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最喜欢的玲儿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课文解读
爱收藏铃儿的奶奶最喜欢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冬冬按响的门铃,因为奶奶喜欢冬冬,也因为冬冬喜爱奶奶、关心奶奶。
课文短小,字里行间流动着浓浓的亲情。
这篇课文表达的是亲人间的相互关爱。
第1自然段写冬冬爱奶奶,“每”“都要”,说明冬冬看望奶奶是不间断的。
什么事第一次做有新鲜感,偶尔做并不难,假如要长期做,就不能靠心血来潮了。
冬冬能经常看望奶奶,是出于关心和惦念,亲情使然。
第2自然段重点写奶奶对冬冬的喜爱。
“总是”说明这种爱也是长期的。
“烤一片热乎乎的奶油面包”“撒上砂糖或抹上果酱”等细节,体现这种爱无微不至。
“冬冬就拿起抹布,帮奶奶把她收藏的铃儿擦一遍”是过渡句,一方面承接上文,写冬冬帮助奶奶干活,做力所能及的事;另一方面引出关于“铃儿”的话题。
后一部分围绕“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个话题展开叙述。
本来这个问题可以直接说,但课文却绕了很大一个圈子,为的是体现更多的内容:
1.冬冬的奶奶原来“当老师”,有过“许多美好的时光”,是个值得尊敬的老人,这也是冬冬喜欢奶奶的原因之一。
每一个老人,都有不平常的经历,为我们付出了许多,对社会作出了这样那样的贡献,我们应该尊敬所有的老人。
2.冬冬的奶奶是一个有情趣的人,收藏了许多铃儿——“大铃儿和小铃儿,发亮的铃儿和古旧的铃儿,上了漆的铃儿和没上漆的铃。
《奶奶最喜欢的玲儿》教学设计课程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该单元主题为“亲情”,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到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彼此关爱的浓浓亲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常和奶奶住在一起吗?你知道奶奶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吗?说给大家听听。
(指几名同学说)2.你想知道冬冬的奶奶最喜欢什么吗?(想)那好,这节课我们陪冬冬一起去看望她的奶奶,看看冬冬的奶奶最喜欢什么?3.师板书课题,生边读边书空。
二、识字学词1、识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生字、新词,并在课文中注上拼音。
(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
(4)齐读生字。
相机出示多音字:看,难。
形近字:搂-----楼捎----稍陪----倍2、学词。
(1)出示词语:铃儿捎去砂糖肉桂看望爱戴上了漆搂着①开火车读。
②齐读。
③小组合作互相读生字新词,理解新词。
(2)字词点拨:“戴”字笔画较多,写时要合理地安排笔画(师田字格中示范)。
“搂”字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搂”的动作,用到手,因此是“提手”旁。
爱戴:关爱、尊敬。
肉桂:常绿乔木,用于食品、饮料及药品。
3、写字。
(1)自主写字。
田字格里每个字写两个,教师巡视。
(2)指导、纠正写字。
(3)评价。
三、熟读感知1、再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
(1)同桌合作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
(2)同桌讨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这样的句子说:()在()去看望(),陪伴(),知道了奶奶最喜欢的是()。
三年级下册语文《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生字组词北师大版《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生字【铃】读音:líng巧记:铁“令”丢失(钅)。
字义:①铃铛,用金属做成的响器②形状像铃的东西组词:①铃声铃铛②哑铃杠铃造字:形声法造句:铃声一响,同学们快速走进教室。
笔顺:左窄右宽。
“令”的撇、捺舒展,捺脚有力。
字歌:伶俐小姑娘轻摇小铃铛漫步上山岭一手拎着筐2《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生字【陪】读音:péi巧记:耳(阝)朵“立”在“口”边。
字义:随同,在旁边做伴组词:陪同陪审陪练陪读造字:形声法造句:爸爸陪同外宾游览了故宫和颐和园。
笔顺:“阝”竖宜长;“立”上横短下横长,“口”呈扁形。
字歌:右耳是全部左耳陪他住有土好培育有人倍珍惜3《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生字【捎】读音:shāo巧记:明月()当头()把手(扌)牵。
字义:捎带,顺便给别人带东西组词:捎给捎带捎脚捎信捎话造字:形声法造句:老师让我把这封信捎给小红的爸爸。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撇变成竖。
字歌:月上柳梢头艄公驾舟走随手把信捎悄然记心头4《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生字【糖】读音:táng巧记:大“唐”出“米”(字形),滋味甜(字义)。
字义:①糖果②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又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产生热能的主要物质,如蔗糖'淀粉等组词:①棒棒糖②蔗糖造字:形声法造句:小朋友们最喜欢吃棒棒糖了。
笔顺:左窄右宽。
“米”竖宜长,右边撇向左下伸。
5《奶奶最喜欢的铃儿》生字【戴】读音:dài巧记:“土”“戈”巧相连,左下“共”耕“田”。
字义:①加在头、面、颈、手等处②尊奉,推崇组词:①穿戴戴帽子②爱戴推戴拥戴感恩戴德造字:形声法。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实行描写。
教学重难点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坚持并将它发扬光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这方面的文章。
板书:《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二、学习生字和词语。
铃、撒、漆、戴、遍、陪、搂、捎
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能够见到冬冬。
3、从哪些地方看书冬冬爱奶奶?
4、从哪些地方看书奶奶爱冬冬?
四、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孝敬长辈?
五、总结全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的父母和长辈感到开心幸福。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付出,全世界才和和美美!。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
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
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2、生汇报。
第二课时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奶奶最喜欢的玲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
2、认字6个,写字7个。
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
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
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板书设计:
奶奶最喜欢铃儿
门铃
教学反思: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感人的故事。
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范文。
文章在奶奶和冬冬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有问有答的对话中,将浓浓的亲情浸透其中。
文中没有提及“爱”,确处处流淌着“爱”。
当孩子们提笔写和家人之间的小故事时,孩子们记录的那一件件平时生活中“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习以为常”的小事竟感动了我。
“亲情需要用心经营”这是作家鲍尔吉.原野说的,确实!就是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的累积下,让那浓浓的亲情不断的流淌。
虽然有些同学在描述的时候语言还不够精炼、遣词造句还不够精美简练,但孩子们是真正的融入了文本,在和文本对话后,产生了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内在的情感无需包装,孩子们将心中的“亲情”直接展露出来——诚挚而美丽,让爱在课堂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