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子克隆载体与宿主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125
第2章基因克隆的载体——质粒和噬菌体载体:携带外源DNA进入宿主细胞的工具。
一、载体的功能:1.运送外源基因高效转入受体细胞2.为外源基因提供复制能力或整合能力3.为外源基因的扩增或表达提供条件二、载体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对受体细胞的可转移性2.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整合位点3.长度尽可能小,以提高其载装能力4.具有多种单一的酶切位点5.具有合适的选择性标记附图:图 3-1 自主复制型载体和附加载体的扩增方式2.1 质粒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独立于染色体而自主复制的共价、封闭、环状双链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 DNA),并不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可以赋予细菌某些抵御外界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能力。
分子量在1-200kb之间。
一、质粒的基本特性:(一)自主复制性质粒DNA携带有自己的复制起始区(ori)以及一个控制质粒拷贝数的基因,因此它能独立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而自主复制。
不同的质粒在宿主细胞内的拷贝数也不同,少则几个多则几百个不等,当然由于质粒上并没有复制酶的基因,所以其复制需要使用宿主细胞复制染色体DNA的多种酶群。
(二)不相容性利用同一复制系统的不同质粒(RNAI RNAII Rop因子)如果被导入同一细胞中,它们在复制及随后分配到子细胞的过程中,就会彼此竞争,它们在单细胞中的拷贝数也会有差异,拷贝多的复制更快,结果在细菌繁殖几代之后,细菌的子细胞中绝大多数都含有占优势的质粒,因而这两种质粒中只能有一种长期稳定地留在细胞中,这就是所谓的质粒不相容性。
(三)可扩增性质粒就其复制方式而言分为两类:松弛型复制及严谨型复制。
pMB1或ColEI 类质粒复制子的复制完全依靠宿主细胞提供的半衰期较长的复制酶及蛋白因子(DNA聚合酶I,III,RNA聚合酶以及dnaB、dnaC、dnaD、dnaZ的产物),因此在蛋白质合成中断时,质粒复制能持续合成,这样当用氯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并阻断细菌染色体复制时,带有pMB1或ColEI复制子的质粒将利用丰富的原料大量复制,最后每个细胞可以积聚2000-3000个拷贝,这叫做氯霉素扩增。
第18章基因工程基础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用工具酶、克隆载体与表达系统;基因克隆的一般原理与过程,目的基因的分离,目的基因的克隆;克隆基因的表达;因表达的控制元件,外源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外源基因在真核系统中的表达。
二、本章知识要点(一)基因工程概念基因工程是对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分子工程,包括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
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DNA重组。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指通过对蛋白质已知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基因定位诱变等技术改造蛋白质,以达到改进其某些性能的目的。
基因工程开辟了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
借助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达到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新的研究领域不断被开拓。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生物学历史上最巨大的科学工程;后基因组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工程带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
制药、化工、食品、农业和医疗保健业无不得益于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帮助人类认识和改造生命世界,也帮助人类认识自己。
设计和创建新的基因、新的蛋白质和生物新的性状的时代。
(二)分子克隆的基本原理克隆(clone)意为无性繁殖系。
DNA克隆即将DNA的限制酶切片段插入克隆载体,导入宿主细胞,经无性繁殖,以获得相同的DNA扩增分子。
故DNA克隆为分子克隆。
1、DNA限制酶与连接酶DNA分子克隆,即将DNA的限制片段插入克隆载体,导入宿主细胞,经无性繁殖,获得相同的DNA 扩增分子。
切割DNA分子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生物来源不同但识别序列与切割序列相同的限制酶,称为同裂酶(isoschizomers);切割产生单链末端相同的限制酶,称为同尾酶(isocaudamers)。
相容(compatible ende)的限制片段可用DNA连接酶(DNA ligase)相连接。
平末端连接效率较低,利用接头(linker)、衔接物(adaptor)或在平末端加上互补均聚物可以帮助平末端连接。
第三章 分子克隆载体第一节 分子克隆载体如果只有基因而没有负责运载它的载体,则基因就不可能发挥作用。
基因工程载体决定了外源基因的复制、扩增和表达。
载体的本质DNA。
载体(vector)就是指携带外源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工具。
目前常用有载体有很多种,它们分别由从细菌质粒、噬菌体DNA、病毒DNA分离出的元件组装而成。
它们可分为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表达载体又分胞内表达和分泌表达载体。
从表达所用的受体细胞,又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载体。
从功能上又可分为测序载体、克隆-转录载体和基因调控报告载体等多功能载体。
1.1 克隆载体1.1.1 克隆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载体都能携带外源DNA片段(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或停留在细胞质中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着染色体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
②载体都具有合适的筛选遗传标记。
③载体都具有供外源基因插入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即多克隆位点。
④载体都必须是安全的,不应含有对受体细胞有害的基因,并且不会任意转入除受体细胞以外的其他生物细胞,尤其是人的细胞。
⑤载体本身的分子量都比较小,可容纳较大的外源基因片段。
⑥载体在细胞内的拷贝数要高,方便外源基因在细胞内大量扩增。
⑦载体在细胞内稳定性要高,保证重组体稳定传代而不易丢失。
⑧载体的特征都是充分掌握的,包括它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克隆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的基因能否有效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其中维持和高效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克隆载体。
基因工程是随着克隆载体系统的建立才发展起来的。
原核生物基因工程之所以起步早,发展快,成果大,就是因为最早建立了适用于原核生物的克隆载体系统,并且至今已建立了种类繁多的用于原核生物的大量克隆载体。
近十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所发展,同样是因为成功地构建了适用于植物的一系列的克隆载体。
因此,国内外把构建新的克隆载体始终作为基因工程基础研究的优先项目,构建的克隆载体可以申请专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