭矩而输出转速。
3.两个外齿轮相互啮合时,主动齿与从动齿转动方向。
4.一个外齿轮与一个内齿轮相啮合时,传动方向速比与两个齿轮齿数和哪个为主动齿轮有关。
5.在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轮齿数,行星架的当量齿数,而齿圈齿数则介于两者中间。
6.只要行星架为从动件,无论太阳轮为主动件还是齿圈为主动件、输出都是档。
7.只要行星架为主动件,输出档位就为档。
8.只要行星架为固定件,输出方向即与输入方向成向,形成档。
9.若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任意两个元件同速同方向转动,则第3个元件的转速和方向必然与前两者成为档。
10.行星架的当量齿数=11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它有两排行星齿轮,共用一个。
12.拉维那式行星齿轮机构,它有两个太阳轮,两排行星齿轮共用一个。
13.自动变速器中的执行元件主要有 .14.带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鼓、液压缸及活塞等组成15.制动器有式制动器和式制动器两种,16制动器作用是将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太阳轮、行星齿轮和行星架等三个基本元件之一加以 .17.单向离合器分为式和式两种.18.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19.拉维那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20.分析A340E自动变速器各档位传递路线。
自动变速器(3)姓名:学号:1.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2.在液控自动变速中,发动机负荷信号信号来自3.在液控自动变速中,汽车车速信号来自与变速器输出轴连接的4.常见的制动器有式制动器和式制动器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