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8彩色的非洲优秀教案(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彩色的非洲》教案设计〔通用6篇〕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彩色的非洲》教案设计〔通用6篇〕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彩色的非洲》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认识14个生字。
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分、硕大、火炬、巨蟒、浸透、聆听、木薯、强悍、粗暴、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非洲风情。
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
教学难点:学习非洲多姿多彩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议论非洲,提醒课题。
1、今天我们先来聊聊非洲。
板书:非洲〔同学们交流以前对非洲的理解。
〕2、在人们的印象里,恐怕非洲是要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干旱联络在一起的。
其实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请大家读一下,有什么疑问吗?是啊!孩子们,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呢?大家想知道吗?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大家坐好,非洲之旅已经开场了。
二、带入情境,走进文本1、这次旅行,除了欣赏美妙的风光和神奇的文化以外还有几个任务:〔出示幻灯〕A.默读课文,注意生字和新词,不熟悉的反复读。
B.游历了彩色的非洲,你有什么感受?哪几句表达作者的真切感受?C.课文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注意:快速默读,可以写写画画2、开火车认读词语。
3、交流感受。
说一说,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4、读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
5、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都是感慨句,表达出了作者对非洲的赞叹之情;前后照应,与课题照应〕6、讨论:“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如今哪些方面?7、〔课件出示〕填空题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那里的骄阳蓝天是彩色的,那里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那里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那里的艺术是彩色的,那里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彩色的非洲》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等基本知识;掌握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非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彩色的非洲》,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包容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动植物资源。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如“疯长”、“灌木林”等。
四、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一幅非洲大陆的地图,让学生看一看非洲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向学生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然后让学生闭着眼睛听读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魅力和情感。
2.理解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教师逐句解释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一些问题,如“非洲大陆的气候如何?”“非洲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资源?”等。
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别扮演“记者”和“导游”,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和感受课文。
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采访对白,模拟“记者”和“导游”之间的对话。
4.练习写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下非洲的特点和风土人情。
要求学生使用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小结课文最后,教师对这节课进行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帮助学生加深对非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五、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按照要求默写生词和句子。
2.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写一篇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短文。
3.收集有关非洲大陆的图片和资料,做一份关于非洲大陆的PPT。
六、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彩色的非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非洲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文化和自然的兴趣和尊重。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探索未知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和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非洲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的理解。
2.2 教学难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非洲文化和自然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彩色的非洲》。
3.2 教具:课文课件或黑板,生字词卡片,非洲地图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非洲的图片或播放非洲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非洲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非洲的了解和印象。
4.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发音和语调。
老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4.3 生字词学习: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4.4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非洲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读课文,并讲解生字词。
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非洲文化或自然景观,进行调查和研究,下节课分享。
5.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的调查和研究作业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探究精神。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非洲文化体验:组织学生进行非洲文化体验活动,如学习非洲舞蹈、制作非洲手工艺品等。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非洲的文化特色。
6.2 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非洲国家,进行研究和展示。
五年级下册《彩色的非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彩色的非洲》的主要内容,了解非洲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动物世界。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非洲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对异国文化的尊重和兴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彩色的非洲》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非洲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非洲的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4.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5 朗读展示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非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非洲风光,并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作品。
5.2 作业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朗读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非洲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对非洲文化的体验。
《彩色的非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彩色的非洲》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课文阅读方法。
2.2运用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非洲大陆的神奇魅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3.2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热爱。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五彩斑斓”、“神秘莫测”等。
2.2掌握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学生分享对非洲的初步了解和印象。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查找生字词,理解词义。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如:“彩色的沙漠,金色的阳光,绿色的草原,蓝色的海洋,构成了非洲大陆五彩斑斓的画面。
”3.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课堂讲解4.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对比、排比等。
5.课堂练习5.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词义。
5.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6.3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非洲。
四、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彩色的非洲》,完成课后练习题。
2.收集有关非洲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彩色的非洲》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掌握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年级下册语文《彩色的非洲》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通过预习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能够快速阅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⑵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抓住重点词句深入领会,并学会积攒课文中的柔美语言。
⑶抓住文章重点内容,了解文章写作方法和构造,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⑷通过看图片和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领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质疑文习题1.师:在人们的印象里,恐怕非洲是要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联络在一起的。
其实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教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3.出示课习题"彩色的非洲"。
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大家坐好,非洲之旅已经开始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走进非洲⑴检查词语认读。
(1)预习课文时,通过你的各种努力,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下列词语)火热天穹硕大凝听粗暴含情脉脉扎伊尔维龙加奥旺多省扎伊尔戈马色彩斑斓湛蓝殷红2.紧扣“色彩斑斓”,感知课文。
(1)阅读课文,划出表达作者对非洲整体感受的两个句子。
生: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生: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师随学生报告,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
(课件)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结:都是感慨句,一个在课文的前面,一个在文章的最后,前后照应,与课习题呼应生:表达出了作者对非洲的赞赏之情!师:作者在赞赏什么?生:(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3.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巧的词句来详细描画非洲的色彩斑斓。
可以做一下摘记,读后同桌之间交流。
三、研读重点句段,感受彩色非洲。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非洲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拓宽视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非洲的美丽风光。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非洲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了解非洲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非洲景象的想象与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非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自然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非洲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互动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与总结:(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非洲景象,分享彼此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非洲风光。
3.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非洲的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应用。
3. 学生感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非洲文化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1.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细节描述,感受作者对非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28《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的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异域文化的理解。
4、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非洲独特的风情与文化,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走进神奇的非洲1、出示填空题:走过了鲜花掩映的,游历了著名的水上城市,告别了“与象共舞”的,今天,我们又来到了一片神奇的土地——具有“热带大陆”美称的。
【导言的练习设计,目的是唤起学生对本组课文中描写的异域风光的记忆,使学生对本组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并激发学生了解非洲这片神奇土地的欲望。
】2、你们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吗?说说你了解到的非洲。
(出示非洲地图)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关键词。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查阅到的相关资料,会了解到非洲所处的地理位置,了解到非洲的面积,还会了解到几个非洲的世界之最。
】3、揭题,板书课题,读题。
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什么?或者想知道些什么?【从理解课题入手,让学生知道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本文写作的重点,使学生能从题目中就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围绕重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非洲的多彩1、速读课文,出示要求:(1)速读课文,读准,读通顺。
(2)划出全文中心句。
围绕这一中心句,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也比较难读,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速读课文,这是高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功,在将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思考中心句,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带着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读书,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初步感受非洲的色彩。
从整体上对非洲有个总的印象,非洲真是个多彩的世界;让学生知道课文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句展开的,具体写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2023五年级下册《彩色的非洲》教案3篇五年级下册《彩色的非洲》教案篇1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册书的最后一课。
(板书课题)这个题目最吸引你的是什么?2、由这个词,你一定会联想到——【预设:非洲那里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3、带着你的联想与感受,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学习要求。
请一位同学来读学习提示,其他同学边听边画,看看“阅读提示”中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
明确:(1)阅读课文,想一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2)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
2、这篇课文比较长,请大家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
除了“阅读提示”中明确的两个要求,大家在读书时还要注意__的生字词语。
课后的生字比较多,希望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认准生字,不大熟悉的生字词语要反复读几遍。
我们约定一下时间,3分钟,可以吗?三、检查生字,把握主要内容。
3、我们先来看一下文中的生字词语,大家是不是能够读准确?出示:色彩斑斓、炽热、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奥旺多省、聆听、木薯、红沙瓤、强悍、粗犷、篝火。
指导“炽”“犷”的读音。
在语境中初步理解感受“炽热、聆听、强悍、粗犷”的意思。
4、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边交流边板书)总起: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总写: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分述:自然景观——骄阳、蓝天,植物,动物。
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艺术)。
总结: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5、刚才,我们的交流主要是分部分来说的。
现在,你们能不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彩色的非洲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考虑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概括:比如,这篇课文把我们带到了色彩斑斓的非洲,首先,我们感受到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__分别写了那里的骄阳、蓝天、植物、动物;接下来,我们又了解了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更是色彩缤纷的。
28、彩色的非洲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论非洲,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先来聊聊非洲。
板书:非洲(同学们交流以前对非洲的了解。
)
2、在人们的印象里,恐怕非洲是要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干旱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请大家读一下,有什么疑问吗?是啊!孩子们,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呢?大家想知道吗?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大家坐好,非洲之旅已经开始了。
二、带入情境,走进文本
1.这次旅行,除了观赏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文化以外还有几个任务:(出示幻灯) A.默读课文,注意生字和新词,不熟悉的反复读。
B.游历了彩色的非洲,你有什么感受?哪几句表达作者的真切感受?
C.课文分成几个方面来写?
注意:快速默读,可以写写画画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交流感受。
说一说,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4.读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
5.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都是感叹句,表达出了作者对非洲的赞叹之情;前后呼应,与课题照应)
6.讨论:“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7.(课件出示)填空题: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那里的骄阳蓝天是彩色的,
那里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那里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
那里的艺术是彩色的,
那里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7.同学们找的真迅速,读了这些句子,能说说课文的结构吗?(总—分—总)。
8.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的,找出这些句子。
(课件出示)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说说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三、研读重点词语句段,感受彩色非洲
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课文里的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
1、寻找描写颜色的词。
像“色彩斑斓”这样描写颜色的词语就用了好些,你能找出几个来吗?跳读课文,划词,交流。
作业纸:
2、师:课文不仅用了丰富的颜色词汇描绘彩色的非洲,还用了许多独有的方式展现非洲的五彩斑斓。
请同学们选择最吸引你的一段文字细读,感受非洲的魅力和课文语言表达的特色。
师:你最喜欢哪一段?
预设一:多彩的植物世界
①大家自由朗读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花非常多,非常壮观
课文中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花多的?“花海”
②花开花很常见,但树开花却是非洲特有的情形,因此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树开花。
(出示树开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图片。
③作者是怎样描写树开花的呢?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这些语句无不体现着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本身的美,读来就像欣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好好地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预设二:彩色的动物世界
①人们曾说:非洲是上帝创造的伊甸园,这里是植物的乐园,也是动物的天堂。
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就在非洲!
(课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动物)
①在这些动物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②出示句子: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不住地发出赞叹。
这还是凝固的色彩呢,你若到盛产蝴蝶的刚果奥旺多省,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细细聆听这彩色小天使飞翔的轻微音韵,简直如同步入仙境。
出示图片很多蝴蝶:看到这么多的蝴蝶,你想用文中哪个词语来形容你的感受?“目不暇接”
预设三:多彩的日常生活
师:为什么你喜欢这一段?
【这段话里描绘了几幅非洲人民彩色的生活画卷?花花绿绿的服装、五光十色的食物、绿树红花的住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彩色的生活画卷。
预设四:五彩缤纷的艺术
出示第七自然段
①作者紧紧围绕“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这句话,具体又介绍了什么?(非洲的绘画、工艺品、音乐和舞蹈艺术都是彩色的)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有关绘画、工艺品的图片,播放非洲的音乐、舞蹈片断)
师: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
欣赏完这些图片舞蹈,你有什么感受?感受非洲艺术的热情奔放、非洲人民的对生活充满激情。
②师:是啊,无论是服装,还是住宅,无论是绘画,还是歌舞,都无不流露出非洲人乐观开朗、富于活力的性格。
四、拓展延伸
小练笔:根据最后第七段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的写作方法,围绕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写一段话。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非洲的_____——无论是……,还是……,是彩色的;非洲的_______——无论是……,还是……,是彩色的:…………
交流汇报
师:难怪作者会发出感慨,大家齐读: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五、课堂总结
非洲是一方热土,他古朴、自然、美丽;他吸引了世界人的目光,他更呼唤人们对和平的心态对待这片淳朴的土地;非洲人正渴望你伸出友谊之手,共
同保护这片奇异的土地。
神奇的非洲还有着神奇的传说,还有着难解的秘密,如果有兴趣,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你可以借来读一读。
这两本书是:《非洲地理杂志》、《非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