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04
微观经济学中有关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的案例分析冯铭基根据常识可以知道,一个物品的价格决定于它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即它带给人的使用价值。
但是,如果这样,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比如大米跟黄金,大米对消费者而言是消费者必需,缺粮问题,人命关天,效用极大,但大米的价格却很低。
而黄金为非必需,效用不大,价格却很高。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下面我们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来解释和研究一下。
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供求理论说到,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
大米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黄金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
如图所示,在图一中,大米的需求曲线和黄建的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都是价格越来越下降,其需求量在增加。
至于供给曲线:因为大米的成本很低,供给数量大,供给者愿意按OPm 价格供给任何的数量,因此大米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黄金的产量有一定的限制,因而其价格如何,其供给量总是固定的,因此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大米的供给决定的价格是OPm ,黄金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d ,前面一个价格低,后面价格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总效用指的事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全部满足或效用。
编辑效用指多消费以单位物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物品的总效用等于葛单位的边际效用的总和。
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伴随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越来越多,它从中得到的新增加的边际效用量越来越少。
我们回到上面的讨论的问题。
大米是我们的必需品,从消费大米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巨大的,也因为如此,消费大量的大米,以至于它的边际效用递减到极小。
而黄金,相对于大米,它的总效用是很小的,由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黄金数量很小,所以,黄金的边际效用很高的。
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们面临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木匾,它的指出在各种商品之间的分配,必需使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他的几个之比都要相等。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GET《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2章供求理论第二节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1、定义和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如用P 代表价格,d Q 代表需求量,P ∆,d Q ∆代表价格和需求量的增量,d E 为需求价格弹性,则,d E 的计算公式如下:dd d d d Q PP Q P P Q Q E ⨯∆∆-=∆∆-=// (2-11)(注:如果公式前边不放负号,分析其弹性时只能取其绝对值。
)定义式中,由于需求量和价格变动方向相反,即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所以加上负号后,d E 为恒为非负值,便于进行分析。
如某商品价格由5元降为4元,需求量由100件增加为130件,则dE 数值如下:5.12.03.05/)54(100/)100130(=--=---=d E上例表明,该商品价格降低%5.1。
1,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2、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各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大体上分为五种类型。
如图2-6所示:图2-6 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注:图(a ),(b),(c)中 ,1P 和2P 应该相同,即分析同样降价幅度,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化。
)(1) 1>d E ,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
如图2-6中(a)价格由1P 降为2P ,需求量从1Q 增加到2Q ,这时由于价格降低而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小于由于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即图中矩形(B )面积大于矩形(A )面积。
这类商品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 1=d E ,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其绝对值等于1。
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真正进行微观经济学习,微观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的行为,如: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厂商(生产者)的行为,消费者是买方,生产者是卖方,买卖如何决定均衡的价格。
【注意】经济学伴随商品的买卖产生,买(需求),卖(供给),买卖共同决定了需求的价值。
第一节需求一、需求的含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解析】1.经济学中的需求又叫做有效需求。
是指消费者(买方)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愿意+能够)。
2.关键词:愿意(想买)+能够(买得起),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如:老师每个月收入2千元,想在北京二环内买一套房,这个不是需求,只满足“愿意(想买)”,但是不满足“买得起”。
反过来老师一个月2000万,有能力买得起,但是不想买,也不是需求。
二、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解析】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列出来是常考的):1.价格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
2.非价格因素: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一)价格因素需求定理: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成反向变动关系。
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的因素。
【解析】1.价格因素指一种商品自身的价格。
如:笔记本电脑卖多少钱,与需求量成反比,即东西贵就少买,便宜就买得多,如:一次性口罩以前2元/个,会买10个,现在口罩涨到50元/个,就买得少了,只买一个。
2.需求定理(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成反向变动关系。
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绝大多数商品均满足这个定理。
3.在西方经济学中认为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的因素。
决定需求量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商品的价格。
4.考点:(1)需求定理的内容。
(2)谁是影响需求量最基本的因素,即价格。
(二)非价格因素1.收入水平;正常品:需求量和收入正相关。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学习总结解析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原则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学习总结:解析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微观经济学中,学习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市场供求关系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市场运行机制和预测市场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原则,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一、需求方面的基本原则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下面是市场需求的基本原则:1.需求具有递减性原则根据递减效用理论,人们对同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后,对同一种商品的购买意愿逐渐减弱。
因此,需求曲线呈现出向下倾斜的趋势。
2.需求反映消费者个体行为的总和原则需求曲线是由大量消费者个体的需求曲线叠加而成的。
通过求和能够反映出消费者整体的购买意愿。
因此,需求曲线可以反映出市场对一种商品的总需求水平。
3.需求具有弹性原则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根据需求弹性的不同,需求可以分为价格弹性需求和价格非弹性需求。
价格弹性需求较高表示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比较敏感,而价格非弹性需求较低表示消费者对价格变动不敏感。
二、供给方面的基本原则供给是指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下面是市场供给的基本原则:1.供给受成本影响的原则供给的决定因素之一是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变动会对供给量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成本越低,供给量越大;成本越高,供给量越小。
2.供给具有递增性原则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也会随之增加。
一方面,生产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激励他们增加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新生产者也会进入市场,增加市场供给量。
3.供给受技术进步影响的原则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这将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即供给量增加。
技术进步对供给的影响类似成本影响,但更加长期和持续。
三、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原则市场供求关系是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结果。
一.简答题1。
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曾连续多次采取限制石油生产的措施。
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资源,其需求缺乏弹性,所以,当OPEC组织决定降低产量时,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的幅度.这从短期来看会增加该组织成员国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
若该组织不限制石油的生产,则各成员国将因价格下跌而减少其收益。
2.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或“丰收悖论"?答:谷贱伤农的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似乎不太好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来加以解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丰收使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减少。
3。
简述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关系?答:先说一下各自的定义。
区别:a.在概念上,具体数量和一种关系的不同。
b。
在图像上,线上一点与一条需求曲线的不同。
c.变动的原因不同,价格因素与非价格因素的不同。
d。
变动的几何表现不同,点沿着线运动与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的不同。
联系:不同价格下需求量的总体即需求。
4。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什么?答:a.消费者的偏好程度。
偏好越大,则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b。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程度越大,则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c。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用途越广泛,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d.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e。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则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
f.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
时间越短,则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第二章1。
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它们有什么经济学含义?答:a。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b.特点及含义:1)。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