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桂粤省界水文站 公众开放区的几点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376.15 KB
- 文档页数:3
广西水文站综合防雷技术的若干思考目录一、水文站防雷工程设计规范及依据 1二、广西水文站防雷等级划分 1三、广西水文站防雷特点 1四、广西水文站防雷要求和综合性防雷方案 2(一)水文站防雷目的 2(二)水文站综合防雷方案 21.水文站各类建筑物直击雷的防护措施22.水文缆道直击雷的防护33.电源系统防雷与接地34.通信与测验数据线路的雷电防护35.ADCP系统的雷电防护46.接地系统4(1)接地装置一般要求 4(2)广西水文站接地装置的设计 47、等电位连接6(1)等电位连接的作用 6(2)水文站电子信息系统等电位措施 6五、结语7六、参考文献8浅谈广西水文站综合防雷技术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水文站也逐渐配备了计算機、通信电台、自动化测验设备等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耐雷击水平低,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一旦遭受雷击过电压的冲击,轻则造成这些电子系统的运行中断、设备损坏,更重要的是这些系统所担负的那些须实时运行的后续工作的中断瘫痪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水文站区域内建筑物、人员及设备不受雷击危害,最大限度降低雷击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需对水文站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要做到有效的防雷,必须进行综合性的防雷设计,分析各个水文站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危害特点,结合水文站设施设备现状,提供水文站建筑物及露天设施应采取防直击雷的设计方案;提出水文自动测验系统,水情信息传输系统等电子设备应采取防雷电感应及防雷电波侵入的设计方案;提出水文站建筑物设施、设备系统接地及等电位连接方案,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一、水文站防雷工程设计规范及依据水文站防雷设计没有本行业的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国家标准GB50057-2010)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50343-2012)是所有建筑物防雷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共同遵守的依据,水文站也不例外。
水文站受水利工程冲击的思考及建议摘要:目前社会城市建设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社会能源需求总量也进一步增加。
现阶段受高效、环保、节能等环境因素和能源产业政策布局的影响,使得水资源利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实施,因其清洁、便利、能源储备等多种特征,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应用到各行业领域发展中,也因此直接带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
在享受水利工程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水文观测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水利工程造成河道流速与流向的变化,给水文监测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水文站;水利工程;改进路径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能源供应问题,为社会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能源需求,在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政策背景下,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水利设施工程的建设力度,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便利清洁的能源,但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使水文测验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水文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一方面改变了水资源本身的特定属性,一方面还影响到了水文站的建设工作。
为了将水利工程对水文监测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减少因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使二者能够得到有机结合,推动水文站作用能够发挥,进一步促进水利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及时地采取措施,确保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
1.水文站的作用及发展现状水文站是水文事业发展过程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文信息数据以及相关气象信息进行观测和搜集专业的基层水文工作机构,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搜集来的特定区域内的水文数据信息,通过整理汇编形成统一规范化的水文规律资料,满足相关部门对于水资源的评价、保护、水利能源测算、水资源调度等及科学研究的需要,为上述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信度较高的资料数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水文事业的快速进步,从原有传统落后的水文观测方式和设备仪器逐步发展到现代拥有先进的高科技的水文观测技术和设备仪器,使水文观测信息的准确度进一步得到提高,观测作业范围和观测质量有了整体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为了进一步防止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一步加强了水文观测站点的建设力度,有效地降低了自然灾害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也使得水文站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充分体现,并持续发展着重要作用。
浅谈水文站网建设与管理摘要:水文站网作为水利资源管理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于加强水利资源管理效果,提升水利资源利用效率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先对影响水文站网建设与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了提升水文站网建设与管理工作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水文站网;建设;管理前言: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类型,虽然我国河流众多,但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的普遍现象。
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水文站网得以有效建设,这为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对水资源需求的逐渐增大,水文站网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身功能性与实效性,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影响水文站网建设与管理效果的因素为了提升文章的效果,笔者将影响水文站网建设与管理效果的因素进行单独分析,其目的是为了更为清晰的认清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研究相应的对策,提升对策的实效性,为水文站网建设与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打好基础。
1. 影响水文站网建设效果的因素(1)水文站网密度低以大理为基础的大理、迪庆、怒江地区土地广阔,但其水文站网建设的密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地下水、水质采样点的观测项目极少,雨量站点在空间分布上也较为不合理,中小河流的区域代表站偏少,各地区站点相差较大,无法满足大量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分布及其产汇流参数综合进行规划设计的要求。
水质监测站的分布以怒江为主,水量控制监测仍存在空白区,区域存在不够合理的情况,无法满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防洪的需要。
(2)站网功能不完善站网功能不够完善引起的各类水文站点发展不平衡,也是影响水文站网建设效果的主要原因。
在社会生活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水文站网的功能性正处在一个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可持续发展水利变革的关键期,这种需求性的功能变革,使得水文工作必须要尽快实现水资源配置、保护、管理等功能性效果,以便达到对水资源的保护、生态安全的保障以及城市防洪需求的目标,但就当地的水文站网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尚未达到站网的功能性需求目标。
我局水文站建设问题思考建议一、局直管水文站、测验系统基本情况我局直管的水文站点包括岳城水库水文站、穿卫枢纽水文站、**上游遥测站、河道和水闸水位站,对河系的防洪预报、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岳城水库水文站为**控制站,属国家重点站,穿卫枢纽水文站为引黄跨流域调水控制站,为国家基本站。
岳城水库遥测系统主要功能为自动采集岳城水库上游太行山区等地的水情、雨情信息,并传输到**南局、海委和水利部防汛部门。
XXXX年三期工程建设完成后,遥测网络系统已经有41个站点。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水文设施、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工作需要1、岳城水库水文站**站测验设备均为1968年建站时的设备,经过三十年的运行后,设备老化损坏严重,XXXX年测流缆道铁塔报废后,**水文站流量测验只能在**公路桥临时断面进行。
2、穿卫枢纽水文站穿卫枢纽水文站现在使用的测验设备与仪器均为枢纽管理所测验组组建时购置的,存在着设备老化、运行状况不稳定的问题,特别是无防冰破冰的专用设备,断面全部封冻后,就无法正常开展测验工作。
3、岳城水库上游水文遥测系统三期工程投入使用至今,系统已运行达10年之久,存在问题较多。
根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XXXX)有关规定,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二)河系水文站网不够完善,没有入海控制站**新河是河系主要的行洪入海河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入海水情和水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新河上仅设有一个国家基本水文测站,即隶属于山东省的庆云水文站。
因此,在**新河河口处建设一所新的水文站,完善河系水文站网是非常必要的。
(三)水文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管理不规范目前,各水文站水文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没有建立独立的实物数量帐,重要仪器设备又无台帐管理,水文专用设施设备家底不够清楚,不利于对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管护,也影响水文测报经费预算的测算。
(四)水文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局两个水文站都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如岳城水库水文站是全河系最重要的水文站,该站不是独立的水文单位,行政归岳城水库管理局水情信息中心领导;穿卫枢纽水文站现与闸管所合署办公。
新时期广西水文监测站网发展的思考文宏展【摘要】针对广西各类水文监测站网逐步增加和优化的现状,通过建立河流水文监测率、水文监测站网布设密度等指标体系对水文监测站网进行了评价,指出还存在大部分小河流、局部山洪易发区域、部分重要城镇现状水文监测站网布设不足和部分地区水文测站资料系列长度不足等问题.结合新形势下,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四化"同步发展等对水文监测站网的需求,提出需要进一步提升水文监测站网自动测报功能,完善暴雨山洪水文监测站网、城乡内涝水文监测站网、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文监测站网、水资源管理考核水文监测站网等建议.【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水利;水文监测站网;水文监测;发展;研究【作者】文宏展【作者单位】广西水文水资源局,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6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近年来,随着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广西水文监测站网日益扩大,水文信息服务为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水文信息需求日显迫切。
水文监测站网作为保障水安全的重要信息载体,统筹解决水安全问题,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适应新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水文监测站网的布设和优化调整,值得我们深思。
近代的广西水文监测站网建设因水运而生,始于1897年龙州海关在左江开展的水位观测。
广西水文监测站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
清代和民国时期,因航运、防洪等需要,陆续设站开展水文观测。
新中国成立早期,围绕国家基本建设和流域防洪需求,进行了水文监测站网规划,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水文监测站网体系。
20世纪60~80年代广西水文监测站网处于振荡、发展、调整阶段。
水文观测站的建设情况汇报
水文观测站是用来监测水文要素变化的重要设施,对于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此向大家汇报水文观测站的建设情况。
首先,我们选址经过了认真的调研和论证。
选址是水文观测站建设的第一步,我们考虑了地形、水文条件、通讯便利程度等因素,最终选定了一个地势开阔、水文条件稳定、通讯便利的地点作为水文观测站的建设地点。
其次,我们进行了设施建设。
水文观测站的设施建设包括了观测亭、水文测量设备、通讯设备等。
观测亭采用了抗风抗震的设计,水文测量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讯设备确保了数据的及时传输。
在设施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了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我们进行了人员培训。
水文观测站的正常运行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因此我们组织了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包括水文观测知识、设备操作技能、数据处理方法等,确保了观测站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我们进行了试运行和验收。
在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水文观测站的试运行,并邀请了相关专家对观测站进行了验收。
经过试运行和专家验收,水文观测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总的来说,水文观测站的建设情况良好,设施完备,人员到位,已经具备了正常运行的条件。
我们将继续加强观测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感谢各位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提升水文观测站的建设水平和运行质量。
水文监测网络优化配置提升防洪效果对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防洪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防洪方面,水文监测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能够通过收集和分析水文数据,为防洪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然而,目前我国的水文监测网络配置并不完善,影响了防洪效果的提升。
因此,本文将探讨水文监测网络的优化配置对策,以期提升防洪效果。
一、加强监测站点建设为了优化水文监测网络,首先需要加强监测站点的建设。
当前,我国监测站点的布局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水文数据。
因此,应该根据地区的特点和洪灾的风险程度,合理规划和布置监测站点,确保监测网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建设监测站点时,应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以便实时获取水文数据。
同时,还应加强监测站点的保护措施,防止被恶劣的环境条件和人为破坏所影响。
此外,为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需要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监测设备的维护。
二、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优化水文监测网络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
当前,我国的水文监测数据存在着分散和不连贯的问题,没有形成系统和完整的数据库。
创建一个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将各地的监测数据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准确性。
在数据共享方面,可以通过建设水文监测数据库,将各地的监测数据进行归档和整理。
同时,还可以建立数据共享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此外,为了方便用户的数据获取,还可以开发相应的数据查询和应用软件,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信息。
三、优化网络传输技术为了提高水文监测网络的效果,还需要优化网络传输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文监测网络大多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存在着数据传输速度慢、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引入无线传输技术,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自组织、实时性强、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可以满足水文监测的需求。
通过部署传感器节点,将监测数据无线传输到数据中心,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了解水文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
水文站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水文站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水文站建设者: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与大家交流水文站建设经验。
我是某县水利局水文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们水文站建设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首先,建设水文站需要明确目标。
我们水文站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监测和记录降雨情况,以便为防洪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因此,在开始建设之前,我们就明确了建设水文站的目标。
根据目标,我们确定了需要监测的参数和指标,设计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其次,建设水文站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设备。
选择合适的场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水文站建设在郊区的一个开阔地,远离人口和工业区域,确保了数据不受人为干扰。
同时,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应根据所监测的参数和指标来选择,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监测要求,并能够长期稳定工作。
第三,建设水文站需要合理组织人员和培训。
水文站建设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监测和数据处理,因此,我们需要招募和培训专业人员。
我们通过广泛的招聘和培训工作,从中选拔出一批专业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熟悉设备操作和数据处理流程。
最后,建设水文站还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
水文站是一个长期工作的机构,需要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高质量。
因此,我们制定了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工作需要,及时更新设备和方法,提高监测水平和数据质量。
以上就是我们水文站建设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设水文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防洪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水文站建设工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