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概述1 (1)
- 格式:ppt
- 大小:438.50 KB
- 文档页数:89
第一讲基础概念一、创造1. 创造基本概念概括地认为:创造就是首创或改进的形形色色的事物。
所谓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及其变化的现象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都可称为事物。
首创或改进的事物就是创造,例如星云的收缩创造了星球,地壳的运动创造了山脉湖泊……这些属于自然的创造。
再如,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人类在探寻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自然科学,在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社会科学……这些属于人类的创造。
所谓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
有关专家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
“首创”就属于“第一创造性”。
它是指人类历史中出现的重大发明和创造,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瓦特的蒸汽机等。
第一创造性是为少数人所拥有的活动。
“改进”是属于第二创造性。
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把握某些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加以吸收和溶解,再创造出大量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物。
第二创造性是较为广泛的社会性活动。
2. 创造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能动性,任何创造性活动者都是有目的的,人们总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从事创造活动。
像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如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组织机构重组等。
(2)新颖性创造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最大区别是其具有的新颖性。
新颖性、主要表现在创造活动的结果上。
有些是全新的结果,如电灯的发明,有些是局部的革新,或对原有产品的重新设计等。
(3)否定性“新”的事物总是对“旧”的事物一定程度的否定,创造活动是新事物的产生活动,必然包含对过去或现在事物的否定,即使是全盘接受旧事物而增加某些特性也是对旧事物没有增加的特性所产生结果的否定,这才导致增加新特性。
步行——自行车——汽车——飞机。
(4)过程性尽管有些创造活动很短暂甚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其中的详细步骤,但是任何创造活动都是一个在时间甚至于空间有一定持续性并且有资源消耗的过程。
创造学(1)1.创造学(Creatology): 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管理、艺术以及其它所有领域中的创造发明活动并探索其中创造发明的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2.创造学的基本原理第一条基本原理(创造力的普遍性)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评论“创造”时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认为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能力。
①生理残疾的人同样具有创造力。
残疾人常常取得惊人的成果,常常令生理健全的人汗颜和羞愧。
例:胡一舟的指挥才能。
心理有残疾的人也同样有骄人的业绩。
如大画家梵高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例:天才还是疯子。
日本迪斯尼乐园的环卫工人将打扫卫生的动作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创立了独特的打扫卫生的韵律操,最后发展成游客必看的一个节目。
①“智商不高,难以创造”智力不等于创造力,高智商并不等于高强的创造能力。
②“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创造”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
本本上学历不代表实际的创造能力。
③“年岁大了,不能力创造”爱迪生81岁取得第1033项专利。
④“外行怎么创造显微镜、照相机、彩色胶卷、电报、电话等都是由文职人员发明的。
创造学的第二条基本原理是——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相关的学习或训练、通过创造教育的实施而被激发出来的。
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创建扩招的国内第一个工业自动化创造工程试点班的办学情况就是有说服力的一例。
这个试点班公招27人,入学前全是一般高中生,无一人有发明创造成果,业务一人听说过创造学。
然而,经过科学的创造教育,毕业时,全班共有几百项发明创造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5项,在校内引起很大的反响。
3.举例说明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一)知识的多少与创造能力的关系第一、知识多的人,创造能力并不一定强知识多的人,否定条件知道的多,束缚其创造能力的发挥、妨碍创造活动的开展;人们往往因知识丰富而导致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不容易有创造性的发现第二,知识少的人,其创造能力不一定差知识较少的人有时思维反而活跃、想像特别丰富,因而创造性更为强烈.所以也能形成较强的创造能力。
什么是创造学创造学的分支创造学能够有效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劳动环境,那么你对创造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创造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创造学的介绍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
因为创造发明是人类劳动中最高级、最活跃、最复杂、也是最有意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人类追求新的有价值的功能系统。
而创造发明可以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劳动环境,因此创造发明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创造学的科学分支研究意义当前是创造发明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现象上看是产品竞争,从实质上看是智力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造发明的竞争。
创造学就是要通过对创造发明史和当今大量的发现、发明的过程实例进行解剖、分析、研究,力求找出创造发明活动的规律,借助规律有效地进行各种创造发明。
创造学的分类及研究的内容创造学的分类:创造学研究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因为创造过程遍及各行各业,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有关创造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对任何一个实践领域都具有现实意义,对任何一个立志搞革新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
衍生领域创造学已经发展并衍生许多分支领域,大体归纳为三类:①创造科学——它是研究创造活动,揭示创造活动和创造过程的客观规律,是对创造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创造性科学一一研究人的创造性,开发人的创造性,培养、造就创造性人才,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③创造工程一一研究各种有效地创造发明方法,促进创造发明效率的提高,它是创造学最富于应用性的一个领域。
此外,还出现了与其它科学交叉的边缘分支,如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性开发学等等。
总之,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研究重点。
研究内容1.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人们的意识或创造欲望的反映。
创造学研究者认为,创造者必须具有以下五种精神:①造福于人类的精神;②敢想、敢干、敢于实践的精神。
③达不到目的誓不罢休、百折不挠的精神;④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创新的精神;⑤坚持不懈、虚心好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