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结
本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 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 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 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 味隽永的诗意美,表达了诗人旅途 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拓展阅读
寒山寺简介
精读感悟 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 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身向榆关那畔行。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 月十五,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 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 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 二月二十三出山海关。塞上风雪 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 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精读感悟
(旅行的)道路;一段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那边,指山海关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 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精读感悟
叠用
新课导入 你知道哪些有关秋的古诗?
解读诗题
枫桥夜泊
“泊”: 停泊。
张继简介
生平简介
张继,字懿孙,唐代诗人,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 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诗多登临纪行之作,风 格清远,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 影响。
他人评价
“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jiǒng), 有道者风。”
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有“清代第一词人”之称,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 词三大家”。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 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