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腹膜透析发展70年
- 格式:pdf
- 大小:665.42 KB
- 文档页数:3
张明艳1.前言目前,世界上患肾病的人口已经超过了5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不久前发表的一份报告声称:目前全球至少有190多万慢性肾衰竭病人,他们必须定期接受肾透析,否则就会危及生命。
据联合国医疗机构统计资指出“肾衰竭发病率占人群的万分之五”,按此计算,我国肾衰竭患者达65万。
但是,目前我国不到10%的肾衰竭患者能够得到透析的治疗,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日等发达国家95%以上患者已经使用透析治疗。
我国肾病现状呈现“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救治率”的状态。
随着2010年全国肾脏疾病透析产品研讨会的召开,为全面了解国内肾脏疾病透析产品研发、产业化及临床需求情况,做好“十二五”肾脏疾病防治重大产品的组织实施工作,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会同卫生部科教司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于2010年5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肾脏疾病透析产品研讨会。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领导强调,在“十二五”的科技布局中,将更加重视临床需求与产品开发的对接,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组织实施模式,瞄准制约我国医学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加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应用示范。
肾脏疾病领域是其中一个试点。
力争通过新的组织实施方式,加快肾脏疾病重大产品的研发,满足广大肾脏透析患者对安全有效产品的需求。
以上信息充分显示了血液净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目前透析的方式主要为两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以其自身的优势更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发展,2011 年 6月卫生部启动全国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工作,确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 31 家医院作为第一批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确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 28 家医院作为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培育单位。
因此,腹膜透析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迫在眉睫。
2.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发展史腹膜透析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但限于技术原因,未能大规模开展。
随着20世纪70年代tenckhoff管的发明及腹膜透析液的改进,腹膜透析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2024年腹膜透析液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腹膜透析液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法,通过将透析液注入腹腔,利用腹膜进行两种物质的交换,即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随着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腹膜透析液市场逐渐扩大。
本文将对腹膜透析液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分析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而腹膜透析液是治疗这一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此,全球腹膜透析液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2019年全球腹膜透析液市场规模约为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亿美元。
3. 市场竞争分析腹膜透析液市场存在一些主要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国际性医疗器械公司和本地制药公司。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来争夺市场份额。
4.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腹膜透析液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4.1 慢性肾脏疾病的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这促使了腹膜透析液市场的增长。
4.2 政府支持政府对腹膜透析液的诊疗和医保政策的支持也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之一。
政府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诊率,从而增加腹膜透析液的需求。
4.3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膜透析液的研发和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治疗效果,吸引更多医疗机构和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液作为治疗方式。
5. 市场挑战分析除了市场驱动因素外,腹膜透析液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5.1 高成本腹膜透析液治疗涉及到透析器、透析液、透析袋等设备和材料,成本相对较高。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说,费用是一个制约因素。
5.2 患者合规性低腹膜透析液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患者的合规性成为了一个挑战。
一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按时按量进行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
6. 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全球肾脏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腹膜透析液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腹膜透析的现状及未来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衰竭病人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
自从70年代硅胶腹透管(T enckhoff管)应用于临床以来,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才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
我国在60年代就已开展了PD治疗尿毒症,70年代开展CAPD治疗,80年代CAPD治疗在国内已初具规模,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由于透析连接系统的改进,透析液生物相容性的提高,腹膜透析在我国的开展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经济、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的影响,与CAPD开展得比较好的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无论在技术水平和长期存活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而国内不同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还需要全体肾脏病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中国腹膜透析的现状在我国,腹膜透析仍然以CAPD治疗为主。
根据中华肾脏病学会透析与移植登记资料的统计结果,我国目前有透析病人约40,000人,其中腹膜透析病人约为4000人,CAPD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欧美等国家。
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ESRD 患者,在墨西哥约占总透析患者的95%,中国香港为78%,北美为30~45%,欧洲为25~40%左右,而中国CAPD仅占10%。
然而,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透析连接系统不断更新和新型腹膜透析液的研发,腹膜炎发生明显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及回归社会率得到提高,腹膜透析患者人数正在不断攀新。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中退出率还非常高,这些都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此外,CAPD病人在接受透析前后的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开展方面,欧美国家约占透析病人的20-30%,全球约占透析病人的15%左右。
-958-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925年7月第2I卷第7期CJITWN,November2929,Voi.2I,No.)与患者的联系频率,及时发现并帮助患者解决存在的问题,与患者和家属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长透析龄患者在腹透人群中占的比例较高。
死亡、转血透和移植是长透析龄患者退出腹透的主要原因。
分析长透析龄患者的退出原因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强化对长透析龄患者的管理,这可能有助于减少死亡和转血透人数,提高长透析龄患者的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
参考文献1.Li PK,Chow KM,Van de Luijtpaarden MW,et aL Chanaes in theworldwide epidemiolopy of peritoneai dialysis.Nat Rev Nephroi, 2017,7(2):20-103.2•倪兆慧,金海姣.中国腹膜透析发展70年.中国血液净化,2019,7(10):661-663,3.TurCmen K,Guney I,Yazici R,et ad Health-related quaLty oflife,depression and mortality in peritoneai dialysis patients in OrCey:seven-year experience of a center.Ren Fait,2014,36(6):859-864,4.Xia X,He F,Wu X,et aL Redt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and ali-caase and cardiovascyl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eateh with peritoneai dialysis.Am J Kidney Dis,2014,64(2):257-264•5.Jotterand Drepper V,Kidm LP,Kadd F,et ad Overhyyration isa strona prehicOr of mortality in peritoneai dialysis patients-independently of cardiac failure-PLod One,2016,11(7):6X155701,6.Tian N,Yan-X,Guo Q,et ad Bioimpehance puideh fluid man-apement in peritoneai dialysis:randomized controlled Wiai.Cdn J Am See Nephrol,2022,7(5):685-694.7.Li W,Xu R,Wan(Y,et ad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uuconWolleX blood pressure with cardiovascylar mortality in peri-Oneai dialysis patients.J Hum Hypertens,2019,33(2):146-114,8.Palmer SC,Hayen A,Macashib P,et ad Serum levels of phes-phorcs,parathyroid hormone,and calcium and Cshs of death and cardiovascylar disease in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6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A,2011,305 ((1):1119-^27.9.Yu X,Yan-X,Huan(N.Manapement of a rapidly prowina peri-Oneai dialysis popumtOn at the First Affibaoh Hospitai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Perit Dial Int,2014,34(Suppl0):S31-S34.10.DuPkipati R,Koppm JD.Causes and prevenUon of protein-en-erpy wastina in chronic kidney failure,Semin Nephrol,2009,20(1):39-44,11.Koveshy CP,Kamntar-Zadeh K.Why is protein-enerpy wast-in(associated with morodt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Semin Nexhrol,2209,29(7:-14,12.Bonanni A,Mannucci T^Verzola D,et aL Protein-enerpy wast-in(and morOlit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Int J Environ Res PuPdo日(?10,2011,8(5):1631-1654.7.Brown EA,Barpman J,van Biesen W,et ai.LenaO of Ume onperitoneai dialysis and encapsumpna peritoneai sclerosis-position payer for ISPD:2017UyyaO.Perit Dial Int,2017,37(4): 360-370,(收稿:2925-95-27修回:2925-05-08)^檱**********************************************^檱-简讯-《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征订启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慢性肾脏病的详细介绍慢性肾脏病:挑战与行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香美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
1999,2004年美国营养调查数据库资料分析显示,美国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3%; 2007年日本52.7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期以上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8.5%;2008年北京市1.3万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3%,推算北京市慢性肾脏病患者达143万。
因此,慢性肾脏病已经是跨越国家、民族、政治等全球性公共健康的新问题,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
一、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及其意义慢性肾脏病一词最早出现在2001年K/QODI的《慢性肾脏病贫血治疗指南》,2002年K/QODI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中正式确立了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分期及评估方法。
慢性肾脏病概念提出的意义在于:?传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不能涵盖没有肾功能损害或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因此不能实现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慢性肾脏病”的提出将进展性肾脏疾病防治从如何治疗提前至早期预防。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名词不容易被普通公众和非肾脏病专业医生的理解1和认识,而“慢性肾脏病”更为通俗,便于动员政府、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患者、医药卫生工作者等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共同防治。
二、国际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概况由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也必须整合全球的资源,避免重复工作以最大效率地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为此,2003年成立了国际性组织KDIGO(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相继召开了“慢性肾脏病定义、分类、评价方法”和“慢性肾脏病是世界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对策和倡议”等专题会议;确立《K/QOD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作为全球性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指导性文件,并鉴于各国地域、民族、经济、生活习惯等的特异性,提出“基于国际共同证据,制定适合各国特点的行动方针”。
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10月第18卷第10期Chin J Blood Purif,October,2019,Vol.18,No.10·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专栏·【编者按】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为此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刊将连续开设“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专栏,继续深刻学习、领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健康思想,重点宣传血液净化发展历史,推出系列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反映血液净化事业的发展历程,系列报道血液净化的发展历史,推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CRRT、腹膜透析发展的专题报道。
本期特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倪兆慧教授和金海姣博士撰写了中国腹膜透析发展历程与展望部分。
中国腹膜透析发展70年倪兆慧1金海姣1【摘要】我国尿毒症患者约100~200万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
腹膜透析具有简单便捷、安全有效、居家治疗的优势,已成为我国尿毒症患者适宜的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从1999年的全国腹膜透析患者4380例,至2018年底登记存活腹膜透析患者86264例,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人数增长近20倍。
随着透析登记系统的完善、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的推广、腹膜透析高质量临床研究的推进,腹膜透析质量不断改善,中国的腹膜透析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和管理经验,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关键词】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病;发展史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4091.2019.10.001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peritoneal dialysis in China in the70years NI Zhao-hui1,JIN Hai-jiao11Department of Nephrology,Renji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200127,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NI Zhao-hui,Email:profnizh@【Abstract】There are about1,000,000~2,000,000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in Chi-na,which consumes huge medical resources and results in great economic burden to the society.Peritoneal di-alysis(PD)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safe,effective and home treatment,becoming one of the alter-native treatment methods suitable for ESRD patients in China.The number of registered PD patients increasesnearly20times from4,380in1999to86,264by the end of2018.With the improvement of dialysis registra-tion system,the widespread utilization of standard PD operating protocols,and the increase of high-qualityclinical studies on PD in China,we have achieved continuous advances in PD quality,large experiences in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D,and excellent reputations about the treatment of PD in the internationalcommunity.【Key words】Peritoneal dialysis;End-stage renal disease;Development history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尿毒症患者约100~200万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经济负担。
近年来,在一代代肾脏病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腹膜透析以其简单便捷、安全有效、居家治疗,成为我国尿毒症患者适宜的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中国腹膜透析的发展紧随国际腹膜透析技术发展的步伐。
自1978年Oreopoulos创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模式,同年这一概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并通过卫生部全国肾科高级医师进修班向全国普及和推广。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医院先后建立了高质量的腹膜透析中心,在实施规范化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模式和临床实践方面为全国其他腹膜透作者单位:200127上海,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通讯作者:倪兆慧200127上海,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Email:profnizh@••661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10月第18卷第10期Chin J Blood Purif,October,2019,Vol.18,No.10析中心树立了榜样。
从1999年的全国腹膜透析患者4380例,至2018年底登记存活腹膜透析患者86264例,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人数增长近20倍[1]。
随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和国家卫生政策的调控,腹膜透析患者持续增长、腹膜透析技术不断突破、腹膜透析质量不断改善,中国的腹膜透析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和管理经验,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腹膜透析患者的患者存活、技术存活及腹膜炎的发生率也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前列[2]。
1大数据平台建设——腹膜透析登记系统199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钱家麒教授具体负责最早在国内进行腹膜透析患者登记工作,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率先在国内成立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并在国内首次建立透析电子登记系统,负责统计上海市透析登记数据[3]。
因数据收集可靠、完整,其作为中国唯一的透析登记数据被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所采纳并向全球公布[4]。
2010年,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院士的推动下,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牵头,中国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肾脏病专家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并于2010年5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透析登记工作。
根据CNRDS登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2月,我国腹膜透析总人数已达86264人。
目前CNRDS 系统已在全国超过6000家透析中心实现落地应用,系统数据量大、信息涵盖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涉及内容最丰富的肾病数据库。
在大数据时代,我国规范化腹膜透析登记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肾脏病数据登记工作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为政府制定尿毒症防治政策提供了原始资料和科学意义[5]。
2同质化管理——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推广受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在时任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的领导下,和卫生部肾脏病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开展了腹膜透析规范化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6],并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腹膜透析规范与技术推广培训班,在普及腹膜透析知识及技术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对全国各地区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培训,促进腹膜透析治疗技术的同质化。
随后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腹膜透析有关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549号],在全国进一步推进腹膜透析工作,确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31家医院作为第一批卫生部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在陈香美院士的带领下,按照《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在全国开展腹膜透析医疗机构有关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
在全国性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中,优秀的腹膜透析中心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得到了更多的交流和分享,促进了各中心治疗质量的共同提高。
3大病医保——提高尿毒症救治率2012年以前,我国肾脏病患者一旦发展至尿毒症,只能等待死亡。
尤其当时还没有新农合和医保,农村患者往往难以承担透析治疗。
针对这一情况,陈香美与时任卫生部长陈竺院士反复沟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大量建议,希望将尿毒症纳入大病医保。
政府高度重视尿毒症患者的治疗,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的社会保障”,为尿毒症患者带来重生的福音。
4医疗帮扶——腹膜透析下基层中国是尿毒症患者众多、医疗资源相对贫乏的人口大国。
然而,目前腹膜透析在中国各地区发展尚不平衡,中、小城市尤其是远离中心城市的边远地区,腹膜透析开展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改善和提高。
针对这一现状,广大腹膜透析工作者纷纷下基层、走边疆,让腹膜透析新技术进入基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左力教授以分级诊疗为主线,提高腹膜透析服务的可及性、保质保量并安全地在基层开展腹膜透析服务。
余学清教授国际上率先创建了腹膜透析卫星中心模式,10余年来,他率领自己的合作团队,协调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艰苦努力,最终建立了中国最大的腹膜透析中心[7]。
其当时所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患者数已排名世界前二,医疗技术和患者存活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指导中国南方的12家卫星中心共收治患者数千人,并将规范的腹膜透析推向基层,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29个分中心加入。
随着越来越规范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腹膜透析患者可以在就近的中心,得到同样的治疗管理。
2018年,余学清教授被推举为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候任主席,体现了我国学者在国际腹膜透析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我国学者走向世界、引领世界重要标志。
5引领潮头——产学研用,硕果累累长期以来,关于腹膜透析治疗的大多数循证医学证据均来源于北美、欧洲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由于人种、发病率、医疗条件、治疗基线水平以及残余肾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结果往往不能直接应••662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10月第18卷第10期Chin J Blood Purif,October,2019,Vol.18,No.10用于国内的腹膜透析患者。
因此,既要尊重国际指南,又要探索适合国人特点的治疗方案。
在一代代肾脏病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中国有关腹膜透析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结果也获得长足的进步,我国腹膜透析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就,在国际领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