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对峙 习题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相关资料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一、填空题1.二战后,的经济、军事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野心日益膨胀。
2.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3.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4.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领导之后,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二、选择题1.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扩张”的这一政策被称为()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 D.华沙条约组织章程2.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开始“冷战”。
这一转折的标志是()A.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1949年北约组织的成立D.1946年“铁幕演说”的发表3.“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其中的缔约国指的是()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欧洲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4.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5.冷战开始时美苏两国领导人分别是()A.杜鲁门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斯大林 C.杜鲁门和赫鲁晓夫 D.罗斯福和赫鲁晓夫6.“冷战”和“战争”最大的区别是()A.斗争的阵营 B.斗争的方式 C.斗争的目的 D.斗争的实质7.根据下面图片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古巴导弹危机②20世纪六十年代,霸权主义危机世界和平③美苏争霸达到高潮④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军事实力不及美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三、列举题请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四、识图题(1)图中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特点?这种政治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这种政治格局下的美苏关系怎样?(3)请你找出不属于这一时期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四个国家。
美苏冷战对峙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世界近现代史的长河中,美苏冷战对峙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对抗与博弈,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对这一时期知识点的理解,并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例题 1: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北约的成立D 华约的成立答案:A解析:1947 年 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例题 2:美苏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A 柏林危机B 马歇尔计划C 古巴导弹危机D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答案:B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来遏制苏联,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
知识点总结:一、冷战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妄图称霸世界;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影响力也大大增强,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二、冷战的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国公开宣称要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2、经济上(1)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同时遏制苏联和东欧。
(2)苏联则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
3、军事上(1)美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这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2)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与北约对抗。
三、冷战中的重要事件1、柏林危机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
1948 年,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
苏联随即切断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引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
2、古巴导弹危机1962 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了美苏之间的激烈对抗,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之间最严重的一次核危机。
四、冷战的影响1、造成了世界的长期动荡不安,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初三历史冷战中的对峙试题1.以下关于“冷战”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敌对的美苏双方没有任何的接触,互不干涉B.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仍不断发生C.是在两级格局形成后才出现的政策D.双方相互对峙,但谁都不敢轻易动武【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史实。
首先学生要知道冷战政策的定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了武装干涉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故符合题意的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这样描绘世界的贫困状况:1960年的时候,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之间收入差距为37倍,而现在则达到74倍。
造成这种贫富差距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B.资源拥有量和资源利用量不同C.经济体制不同D.国民素质差距大【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
因为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因为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还因为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比较低。
所以发达国家把技术含量低,有污染的企业转到发达国家。
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故此题选择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3. 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
与这一现象与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苏冷战的相关知识,通过对“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分析,我们可判断出该事件指的是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4. 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1。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条件是( )A.联合国对美国的约束 B。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C。
美国害怕战争的重演 D.苏联战后实力增强2。
二战后,公然宣称美国负有“领导世界"责任的美国总统是( )A.罗斯福B.杜鲁门C.尼克松D.里根3.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B.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C。
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D.支持希腊、土耳其反动政权,防止共产党夺权4.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朝鲜战争的爆发5.美国的冷战政策不包括( )A.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侵朝战争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什么?(2)材料二图片反映什么事件?主要是针对哪一个国家?(3)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
破裂之后美苏之间维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4)这种状态到什么时候结束?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一、选择题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
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B.“冷战”C.朝鲜战争D.越南战争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手段是( )A.科学技术的较量B.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C.以“和平演变”为主D.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并用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丘吉尔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必须发扬反对纳粹敌人的那种劲头,去对付今天的敌人。
”这里的“敌人”是指( )A.德国B.法国C.日本D.苏联4.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实施B.杜鲁门主义出台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6. “(美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
……这一巨大的投资帮助欧洲生产和生活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材料指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B.美苏争霸的有利形势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D.欧洲国家高素质的劳动力7.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①扶持控制西欧②援助欧洲发展③建立北约组织④遏制苏联力量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2011年,利比亚危机不断恶化,北约悍然出兵对利比亚狂轰滥炸,其理由是所谓的“保护利比亚平民”。
当年北约成立的目的是( )A.建立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对抗苏联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对抗华约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9.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当年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A.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出台B.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0.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高中冷战对峙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主要是因为:A. 双方军事实力相当,谁也不敢轻举妄动B. 美苏两国都认识到战争的严重后果C. 美苏两国都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D. 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答案:A2. 冷战时期,美国推行的“杜鲁门主义”主要针对的是:A. 共产主义的扩张B. 社会主义的扩张C. 法西斯主义的扩张D. 帝国主义的扩张答案:A3. 冷战时期,苏联推行的“斯大林模式”主要指的是:A. 经济模式B. 政治模式C. 军事模式D. 文化模式答案:A4.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柏林危机”主要涉及的是:A. 柏林墙的修建B. 柏林的分裂C. 柏林的统一D. 柏林的归属答案:B5.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古巴导弹危机”主要涉及的是:A. 古巴的独立B. 古巴的革命C. 古巴的导弹部署D. 古巴的政权更迭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 政治对抗B. 经济对抗C. 军事对抗D. 文化对抗答案:ABCD2. 冷战时期,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主要目的是:A. 帮助欧洲国家重建经济B. 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C. 加强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D. 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答案:ABC3. 冷战时期,苏联推行的“卫星计划”主要目的是:A. 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B. 展示苏联的科技实力C. 增强苏联的军事实力D. 促进苏联的经济发展答案:ABC三、判断题1.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是全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对)2.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主要是通过代理人战争进行的。
(对)3.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核战争。
(错)四、简答题1. 简述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铁幕演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答: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铁幕演说”中,首次使用了“铁幕”一词,描述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对立。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推行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2. 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是()A.古巴导弹危机B.越南战争C.占领阿富汗D.苏联解体3. 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建立华沙条约组织D.苏联解体4. 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推行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5. 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其中不属于冷战表现的是()A.侵略朝鲜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约D.抛出“杜鲁门主义”6. 20世纪50——80年代,世界格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B.地区冲突C.民族矛盾D.宗教矛盾7. 冷战使用的手段不包括()A.政治宣传B.发动战争C.意识渗透D.经济封锁8. 有关美国的冷战政策错误的是()A.始于杜鲁门总统时B.针对社会主义国家C.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D.美国侵略朝鲜是其实施步骤之一9. 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集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广霸权主义政策10.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二战冷战B.二战中东战争C.一战二战D.二战科索沃战争二、归纳列举题11.请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三、资料分析题12.根据漫画回答: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较量(1)上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2)从图中可以看出双方的实力处于怎样的态势?四、探究题13.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其最终形成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精选1.1947年,美国总统_____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后被称为“_____”,这是美苏“_______”正式开始的标志。
1948年,美国在欧洲实施___________,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加巩固。
“北约”和“_______”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2.二战后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发表人是()A.杜鲁门B.丘吉尔C.马歇尔D.叶利钦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在美苏“冷战”中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B.美国陷入越战泥潭C.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强D.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的不同B.苏联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安全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其称霸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5.下面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A.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B.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C.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6.列出下述年代中的重要事件。
(1)1947年(2)1949年(3)1955年7.美苏“冷战”的实质是()A.维护不同的社会制度D.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C.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想控制资本主义8.“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根据这一条约建立的政治军事集团是()A.欧洲共同体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国际联盟D.华沙条约组织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一、选择题:1.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2.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一战 B.二战C.冷战 D.科索沃战争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4.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5. 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推行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6. 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其中不属于冷战表现的是()A.侵略朝鲜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约D.抛出“杜鲁门主义”7. 20世纪50——80年代,世界格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B.地区冲突C.民族矛盾D.宗教矛盾8. 冷战使用的手段不包括()A.政治宣传B.发动战争C.意识渗透D.经济封锁9.尼克松上台执政后,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实行战略收缩,其主要原因是( )A.深陷越南战争之中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冲击C.美国债务负担沉重D.苏联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基本特征。
其形成的标志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立C.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1.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
《冷战中的对峙》拔高练习一、选择题1.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的标志是()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徳国突袭波兰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朝鲜战争的爆发2.2014年3月2日,俄罗斯以保护黑海舰队和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公民安全为名出兵克里米亚。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即宣布对爛实施制裁。
该情况与下列哪一历史状况相似?()A.冷战B.全球一体化C.世界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3.标志着二战以后美苏战吋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双方之间冷战开始的是()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D.古巴导弹危机4.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吋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
下列关于新旧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5.1955年,苏联和东欧7个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两极格局C.“一超多强”D.多极化趋势6.下列对杜鲁门主义的评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心内容是要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B.标志着美国和苏联Z间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C.揭开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序幕D.是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來的7.以下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B.美国经济地位下降C.美国失去超级大国地位D.美国经济持续发展8.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的相同点有()①都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②都由大国所控制③都是在大战后形成的④都因大战而解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冷战” (Cold Wa"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九年级下册14 冷战中的对峙人教版习题精选四第1题【单选题】下面三幅地图,按一战前夕、冷战时期、冷战之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冷战结束后,“北约”组织发动了多次局部战争。
“北约”这一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于( )A、一战时期B、二战时期C、冷战时期D、科索沃战争时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提出“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A、罗斯福B、华盛顿C、林肯D、杜鲁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B、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C、越南战争D、朝鲜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斯塔夫里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卒子,即小兵)。
”这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雅尔塔体系C、两极格局D、两极格局结束,出现“一超多强”局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6年11月25日被称为“革命活化石”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走完了他90年的人生。
下列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直接有关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英国首相邱吉尔,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最先发出了冷战信号“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该“信号”被称之为( )A、杜鲁门主义B、欧洲复兴计划C、铁幕演说D、慕尼黑阴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止共产主义“扩张”的这一政策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章程D、华沙条约组织章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高三历史练习题:冷战与东西方的对立导言:冷战是二战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化的重要标志,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与竞争。
冷战时期,东西方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他们通过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来对抗和影响对方。
以下是一些涉及冷战与东西方对立的高三历史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冷战的主要对立方是:A. 美国与苏联B. 英国与法国C. 德国与日本D. 中国与印度2. 冷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A. 经济发展不平衡B. 领土争端C. 意识形态冲突D. 资源争夺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冷战的开始?A. 柏林封锁B. 朝鲜战争C. 古巴导弹危机D. 苏联解体4. 西方国家的主要联盟是:A. 北约B. 南盟C. 东盟D. 联合国5. 以下哪个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A. 美国B. 英国C. 苏联D. 德国二、填空题:1. 冷战中,柏林墙的建立分割了西柏林和东柏林,由苏联所控制的是______。
2. 马歇尔计划是由美国提出的旨在帮助______国家恢复经济的计划。
3. 古巴导弹危机是发生在______年的一次严重的军事对峙事件。
4. 北约成立于______年,旨在对抗苏联和东欧的共产主义国家。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唯一大国”指的是______。
三、简答题:1. 冷战的意识形态对立出现在哪些方面?2. 请简要介绍一下古巴导弹危机。
3.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意义?4. 冷战的结束标志是什么?结束后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5. 请阐述冷战对东西方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结语:通过这些问题的练习,可以对冷战时期以及东西方对立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对立与冲突,也对各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入学习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格局与发展。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一、选择题:1.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2.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4.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援助下,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
其中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是:( )A.日本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意大利6.尼克松上台执政后,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实行战略收缩,其主要原因是( )A.深陷越南战争之中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冲击C.美国债务负担沉重D.苏联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基本特征。
其形成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立C.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8.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
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9.右侧漫画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瞩目的“古巴导弹危机”,它说明的历史现象是()A.美国独霸B.美苏争霸C.美苏合作D.苏联衰退10.1991年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 )A.两极格局开始形成B.世界局势日趋紧张C.两极格局彻底结束D.霸权主义主导世界二、写出下图人物的名字:1. 2.三、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与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初三历史冷战中的对峙试题1.下列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A.用经济的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B.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C.用局部战争的手段打击亲苏势力D.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答案】D【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不得不面对拥有超强实力的苏联,因为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匹敌的政治军事大国。
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
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2. 1946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丘吉尔)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他的演讲”标志着()A.“冷战”序幕的拉开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C.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D.美苏争霸的开始【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题文中“他的演讲”指的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这一事件标志着“冷战”序幕的拉开。
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3.“冷战”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华沙条约组织成立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之间“冷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
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一、选择题1.二次大战结束后,因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野心日益膨胀的是( )A.英国 B.法国C.美国 D,苏联’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遏制”( )A.共产主义 B.希腊人民战争C.土耳其革命 D.苏联的“扩张”3.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4.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北美自由贸易组织的建立D.欧洲共同体组织的建立5.在美苏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斗争中,发生在六十年初期的最严重的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C.占领阿富汗 D.朝鲜战争6.为建立在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霸权,苏联( )A.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B.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C.出兵占领了阿富汗D,发动了中东战争7.80年代,因为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的是( )A.苏联 B.美国C.日本 D.德国8.美苏两极格局结束于( )人东欧剧变 B.苏联的解体C.“八一九”事件 D.“柏林墙”倒塌二、材料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荚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予弹的技术。
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的政策。
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的“冷战”政策在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哪些危害? ,第14课一、1.C 2.A 3.B 4.B 5.A 6.C 7.B 8.B二、10.答:(1)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首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八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冷战中的对峙》练习题
郝连美
一、选择题
1、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2、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是()
3、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
4、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
5、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其中不属于冷战表现的是()A侵略朝鲜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约D抛出“杜鲁门主义”
6、20世纪50——80年代,世界格局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B地区冲突C民族矛盾D宗教矛盾
7、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集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广霸权主义政策8、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A二战冷战B二战中东战争
C一战二战D二战科索沃战争
二、读图简答题:
9、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的较量
(1)上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双方的实力处于怎样的态势
?
10、列举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C.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D.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2.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稳定资本主义B.遏制共产主义C.称霸世界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3.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事件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歇尔计划”提出 D.北约组织建立4.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5.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①在古巴部署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6.美国霸权主义急剧衰落是在()A.朝鲜战争失败以后 B.越南战争失败以后C.海湾战争以后 D.二战以后7.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A.苏联从阿富汗撤兵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C.美日欧三足鼎立D.美国重新称霸世界二、问答题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参考答案一、1.D 2.B 3.B 4.A 5.B 5.B 7.B二、危害: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表现:①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帜,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对我国进行诬蔑。
②由于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
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冷战中的对峙习题精选
1.1947年,美国总统_____向国会提出咨文,正式阐述美国对苏政策及整个对外方针,后被称为“_____”,这是美苏“_______”正式开始的标志。
1948年,美国在欧洲实施___________,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加巩固。
“北约”和“_______”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2.二战后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发表人是()
A.杜鲁门
B.丘吉尔
C.马歇尔
D.叶利钦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在美苏“冷战”中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
B.美国陷入越战泥潭
C.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D.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
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不同
B.苏联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安全
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其称霸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
5.下面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B.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C.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6.列出下述年代中的重要事件。
(1)1947年(2)1949年(3)1955年
7.美苏“冷战”的实质是()
A.维护不同的社会制度
D.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
C.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想控制资本主义
8.“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根据这一条约建立的政治军事集团是()
A.欧洲共同体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国际联盟
D.华沙条约组织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
材料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10.1950年,美国开始入侵朝鲜,1953年,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侵略越南,1973年初,美国被迫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
这几次侵略行为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1.美苏之间展开“冷战”的过程中,美国和苏联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请结合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的中国历史,谈谈美国和苏联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并试着分析态度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杜鲁门杜鲁门主义冷战马歇尔计划华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2.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你只要掌握美苏“冷战”背景的相关知识,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答案:B
3.思路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体现得很明显,陷入越战泥潭是美苏“冷战”中使美国处于劣势的外部原因,因为外因总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因此A项最合适。
答案:A
4.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冷战”政策实施原因的分析,解答此题要紧密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随着实力的增长,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此时,苏联的力量的壮大起来。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美国的称霸,这成为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
答案:C
5.思路解析:题干为“解释最为准确的”。
经分析可知:B、C、D三项都含有对“冷战”的解释,但都不够准确、全面.B项关于手段的解释过于片面,C项忽略了非战争方式,D项仅仅是“冷战”的一种表现,并不全面。
答案:A
6.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年代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识记能力。
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同一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了,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组织上已经完成了与苏联对抗的部署。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了,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敌对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1)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同一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
(2)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7.思路解析:本题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考查透过历史表象探究历史本质的能力。
题目考查的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此种类型的题目一般要靠我们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来定。
对美苏“冷战”实质的分析,要求全面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过程、结果。
美苏“冷战”的目的就是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但“冷战”过程中两国国力和彼此的关系,导致双方在称霸过程中互有攻守。
答案:C
8.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辨析能力。
1949年5月,在美国的操纵下成立了北约组织.实行缔约国“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
其他缔约国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答案:B
9.思路解析:本题是一迈组合式材料解析题,考查对“冷战”政策这一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只背教材中的内容,第(3)问也不能从教材中找到现成答案,要学会运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如果把“冷战”政策放在二战后世界格局这个大环境中去理解.解答此类问题就不觉得难了。
参考答案:(1)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长,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口益强大的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2)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汁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逐渐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或美苏对峙。
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两极对峙格局)的局面。
10.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再现历史事件和通过历史现象分析事件实质的能力。
与“冷战”一词相对.西方国家把真枪实弹的战争称为“热战”。
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二战后两场较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热战”,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也长达十年之久。
战争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留下满目疮痍。
两大军事集团出于各自的目的,参与甚至发动了这些战争,整个世界并不太平。
大家在分析时,注意联系国际、国内背景。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小国、弱国可以打败资本主义大国、强国。
(2)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受挫.原因有:①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击外来侵略。
②国际上,得到了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的帮助和支援。
③美国的侵略政策不得人心,遭到本国和世界人民的反对和抵制。
11.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拓展式探究题,涉及了中国历史,建议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之间的美中历史及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去考虑。
中国成立后,苏联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美国敌视新中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它敌视社会主义新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此时推行霸权主义,造成苏中关系的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20世纪70年代,美国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原
因是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