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1第一章 线性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47
《数学建模实验》实验报告学院名称数学与信息学院专业名称提交日期课程教师实验一:数学规划模型AMPL求解实验内容1. 用AMPL求解下列问题并作灵敏度分析:一奶制品加工厂用牛奶生产A1和A2两种奶制品,1桶牛奶可以在甲类设备上用12小时加工成3公斤A1或者在乙类设备上用8小时加工成4公斤A2,且都能全部售出,且每公斤A1获利24元,每公斤A2获利16元。
先加工厂每天能得到50桶牛奶的供应,每天工人总的劳动时间为480小时,并且甲类设备每天至多加工100公斤A1,乙类设备的加工能力没有限制,试为该厂制定一个计划,使每天的获利最大。
(1)建立模型文件:milk.modset Products ordered;param Time{i in Products }>0;param Quan{i in Products}>0;param Profit{i in Products}>0;var x{i in Products}>=0;maximize profit: sum{i in Products} Profit [i]* Quan [i]*x[i];subject to raw: sum{i in Products}x[i] <=50;subject to time:sum{i in Products}Time[i]*x[i]<=480;subject to capacity: Quan[first(Products)]*x[first(Products)]<=100;(2)建立数据文件milk.datset Products:=A1 A2;param Time:=A1 12 A2 8;param Quan:=A1 3 A2 4;param Profit:=A1 24 A2 16;(3) 建立批处理文件milk.runmodel milk.mod;data milk.dat;option solver cplex;solve;display x;(4)运行运行结果:CPLEX 11.0.0: optimal solution; objective 33602 dual simplex iterations (1 in phase I)x [*] :=A1 20A2 30;(5)灵敏度分析:model milk.mod;data milk.dat;option solver cplex;option cplex_options 'sensitivity';solve;display x;display x.rc, x.down, x.up;display raw, time, capacity;display raw.down, raw.up,raw.current, raw.slack;得到结果:【灵敏度分析】: x.rc x.down x.up:=A1 -3.55271e-15 64 96A2 0 48 72;raw = 48time = 2capacity = 0raw.down = 43.3333raw.up = 60raw.current = 50raw.slack = 0某公司有6个建筑工地,位置坐标为(a i, b i)(单位:公里),水泥日用量d i (单位:吨)1) 现有j j j吨,制定每天的供应计划,即从A, B两料场分别向各工地运送多少吨水泥,使总的吨公里数最小。
数学实验题集一.线性规划1.某厂有一台制杯机,可生产两种型号的杯子,A 型杯每6小时可生产100箱,B 型杯每5小时可生产100箱,这台机器每周生产时间为60小时,生产出的产品堆放在仓库里,库容量为15000立方米,A 型杯每箱占有空间10立方米,B 型杯每箱占有空间20立方米,生产A 型杯每箱可获利5元,B 型杯每箱可获利4.5元,客户每周到仓库提货一次,其中A 型杯需求量不超过800箱,B 型杯有多少需要多少,问每周各应生产多少箱A 、B 型杯子,使工厂获利最多。
参考答案:线性规划模型:max 215.45x x + s.t.601005100621=+x x 150********≤+x x 8001≤x 0,21≥x x 程序:ConstrainedMax 5x1 4.5x2,6100x15100x260,10x120x215000,x1800,x1,x2运行结果:5142.86,x1642.857,x2428.5712.某工厂在计划计划期内要安排生产A 、B 两种产品。
A 产品每件可获利6元,B 产品每件可获利4元,生产这两种产品每件需机器的台时数分别为2和3个单位,需劳动工时数分别为4和2个单位。
已知该厂在计划期内可提供100个单位的机器台时数和120个单位的劳动工时数。
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才能使这个工厂获利最大。
参考答案:线性规划模型:max 2146x x +s.t. 1003221≤+x x1202421≤+x x 0,21≥x x程序:ConstrainedMax 6x14x2,2x13x2100,4x12x2120,x1,x2运行结果:200,x120,x2203.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得到的利润最大?参考答案:线性规划模型:max 2132x x + s.t. 122221≤+x x 8221≤+x x 1641≤x 1242≤x 0,21≥x x程序:ConstrainedMax 2x13x2,2x12x212,x12x28,4x116,4x212,x1,x2运行结果:14,x14,x224.某工厂生产A 、B 两种产品,已知制造产品A 一百桶分别需要原料P 、Q 、R5千克、300千克、12千克,可得利润8000元。
高中数学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简单线性规划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一、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二、知识点讲解
1. 线性规划的定义:将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
2. 线性规划的基本步骤:确定目标函数、列出约束条件、求解最优解等。
3. 简单线性规划的例子: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最优生产数量、销售某种商品时的最大利润等。
三、练习与应用
1. 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练习简单线性规划的求解过程。
2. 给学生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尝试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
四、总结与反思
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线性规划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线性规划应用到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并鼓励他们多做练习。
五、作业
1.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应用题作为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提醒学生在做作业时要注意思考问题的建模和求解方法。
六、拓展
1.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学者给学生讲解线性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线性规划竞赛或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1章线性规划本章介绍了什么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概念及其建立数学模型方法;阐述了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的概念及解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普通单纯形法、人工变量单纯形法及单纯形法计算公式。
1.考核知识点(1) 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标准型、图解法、基矩阵、基变量、非基变量、可行解、基解、基可行解、最优解、基最优解、唯一解、多重解、无界解、无可行解、单纯形法、最小比值、入基变量、出基变量、解的判断、大M法、两阶段法、改进单纯形法。
(2) 建立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3) 求解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4) 基、可行基及最优基的定义。
(5) 可行解、基本解、基可行解、最优解、基本最优解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6) 有唯一解、有无穷多解、无界解、无可行解的判断。
(7) 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8) 求解线性规划的人工变量法。
(9) 单纯形法中的5个计算公式。
2.学习要求(1) 深刻领会线性规划的各种基与解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图解法的计算步骤,注意怎样将目标函数表达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如何平移使得目标函数值上升或下降。
(3) 熟练掌握单纯形法计算的全过程,特别应注意如何列出单纯形表,如何由一个基可行解换到另一个基可行解,基可行解是最优解、无界解或多重解的判断准则。
(4) 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加入人工变量,人工变量起何作用,用大M法计算时目标函数的变化,两阶段法计算时目标函数的构成,掌握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全过程,在什么情形下线性规划无可行解。
(5) 理解用矩阵形式代替单纯形表,并用矩阵公式求解线性规划。
3.重点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有关线性规划解的概念、解的形式,单纯形法计算、大M法、两阶段法。
4.难点解析(1)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学习线性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要掌握3个要素:研究的问题是求什么,即设置决策变量;问题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即建立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一定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并且求最大值或求最小值;限制达到目标的条件是什么,即建立约束条件。
实验课题:(一)线性规划问题1.用lingo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2. 某班男同学30人、女同学20人,植树。
工作效率(个/人、天)如下表。
如何安排,植树最多?3.某牧场饲养一批动物,平均每头动物至少需要 700g 蛋白质、30g 矿物质和100g 维生素。
现有A、B、C、D、E五种饲料可供选用,每千克饲料的营养成分(单位:g)与价格(单位:元/kg)如下表所示:试求能满足动物生长营养需求又最经济的选用饲料方案。
4.在以色列,为分享农业技术服务和协调农业生产,常常由几个农庄组成一个公共农业社区。
在本课题中的这个公共农业社区由三个农庄组成,我们称之为南方农庄联盟。
南方农庄联盟的全部种植计划都由技术协调办公室制订。
当前,该办公室正在制订来年的农业生产计划。
南方农庄联盟的农业收成受到两种资源的制约。
一是可灌溉土地的面积,二是灌溉用水量。
这些数据由下表给出。
注:英亩-英尺是水容积单位,1英亩-英尺就是面积为1英亩,深度为1英尺的体积;1英亩-英尺≈1233.48立方米。
南方农庄联盟种植的作物是甜菜、棉花和高粱,这三种作物的纯利润及耗水量不同。
农业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资源的具体情况,对本联盟农田种植规划制定的最高限额数据由下表给出。
三家农庄达成协议:各家农庄的播种面积与其可灌溉耕地面积之比相等;各家农庄种植何种作物并无限制。
所以,技术协调办公室面对的任务是:根据现有的条件,制定适当的种植计划帮助南方农庄联盟获得最大的总利润,现请你替技术协调办公室完成这一决策。
对于技术协调办公室的上述安排,你觉得有何缺陷,请提出建议并制定新的种植计划。
5.有一艘货轮,分前、中、后三个舱位,它们的容积与最大允许载重量如下表所示:前舱中舱后舱最大允许载重量(t)2000 3000 1000容积(m3)4000 5400 1000现有三种货物待运,已知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商品数量(件)每件体积(m3/件)每件重量(t/件)运价(元/件)A 600 10 8 1000B 1000 5 6 700C 800 7 5 600又为了航运安全,要求前、中、后舱在实际载重量上大体保持各舱最大允许载重量的比例关系。
《数学模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ZB0240121课程类别:专业核心必修适用专业及层次: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学分:4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32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实验,概率论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也是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基础课程.数学模型是一门重要的数学技术课,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要向学生介绍数学模型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思维、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课堂讲授、上机实习和作业),应达到目的和要求如下: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自己的研究结果解释、指导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无到有的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知识构造刻画客观事物原型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即从实际问题出发,遵循“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规律,紧紧围绕建模的目的,运用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反复探索、逐步完善,直到构造出一个能够用于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会利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问题,并能够撰写符合要求的数学建模论文。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线性规划【授课学时】2【教学内容】第一节线性规划问题第二节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和一般步骤、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教学重难点】建立数学规划的步骤,常见处理约束条件的方法技巧。
第二章整数规划【授课学时】2【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论第二节0-1型整数规划第三节蒙特卡洛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整形规划和线性规划的区别和联系、整形规划问题的类型和常用的求解方法.【教学重难点】常见处理约束条件的方法技巧,整形规划问题的计算机求解。
实验一:线性规划问题1、实验目的:①学习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并懂得区别运筹学中不同分支的数学模型的特点。
②掌握利用计算机软件求解线性规划最优解的方法。
2、实验任务①结合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②应用运筹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的最优解③解读计算机运行结果,结合所学知识给出文字定性结论3、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4、实验步骤:(1)在主菜单中选择线性规划模型,在屏幕上就会出现线性规划页面,如图所示。
(2)在点击“新建”按钮以后,按软件的要求输入目标函数个数和约束条件个数,输入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各变量的系数和b值,并选择好“≥”、“≤”或“=”号,如图所示。
(3)当约束条件输入完毕后,请点击“解决”按钮,屏幕上将显现线性规划问题的结果,如图所示。
例题一:例题二:例题三:例题四:例题五5、试验体会或心得运筹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学习运筹学,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运筹学,我们可以将资源最大化利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线性规划的理论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指导意义很大。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需要认真考察该问题。
如果它适合线性规划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利用线性规划的理论解决该问题。
线性规划指的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达到预期目标最优,而寻找资源消耗最少的方案。
其数学模型有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
一个问题要满足一下条件时才能归结为线性规划的模型:⑴要求解的问题的目标能用效益指标度量大小,并能用线性函数描述目标的要求;⑵为达到这个目标存在很多种方案;⑶要到达的目标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实现的,这些条件可以用线性等式或者不等式描述。
所以,通过这次实验,不仅对运筹学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同时对在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次实验让我懂得了运筹学在电脑的应用,让我对运输与数学相结合的应用理解更深了。
实验二:整数规划与运输问题1、实验目的:①学习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并懂得区别运筹学中不同分支的数学模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