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腺样体肥大
1
病程
2
• 定义 • 临床症状 • 辅助检查 • 疾病治疗 • 护理
内容
3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形如半个剥开的桔子,表面不平, 有5-6条纵形沟裂,易为细菌存留。
腺样体出生时就有,在6-7岁时最大。10 岁后逐渐萎缩。其与咽壁间无包膜,故不 易彻底切除。
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 生,引起相应症状者,称腺样体肥大,多 见于儿童(3-5岁),常与慢性扁桃体炎 合并存在。
出血 • 鼻咽内镜检查 鼻咽顶后壁可见粉红色软组织团块 • 鼻咽X线侧位拍片(或CT扫描)决定性诊断
12
张口呼吸,腺样体面容
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 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 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 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 体面容”。
13
• 一般治疗 • 注意营养 预防感冒 • 提高机体免疫力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0.5%麻黄素滴鼻 减轻鼻塞 • 随着年龄的增长 腺样体逐渐萎缩
4
5
6
病因
• 鼻咽部 • 毗邻部位 炎症反复刺激 • 腺样体自身 • 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
7
局部症状
• 1 耳 咽鼓管咽口受阻 分泌性
• 中耳炎 听力减退 耳鸣
• 严重者 化脓性中耳炎
• 2 鼻 并发鼻炎、鼻窦炎 鼻塞、
• 流鼻涕
• 说话带闭塞性鼻音 睡眠打鼾 OSAS
• 3 咽、喉、下呼吸道
20
• 2 . 3 术后护理 • 2 . 3 . 1 体位 患儿回病房后 , 即给氧气吸入 , 去枕平卧 6 h , 头 • 偏向一侧 , 清醒后 6 h 禁食 、 禁水 , 防止呕吐引起窒息 ; 清醒 6 h • 后 ,给半卧位或高坡卧位 ,这样有利于呼吸 ,减轻鼻咽部出血 ; 并 • 指定专人护理 ,防止患儿躁动 ,哭闹 ;拔除输液管和氧气管 ,防止 • 坠床 。 • 2 . 3 . 2 病情观察及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小 , 表达能力相对较 • 差 ,同时由于麻醉药的效应 ,术后几小时内多数患儿还处于嗜睡 • 状态 ,因此 , 全麻术后应给心电监护 , 注意血氧浓度的变化 , • 15 mi n 或 30 mi n 记录一次 ,严密观察患儿神志 、 面色 、 生命体征 、 • 口鼻渗血情况 ,并做好记录 。 • 2 . 3 . 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 注意有无呼吸困难 。小儿气 • 管内麻醉易引起喉头水肿 ,常发生于术后 3~24 h 内 。 主要原因 • 是插管损伤 、 手术创伤和感染等 。所以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 • 情况 ,有无产生鼾音 ; 患儿清醒后协助翻身拍背咳嗽 , 作深呼吸 • 及有效咳嗽 。 同时观察有无耳闷 、 听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发现异 • 常及时报告医生 。 ② 注意观察口鼻分泌物 ,如发现口腔分泌物 • 中有新鲜血液或鼻腔有新鲜血液渗出 ,或有频繁的呑咽动作 ,则 • 提示有出血的可能 , 应及时检查鼻咽部及口腔 , 对出血部位冰 • 敷 ,并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 嘱患儿将口腔内分泌物轻轻吐 • 出 ,勿咽下 ,以便观察其性质及出血情况 ,本组 119 例出血量在 • 5~30 ml 左右 ,2 例在 50~100 ml 左右 。 术后给补液 、 消炎 、 止血 • 等处理 ,第二天 ,口腔分泌物中无血液渗出 。 ③ 注意体温变化 , • 每天测 T 、 P 、 R 四次 , 如体温 > 38 . 5 ℃ 并有剧烈头痛 、 恶心 、 呕 • 吐 、 脑膜剌激征等 ,则提示有颅内感染 ,应立即报告医生 。 ④ 术 • 后用麻黄素滴鼻有促消肿 、 止血作用 。 ⑤ 饮食方面避免煎炸 、 辛 • 辣等剌激性食物 ,鼓励多食蔬菜 、 水果等 ,清醒 6 h 后给温流质饮 • 食 ,如牛奶 、 酸奶 、 豆浆 ,2 d 后给半流质 ,咽部无不适后改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