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及乳化现象.
- 格式:pptx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4
第2课时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及乳化现象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变化。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应用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乳化现象的实验探究,形成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乳化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及吸热现象的理解。
情境导入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溶液的形成,那么在溶液形成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清洗污物,但有时却用酒精、汽油清洗;而在清洗衣服及油污时一般用清洁剂等,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提出问题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探究实验【设计实验】取NaCl、NH4NO3、NaOH三种物质溶于水,观察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
【进行实验】①取3个烧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②将NaCl、NH4NO3、NaOH分别取两药匙加入上述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完全溶解后,测量溶液的温度,将温度记入下表中。
③用手小心触摸3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溶质NaCl NH4NO3NaOH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解现象完全溶解完全溶解完全溶解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实验结论】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NaCl 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几乎不变。
总之,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变化: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
探究点二乳化现象提出问题1.你家中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清洗的?2.洗涤剂为什么能除油污?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讨论相关知识。
了解乳化现象。
实验活动1.向试管内加入水和植物油,充分振荡;2.向试管内加入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充分振荡。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二、教学重点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着吸热和放热现象,感知固态、43、溶解时的热效应。
三、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植物油、洗涤剂、水、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广口瓶、橡胶塞、玻璃管、橡胶管、U形管、气球、蜡烛、小木块等仪器和固态、43、等药品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3分钟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知道就能可以溶于水,植物油能溶于水吗?我这有两块沾有油污的手帕,你能帮我洗干净吗?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见解。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新课讲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探究活动1如何去油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以下表格:亲手实验,学生积累了25分钟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
[提问]: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否和上节课配制得到的溶液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液体稳定吗?[小结]:这种液体叫做乳浊液。
[提问]:沾有油污的手帕该怎么清洗呢?现在实验桌上有洗涤剂、肥皂水、汽油、纯碱溶液等,用你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把手帕上的油污洗干净。
[提问]:汽油和洗涤剂去油污的道理一样吗?[提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振荡现象倒掉液体后的试是否干净。
前后静置水和植物油水、植油和洗涤剂小组讨论。
形成共识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比较哪一种方法使油污手帕洗得更干净。
学生倾听讲解各抒己见,介绍自己生活中见过的乳化现象。
一些感性知识,讨论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的理解溶解和乳化的区别,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2课时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及乳化现象【学习目标】1.探究几种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学习重点】了解乳化现象和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典型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学习难点】乳化概念和乳化现象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NH4NO3溶解时,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选填“升高”或“降低”,下同),而当NaOH溶解时,正好相反,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
2.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其特点为: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2)乳化现象: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油分散成无数的细小油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即增强了乳浊液的稳定性。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合作探究1】完成教材P29的“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观看课件视频,完成下表。
1.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 NH4NO3NaOH加入溶质前的温度/℃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溶解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加入溶质后的温度/℃温度基本不变温度降低温度升高2.结论:有的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如氢氧化钠;有的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降低,如硝酸铵;有的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没有明显改变,如氯化钠。
知识点二乳化现象【提出问题】把植物油放入水中能否形成溶液?【合作探究2】完成教材P30的实验9-4,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用水冲洗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分层浑浊分层不干净水、植物油及洗涤剂分层浑浊不分层干净1.乳浊液:指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一般不均一、不稳定,但如果加了乳化剂后,得到的乳浊液可稳定存在。
2.乳化作用:指将难溶性的液体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而不能再聚集成大的液滴的现象。
3.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