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四中、荆门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四校2014年10月联考试卷地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期中联考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6.(10分)(1)20°N ,110°W (2分)3:20 (1分)
(2)18h (1分) 70°N 至北极点(70°N 以北地区)(1分)
(3) 昼长夜短(1分) 西南(1分)
(4)从20°N 向南、北两侧递减 (1分)
(5)70°E 向东到180°经线(2分)
27.(12分)
(1) 1月。
(2分)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月亚欧大陆冬季降温快,气温较海洋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如图中1036百帕闭合中心。
副极地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4分)
(2)为地中海气候,该季节是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湿润。
(4分)东北风。
(2分)
28.(16分)
(1)差异:A 岛屿的城市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小。
B 岛屿的城市全年温和,年均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
(8分)
(2)冰岛低压。
冬季。
(4分)
(3)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等。
(4分)
29.(12分)
(1)A 为东南季风,B 为西南季风,A 是因为海陆热性质的影响。
B 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4分)
(2)亚洲(印度)低压 。
这是一个热低压,夏季气温陆地比海洋气温高,低纬比高纬高,因此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且位置偏南。
(5分)
(3)东南季风(信风)。
副热带高 赤道低(3分)
荆州中学、龙泉中学 宜昌一中、襄阳四中。
湖北省四校(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襄阳四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9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2分,满分50分)下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1—2小题。
图11.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向北移B.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2.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下图是某兴趣小组成员在11月份在某地测得某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读图完成3—4 题。
图23.该日,该地最有可能出现的云雨天气的时段为当地时间()A.15:30-20:00 B.12:00-14:00C.08:30-13:30D.14:30-17:30 4.关于该地所处半球及天气,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冷锋天气B.西半球,暖锋天气C.东半球,台风D.南半球,对流天气中新网2013年11月13日电截至目前,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已造成2275人死亡,80人失踪.约60万人无家可归。
“海燕”在我国沿海登陆后,也给我国南方多地带来了大到暴雨。
下图为“海燕”中心位臵移动经纬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图35.台风“海燕”在我国登陆后移动方向大致为()A.由正西转向西北B.由西北转向东北C.由东南向西北D.由西南向东北6.11月11日,我国广西北海市(109°E,21°N)的风向主要为()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全球气候的变化,催生光伏产业迅速发展。
2024年秋“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二十月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经济联系量可用作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指标,相邻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越大,它们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
下表为2021年成都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量统计表,下图为成都都市圈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成都德阳眉山资阳成都——1122.071018.61405.53德阳——33.5834.55眉山——34.76资阳——总量2546.211190.201086.95474.841 成都都市圈各城市间( )A. 眉山与成都的经济联系最强B. 眉山与德阳的经济联系强于眉山与资阳C. 成都与德阳一体化程度最高D. 经济联系的强度与城市间的距离正相关2. 近年来广汉市成为流入成都市域跨城通勤人数最多的城市,其原因是( )A. 德阳对广汉的城市辐射作用减弱B. 成都就业机会多,成广交通便利C. 成都的行政管理功能较德阳更强D. 广汉劳动力更适应成都高新产业3. 广汉市近年依托三星堆遗址发展旅游业,其可借用的成都因素是( )①广阔的市场 ②便利的交通 ③发达的科技 ④悠久的文化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下图为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2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时()A.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B. 乙地降水少于丙地C. 丙地气温高于丁地D. 丁地风速小于甲地5. 据图推断()A. 甲地风向偏南,气温较高B. 乙地云层厚,降水概率大C. 丙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D. 丁地天气晴朗,风暴潮强6. 次日上午,对北京居民来说()A. 气压降低,利于冰上走B. 气压稳定,可见雁北归C. 降温显著,应添加衣物D. 雾霾加剧,宜佩戴口罩科特迪瓦地势起伏较大,北部为高原地带,中部为平原地区,南部为山丘地带。
阿比让年平均气温约27℃,是科特迪瓦的最大城市。
四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C5.B6.C7.C8.A9.C 10.A 11.D 12.C 13.B 14.D 15.D 16.A 17.B 18.A19.D 20.B 21.C 22.B 23.C 24.B 25.B二、综合题26.(1)南多北少(2分);若答只答不均匀、不对称得1分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或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难以发育河流(2分);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或接近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多,地表径流较丰富,容易发育河流(2分)。
(2)纬度低,鱼种丰富;(2分)水面大,养殖场面积宽广(或受人类活动干扰小,湖泊面积大);(2分)南部水系发育,多支流,使得湖泊水不断得到更新(或从陆地带来丰富的饵料)(2分)。
人口少,捕鱼技术较低,鱼种和数量更新快(或受人类活动干扰小,湖泊原生态系统较稳定)(2分)。
27.(1)沙洲多分布在凸岸(2分);凸岸沉积作用显著,形成沙洲(2分).(2)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2分)。
在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2分),随着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2分)。
(3)宁夏平原排、灌并重,主要的排水沟与灌渠相间分布(或灌溉系统完善)(2分),且南高北低,水流可以直接排入黄河(或有完善的排水系统)(2分)。
河套平原的灌溉系统则是灌重于排(2分),由于河套平原西高东低,水流只能汇入乌梁素海等后,余水排入黄河(或不能直接将多余的灌溉水排入黄河)(2分)。
28.(1)东非大裂谷(2分)裂谷边缘等高线绝对值大、密集,坡度大;2000m(1000m)等高线以南北走向为主;地形呈南北狭长的凹陷带延伸。
(任意两点得4分)(3)有利:(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适宜建水电站;能源需求量大,且在高速增长,市场广阔。
高三年级十月联考地理试题答案地理解析(1)选B。
该湖为我国内陆湖,根据季节性河流,判断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夏季径流量最大,含沙量最大。
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甲河流向L湖,乙河从L湖流出,因此,A河对该湖有排盐作用,C项应为甲河对该湖具有补给作用。
D项乙河河流流量变化深受L湖的影响。
(2)选B。
(3)选B。
题中气温只与气压变化有关,气压差越大,温差越大。
B项气压差前后最大差值可接近18Pa,变化幅度最大。
(4)选C。
该时段内,M点有冷锋经过,为阴雨天气。
(5)选A。
根据C图该地区盛行东南风与西北风,判断为东部季风区,等高线绝大部分低于1000m,为江南丘陵。
(6)选B。
甲监测站混浊天气最多,污染最严重,应为B处。
东南风带来污染物,且离工厂最近。
而A处离工厂最远,四周树木有吸烟除尘的作用,故污染较小。
(7)选D。
由图可得,丁处太阳光线照射时间最长。
(8)选B。
通过全天影子图,可知此离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日出、日落太阳光线夹角约135度,故该日昼长约为9小时。
(9)选A。
①为植物生物量,②为气温,③为降水,④为年太阳辐射年。
(10)选A。
②气温曲线在2500m处向高值凸起,不是大气环流的影响,因为此处降水量是大值,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应向低值弯。
但此处与生物量曲线呈正相关,该处地表植被在这里非常茂密,导致气温较高。
(11)选B。
题中说该地碳酸盐分布广布,所以则查沟为干谷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布,下渗严重。
(12)选B。
题中有“褶皱断裂发育”,“五花海却不封冻,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的提示,故选B。
(13)选C。
A处为热带沙漠,成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处为温带沙漠,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14)选D。
热带沙漠夏秋蒸发更旺盛,地表跟干燥。
兰州冬春多大风。
(15)选A。
石油分布在背斜,从地质界线上看,a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
b处虽也为背斜,但正在河谷里(等高线向高值凸起为山谷),容易被侵蚀。
2024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3日考试用时: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某地6月22日太阳周日视运动。
据此完成1~3题。
1.春分日太阳升起的位置为A.甲B.乙C.丙D.丁2.由图判断该日太阳周日视运动平面与该地地平面的夹角为A.59°26′B.60°C.67°34′D.69°26′3.关于该地两分两至日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3月21日正午,太阳位于正上方的天顶②6月22日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偏向甲侧③9月23日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偏向丙侧④12月22日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偏向丙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热带辐合带是气流在赤道南、北产生的一串气流漩涡,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两种类型。
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和两侧风向可以用来推测大致时间。
图为全球全年热带辐合带不同位置。
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A.气压较高B.多晴朗天气C.多大风D.多上升气流5.在图丙所示时间,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华北平原小麦开始返青B.索马里沿岸寒流流经C.珀斯此时盛行西风登陆D.长江流域处于枯水期6.与图甲辐合带南侧风向成因相似的是A.我国东部地区的西北风B.日本群岛地区的东南风C.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西北风D.几内亚湾北岸的东北风在对流层的中低层,风的辐合、辐散和水汽输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子。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期中联考高二地理试题命题学校:荆州中学 命题人:黄劲松 审题人:金梅本试题卷共8页,26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22小题,每小题2分,计44分。
读我国某区域若干自然要素分布状况图(M 、N 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220千米)。
回答1~2题。
1.M 、N 两地气候的最大差别表现为( )A .气候类型B .盛行风向C .气温年较差D .年降水量2.造成M 、N 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理纬度B .海拔高度C .山地坡向D .大气环流荆州中学、龙泉中学 宜昌一中、襄阳四中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列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
图中前三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四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3~4题。
3.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A.蓝波段B.绿波段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盛蕾期对各波段的反射率均比盛絮期高B.棉花盛絮期对蓝波段、绿波段和红波段的反射率比盛蕾期明显降低C.9 月份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略低于6 月份D.6 月份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
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该区域规划的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西南部沿海建设工业基地,发展海洋化学工业B.北部建设商品谷物种植区,保证城市粮食供应C.丙地建设大型货运港口,促进沿海工业区建设D.大力发展海水淡化,解决农业用水紧张状况6.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B.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乙下图中a 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 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本试题卷共8页,二大题29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是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人口抚养比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下列哪个国家人口抚养比最高A.①B.②C.③D.④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①B.②C.③D.④交通拥堵指数是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拥堵情况的概念性指数值。
下图为某省某城市市区连续两日同一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变化对比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时间段,该市汽车平均时速最高的是A.15日10:00-12:00 B.16日10:00-12:00C.15日16:00-18:00 D.16日16:00-18:004.城市过度拥堵会促使部分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转移,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城市到郊区B.农村到城市C.国内到国外D.国外到国内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是A.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D.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6.关于④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B.人口数量白天较夜晚少C.建筑物高大密集D.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现象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2013~2014学年度襄阳四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命题学校:荆州中学命题人:董中辉审题人:李淑方本试卷共两大题33小题。
总分9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选题(共28小题,共42分,其中第1~14题每题1分,15~28题每题2分)1.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的是()A.血红蛋白和淋巴因子B.抗体和ATP水解酶C.抗利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阿胶被称为“中药三宝”之一,是利用驴皮为主要原材料熬制而成,因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呈暗红的凝胶状,对于贫血、营养不良等有明显的疗效,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驴胶能用于治疗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是因为驴胶中含有Fe、Zn、Ca等微量元素,并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B.驴皮熬制出来的驴胶呈凝胶状,说明驴皮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驴的遗传物质是DNA,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D.驴皮细胞内的某种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由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3.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A.细胞内的氧浓度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4.下列实验中,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的是()①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③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④恩格尔曼用水绵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⑤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⑥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高效性,酶比无机催化剂提高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B.酶和激素的作用原理相同,且起作用后均会被灭活C.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催化的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D.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有机物,其合成包括转录过程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纸层析法——提取菠菜叶片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B.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D.假说-演绎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7.关于细胞的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内的各种酶的活性降低,故代谢变慢B.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都可以遗传C.机体效应T细胞攻击被结核杆菌侵染的肺组织细胞,使之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8.下列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应也可以在光下进行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C.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0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D.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02,也无法检测到有氧气生成9.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理描述正确的是()A.拍摄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B.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C.运用台盼蓝染液能将死细胞染成蓝色,是因为死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丧失,染液分子进入细胞内而着色D.新宰的畜、禽类的肉放置一段时间后口味变好,是因为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了新的蛋白质而引起的10.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A探索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设置多组梯度较小的温度条件B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重复多次抓取小球后再统计结果C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在足够多的患病家族中调查并统计D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观察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11.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 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2.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地理本试题卷共8页,28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右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西北D.D处可能形成瀑布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E三地中,B处建火情瞭望哨更合理些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符合“深山藏古寺”的意境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下左图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照片,右图为示意该地地形分布。
读图,回答第3~4题。
3.左图中照片的拍摄地点可能位于右图中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照片中自行车运动员的行进方向是向A.北B.南C.西北D.东南右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6.图中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读世界某岛屿图,回答7~8题。
四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B
6.C
7.C
8.A
9.C 10.A 11.D 12.C 13.B 14.D 15.D 16.A 17.B 18.A
19.D 20.B 21.C 22.B 23.C 24.B 25.B
二、综合题
26.(1)南多北少(2分);若答只答不均匀、不对称得1分
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或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难以发育河流(2分);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或接近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多,地表径流较丰富,容易发育河流(2分)。
(2)纬度低,鱼种丰富;(2分)水面大,养殖场面积宽广(或受人类活动干扰小,湖泊面积大);(2分)南部水系发育,多支流,使得湖泊水不断得到更新(或从陆地带来丰富的饵料)(2分)。
人口少,捕鱼技术较低,鱼种和数量更新快(或受人类活动干扰小,湖泊原生态系统较稳定)(2分)。
27.(1)沙洲多分布在凸岸(2分);凸岸沉积作用显著,形成沙洲(2分).
(2)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2分)。
在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2分),随着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2分)。
(3)宁夏平原排、灌并重,主要的排水沟与灌渠相间分布(或灌溉系统完善)(2分),且南高北低,水流可以直接排入黄河(或有完善的排水系统)(2分)。
河套平原的灌溉系统则是灌重于排(2分),由于河套平原西高东低,水流只能汇入乌梁素海等后,余水排入黄河(或不能直接将多余的灌溉水排入黄河)(2分)。
28.(1)东非大裂谷(2分)裂谷边缘等高线绝对值大、密集,坡度大;2000m(1000m)等高线以南北走向为主;地形呈南北狭长的凹陷带延伸。
(任意两点得4分)
(3)有利:(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适宜建水电站;能源需求量大,且在高速增长,市场广阔。
(任意三点得6分)
不利:经济落后,资金贫乏;技术水平低;径流不稳定。
(任意三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