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提纲:一、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意义和现状二、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基本原则三、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四、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检验与评价标准五、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意义和现状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标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路面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目前,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已得到各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视和关注,随着科技和工艺的不断发展,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但仍有一定的难度。
二、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基本原则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基本原则包括:规范性、可行性、可实施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规范性要求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可行性要求管理和技术措施可行,可实施性要求实施过程中保证质量,全面性要求对施工全过程都进行质量控制,科学性要求技术措施科学合理。
三、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具体的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材料的选择和采购、施工前准备、施工时控制温度、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摊铺质量控制、压实质量控制、养护等措施。
不同的措施在不同的时间段和施工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检验与评价标准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检验与评价标准是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的标准,包括各项工程指标和性能指标。
不同的标准与要求均有一定的差异性,需要考虑到具体情况和地域环境,评价标准的严格性和准确度需要不断提高。
五、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材料质量不达标、压实质量不足和施工质量不高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改进施工工艺和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等。
相关案例:1.某市道路建设工程中,施工方使用的沥青料未经认证合格,导致路面破损。
浅谈SMA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摘要:sma全称沥青马蹄脂碎石路面,是包括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及细集料的沥青混合料,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滑及高温稳定性,使得其在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得到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sma路面配合比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sma;配合比;施工;质量sma的结构组成具有“三多一少”的组成特点,即沥青用量较多(6.0%—7%),矿粉用量较多(7%—13%),粗集料较多(70%—80%);细集料较少。
较多的矿粉用量可增加沥青的用量,也可利用纤维增加稳定剂量;较多的沥青则可提高sma路面的粘结性,在选用沥青时,应尽量选择温度稳定性好、软化点较高及针入度较小的沥青材料,如sbs改性沥青。
由于sma结构组成合理,工程及工作性能突出,被公认为是强度及刚度合理、耐久性持久的材料。
具体来讲,由于在sma的组成中沥青马蹄脂用量较多,使得结构中的粘结效果较好,且能较好的抵抗低温及水环境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间断级配会使路面的表面存在较大的空隙,构造较合理,显著提高sma路面的抗滑性能;粗集料的嵌挤效果较好,减小了路面在高温环境里出现车辙的几率;在混合料中加入纤维稳定剂,可保证路面的压实及摊铺质量,并保持混合料的高粘度水平;sma混合料空隙小的特点,保证了路面结构的耐久性。
为充分发挥sma路面的优点,应对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比严格控制,并积极学习及总结sma的施工经验,避免出现sma路面的病害,完成好sma路面的建设。
1 sma路面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1.1原材料的选用①沥青结合料:在进行沥青结合料的选择时,应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所处位置的交通荷载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后决定沥青结合料性能等级。
如漳州市水仙大街(龙文段)路面改造工程中的sma路面,选用埃索sbs 改性沥青,有效地提高了沥青的弹性性能,提高了沥青的粘度及软化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
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措施摘要:SMA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和饱和性良好,形成的沥青路面平整度和降噪效果均较好。
SMA路面整体较为粗糙,有着较好的耐高温、抗变形、抗水害及抗开裂等性能,早期质量病害较少,维修养护成本低,但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
因此,公路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不断发现问题,找出有效措施,共同为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添砖加瓦。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SMA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引言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包括拌合、混合料加工和施工等环节,才能更好的提高乡村道路施工的质量。
需要结合公路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SM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同时严格根据技术流程及要求进行作业,从而保证SMA路面施工质量,有效发挥SMA路面的性能优势。
一、SMA沥青混合料概述SMA也叫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通过采用增加矿粉用量、改性沥青等技术手段,组成沥青马蹄脂后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从而使沥青混合料既能保持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表面功能好的特点,又能克服耐久性差的缺点,尤其是使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能、耐疲劳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各种路用性能大幅度提高。
二、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车流量不断增加,对公路路面建设质量要求也在全面提高。
在城市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是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决定公路路面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我国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公路建设质量。
此外,目前出现大量“面子工程”,也就是部分官员在建设公路时一味追求个人政绩,忽视施工质量,导致施工环节出现不符合施工要求等情况,各参建方在施工期间未严格监督管理重点工序,使得路面施工质量降低。
论文THESIS114 China HighwaySMA 沥青混凝土是指沥青结合料与纤维、细集料和矿粉填料组成的结合料。
SMA 结合料中的级配组成含有大量的粗骨料,这些粗骨料形成SMA 结合料基本的骨架结构,在粗骨料形成的骨架间,是由细集料、矿粉和沥青填充的。
粗骨料的骨架结构保证了其抗变形、抗车辙能力,间隙填充沥青和矿粉保证了其排水能力,并提供了足够的抗滑性能。
SMA 沥青混凝土结合料的早期裂缝较少,并且SMA 沥青混凝土一般采用改性沥青,其耐老化能力也较一般沥青混凝土优越。
由于SMA 沥青混凝土结合料在拌制中使用了较多沥青和矿粉,为了沥青与骨料的充分结合以及摊铺的和易性,在拌和过程中需要将结合料加热到一个较高的温度,同时,在摊铺过程中也需要更高的摊铺温度。
这对SMA 沥青结合料的拌和、运输以及施工都带来了问题,导致结合料的产量下降、造价提高。
SMA沥青混凝土路面问题SMA 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结构,在运营过程中会承受温湿度、汽车荷载等多种因素的侵蚀,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通过对多个工程的运营调查可以发现,SMA 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存在裂缝、沉降、唧泥、水毁、油斑等病害,这些病害往往是由施工中埋下的隐患导致的。
路面不平整对于以沥青混凝土材料作为路面面层结构的道路,路面的平整度是交竣工验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如果路面不平整,会导致行车阻力的增加,进而对行车安全、行驶速度以及乘车舒适度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路面不平整还会出现积水现象,进一步破坏路面。
SMA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受沥青结合料的均匀程度、施工中摊铺机和压路机的操作流程影响。
路面未压实充分未充分压实的SMA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运营后,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最终导致路面的不平整,继而影响行车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SMA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主要是由施工机械以及施工工艺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碾压温度、压实功进行压实。
路面离析当SMA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产生离析现象之后,路面上的水分会进入到沥青面层内,最终造成沥青路面发生水毁,因此,SMA 沥青路面的离析是一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质量隐患。
A SPHALT TECHNOLOGY沥青技术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马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良好。
80年代初石棉纤维禁用而引进木质纤维后,SMA性能提高并得到广泛应用。
SMA的施工流程与质量控制施工前准备工作。
SMA℃施工前除按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常规检查以外,还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木质纤素必须在室内架空堆放,严格防潮,保持干燥。
(2)对于现场加工SBS改性沥青的工程,改性剂SBS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以防老化。
(3)对木质纤维素添加设备进行计量标定,木质纤维素添加设备不得受潮。
(4)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175℃,并不得长时间的存放;对现场加工的改性沥青必须不间断搅拌,以防改性剂离析。
(5)制作好的改性沥青的温度应满足沥青泵输送及喷嘴喷出的要求,在满足施工的前提下,沥青的加热温度不应太高,一般控制在160~165℃之间。
S M A的拌制。
生产S M A采用的间歇式沥青拌和机额定生产能力为400t/h,实际生产能力为315~345t/ h。
在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时,SMA 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生产的主要区别是(1)木质纤维素的分散拌匀非常重要,干拌时间延长5~15S,总身产时间延长15~25S。
(2)由于沥青可能离析,SMA不应在储料仓里储备时间过长,储料仓力SMA的数量不宜过多,(3)采用人工添加木质纤维素以生产由于人为因素而少加或多加的现象,从而影响SMA的使用品质;采用机械添加木质纤维素应防止输运管道堵塞(4)由于SMA使用了SBS改性沥青,拌和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提高了10~20℃左右,沥青加热温度掌握在165~175℃;矿料加热温度在190~220℃;矿粉和纤维素不加热;混合料出料温度控制在170~185℃,实践证明,这样的温度施工没有困难;当混合料超过195℃是,予以废弃。
改性沥青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1)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各工序的施工温度均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高,贮存、运输期间的降温不应超过10℃,生产厂至施工现场的距离较长,深圳交通繁忙,气候变化大,混合料贮藏温度控制难。
(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摊铺机械的性能密切相关,深圳市沥青摊铺机械型号多种,性能不一。
如何选择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重点。
(3)沥青摊铺时必须均匀、连续,工人素质必须高,要能正确判定摊铺界面。
三、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前预备工作SMA施工前,除按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常规检查外,还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木质素纤维须在室内架空堆放,严格防潮,保持干燥;改性剂SBS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止老化;对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进行计量定标,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不得受潮;改性沥青运输温度不低于150℃,保温贮存温度不低于140℃,不得长时间存放;对现场加工的改性沥青必须不间断地搅拌,以防改性剂离析;制作好的改性沥青的温度应满足沥青泵输送及喷嘴喷出的要求。
2、SMA混合料沥青含量的控制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难点在于保证其坚硬的矿物骨架和合适的沥青用量。
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控制天天SMA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及时了解各项技术指标。
3、SMA的制拌生产SMA采用的间歇式沥青拌和机额定生产能力为200t/h,实际生产能力为133~155t/h。
在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时,SMA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生产的主要区别是:木质素纤维的分散拌匀非常重要;SMA不应在贮料仓里储备时间过长,数量不宜过多;采用人工添加木质素纤维易产生由于人为因素而少加或多加的现象,从而影响SMA的使用品质;采用机械添加木质素纤维应防止输送管道堵塞;要准确把握施工温度。
4、SMA的摊铺和碾压成型SMA的摊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同。
由于使用了SBS改性沥青及纤维稳定剂,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为160℃~180℃,温度低于140℃的混合料禁止使用。
当路表温度低于5℃时,不宜摊铺改性沥青SMA;SMA的摊铺厚度应根据试验路的数据来确定。
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略谈摘要:本文以SMA-13沥青混凝土为例,对SMA混凝土的各类结构特征与配比设计实施了简介与论述。
并且对SMA沥青混凝土的搅拌、运送、摊铺与碾压阶段的工艺实施解读,并给出对应的施工品质监督与管控策略。
关键词:SMA;路面铺设;实例论证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是1960年后德国为了解决车辙难题而发明的道路结构模式,欧洲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SMA铺装结构体现出了优良的抗车辙功能与耐力性;美国在1990年后引入该项技术并完成了推广与解读;并且,加拿大对SMA基本理论进行了验证;2000年澳大利亚沥青路面协会(AAPA)鉴于当时研究成果与参考欧美经验也出台了相关措施;日本把SMA铺设层使用在桥面铺设结构底层以改变铺设层的抗车辙功能。
我国在参考国际技术使用规范的同时,在1990年对SMA铺设技术做出了调整工作后,开始使用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面层上,1997年虎门大桥首先运用双层SMA来铺设路面,是我国自主研发的SMA铺设技术。
然而,在具体运转阶段,虎门大桥通行6个月后形成车辙与移动等热平稳性问题,厦门海沧大桥、武汉长江白沙洲桥梁等在竣工两年后形成层间移动等问题。
这部分瑕疵由于其时我国对SMA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设认知不够,也与我国独特的气候条件、水文地貌条件繁杂变化与重载超载有关。
1SMA沥青混凝土桥面摊铺材料运用的调研与考评相较于外国,我国的SMA混凝土铺设技术还处于发展期,然而运用比较普及。
因为国内有关SMA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设原料的有关准则通常要参考德美日等国外准则规程,然而我国地域广阔,跨越若干温度带,生态环境复杂,在工程运用层面有着经典性;所以,必须查证我国SMA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设层经典实践项目与SMA铺设层原料研究成果、SMA桥面铺设原料级配情况,深度探究铺设构造组合、原料挑选等对路面病害的影响,体系化地归纳不同铺设原料对路面的影响规律,进而为SMA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品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技术措施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研究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主要包含前期准备、混合料拌和、摊铺、接缝处理的施工要点,以期给同仁提供参考,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推动公路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SMA沥青路面;摊铺;接缝处理;技术应用SMA沥青混凝土,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在国内较为常用一种面层形式,在矿物纤维稳定剂中增加矿粉用量,集料骨架间隙可由间断级配填充密实,具有良好高温稳定性、抗滑性、抗水损害及低温抗裂等性能,可提高路面的综合质量。
在SMA沥青路面施工中,必须重视原材配伍性、混合料质量控制、摊铺、碾压等施工细节,如此才可发挥出SMA材料的性能优势,深入研究SMA路面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概况某城市工程项目,该项目路面施工路段的起讫里程为K52+900~K73+760,路线全长20.86km,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为80km/h,路基宽度24.5m。
面层结构采用4厘米SMA-13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6厘米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改性)+8厘米AC-25C粗粒式普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本文主要研究SMA-13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施工技术内容。
1.SMA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技术2.1准备工作施工前,确保各原材技术指标符合要求,混合料按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做常规检测,同时关注SMA材料的特殊性,需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检查改性剂SBS的存放时间,若长期存放,则要考虑该材料是否严重老化。
(2)室内架空堆放木质素纤维,采取防潮措施。
(3)集料按规格堆放且有棚的料仓内,各料仓隔墙要有足够之高,避免串料。
(4)运输、摊铺时的温度分别不低于170℃、165℃,防止温度下降或性能退化。
(5)通过搅拌设备对沥青罐内的改性沥青做连续搅拌,使材料具有均匀性。
2.2 SBS改性剂掺量在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工程施工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SBS改性剂掺量与基质沥青掺配均做配伍性检验,以此确定SBS改性剂的掺量,并适当添加稳定剂,以保证改性沥青的均匀稳定。
SMA是引人关注的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因为它优越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以及抗老化的特性,受到众人重视。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其由矿粉与少量的细集料、沥青结合料以及纤维稳定剂一起构成的玛蹄脂填充在比较多的粗集料间隙内的间断级配混合料。
因为SMA混合料有着细集料少、矿粉多、粗集料多及沥青多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SMA混合料在选用原材料以及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工艺控制上面,一些特点会和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同。
为了确保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进行原材料的合理选用,进行配合比的优化,进行运输及拌合、摊铺、压实与接缝处理等一些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的强化,进而保证SMA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施工的完成。
S M A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应坚持的原则应把SMA沥青路面质量控制贯穿在全部施工中的各道工序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如下:必需的检验、施工设备及优良的材料SMA路面铺筑设备和普通沥青砼是大致一样的,尽量配备纤维稳定剂,机械增加设备。
对于检测设备,选用和普通沥青一样的仪器就行;SMA对材料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应认真进行材料的选择、采购以及进场的试化验,同时达到质量技术规定要求。
进行严格的检测与质量控制对于检测,要由级配严格开始,由于各种拌和机型不同,生产配比应该合格,针对质量控制,能够按照交通行业指南实施。
最优的施工工艺SMA的施工工艺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针对各道施工工艺,都应把指导置前。
进行大面积施工之前,一定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解决碾压组合及碾压控制、合理出料温度、摊铺温度以及碾压温度。
S M A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在SMA施工之前,不但要按照普通沥青混合料操作规程实施常规检查,而且要进行下面的检查:对于进场材料,要进行检验。
尽量增大抽检密度,一定不用不合格的材料。
堆料场应实施场地硬化,以免把堆料场的土混进碎石里面。
在各种规格的料堆之间应该进行隔离墙的设置,避免规格不相同的碎石混在一块。
浅谈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在对sma路面施工详细介绍的基础上,针对sma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着重对沥青路面
建设中的设计、原材料、配合比、面层施工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
进而为今后sma技术更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同时我们相信改性沥青路面在我国会有更一步广泛应用,而且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sma沥青路面;质量管理;施工控制
【 abstract 】 this paper for sma pavement construction in detail, and on the basis of sma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of the design, raw materials, mixing ratio, facing the whol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key points are discussed. and then for the next sma,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s to bett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and we believe that 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 in our country will have more step widely used, and will play a bigger role.
【 keywords 】 : sma asphalt road surface; quali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目前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改性沥青和sma 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能有效地解决高温抗车辙性和低温抗裂性以及抗滑性和耐久性的矛盾。
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良好。
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改性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等加工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变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sma改性沥青及sma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具有如下特性:①造价高,对路基与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②改性剂必须完全分散在沥青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③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具有粗集料多,矿粉多,改性沥青结合料多,细集料少,掺纤维稳定剂,材料要求高的特点;④只有在高温状态下碾压才能达到密实效果,且不产生推拥;⑤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冷却后非常坚硬,强度高。
本文结合某市政工程的施工,谈谈如何对改性沥青及sma路面的进行质量控制。
2.工程情况综述
某道路工程主线全长2052.22m,路幅宽度60m,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车行道结构形式为沥青柔性路面,结构层总厚度为67cm。
各层组合如下:表面层为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4cm;中面层为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6cm;下面层为粗粒式沥青碎石(am-30)7cm;基层为6%水泥稳定石粉渣25cm;垫层为4%水泥稳定石粉渣25cm。
3.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3.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
(1)sma沥青结合料必须具有较高粘度,与集料有良好的粘附性,以便保证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
对于高速公路等承受繁重交通、气候炎热及寒冷地区的重大工程,sma宜采用改性沥青。
(2)用于sma的粗集料必须符合抗滑表层混合料的技术要求;sma对粗集料的抗压碎要求高,因此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粗糙、有棱角的优质石料,必须严格限制集料的扁平颗粒含量;所使用的碎石要用锤击式或者锥式碎石机破碎。
(3)由于改性沥青对基质沥青、花岗岩、石灰岩石料、碎石、石屑、砂、矿粉、改性剂、添加剂等配比质量要求高,如何在众多厂家中选择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及改性沥青生产商存在一定难度。
3.2、选择好的改性沥青施工单位较难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和压实等施工作业必须采用机械化施工,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要求较高。
3.3、改性沥青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
(1)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各工序的施工温度均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高,贮存、运输期间的降温不应超过10℃,生产厂至施工现场的距离较长,交通繁忙,气候变化大,混合料贮藏温度控制难。
(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摊铺机械的性能密切相关,沥青摊铺机械型号多种,性能不一。
如何选择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重点。
(3)沥青摊铺时必须均匀、连续,工人素质必须高,要能正确判断摊铺界面。
4.施工质量控制
4.1、施工前准备工作
sma施工前,除按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常规检查外,还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木质素纤维须在室内架空堆放,严格防潮,保持干燥;改性剂sbs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止老化;对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进行计量定标,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不得受潮;改性沥青运输温度不低于150℃,保温贮存温度不低于140℃,不得长时间存放;对现场加工的改性沥青必须不间断地搅拌,以防改性剂离析;制作好的改性沥青的温度应满足沥青泵输送及喷嘴喷出的要求。
4.2、sma混合料沥青含量的控制
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难点在于保证其坚硬的矿物骨架和合适的沥青用量。
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每天sma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及时了解各项技术指标。
4.3、sma的制拌
生产sma采用的间歇式沥青拌和机额定生产能力为200t/h,实际生产能力为133~155t/h。
在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时,sma与
普通沥青混合料生产的主要区别是:
木质素纤维的分散拌匀非常重要;sma不应在贮料仓里储备时间过长,数量不宜过多;采用人工添加木质素纤维易产生由于人为因素而少加或多加的现象,从而影响sma的使用品质;采用机械添加木质素纤维应防止输送管道堵塞;要准确掌握施工温度。
4.4、sma的摊铺和碾压成型
sma的摊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同。
由于使用了sbs改性沥青及纤维稳定剂,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为160℃~180℃,温度低于140℃的混合料禁止使用。
当路表温度低于5℃时,不宜摊铺改性沥青sma;sma的摊铺厚度应根据试验路的数据来确定。
sma的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5.监理重点暨监理措施
5.1、事前控制
(1)配合建设单位组织好工程招投标,严格把好资格预审关,通过公开竞争择优选择综合实力强的施工企业,确保施工企业中标后能够胜任本工程的各项工作。
(2)审核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进场设备的性能、数量是否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并审核施工单位选择的沥青材料厂的生产资质,考察厂家的生产设备性能、质量管理水平、生产能力、社会信誉等方面内容。
(3)监理工程师对改性沥青采用的原材料进行全面控制,所有原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许使用。
(4)全面开工前,按照设计配合比,在工程现场选择不少于150m 的路段进行试铺,试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检验、检测。
(5)加强施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的质量意识,保证按施工规范施工。
5.2、事中控制
(1)旁站监理延伸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厂,控制好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贮存、运输等环节。
(2)对施工过程实施旁站监理,重点检查混合料到场的温度。
(3)按照试验路段确认技术指标,监督施工过程。
(4)按规定要求取样检验,并进行密实度、回弹弯沉值等检测,对每一面层进行隐蔽验收。
5.3、事后控制
(1)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进行抽芯检验。
(2)有关技术文件整理归档。
6.结束语
改性沥青sma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新建道路和旧路改造和维修中,根据实际国情出发,目前首先考虑使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的抗滑表层;桥面铺装特别是钢桥面铺装。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ma将得到大力推广使用。
随着改性沥青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必将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杰; 张肖宁,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要点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02
【2】薛莲,浅谈sma沥青路面施工控制,山西建筑,2008-05 【3】张秀英; 张玉博; 叶秀丽,浅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控制,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