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划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7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1.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加与减。
(2)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3)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4)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5)第二单元‚购物。
2.图形与几何(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2)第六单元‚测量。
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二、复习目标1.加与减通过复习,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利用竖式熟练.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
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
3.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4.图形与几何图形的变化。
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测量。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5.应用题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知道乘除的意义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和用乘除法求商,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难点1.认识时、分、秒2.能从不同位置观察和辨认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够正确描述方向和物体的位置,会看路线图。
XX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本册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倍”的意义和应用,2-9的乘法口诀和利用口诀求商,认识人命币、米和厘米的认识等。
(1)第一单元‚加与减(2)(2)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3)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4)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5)第二单元‚购物。
2.图形与几何(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2)第六单元‚测量。
二、复习目标: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景,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3、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行、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课时安排:5课时“数与代数”安排3课时,“图形与几何”安排1课时,最后一课时进行综合练习。
(1.11-1.15)“数与代数” ( 1.11-1.13 )第一课时加与减 ( 1.11 )教学内容:课本P97-102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XXX小学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期末复习计划前言期末考试是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备战期末考试,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需要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将知识点复习透彻并进行巩固,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
下面是XXX小学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期末复习计划,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认真制定并按计划复习。
复习时间安排根据期末考试的时间表,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会在最后几周进行集中模拟考试,建议同学们在考试前每个星期可以安排2-3次时间复习数学。
复习内容安排复习内容的安排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根据本学期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划分,制定一个详尽的复习进度安排表。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复习进度安排表:第一周复习内容•计算•量的认识和比较•比较大小•减法复习方法•大量的计算和练习•找寻题目中的规律,掌握决策方法第二周复习内容•分数的认识和初步计算•余数的概念和初步应用•数的出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方法•阅读材料并进行理解•大量的计算和练习第三周复习内容•长量和方量•加法•综合运用复习方法•阅读材料并进行理解•大量的计算和练习•实践中了解运用方法第四周复习内容•钱的认识和运用•带余数的除法•规律的总结与运用复习方法•阅读材料并进行理解•大量的计算和练习•进行模拟考试,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复习方法•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问题和答案•合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并参考课外补充材料•注重形象化教学,通过操作图像来了解一些概念和方法•灵活运用应用题,通过实际问题来思考解决方法复习要点•对于重点知识点,要多花时间进行习题训练•注重思维的拓展,纵观整个数学系统,了解其基本框架•非机械化复习,将所学知识点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结语以上就是XXX小学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期末复习计划的内容。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复习过程中也不要忽略休息和娱乐的重要性,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北师大版教学背景本文是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总复习设计,旨在帮助教师全面梳理本学期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总复习,让学生能够回顾和掌握本学期所学内容。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一、数学认识本学期数学认识内容主要涉及数字的大小比较、数码的认识、数的概念、十以内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数的位置和顺序等。
大小比较针对数字的大小关系,可以设计一些大小比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字的大小。
数码的认识可以通过数码配对,让学生逐渐认识0-9的数码;也可以通过数码拼接,让学生了解数的位数和整体意义。
趣味数学可以设计趣味数学的游戏,比如连连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二、数的运算本学期数的运算主要包括十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
加法和减法可以设计拆分与合并的游戏,让学生从中掌握加减法的方法。
乘法和除法可以通过乘法表的记忆,让学生逐渐掌握小乘法;可以设计分享和分组游戏,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和方法。
三、几何图形本学期几何图形主要涉及的是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直线、线段和射线可以通过板书、绘图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定义和区别。
角可以用角度卡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种类和计算方法。
三角形、四边形与圆可以通过拼图、剪纸等形式,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形态和特征。
四、数据统计本学期数据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图表、时间和称量。
图表可以通过条形图、饼图等图表的绘制,让学生了解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时间可以通过时间卡片练习,让学生掌握时钟读数和时间计算。
称量可以通过秤重物品的游戏,让学生掌握称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本次总复习以情境游戏为主,配合板书讲解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材包括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内容涵盖了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认识时间、认识货币、平面图形的认识、数据收集和处理等。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加减法、时间、货币、平面图形等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需要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具: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原价10元的商品现价8元,小明买了3个,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包括加减法、时间、货币、平面图形等。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操练(10分钟)针对本学期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组实际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主要内容有:1. 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的组成;2. 数的运算: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3. 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分类;4.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米、厘米)、质量单位(克、千克)的换算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巩固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的组成;2. 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3.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分类;4. 熟悉长度单位(米、厘米)、质量单位(克、千克)的换算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米、厘米)、质量单位(克、千克)的换算;2.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的组成;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并说出来。
2. 数的认识: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的组成。
(1)读写:让学生依次读出1100的数字,并写出相应的数字;(2)比较大小: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说出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3)数的组成: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组成,如12是由1和2组成的。
3. 数的运算: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1)计算法则:让学生说出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应用:让学生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如23+15、7528等。
4. 几何图形: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分类。
(1)特征:让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分类: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并进行分类。
5. 计量单位: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质量单位(克、千克)的换算及应用。
(1)换算:让学生说出米、厘米、克、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2)应用:让学生进行长度和质量的换算练习,如30厘米=3米、100克=0.1千克等。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复习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
2.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1.1 复习1-100的数字书写和认识1.2 复习数的组成和分解1.3 复习相邻数的认识和求法2. 第二章:数的运算2.1 复习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2.2 复习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2.3 复习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和应用3. 第三章:几何图形3.1 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3.2 复习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3 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分类4. 第四章:计量单位4.1 复习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4.2 复习质量、重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4.3 复习时间的计量单位及换算5. 第五章:数据处理5.1 复习统计图的种类和特点5.2 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5.3 复习简单的不等式比较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使用教学辅助工具,如PPT、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每章安排一次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单元测试: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考试,检验学生对本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课,共计20节课时。
2. 每节课时40分钟,包括讲解、练习、讨论等环节。
3. 每个章节安排2-3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4. 期末考试安排在第二十节课时进行。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北师大版六、第六章:分数与小数6.1 复习分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规则6.2 复习小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规则6.3 复习分数与小数的互换和应用七、第七章:概率与统计7.1 复习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和应用7.2 复习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7.3 复习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八、第八章:解决问题与方程8.1 复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8.2 复习方程的解法和应用8.3 复习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九、第九章:数学应用9.1 复习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2 复习数学在科学领域的应用9.3 复习数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十、第十章:期末总复习10.1 复习全册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10.2 进行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0.3 总结本册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十一、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023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通用篇)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安排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学问更加巩固,计算实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驾驭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驾驭万以内的数位依次,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相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习,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娴熟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小括号。
5、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6、理解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相识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复式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并能进行简洁的分析。
8、养成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
二、复习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相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三、学生状况分析本有36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进步,计算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习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状况,我在复习阶段也作了相应的复习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足的效果。
四、复习重点、难点本次复习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相识和加、减法,以及依据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五、详细复习支配1.“表内除法”的复习。
起先复习表内除法时,可以通过第119页第1题所供应的情境复习除法的含义。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认识乘法、乘法口诀(一)、认识图形(二)、时、分、秒,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
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而最后的总复习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复习指导思想: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受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的意义。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比较熟悉地掌握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在统计中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能说明物体的方向与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四、复习重点、难点:1、通过复习,使学生感受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熟练背诵、运用乘法口诀。
3、进一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是各不相同的。
4、钟表的运作规则,认识时刻是几时几分。
掌握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5、培养初步推理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学习习惯方面。
20%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800%的学生习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
对于乘法表内的计算8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2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100的数字读写、数数、比较大小、序数词等。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及简单应用。
3. 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4. 空间与位置: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距离的测量。
5.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分类、空间与位置的概念。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应用、几何图形的特征、量的计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数的认识:通过数数、比较大小、序数词等活动,让学生复习1100的数字读写。
3. 数的运算: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简单应用题的练习。
4. 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
5. 空间与位置:通过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以及距离的测量。
6. 量的计量:讲解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知识点。
例如:1. 数的认识:1100的数字读写、数数、比较大小、序数词。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3. 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
4. 空间与位置: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概念,距离的测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划内容本册期末评价要求1.知道乘法的意义,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除法的意义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能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4.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5.能根据给定第一个方向辨别其余的方向;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能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6.会调查、收集、整理数据,能根据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7.知道有些事件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期末复习重点知道乘除的意义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和用乘除法求商,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期末复习的难点1.认识时、分、秒。
2.能从不同位置观察和辨认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够正确描述方向和物体的位置,会看路线图。
4.能进行数据的统计和简单的猜测活动。
各单元知识点扫描和题型精练第一单元知识点: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2.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读作。
学生易错点:连线题题型精练:(1)3×3+3+3=()×()(2)4+4+4+4+4+4+5=()×()+()2×4=()+()+()+()(3)连线7+7 5×32×47×25+5+5 7×24+42+43+3+3+3+3 4×25×2(4)连线3个23+3+53+3+3+3+3 3×26+6+6+63×54+65+5+5 6×44+4+4+4+4+45乘32×32+2+2 5×3乘数是4和64×6第二单元知识点:熟练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积,能初步解答相同加数的乘法应用题。
学生易错点:“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5元钱够不够?”之类开放性问题书上重点例题:13页4题,15页5题,19页4题,24页1题题型精练:1.一本书32页,小红每天看4页,一个星期能看完吗?每天看5页一个星期能看完吗?2.小刚和他的6个同学去乘车,每张车票4元,共用多少钱?七单元乘法(二)知识点:熟练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积,能初步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易错点:(1)7×6+7 (2)最大能填几?如7×()<40 (3)填符号7○6=35○7(4)开放性提问并解答的问题书上重点例题:73页和7页5题,80页第2题题型精练:5杯水可以装满一壶,8壶水可以装满一桶,一桶水可以装满()杯将一根同样粗细的木头锯成7段,每锯断一次用5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布娃娃9元一只,(1)买7只要多少钱?(2)带50元钱够吗?四单元八单元除法知识点:体会除法(平均分)的含义;具体的情景中列出除法算式;用乘法口诀求商;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理解大数里正好有几个小数那么多,从而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
学生易错点:(1)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乘法)。
(2)图表内有多个物品标了价格,很多孩子容易看错。
(3)有余数的问题书上重点例题:33页5题、45页4题、49页3题、53页5题6题、85页5题填适当的数:48÷6=□÷7□×3>8×2 5×□>42 □÷4<108的4倍是(),8 是4的()倍,9是9的()倍。
李刚买来一本书有40页,8天看了32页,平均每天看了几页?小明家养了16只白兔,4只黑兔,灰兔是黑兔的7倍。
(1)小明家养的灰兔有几只?(2)白兔是黑兔的几倍?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从一个方向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会辨认连线学生易错点:上面一定是从正面去俯视书上重点例题:29页题、81页5题题型精练:观察物体,在正确的图形下面打“√”。
(1) 从正面看( ) ( ) ( )(2) 从上面看( ) ( ) ( )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知识点: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学生易错点:给定一个方向会辨认其余方向,特别给定一个方向是北,某个地点的左边是()右边是()。
书上重点例题:63页第3题、100页12题题型精练:笑笑家在学校东面70米的地方,冬冬家在学校西面25米的地方,从笑笑家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米?小强家在笑笑家的西面80米,冬冬家在笑笑家西面20米,小强家离冬冬家有多少米?淘气家在笑笑家北面50米,调皮家在笑笑家南面20米,淘气家离调皮家有多少米?小小邮递员。
小邮递员从邮局拿到4封信,要送到四个不同的地方,你能说说邮递员该怎么走才能尽快把信送完吗?敬老院书城小明家北100M 20M20M25M邮局报社15M 小红家10M小丽家小邮递员从邮局出发,先向方走米,就可以把第一封信送到敬老院;然后向方走100米,就可以把信送到书城,这时邮递员为了把信先送到小明家,应该再向走米就可以把信送到小明家了,最后要为了送小丽的信,邮递员需要先向走米,再向方走米就可以把信送到小丽家了,当邮递员送完四封信时,一共走了米。
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知识点:※掌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哪几个月?会认统计图,能理解统计图里的信息,能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体验不确定事件,能判断一些事情是可能发生、一定发生、不可能发生。
学生易错点:书上重点例题:29页题、81页5题题型精练:1、连一连20个黑球10个黑球10个白球10个蓝球2、按要求填空。
5只10只8只15只(1)(2)()的只数最多。
(3)海豚和米老鼠一共有()只。
□○□=□(只)(4)青蛙比螃蟹多()只。
□○□=□(只)(5)四种动物一共有()只。
(6)青蛙的只数是海豚的()倍。
□○□=□3、小兔拔萝卜(1)(2)2号兔拔的白萝卜是红萝卜的()倍。
□○□=□(3)4号兔拔的白萝卜是红萝卜的()倍。
□○□=□(4)2号兔拔的白萝卜是4号兔拔的白萝卜的()倍。
□○□=□(5)3号兔一共拔了()个萝卜,和()号兔子拔的白萝卜一样多。
六单元时分的认识知识点:体验时间的长短,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掌握时分秒间的进率关系,会进行单位换算;能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并会写时刻;会计算经过的时间(识别两个钟面之间经过的时间)学生易错点:认接近整时的时刻;零几分的记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书上重点例题:64页、67页2、3题、69页3题、96页3题题型精练:一、填空1.钟面上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是()时整.这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2.钟面上时针走过7,分针从12起走了30个小格,这一时刻是()时()分.3.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7,是()时()分.4.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秒.5.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6.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7.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读出下面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再写出来.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35().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3.小新跑60米要12().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O()时()分OO()分四二年级思维拓展(附加题)1.小丽在图画本上画了☆☆☆和一些○和△,其中○的个数是☆5倍,○有()个,△的个数是☆的9倍,△有()个。
2.有2件不同的上衣与4件不同的裤子。
可以配成()套不同服装。
3.有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每折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有()米。
4.找规律填数①1,4,7,(),13,16,()。
②12,1,10,1,8,1,(),()③1,2,4,7,11,(),(),29,37。
5.图形代表几。
○+○=6,○=( ),△+△+△=15,△=( ),○+△=( )。
6.3个男同学与3个女同学进行打球比赛,如果每个男同学都要与每个女同学比赛1次,一共需要比赛()次。
7。
一根木头每锯一次需要8分钟,锯成5段,需要()分钟。
8.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用气球布置班级,气球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顺序依次排列,请问第15号气球是什么颜色?9.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10.在街道的一边有5盏灯,每两盏灯之间相隔8米,这条巷子有多长?11.小东有10元人民币,小华有16元人民币,小华给小东几元钱,两人的钱就同样多?12.在一条长40米的马路两旁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13.一幢住宅楼,爷爷从一楼走到三楼要6分钟,现在要到6楼,要走多少分钟?14.兔妈妈把12根萝卜分成数量各不相等垢4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有几根萝卜?15.5点放学,雨还在不停地下,大家都盼着睛天,小林对小季说:“已经连续两天下雨了,你说再过30小时太阳会出来吗?”16.盒子里有红球和黄球各8个,最多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有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17.下面算式中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请你将算式中的“数”、“学”换成恰当的数字,那么,这个算式是()和()。
学×学=数学18.小明、小亮和小刚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小明比赛了5场,小亮比赛了4场,小刚比赛了3场,这三名小朋友一共比赛了()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