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点火提前角在电控点火系统中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63
表JX—2淮海技师学院教案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课题: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的控制功能教学目的、要求:1. 掌握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
2.熟悉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闭合角控制、爆震控制的必要性和控制方式教学重点: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教学难点: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爆震控制方式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示例讲解,多媒体动画演示教学后记: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的爆震控制是通过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大小实现的。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点火提前角应减小而未减小时,爆震容易发生。
此时,电控单元应适当减小点火提前角。
表JX —2 2板 书 设 计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一、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方式1.开环控制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有关传感器提供的发动机工况信息,从内部存储器内提取相应的基本点火提前角,再对发动机的非正常工况修正而得出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以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对控制结果的好坏不予考虑。
特点:控制系统简单、运算速度快,但其控制精度取决于各传感器的精度。
2.闭环控制方式在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同时,不断检测发动机的有关工作情况,如发动机是否爆震、怠速是否稳定等,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使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点火工作状态。
特点:基本不受使用因素的影响,控制精度高。
二、闭合角控制三、爆震控制1.必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汽油机的潜能,应将点火提前角控制在接近临界爆震点,同时又不能使发动机发生爆震。
若使发动机的点火系达到这样的性能要求,对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必须采用爆震反馈控制。
2.基本原理爆震反馈控制即对发动机的气缸压力或其它能对发动机爆震作出判断的相关参数进行检测,电控单元根据检测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对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作出判断,然后发出相应的执行指令,对点火提前角进行必要的修正。
3.爆震检测检测的方法有气缸压力检测、燃烧噪声检测和发动机机体振动检测等。
课次:课题: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教学步骤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掌握点火系统元件检测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点火系统工作原理,检测三、课前准备1.桑塔纳2000整车2.万用表或诊断仪3.实习报告或维修手册四、教学方法(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一.电控点火系统的作用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减少排气污染,要求点火系统不仅能提供较高的点火能量,而且对点火时刻的控制要求有较高的精度,对发动机各种工况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因此,现代汽车在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实现电控单元控制的同时,对点火系统也广泛采用了电控单元控制。
发动机运转时,曲轴位置传感器和上止点位置传感器判断出曲轴位置和汽缸冲程,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其它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修正,最后确定最佳点炎提前角并向电子点火控制装置发出精确的点火控制指令;电子点火控制装置依据点火控制指令切断或接通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由于电流的变化,点火线圈二次电路在互感电动势的作用下产生很强的高压电;这个电输送到火花塞后,在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同时,ECU 利用爆震传感器对点火提前角实施反馈控制。
二.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1.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ECU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和一次电路导通角,实现对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的控制,并将点火控制信号输送给点火控制器。
2.点火模块根据EUC输出的点火控制信号来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的通与断。
3.传感器传感器是将电信号或非电信号经整理后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运转工况我,为ECU提供曲轴转速、曲轴位置、节气门开度、负荷、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和流量、启动开关状态、蓄电池电压、废气中氧的含量等有关发动机运行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各种信息。
(1)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
(2)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三.电控点火系统的控制1.点火提前角的确定(1)基本点火提前角根据发动机负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来确定。
发动机点火控制汽油发动机采用微机控制点火控制点火系统能将点火提前将点火提前角控制在最佳值,使可燃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温度和压力达到最大值,从而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性,同时还能提高燃油经济型和减少有效气体的伤害。
发动机点火能量的高低取决于点火线圈通电时间的长短即点火导通角,点火导通角的大小与蓄电池的电压和转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电控发动机上可以实现对点火导通角有效的控制。
使发动机产生最大动力的有效方法增大点火提前角。
但是点火提前角过大又会引起发动机爆震,发动机爆震一方面会导致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另一方面会导致发动机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损坏。
消除爆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迟点火提前角。
在电控发动机上采用爆震控制。
任务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任务目标1.发动机的点火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发动机的点火控制一、点火提前角的确定汽油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表适当的提前一些。
通常把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和油耗最小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大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排放等。
发动机工况不同需要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怠速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使怠速运转平稳,降低有效气体的排放量和减少燃油消耗量;部分负荷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提高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大负荷时最佳点火提前角是为了增大输出转距,提高动力性能。
微机控制的点火提前角0由初始点火提前角0 i、基本点火提前角0 b和修正点火提前角0 c 三部分组成,即0 =0 i+0 b+0 c1.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又称为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结构形式,一般为上止点BTDC°6 - BTDC12 °。
在下列情况时,由于发动机转速变化大,空气流量不稳定,点火提前角不能准确控制,因此采用固定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其实际点火提前角等于初始点火提前角。
1)发动机启动时;2)发动机转速低于400r/min 时;3)检查初始点火提前角时。
教学简案2-2检修发动机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本章参考节数:6节【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分好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小组讨论与合作,正确制定计划并实施,小组长起学习组织者作用。
强调实习纪律,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课题导入】由于节能与环保的要求,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传统的点火系统有什么不足之处,白金触点为什么容易烧蚀,烧蚀后有什么危害?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如何解决此问题?【讲授新课】(3课时)一、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总体组成和工作原理1、传统的点火系统有什么不足之处,白金触点为什么容易烧蚀,烧蚀后有什么危害?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应运而生,能够很好解决此问题。
2、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有什么功能,如何完成?引导学生认识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总体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掌握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的基本控制和修正控制。
1、掌握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的基本控制。
2、掌握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的点火提前角的校正控制。
三、熟悉影响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主要部件、主要传感器检测1、点火线圈及其点火器线路的检测。
2、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技能训练】(2课时)一、目标任务掌握点火系统的检修。
二、分组操作1、在丰田花冠实训车上查找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的主要部件和主要传感器。
2、认读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电路,小组合作制定检修计划并予以实施。
三、巡回指导1、观察每个小组的计划制定和学习进展。
2、及时恰当引导,讲解个别难点。
3、注意学生学习的安全操作。
【课程评价】(1课时)本次课主要讲解了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点火控制和点火提前角的校正,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点火系统电路的检测。
小组讨论在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SA)系统检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有什么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点火延迟角的概念点火延迟角是内燃机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指的是内燃机中,当气缸压缩冲程结束后,点火开始的时刻与气缸顶死点之间的夹角。
点火延迟角的大小对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动力输出和排放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
点火延迟角的主要作用是在适当的时机点燃空燃混合物,以保证燃烧效率的最大化。
在压缩冲程结束后,点火延迟角确定了点火的时机,它直接影响着燃烧过程的进展。
如果点火延迟角过小,即点火提前,会导致燃烧过早发生,燃烧过程被压缩工作作用力所抵消,使得燃烧压力下降,容易引起抖振和噪音增加。
同时,由于燃烧过早,高温热气传递到缸壁,容易导致过早热应力、高热应力和热点。
相反,如果点火延迟角过大,即点火滞后,会导致燃烧过晚发生,使得气缸压力无法提前达到峰值,燃烧过程被延迟,容易导致发动机动力输出下降,油耗增加,排放物增加。
过晚燃烧还可能导致爆震,会给发动机和车辆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点火延迟角的选择应该是在发动机设计之初就需要经过深入的燃烧实验和数值计算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点火延迟角应该根据燃料的贵容积热值、抗爆性能和发动机的设计参数来确定。
例如,柴油机点火延迟角的选择会受到柴油的燃烧特性和燃油喷射系统的影响等。
而在汽油机中,点火延迟角的选择应该根据燃料的辛烷值、进气道进气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此外,点火系综实施点火延迟角的调整也非常重要。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电子点火系统,通过对点火系统进行控制,提前或滞后点火时机来实现点火延迟角的调整。
利用电子点火系统的优势,可以实现精确的点火延迟角控制,以适应不同工况下发动机的需要。
总之,点火延迟角是内燃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燃烧效率、动力输出和排放水平等方面。
在发动机设计和调整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和精确调整点火延迟角,可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
因此,点火延迟角的概念和使用对于理解和优化内燃机的点火系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