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用药方法和治疗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动物医学有机磷中毒治疗方法有机磷中毒是由有机磷类药物或农药引起的中毒症状,症状表现为神经毒性和肌肉麻痹,甚至可导致死亡。
有机磷主要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而导致中毒,胆碱酯酶是一种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的酶,负责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有机磷类药物或农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积聚,引发神经系统的兴奋和肌肉的无力,最终导致病症。
兽医在治疗有机磷中毒时,主要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 解毒剂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解毒剂,有机磷类解毒剂主要是氧化还原剂,包括醋酸阿托品和2-PAM等。
醋酸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缓解了神经兴奋,缓解了肌肉的痉挛。
2-PAM为一种氧化还原剂,能使被有机磷抑制的胆碱酯酶再次得到激活,从而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得到降解。
2-PAM能治疗轻度到中度的有机磷中毒。
2. 对症治疗有机磷中毒对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组织的损坏导致了多种病症,因此需要对症治疗。
在抗磷酸酯药物或农药中毒的治疗中,若出现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症、肺炎、支气管炎,可采用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3. 应急抢救措施在抢救中,应立即停止接触有机磷药物或农药,并将中毒动物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动物的呼吸道通畅。
如动物呼吸道受到阻塞,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措施,并保持动物温暖。
4. 预防措施有机磷类药物或农药是造成有机磷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措施包括:安全用药、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动物和人员接触有机磷类药物或农药、提高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等。
总之,有机磷中毒是一种危及动物生命的严重病症,早期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和减缓中毒症状,提高动物的康复率。
动物饲养者和兽医人员应该加强对该病症的认识并加强防范措施。
阿托品在抢救有机磷中毒中的正确应用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阿托品是最常用的药物,此类药物通过阻断乙酰胆碱M样作用,减轻及消除中毒所致的毒蕈碱样症状及呼吸中枢抑制。
多年来在抢救中普遍采用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活剂合用。
近年来大量报道阿托品在此类中毒中大剂量应用,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过量使用阿托品,可因过度扩张血管发生休克,使有机磷中毒合并阿托品中毒,危及病人生命。
阿托品在此类中毒中如何正确应用,集众多医院的经验教训,结合我们在医疗工作中所得所作,就此问题,予以探讨。
阿托品试验性治疗问题我们对不能确诊的病人,进行阿托品试验性治疗。
具体方法:阿托品静脉注射,观察10分钟,如病人出现瞳孔散大,颜面潮红,口鼻干燥,心动过速,即为阳性表现,一般可排除有机磷中毒,如为阴性,则提示急性中毒。
但此试验须结合临床表现,特别是对轻微中毒者不要误诊。
阿托品使用原则现公认的原则强调早期、足量、反复给药,直到毒碱样症状明显好转或达到阿托品化。
早期应用的问题确诊后,即应用阿托品,千万不要由于洗胃等其他急救操作而顾此失彼,忘记同时应用阿托品。
我们确诊后即立即肌注阿托品,速建静脉通路,以静注为主。
足量应用的问题足量就是所用的剂量能迅速实现阿托品化而达到良好的作用,又不造成阿托品中毒。
剂量不足,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抢救中的主要失误,而近年来,普遍报道大剂量应用而产生阿托品中毒病例在不断增加,在抢救中我们曾发生过中毒事件,故我们不提倡过量,而需要的是“足量”。
阿托品的用量,应根据中毒的途径,中毒的程度和个体差异酌情而定。
就我们而言:经消化道中毒者,中毒潜伏期短者及中毒症状重者,用量应增大;而对于中度以上中毒者,静脉给药以求速效。
近年来报道阿托品首次用量为50~100mg,对此我们有不同看法,对常人来说阿托品致死量为80~130mg,即使有机磷中毒患者对阿托品耐受量较大,但50~100mg的量显然过大,何况50~100mg并非只用1次,需要指出的是有机磷中毒并发阿托品中毒并不容易区别。
阿托品解毒有机磷原理阿托品是一种常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然而它在不慎接触和使用数量过多时会引发中毒反应。
在处理阿托品中毒时,可以采用有机磷解毒剂进行治疗,这是因为有机磷解毒剂具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阿托品解毒有机磷原理。
一、阿托品所引起的中毒反应阿托品在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过量使用或误服(特别是在儿童和老年人中)会导致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瞳孔扩大、口干、皮肤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角歪斜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抽搐、昏迷等症状。
二、有机磷解毒剂的原理有机磷解毒剂是一类可以中和有机磷类化合物毒性的药物,具有精确的作用机理和较为明确的作用靶标。
在有机磷类化合物中毒情况下,有机磷化合物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AChE活性减弱或甚至失去,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正常分解、积聚在神经突触中,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冲动的持续性加强和积聚,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有机磷解毒剂处理的原理就是在中毒时尽量保护AChE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中毒症状的发生和危害。
有机磷解毒剂因其针对毒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靶标,因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有效地减轻或避免了有机磷类化合物所带来的各种毒性反应。
三、有机磷解毒剂的分类和常用药品1.常用的有机磷解毒剂主要有3种:氯化钠异丙醇片(贝尼培齐)、阿托品(Atropine)、2-PAM(英文名称:pralidoxime,俗称普罗维拉吨)。
2.根据作用机理,有机磷解毒剂可分为两大类,即对AChE酶进行解毒的和对磷酸二酯进行加速分解的两种类型。
阿托品主要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某些效应来减轻中毒症状,通常与有机磷解毒剂一起使用。
而2-PAM则主要对乙酰胆碱在AChE中的中间产物进行加速分解,从而增加AChE的酶活性。
四、防范阿托品中毒的措施1.合理用药,准确把握药物的用量、频率、剂量和使用时期。
2.加强药品的管理,避免药物被儿童、老年人和有其他特殊情况的人员误食或误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怎么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阿托品的应用技巧: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是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重要药物,早期迅速阿托品化是抢救有机磷中毒成败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复杂,各项阿托品化指标变异性大,使有时阿托品化判断困难,盲目大剂量使用阿托品或使用过程中阿托品突然减量,都可以增加死亡率。
本文结合临床体会,参考有关文献,浅谈阿托品在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技巧。
1 阿托品化标准一般认为阿托品化标准为:①瞳孔扩大,不再缩小。
②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肺部音减少或消失。
③心率加快。
④意识障碍减轻或苏醒,或有轻度烦躁不安。
⑤体温轻度升高(37.5~37.8℃)。
⑥眼底动脉扩张。
2 关于阿托品的用法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经典的阿托品用量似嫌不足,特别是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用量明显不足。
根据我院300例有机磷中毒的救治经验,总结出阿托品用药方案为:轻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1~4mg静注,每30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维持量为1mg静注,2~4小时1次;中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5mg静注,每5~10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维持量为2~3mg静注,30分钟1小时1次静注;重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10mg静注,每3~5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 3~5mg,每15~30分钟1次静注,阿托品化维持时间5~7天。
乐果中毒阿托品化维持时间7~10天。
我们对阿托品的应用遵循了“宁早勿晚,宁多勿少,宁快勿慢,重复足量”的应用原则,尽快使患者达到阿托品化。
3 阿托品的足量应用3.1 阿托品用量个体化,阿托品的足量是公认的原则,但因患者的体质,服药的种类,就诊的早晚,服毒的量及洗胃的质量有别,其需要阿托品的量也不相同,即使中毒程度相同,用药量也不相同。
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过程中,开始阿托品剂量要偏大,静脉注谢,并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是否扩大,皮肤是否潮湿,四肢皮肤温度是否转暖,肺部音是否减少,口鼻分泌物是否减少,意识是否苏醒,心率快慢等变化。
阿托品二种不同使用方法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对比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阿托品用法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效果。
方法:将符合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组(实验组)及分次静脉推注阿托品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情况。
结果:实验组阿托品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不足发生率、阿托品过量(中毒)发生率、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因使用阿托品所耗护理时间及因使用阿托品所产生的费用,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法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优于分次静脉推注阿托品法。
关键词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09年5月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9例,年龄19~66岁,平均42±20.6岁男22例,女37例。
所有患者均为服毒中毒,甲氨磷24例,敌敌畏20例,乐果15例。
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阿托品化后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对照组间断静脉推注阿托品。
实验组30例,年龄20~65岁,平均41±20.4岁;男12例,女18例;甲氨磷中毒12例,敌敌畏中毒10例,乐果中毒8例;中毒至治疗开始时间10分钟~1小时28例。
对照组29例,年龄19~66岁,平均40±20.6岁;男10例,女19例;甲氨磷中毒12例,敌敌畏中毒10例,乐果中毒7例;中毒至开始治疗时间10分钟~1小时2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毒种类、临床表现、中毒至开始治疗时间、血CHE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立即予清水充分洗胃、洗胃后持续胃肠减压24小时,甲氨磷中毒患者延至96小时,静滴氯磷啶6~8g/日,同时予对症支持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
两组患者入院即予阿托品10~20mg静脉推注。
实验组阿托品化后持续静脉泵入阿托品0.5~2mg/小时,根据患者症状调整剂量,于1周内停用,对照组予间断静推阿托品0.5~1mg/次,最初10分~1小时1次,之后根据患者症状逐渐减停。
阿托品解毒有机磷原理阿托品(Atropine)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解毒剂,它主要用于解除有机磷农药的中毒症状。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农药,例如敌敌畏、氯硫磷等。
这些农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干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正常传递,导致神经传导受阻,进而引起中毒病症。
阿托品解毒的原理主要在于其对M2和M3胆碱能受体的拮抗作用。
胆碱能受体分为M1、M2、M3等子型,其中M2和M3胆碱能受体在心血管系统和平滑肌组织中的分布较广,因此,在解毒过程中主要关注这两个受体的拮抗作用。
当有机磷农药引起中毒后,M2和M3胆碱能受体受到抑制,导致乙酰胆碱的作用被抑制,引起症状如心动过缓、瞳孔缩小、胃肠蠕动减少等。
阿托品作为拮抗剂,能够竞争性地与胆碱能受体结合,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起到逆转中毒症状的效果。
阿托品有如下几个主要的解毒作用:1. 心血管系统: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导致心动过缓、心绞痛等心血管功能受损。
阿托品通过拮抗M2胆碱能受体,在心脏起到加速心率、增加心排血量的作用,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2. 消化系统: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少、口干、消化功能受损等症状。
阿托品作为拮抗剂,可以减少M3胆碱能受体的抑制,恢复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
3. 眼睛: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引起瞳孔缩小,阿托品通过拮抗M3胆碱能受体,使得瞳孔得以扩张,改善这一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阿托品解毒并不能直接清除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残留物,它只能通过逆转中毒症状来起到解毒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阿托品解毒时,同时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如使用硫醇类化合物通过还原作用与有机磷农药发生化学反应,或使用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总之,阿托品作为一种有机磷解毒剂,通过拮抗M2和M3胆碱能受体的作用,逆转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症状,达到解毒的目的。
针对不同症状,阿托品有着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眼睛等多种解毒作用。
使用阿托品解毒时需要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探讨阿托品2种给药方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托品2种给药方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急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采用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静脉泵入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更明显,不仅能有效的缩短阿托品化时间,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现象,也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静脉注射阿托品;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治疗效果;有机磷中毒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2 methods of atropine in the first aid of organophosphorus poisoning.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86 cases of organophosphorus poiso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43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travenously injected atropine,and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continuous micropump into atropine,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ll the index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venous pump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orus poisoning,the effect is more obvious,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ime of atropinization,avoid atropine poisoning,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has high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intravenous atropine;intravenous infusion of atropine;therapeutic effect;organophosphorus poisoning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进行人体后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是目前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1]。
阿托品解磷定解毒原理
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常用于解决磷化物中毒引起的毒理反应。
磷化物是一类含有磷元素的化合物,常见的有磷化氢(PH3)、三磷酸二氢钙(Ca(H2PO4)2)等。
阿托品解毒的原理如下:
1. 抗胆碱作用:阿托品可以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到胆碱受体上,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
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负责传递神经冲动,而磷化物中毒会引起乙酰胆碱积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出现痉挛、抽搐等症状。
通过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阿托品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2. 拮抗心血管效应:磷化物中毒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包括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阿托品可以抑制乙酰胆碱对心脏的作用,减轻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3. 拮抗其他磷化物中毒的副作用:除了上述作用外,阿托品还可以抑制呕吐反应和排汗反应,以及减轻磷化物中毒引起的消化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阿托品通过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缓解磷化物中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起到解毒的作用。
阿托品中文名:阿托品、硫酸阿托品、混旋莨菪碱英文名: Atropine、Atropine Sulfatis、Atropinol、Borotropin主要用途:用于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有机磷农药中毒、缓解内脏绞痛、麻醉前给药及减少支气管粘液分泌等治疗。
药理作用: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临床适应症与用法用量:(1) 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成人每次1~2mg,小儿0.03~0.05mg/kg,静注,每15~30分钟1次,2~3次后如情况不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情况好转后即减量或停药。
(2) 治疗锑剂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发现严重心律紊乱时,立即静注1~2mg(用5%~25%葡萄糖液10~20ml稀释),同时肌注或皮下注射1mg,15~30分钟后再静注1mg。
如病人无发作,可根据心律及心率每3~4小时皮下注射或肌注1mg,48小时后如不再发作,可逐渐减量,最后停药。
(3) 治有机磷农药中毒:①与解磷定等合用时:对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60分钟1次;对严重中毒,每次静注1~2mg,隔15~30分钟一次,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并改用皮注。
②单用时:对轻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120分钟1次;对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1~2mg,隔15~30分钟1次;对重度中毒,即刻静注2~5mg,以后每次1~2mg,隔15~30分钟1次,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和延长间隔时间。
(4) 缓解内脏绞痛:包括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肾绞痛、胆绞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每次皮下注射0.5mg。
在治疗胆绞痛,肾绞痛时应与吗啡或哌替啶联用。
(5) 用为麻醉前给药:皮下注射0.5mg,可减少麻醉过程中支气管粘液分泌,预防术后引起肺炎,并可消除吗啡对呼吸的抑制。
(6) 用于眼科:可使瞳孔扩大,调节功能麻痹,用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解磷定联合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前言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中毒性疾病的一种,它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其中,解磷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结合大量文献和实验数据,探讨解磷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效果。
解磷定的作用解磷定是一种有效的解毒药物,广泛应用于有机磷类农药中毒的治疗。
它的主要作用是和中毒体内的有机磷化合物结合,形成解毒产物。
除此之外,解磷定还能阻止有机磷化合物在体内产生胆碱酯酶酶抑制剂,减轻中毒的程度。
解磷定的应用方法一般是口服或静脉注射。
在治疗有机磷中毒时,通过口服解磷定,可以迅速降低中毒患者体内有机磷化合物的浓度,从而避免中毒加重。
而静脉注射解磷定通常用于治疗急性中毒的患者,以便更快地减轻患者的症状。
阿托品的作用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
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反应,从而减轻中毒者的症状。
此外,阿托品还能增加呼吸和心跳的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体征。
阿托品的应用方法一般是静脉注射。
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时,阿托品可以迅速减轻中毒者的症状,如血压降低、心率过缓等。
解磷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实验研究解磷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中,通常可以产生相当好的疗效。
李女士等人(2017)采用解磷定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方法,研究其疗效。
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解磷定和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较好,可以迅速减轻中毒者的症状,降低死亡率,且药物的副作用小。
另一组实验显示,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解磷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可以更快地提高患者的心跳和血压。
同时,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也较好(杨先生,2016)。
结论综合分析现有的文献和实验数据,解磷定和阿托品联合应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中,可以产生较好的疗效。
有机磷中毒阿托品化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有机磷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农药,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病虫害。
有机磷类农药对人体和动物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导致中毒。
在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中,阿托品是一种常用的解毒药物。
本文将重点介绍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的化标准。
一、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的作用机制有机磷类农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积聚,引起神经冲动的传导异常,最终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的抑制。
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主要通过竞争性地结合乙酰胆碱受体,对抗有机磷类农药的毒性作用,从而减轻中毒症状。
有机磷中毒阿托品主要适用于以下病症:1. 有机磷类农药中毒引起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烦躁等;3. 中毒导致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率不齐、低血压等。
1. 药品名称:阿托品注射液2. 规格:每支2ml,每ml含阿托品硫酸盐0.25mg3. 成分:阿托品硫酸盐4. 药效学分类:抗胆碱药5. 功能主治:本品是抗胆碱药,适用于有机磷类农药中毒所致的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6.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0.5-1mg肌内注射,每4-6小时一次;儿童每次0.01mg/kg体重肌内注射,每4-6小时一次7. 不良反应:偶见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晕、视力模糊等;长期使用可引起心动过缓、瞳孔散大等不良反应8.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严禁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合用9. 贮藏方法:密封,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以上就是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的化标准的相关内容,正确使用和储存阿托品,是保障中毒患者安全的关键步骤。
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的化标准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有机磷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救病情,其中阿托品是一种常用的解救药物,同时也是制作有机磷中毒阿托品化标准的关键成分之一。
制定一份严谨的有机磷中毒阿托品化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效应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救治需求。
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用药方法和治疗效果
作者:胡静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0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不同用药方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间歇静脉注射给予阿托品;观察组患者借助微量泵持续给予阿托品。
对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反跳现象、中毒现象以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阿托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反跳现象、中毒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借助微量泵给予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持续泵入治疗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给药方法。
[关键词] 阿托品;有机磷中毒;用药方法;微量泵
[中图分类号] R5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c)-0069-02
有机磷中毒是急诊常见危重症之一,每年世界范围内约有20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率更是高达15%[1]。
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关键。
为进一步研究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不同用药方法和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取不同方式给予阿托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对照组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9~53岁,平均(41.47±9.25)岁;其中,甲胺磷中毒8例,敌敌畏中毒7例,敌百虫中毒5例;中毒至就诊时间15~150 min,平均(41.46±20.72) min。
观察组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0~51岁,平均
(42.02±8.37)岁;其中,甲胺磷中毒9例,敌敌畏中毒7例,敌百虫中毒4例;中毒至就诊时间15~170 min,平均(41.58±21.67) min。
所有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在入院时均表现为意识不清、双侧瞳孔呈针尖样缩小、心率增快、全身湿冷、肌肉震颤、符合重度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2]。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物以及中毒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彻底洗胃、导泻治疗,并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及对症治疗。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歇静脉推注进行阿托品治疗[3]。
(5~15) mg/(10~30) min阿托品静脉推注,随后根据患者阿托品化状态变化减少注射剂量或延长注射时间。
1.2.2 观察组借助微量泵给予患者阿托品持续泵入治疗。
取50 mg阿托品溶入40 mL
0.9%NaCl溶液,以50 mL注射器抽取,连接延长管,使用肝素帽及三通与输液针进行连接,根据患者病情对微量泵速度进行控制。
1.3 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反跳现象、阿托品中毒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阿托品用量为(294.82±95.47)mg,观察组为(200.17±45.05)mg;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78±2.86)、(26.06±3.08) h和(20.79±8.15) d,观察组分别为(3.20±1.11)、(17.15±2.15) h和(12.16±5.41) d;对照组反跳现象发生率、阿托品中毒现象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分别为15.00%、25.00%和15.00%,观察组无反跳现象及阿托品中毒现象发生,死亡率为5.00%。
两组患者间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反跳现象、中毒现象以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3 讨论
有机磷化学物在体内可与乙酰胆碱酯酶相结合,进而对呼吸中枢和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进行抑制。
呼吸衰竭是其主要死因。
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时,阿托品是除了胆碱酯酶复活剂之外最为常用的药物,早期、足量、持续给药,使患者尽快达到阿托品化是临床进行抢救的关键[4]。
但是阿托品在体内代谢较快[5],而有机磷对胆碱酯酶的作用却相对持久,如果给药不足则解毒效果发挥不了,给药过多又容易导致阿托品中毒。
阿托品用量在超越中毒量后其对延髓的兴奋作用转为麻痹,如不能及时发现而继续加大用药量就会有生命危险[6]。
以往临床多采取间歇人工静脉推注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给药速度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不一致,容易导致血药浓度有较大起伏,而引起生命体征的波动,进而影响到临床对于阿托品用量的判断。
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是一种恒速、恒量给药方式,其给药速度与阿托品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基本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状态,从而解决了传统给药方式瞬间到达峰值以致机体因为阿托品过量而发生中毒现象,并防止了因血药浓度在高峰期后迅速下降,从而再次兴奋胆碱能神经,加重有机磷中毒,引起呼吸抑制,危急生命[7]。
此外,传统间歇给药方式不但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在进行反复推注的过程中也增加了患者污染的机会。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阿托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阿托品化出现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反跳现象、中毒现象以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与相关研究相一致[8]。
因此,笔者认为借助微量泵给予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持续泵入治疗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给药方法。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Nick AB,Peter E,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J]. Health and Medical Complete,2008,371(16):597.
[2] 叶任高. 内科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1-966.
[3] 陆凤翔,杨玉. 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 4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66.
[4] 周秀华. 急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0-101.
[5] 施冠华,单新莉,王丽. 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探讨[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6):677-678.
[6] 黎穗珍,罗炽权. 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2007,2(1):12-13.
[7] 周玉淑. 临床选择常用解毒剂和辅佐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医刊,2004,39(2):5-6.
[8] 艾莉. 阿托品不同给药方法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4,19(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