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秋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12.50 KB
- 文档页数:3
二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单元知识分析1、知识基础。
有三个:一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二是两位数(不是整数)乘一位数乘法;三是倍数概念地理解。
2、教材地地位。
有四点:●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地学习和完成阶段;●一位数笔算乘法地开始和完成阶段;●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地基础;●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地基础3、知识构成。
本单元,共设有3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地学习内容如下:●信息窗1:整十数乘一位数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
●信息窗2: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地笔算乘法。
●信息窗3:有关倍数理解和相关计算、解答。
第1课时教学内容: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地口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相乘地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地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地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难点: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设计思想:以基本概念为核心,抓住新旧知识联系、运用知识地迁移进行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讨论,发现规律从而掌握口算一位同整十数相乘地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口算:6×4 8×5 2×9 3×9 3×8 9×77×6 4×82.填空:(1)6个十是(),12个十是()。
(2)40是()个十,800是()个百。
(3)10×3表示(),结果得()。
师列式20×3,同时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十数同一位数相乘)师明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地乘法口算。
(二)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本情境图——信息窗1————大课间真快乐,同学们正唱呀跳呀。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地信息。
(3)从学生获得地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二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和算理。
初步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结合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的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信息窗1 团体操——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第一课时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面写的什么?(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从这句话,你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师:为了我们的健康,咱们学校在大课间都组织了哪些活动?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请看,这儿有关于两个班的活动信息。
谁来读一下?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二)合作探究1、解决“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师: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算法。
(2)迁移练习①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再对每一组上下两题进行比较,沟通表内乘法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之间的联系。
②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交流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几道题说说算法。
引导学生归纳乘法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乘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乘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解决“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1)学生自主探究,将方法写在答题卡上,而后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展示。
(2)对比分析,理解算理。
师:仔细观察上面这些算法,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比较得出:计算结果都是将个位数与一位数的积和十位数与一位数的积相加得出的。
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教材内容: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信息窗1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生跳集体舞的情境,借助关于三(1)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借助关于三(2)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
信息窗2 呈现的是体育大课间团体操表演的情境,根据表演团体操学生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两位数第一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学习和探究。
信息窗3呈现的是呼啦圈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和“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引出对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学习。
教材的知识前后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和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在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重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算理的探究和算法的形成。
本单元课时数:7 课时本单元知识网络结构图:两位数乘一位数信息窗 1信息窗 2信息窗 3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数是多少信息窗1第1课时教学内容:一位数同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020年最新
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
知识点: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
一、口算乘法
整十数乘一位数: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想乘算出积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二、笔算乘法
(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对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程两位数上的每一位,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只要有一位相乘的积是两位数,就需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位,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进位数,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进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本位数。
计算每一位时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三、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
先求褚这个数的几倍,再加上(或减去)多(或少)的数。
四、易错点
竖式计算时忘记加进位数。
适当练习,熟练掌握,边做边检查。
《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在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信息窗1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生跳集体舞的情境,借助关于三(1)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借助关于三(2)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
信息窗2呈现的是体育大课间学生团体操表演的情境,根据表演团体操学生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的学习和探究。
信息窗3呈现的是呼啦圈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和“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问题,引出对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数运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在全册乃至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具体的情境,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加强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好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打好基础。
《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在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信息窗1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生跳集体舞的情境,借助关于三(1)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借助关于三(2)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
信息窗2呈现的是体育大课间学生团体操表演的情境,根据表演团体操学生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的学习和探究。
信息窗3呈现的是呼啦圈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和“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问题,引出对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数运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在全册乃至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具体的情境,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加强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好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打好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算理的探究和算法的形成。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富有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大课间集体舞、团体操表演、呼啦圈表演为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信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积极投入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
2.注重学具操作,引导自主探索,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当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列出算式后,教材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进行算法的探究,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练习题的设计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用性高。
虽然是计算单元,但是,练习题的设计避免了内容单一的纯计算题,而是设计了包含计算、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等内容丰富的练习,使学生在有趣、现实的活动中巩固新知,提升能力。
(二)单元学与教建议
1.灵活运用生活化的情境图。
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师在教学时应灵活运用,避免机械地去观察情境图,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大课间的情境,再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展示算法、依托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运用知识迁移,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以旧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帮助掌握新知,如:在教学20×2时,可能很多学生会根据以前所学的表内乘法先算2×2=4,再算20×2=40。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更多的学生去说、去讲,从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对本单元的评价,首先应注重学生所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如学生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进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同时要重视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与同伴交流的积极性。
5.本单元建议课时: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