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出血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28
新生儿肺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为了发现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表现和征兆并及时对症处理,早期治疗护理,降低新生儿肺出血的死亡率。
方法:根据临床经验评估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及时发现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表现,确诊为新生儿肺出血后及时对原发病治疗和护理,并做好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相关护理措施,调节适当的压力和氧浓度,及时清理呼吸道,湿化气道,防止感染等措施。
结果: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5例肺出血患儿治愈31例,死亡4例,治愈率到88.57%,大大降低了新生儿肺出血的死亡率。
结论:对有新生儿肺出血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高危因素的评估,及时识别肺出血的先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进行呼吸机支持,做好相应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对降低新生儿肺出血的死亡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观察护理1,1一般资料 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为肺出血的患儿35例,其中男15例,女20例,体重1.25kg—4.06kg,早产儿23例,足月儿12例,年龄1d-10d,原发病:早产儿合并硬肿症的10例,围生期窒息20例,其中缺血缺氧的11例,宫内感染的6例,吸入性肺炎的18例,3例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出血。
所有原发病均符合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为:面色发绀,呻吟,吐沫,烦躁呼吸急促,监测氧饱和度迅速下降,最低为45%,肺部湿罗音明显增多,部分患儿还出现频繁呼吸暂停,少数患儿出现呼吸心率减慢。
1.2临床表现患儿具有原发病的表现和肺出血的表现,原发病的表现:硬肿症患儿有反应差,体温低,吮吸无力,还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呻吟吐沫,鼻翼煽动,三凹征阳性,患儿还会有哭闹,尖叫,易激惹,甚至抽搐,大面积硬肿患者,出现水肿,囟门张力增高,呼吸受阻;肺出血的表现:最早出现的在症状是拒乳,哭声无力;全身症状,低体温,皮肤苍白,发绀,活动力低,呈休克状态,或可见皮肤出现血斑,穿刺部位不易止血。
呼吸障碍,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吸气性凹陷,呻吟,发绀,呼吸增快或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加重,鼻腔、口腔流出或喷出血性液体,或由气管插管后流出血性泡沫样液体。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护理查房ppt课件•出血性疾病概述目录•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护理•护理查房实践与案例分析•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01出血性疾病概述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
定义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和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分类定义与分类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导致,如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关节积血、肌肉血肿等。
诊断方法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如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等)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02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发病率与流行病学发病率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因地区和种族而异,一些地区的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特点临床表现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等部位的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贫血、休克等症状。
特点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是病情重、进展快,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不同病因的出血性疾病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查等。
鉴别诊断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需要与其他导致出血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等,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03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护理新生儿需要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要适宜,避免噪音和刺激。
保持适宜的环境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保证新生儿的营养需求。
注意观察喂养后是否有溢乳、呕吐等症状。
喂养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红臀等皮肤问题。
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关于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为了早期发现新生儿肺出血和做好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以降低患儿病死率。
方法早期评估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识别早期新生儿肺出血的表现,为医生早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做好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保持正压适当,气道应湿化、温化,防止感染,做好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保证高质量的基础护理。
结果 34例患儿治愈16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4例。
病死率41.2%,低于国内报道的83.3%。
结论综合护理中强调早期观察和护理,早期应用呼吸机的重要性,这对新生儿肺出血的救治起积极作用,大大降低了病死率。
【关键词】新生儿早期肺出血观察护理肺出血是新生儿疾病中一种危害临床症候,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一旦口鼻涌出血性泡沫液体已属晚期,病情重,病死率很高。
随着人工呼吸机的广泛应用,肺出血的救治有了转机。
但是传统方法在出现肺出血表现才开始应用呼吸机效果并不理想。
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中,有34例并发新生儿肺出血,通过早期观察、精心护理,尽早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新生儿肺出血患儿34例,期中男25例,女19例,男女比利为2.78:1;早产儿21例,足月儿13例;出生体重《1500g8例,1500-2449g17例≥2500g9例,平均体重2335g。
入院时体温≤35度12例,35-37度21例,39度1例。
生后24h内发病7例,2-4d发病16例,4d以上发病11例。
原发病:早产儿合并硬肿症15例,围产期窒息25例,期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0例,9例合并不同程度的颅内出血,3例合并头颅血肿,宫内感染5例,吸入性肺炎15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新生儿肺出血诊断标准。
患儿发绀明显,经皮测血氧饱和度由0.90-0.98迅速下降至0.40-0.80者18例:肺部湿性罗音出现或增多18例;反映差并伴有呼吸暂停及呻吟15例;烦躁,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伴有口吐泡沫11例;呼吸减慢5例;心率减慢10例;心率加快6例。
PICU八月教学查房---肺出血主持人:主讲人:时间:参加人员:肺出血定义:肺出血是肺血管壁损伤、变性和(或)伴有肺动脉高压等因素引起的以咯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肺出血是儿科疾病中最严重的症候之一,出血量较大时易导致窒息、呼吸衰竭、休克,极易造成死亡,抢救难度大。
病因:1、肺炎:约占60%,与病原的种类有关,流感嗜血杆菌、假单胞菌、金葡菌、禽流感H5N1、肠病毒71(EV71)、某些真菌等感染易引起肺出血2、肺脓肿、粟粒性肺结核。
肺血管畸形(以肺动脉支气管动脉漏较多见)。
肾炎肺出血综合征。
心脏病、心力衰竭。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嗜血综合征。
凝血性疾病。
其它。
临床表现为咯血,起源于下呼吸道的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可从极少量的痰中带血丝到大量咯血。
中等量咯血就可能致死,对大量咯血病例进行保守治疗后的死亡率高达50%-100%。
咯血量——1.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100ml. 2.中等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100~500ml. 3.大咯血:24小时咯血量>500ml或一次咯血量超过100ml咯血与呕血区别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其他血液检查:血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D-二聚体、血细胞压积、动脉血气分析。
•痰液检查:痰涂片及痰培养有助于寻找肺部感染所致咯血的致病原,如细菌、真菌,寄生虫卵。
•初步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进一步辅助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CT扫描、肺通气和灌注扫描、肺血管造影。
抢救流程1.清理呼吸道:大量肺出血时血液堵塞气道造成窒息或大量血液充斥肺部导致不能有效气体交换,所以必须尽快清理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如下:取患儿躯干与床面成45°以上的倒置引流体位,电动吸引迅速清理口咽鼻部的血液;气管插管吸引血液。
2.密切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足血容量;3.药物治疗:止血、镇静、镇咳、抗感染;4.紧急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冷盐水灌洗、气囊导管止血、激光冷冻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5.其他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