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化学基本概念
- 格式:docx
- 大小:783.04 KB
- 文档页数:20
专题:离子反应一、基本概念1、电解质非电解质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3、电离方程式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看物质的拆分、电荷质量守恒、物质的配比、反应物的用量是否正确题型示例: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 2H2O Cl2↑+ H2↑+2OH—B.用氢氧化钠溶液出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 H2O2+NO↑+H2OC.用稀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 NO—3+2CH3COOH=2CH3COO-+CO2↑+ H2O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2—3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改写成离子的物质1.单质;2.氧化物;3.气体4.沉淀;5.弱酸、弱碱(难电离物质)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1.离子不能共存条件: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HCO3-、S2-、HS - 等不能大量共存。
⑶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H+)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⑸双水解⑹络合例: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I—、MnO4—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H+C.c (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a+、K+、CO32—、Br—D.酸性溶液中:ClO-、S2—、SO32—、Na+审题时应注意题目中隐含条件:1.无色透明2.溶液的酸碱性。
四、离子检验五、离子推断例: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Ba2+、Cl-、SO2-4、CO2-3,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
第一部分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专题二化学用语一、元素及元素符号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
②表示一个某原子。
③还可能表示某种物质。
例如:“Cl”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
“Cu”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表示单质铜。
3.注意:元素只说种类,不说数量。
如:“2Fe”只能说两个铁原子,不能说两个铁元素。
4.常见的元素符号: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符号:名称:金银铜鉄汞锰锌碘符号:二、离子符号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①阳离子:带正电,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
②阴离子:带负电,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
3.意义:只表示微观意义。
如:K+表示1个钾离子。
3K+表示3个钾离子。
4.常见的离子符号: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氧离子氯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三、化学式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书写要求:正前负后氧最后,一般之中有特殊,氨气(NH3)醋酸(CH3COOH)要记清;价态总和零规则,十字交叉写数字。
3.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③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④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构成。
4.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四.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1、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例如:3H2O前面的“3”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该原子个数。
例如:H2O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中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例如:CO3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守恒定律阿加德罗常数及定律[知识规律总结]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发生改变。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 l/V2=n l/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来计量的,0.012k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1是它的近似值。
注意:叙述或定义摩尔时一般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具体计算时常取6.02×1023mol-1。
[思维技巧点拔]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例1] 有一在空气里暴露过的KOH固体样品,经分析其含水7.65%,含K2CO3 4.32%。
其余是KOH。
若将ag样品放入b mL 1mol/L的盐酸中,使其充分作用后,多余酸用25.25mL c mol/L的KOH溶液恰好中和完全。
蒸发所得溶液,得到固体质量的表达式中(单位g)()A.只含有a B.只含有b C.可能含有b D.一定有a、b和c[解析]本题如使用Cl原子守恒的方法可大大简化解题步骤。
由题意,反应后溶液为KCl溶液,其中的Cl-来自盐酸,所以所得KCl固体的物质的量与HCl的物质的量相等,即为0.001bmol,质量为0.0745bg。
如果解题时使用ag这个数据,也能获得答案,此时答案中也会含有b,请读者自行解答。
正确答案为:C。
[例2]在一定条件下,16gA和22gB恰好反应生成C和4.5gD。
在相同条件下,8gA和15gB反应可生成D和0.125molC.从上述事实可推知C的式量为。
专题二化学计量考向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1)考纲要求①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②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③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2)命题规律化学常用计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始终,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高考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或利用物质的量在元素化合物、理论方面计算中的应用,近年来高考中考查化学计算的试题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小计算题,一类是以填空题出现的小综合计算题,一般意在考查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实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问题。
高考试题将以化工生产、科学实验为背景,强调计算与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流程、化学实验等结合,突出思维能力的考查和数学工具的应用,体现计算为化学应用服务,强化对化学方程式的量化理解。
【例1】【2016年高考上海卷】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7.24g,加入含0.1mol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31792ml(标准状况),则(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A.1:1 B.1:2 C.1.87:1 D.3.65:1【答案】C【解析】132g/mol=0.0374mol。
因此(NH4)2SO4与NH4H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87:1 ,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有关化学反应计算的技巧和方法。
【名师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考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如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是历来高考的重点内容。
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以便快速准确作答,题目难度中等。
专题二化学基本概念第一讲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化学用语考纲要求(考什么):(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考纲解读(怎么考)从近几年课标省区的高考试题来看,有关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的题目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难度不大。
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主要围绕两点命题:一是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的组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桥梁,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二是将胶体的基础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相结合来考查备考措施(怎么办)本专题的命题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于概念的类比与辨析。
同时关注物质间的转化,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判断分散系的种类;以无机物知识为载体考查物质的类别与分类等内容。
知识网络构建1、物质的组成2、物质的分类3、化学用语4、胶体典型例题例1、2011年山东9.(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考查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B.BaSO4在医学上用做钡餐,Ba2+对人体无毒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例2、2011年江苏2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1)考查化学用语,意在考查考生对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表示方式及有机物结构简式等的书写能力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N2的电子式:N⋮⋮NB.S2-的结构示意图:C.质子数为 53、中子数为 78 的碘原子: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例3、2011年海南4. 考查物质组成,意在考查考生对宏观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的正确理解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的化学性质与相同B. 的原子序数为53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例4.(2010·新课标全国理综)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考查化学基本术语和基础理论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 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 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热点分析1、是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的组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桥梁,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是将胶体的基础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相结合来考查备考重点及措施1、侧重于概念的类比于辨析2、关注物之间的转化3、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4、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判断分散系的种类等 5、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平行训练1.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各组物质分类中不合理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3、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C.电子式 H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D.分子式C2H4O2:可以表示乙酸,也可以表示乙醇4、 (2011·四川高考)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 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5、 (2011·大连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Cl-的结构示意图:B.乙酸的结构式为: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 H3O++CO2-36(选作).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请你从所学的知识出发,归纳出四组符合上述要求的X、Y、Z、W的组合。
解析:(1)W为单质,由X――→Y――→Z推知W可能为O2或C,若W为O2则X 为H2S,Y为S,Z为SO2,若W为C,则X为O2,Y为CO2,Z为CO。
(2)W为酸,由转化关系可知W应为强氧化性酸HNO3,X为Na2S,Y为S,Z为SO2。
(3)W为碱,由转化关系推知X中的两种离子均可与碱反应,X可为NH4HCO3,Y为NaHCO3,Z为Na2CO3,W为NaOH。
(4)W为氧化物,由转化关系易推知W为CO2,X为NaOH,Y为Na2CO3,Z为NaHCO3。
第二讲化学常用计量考纲要求(考什么):(1)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纲解读(怎么考)高考主要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来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或利用物质的量在元素化合物、理论方面计算中的应用。
、变化、分类的概念与化学用语及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中。
备考措施(怎么办)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溶液的体积及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等角度设问。
借助阿伏加德罗定律考查气体温度、压强、体积、分子数、密度等量之间关系成为另一热点。
知识网络构建典型例题例1、(2011年新课标7).考查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 .欲配置1.00L ,1.00mol .L-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 .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例2、(2009年宁夏7).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知识将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L (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2N O B. 23N O C. 2N O D. 24N O例3、 (2011·全国卷Ⅰ) 考查化学计量中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D.1 mol Na 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例4、(2011·广东高考)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计算的掌握情况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 g NO2含有N A个氧原子B.1 L 0.1 mol·L-1氨水含有0.1N A个OH-C.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 A个CCl4分子D.1 mol Fe2+与足量的 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热点分析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溶液的体积及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等角度设问。
借助阿伏加德罗定律考查气体温度、压强、体积、分子数、密度等量之间关系成为另一热点。
备考重点及措施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或利用物质的量在元素化合物、理论方面计算中的应用。
平行训练1.(2011·海南高考)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B.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D.10 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 A2. (2011·江苏高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 AB.25℃,pH =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 反应,共生成 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3.(2010年新课标)把500 有和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 .B .C .D .4.用NA 表示附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4.6 g 乙醇中所含 C —H 键的个数为0.5NA②3.2 g 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是0.1NA③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NaOH 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④25℃时,pH =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0.2NA⑤100 mL 1 mol/L AlCl3溶液中阳离子数大于0.1NA⑥含有NA 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小于NA ⑦10 g D162O 所含的中子数为4NA⑧15 g 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⑨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每转移NA 个电子时,阳极质量减少32 g⑩1 mol 分子式为C10H22的烷烃中含有的C —C 键数目为9NAA .①②⑥B .②④⑥⑨C .③⑤⑦⑩D .①⑤⑥⑩ 5.实验中所用的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其密度为1.19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在标况下需________L(保留两位小数)氯化氢溶于1L 水中才可得此浓度的盐酸。
6. (选作)(2010·四川高考)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溶解在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 ,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ρ=(17V +22 400)/(22.4+22.4V )B .w =17c /(1 000ρ)C .w =17V /(17V +22 400)D .c =1 000Vρ/(17V +22 400)7、(选作)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a ,b 为石墨电极,不考虑U 形管中气体的溶解且a 上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小试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