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填充墙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345.70 KB
- 文档页数:10
填充墙砌体工程的一般要求墙砌体工程是指以砖、石、混凝土等材料砌筑墙体的施工工艺。
下面是一般的墙砌体工程要求:一、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材料设备准备。
2.现场要布置好工地标识、安全警示标志和施工必需的临时设施。
3.清理施工现场,除去杂物和垃圾。
二、材料选择1.墙体砌筑所使用的砖、石、混凝土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2.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质量,不得有裂纹、空鼓、变形等缺陷,符合验收标准。
3.横剖面为挂墙的建筑砖墙应采用特种砖,如空腔砖。
4.外墙砌体要选择防水性能好、抗冻性好的材料。
三、施工工艺1.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放线,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尺寸。
2.进行墙脚工程,包括地脚线的安装和沉淀。
3.按照规定的砌筑方式和砌筑规范进行墙体的砌筑,保证墙体的垂直、水平和垂直程度。
4.墙体砌筑过程中要加强墙角的处理,墙体与楼板、楼梁的连接要牢固可靠。
5.管道穿墙时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穿洞的密封性。
6.需要保证墙体的出现线,雨水管、排气管等穿过墙体的部位要在施工时就开好洞口。
7.对于需要进行承重的墙体,要按照设计要求,加固墙体结构,采取加筋措施。
四、质量验收1.每天施工结束后要进行现场巡视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整改。
2.根据施工过程和不同的墙体要求,进行合理的质量验收,保证墙体质量。
五、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要划定安全区域,并设置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
2.工人应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严禁穿拖鞋、赤脚施工。
3.机械设备应经过检查和检验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施工期间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
总之,墙砌体工程的一般要求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操作要求、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
只有确保这些要求的严格实施,才能保证墙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技术交底1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水泥: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 和《砌筑水泥》 GB/T 3183 的规定。
水泥强度等级应根据砂浆品种及强度等级的要求进行选择, Ml5 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32. 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M15 以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受不利环境影晌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应设防潮垫层,并应保持干燥。
(2)砂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GB/T 2517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 52 和《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 G]/T240 的规定。
砌筑砂浆用砂宜选用过筛中砂,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
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 M5 的水泥混合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 5% ;强度等级小于 M5 的水泥棍合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 10%。
人工砂、山砂、海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并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砂子进场时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3)砌块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小砌块,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棍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GB 8239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GB/T 15229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GB 11968的规定。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大于 28 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30%,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装卸及堆放过程中应防止雨淋。
采用薄层砂浆砌筑法施工的砌体结构块体材料,其外观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为±1mm。
(4)钢筋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士用钢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钢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 及《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JG] 19 的规定。
填充墙是否是装修工程施工一、填充墙的定义填充墙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外墙之间填充一定材料所构成的墙体。
填充墙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填充材料,如砖块、混凝土、轻质砖等。
填充墙的建造是装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可以加固房屋结构、提高隔声效果、增加保温性能。
二、填充墙的施工流程1.测量和布局:首先在施工现场对墙体进行测量,确定填充墙的尺寸和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布局,确定填充墙的厚度和类型。
2.准备材料:根据设计要求购买填充墙所需的材料,如砖块、水泥、砂浆等。
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墙体打底:将砌筑填充墙的墙体进行打底处理,以保证填充墙的平整度和牢固度。
在墙体上涂上一层水泥浆,让墙面更光滑,增加填充墙的附着力。
4.砌筑填充墙:根据设计要求将砖块或其他填充材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砌筑,保证填充墙的均匀和牢固。
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避免出现变形和裂缝。
5.找平和抹灰:在填充墙的表面进行找平和抹灰处理,使墙体更加平整和美观。
抹灰后需进行砂光处理,增加墙体的光滑度和美观度。
6.修补和涂装:检查填充墙的表面是否存在裂缝和缺损,进行修补处理。
最后对填充墙进行涂装,选择合适的涂料进行涂抹,增加填充墙的防水性和耐久性。
7.验收和清理:经过施工完成后,进行填充墙的验收工作,检查填充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清理施工现场,清除工地杂物和垃圾,保持施工环境整洁。
三、填充墙常见问题1.墙体开裂:填充墙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墙体开裂,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材料选择不当或施工方法不当导致的。
对于墙体开裂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补处理,以避免影响墙体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2.墙面不平整:在填充墙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墙面不平整,会影响填充墙的美观度和使用效果。
应注意在砌筑填充墙时保持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避免出现墙面凹凸不平的情况。
3.防水性能不佳:填充墙的防水性能对于房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在填充墙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并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以确保填充墙的防水性能。
填充墙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12SG614—1》P16
13)墙长超过层高1.5倍或墙长超过5m时,墙体中部增设构造柱。
墙体交接部位设置构造柱。
外墙每隔4m左右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配筋见结总-02、结总-03。
14)墙高大于或等于4m时,应在墙体半高处设置沿墙全长贯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且与混凝土墙或柱可靠连接。
其做法及连接详《12SG614-1》P19-P20。
水平系梁高100。
15)不砌到梁或板底的填充墙,应每隔2-2.5m设置构造柱,墙顶设置沿墙全长贯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且与混凝土墙或柱可靠连接。
16)门窗洞口两侧设抱框立柱。
也可用构造柱代替.详见《12SG614—1》P17。
17)当洞口紧贴混凝土柱或墙时,应在柱或墙内植筋。
当墙垛小于100时,门窗垛口用素混凝土补齐,并在墙或柱内植筋拉结。
当墙垛大于100时,门窗垛口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补齐,构造柱至过梁顶。
18)填充墙过梁及构造柱混凝土断面及配筋见施工图结总-02、结总—03.
19)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20)标准层室内门洞口留置高度:除轴2。
7m宽、轴2.1m宽、
轴1。
8m宽推拉门及A4户型门连窗(单元中户),洞口高度留至梁底,其它门洞口高度均为2.1m。
门连窗洞口尺寸为门宽800,窗宽400,窗台高度距建筑地面900.
21)卫生间隔墙下部做高出楼(地)面150实心墙体。
实心墙体用。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1 / 20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2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3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4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5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6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7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8 / 209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 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 年 月 日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10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11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12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13 / 20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14 / 20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15 / 20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16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17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18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日期:年月日19 / 20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工地代表:20 / 20。
一、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了解填充墙的构造、尺寸、材料要求等。
2. 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要求,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
3. 施工现场应平整、整洁,确保施工安全。
二、材料要求1. 填充墙砌体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等。
2. 块材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分类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有防潮湿、防雨措施。
3. 砌筑砂浆应采用预拌砂浆或干混砂浆,并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要求进行试配。
三、施工工艺1. 砌筑前,应对墙体基础进行验收,确保基础坚实、平整。
2. 填充墙砌筑时,应先砌填充墙,后浇筑构造柱及水平系梁。
3. 砌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砌体变形稳定后,至少间隔7d后,填充墙顶部横砌一皮机红砖,然后采用机红砖斜砌法把下部与上部梁板间砌紧、顶实。
4. 砌体填充墙底部应砌四皮机红砖。
5. 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灰缝饱满,水平。
四、施工安全1. 砌体施工脚手架要搭设牢固,外墙施工时,必须有外墙防护及施工脚手架,墙与脚手架间的间隙应封闭,以防高空坠物伤人。
2. 严禁站在墙上做划线、吊线、清扫墙面、支设模板等施工作业。
3. 操作时精神要集中,不得嬉笑打闹,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4. 现场实行封闭化施工,控制噪声、扬尘、废物、废水等排放。
五、质量控制1. 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 砌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填充墙砌体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要求严格,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只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填充墙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勘察设计填充墙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抗震要求等。
最终设计方案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要求。
1.2 施工图纸审查在正式开工前,本公司需要向相关部门递交施工图纸,确认对填充墙的施工方案符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3 施工现场准备将施工现场清理完毕,确保施工现场平整、无杂物。
同时,要进一步确认所需材料及设备是否到位,以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1.4 施工人员的准备所有参与填充墙施工的人员均需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并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二、施工工艺流程2.1 场地布置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填充墙的位置和尺寸,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
2.2 基础处理对填充墙所在地面进行清理,确保其平整干净,去除地面上的堆积物和沉积物,以便于填充墙的施工。
2.3 东西向预应力下部结构的施工确定填充墙的东西向预应力下部结构位置后,进行预应力下部结构的施工。
2.4 塑料模板的安装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填充墙的位置和尺寸,然后进行塑料模板的安装。
2.5 钢筋笼的制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笼的制作,确认钢筋笼的尺寸、数量和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2.6 灌浆料的配制将多孔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制成所需的灌浆料,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搅拌和振实。
2.7 灌浆料的浇筑在钢筋笼的周围进行灌浆料的浇筑,确保灌浆料浇筑均匀、完整。
2.8 塑料模板的拆除当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塑料模板。
2.9 油漆涂装对填充墙进行油漆涂装,确保填充墙的外观符合设计要求。
2.10 质量验收对填充墙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填充墙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三、施工人员着装及安全措施3.1 施工人员着装施工人员应穿着符合安全标准的劳动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3.2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提供相应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警示线等,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施工设备和材料4.1 施工设备所需施工设备包括搅拌机、振动器、吊篮等。
一、填充墙砌体工程(一)一般规定1、本章适用于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工程。
2、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o3、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与堆放中应防止雨淋。
4、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浸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
5、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l~2d浇(喷)水湿润。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
块体湿润程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烧结空心砖的相对含水率60%~70%;(2)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相对含水率6、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宜为150mm。
7、填充墙拉结筋处的下皮小砌块宜采用半盲孔小砌块或用混凝土灌实孔洞的小砌块;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拉结筋应放置在砌块上表面设置的沟槽内。
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砌块也不得混砌。
9、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
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二)主控项目<1>烧结空心砖、小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填充墙砌体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其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末经设计同意,不得随意改变连接构造方法。
填充墙工程施工在主体结构工程中,常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填充墙。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应遵循的规范规程:(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924—2014)。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2006)。
(5)《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 15229—2011)。
10.1 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场检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水泥、矿渣、砂、石灰等为主要原料,加入发气剂,经搅拌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实心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2006)的规定。
10.1.1 加气混凝土砌块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0-1的规定。
表10-1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续表10.1.2 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表10-2的规定。
表10-2 砌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10.1.3 加气混凝土砌块干密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密度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 砌块的干密度10.1.4 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级别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级别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表10-4 砌块的强度级别10.1.5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现场验收(1)组批规则。
1)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0 000块为一批,不足10 000块也为一批,随机抽取50块砌块,进行尺寸偏差、外观检验。
2)从外观与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砌块中,随机抽取6块砌块制作试件,进行如下项目检验:①干密度3组9块;②强度级别3组9块。
(2)判定规则。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进场检验中受检验产品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干密度各项检验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技术要求规定时,判定为相应等级,否则降等级或判定为不合格。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施工工法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施工工法一、前言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工法,旨在解决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变形差异和位移影响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灵活性高:该工法可以适应不同结构和填充墙的连接需求,灵活可调节,适用性广泛。
2. 墙体连续性好:采用柔性连接方法后,填充墙与主体结构形成一体化,减少墙体开裂和脱落。
3. 抗震性能好:通过柔性连接,填充墙能更好地吸收和分散地震力,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4. 施工周期短:相对于传统的刚性连接工法,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施工工法能够简化施工流程,缩短施工周期。
三、适应范围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结构和填充墙,特别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
它可以解决填充墙与主体结构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以及地震等外部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相对位移问题,并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四、工艺原理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基于以下几点:1.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采用了防水、防震和防裂技术,能够适应结构的变形,并保持填充墙的连续性。
2. 采用闭口设计,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变形位移通过柔性连接装置进行传递和吸收,减少对墙体的影响。
3.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操作,确保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达到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施工工法包含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设计阶段: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包括填充墙的尺寸、材料和柔性连接装置的选型。
2.准备阶段:准备所需的材料和机具设备,搭建施工场所,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
3. 基础处理:在主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确保填充墙的稳固性。
4. 墙体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充墙的施工,包括砌筑、抹灰、防水、装饰等工艺过程。
工程名称蓝湾半岛工程( #楼)
施工单位四川居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部分项名称主体填充墙工程
交底人
交底时间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
5)、墙高超过3.6m时,墙体半高或在门洞顶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墙体与梁、板无连接时在墙体顶部做一道压顶圈梁。
圈梁截面:墙厚x200;配筋:4Φ10,Φ6@200。
圈梁兼作过梁时,配筋应增加过梁纵向钢筋之面积。
当圈梁被门洞切断时,应在洞顶设置一道不小于被切断的圈梁截面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附加圈梁,其配筋尚须满足过梁要求,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0mm,当两圈梁高差小于500mm时,圈梁也可沿洞口垂直拐弯与过梁连成框架,见图.2
工程名称蓝湾半岛工程( #楼)
施工单位四川居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部分项名称主体填充墙工程
交底人
交底时间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
6)、构造柱、抱框立柱与楼面相交处在施工楼面时应留出相应插筋。
构造柱、抱框立柱应先砌墙后浇筑,砌墙时墙与构造柱连接处要砌成马牙槎,并将砌筑余灰及时清理赶紧。
墙体中应留好拉结筋。
浇筑构造柱、抱框立柱前,应将柱根处杂物清理干
净。
7)、后砌填充墙不得预留水平或垂直沟槽。
8)、当与构造柱连接的砌体长度<180时,砌体改用混凝土材料与构造柱一块浇注,并按图.3增加构造钢筋。
9)、当门窗洞顶与连梁底标高有高差时,门窗洞顶处应设过梁,过梁配筋见《过梁表》。
施工时应注意预留钢筋。
过梁宽度一般同混凝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