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2)成果:1909年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修筑权 。
救亡图存 的强烈愿望。
京张铁路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A
[题组冲关] 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
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 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
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
2、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充足的护士人数也是完成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 应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对护士的排班模 式可采取弹性排班制度,根据不同时段的护理工作量的 变化,动态安排人力,提供最大的护理服务。 3、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实践证明,护士的专业素质与护理差错的发生 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维护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础,因 此,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或学历教育。 拓展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在护理工作中遇到难点, 疑点时才会观察、分析和判断。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强化培训学习,同事还 应适当学习专业以外的人文、地理、社会方面的知识, 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会生活。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A.电话 C.电报 B.汽车 D.火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