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山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1006.99 KB
- 文档页数:2
山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山鸡是一种珍贵的家禽,其肉质鲜美,且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本文介绍了山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饲养场地、养殖环境的创造、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养殖效益分析等方面,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山鸡养殖水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正文:近年来,山鸡的养殖逐渐兴起,成为农户们增收致富的一种重要途径。
山鸡肉质鲜美,被誉为“土鸡之王”,并且由于其健康营养、天然养殖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
如今,养殖山鸡已经成为许多农民朋友的首选项目。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山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选择饲养场地山鸡的饲养场地宜选择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并且具备良好排水条件的地方。
一般而言,平坦的耕地或者低洼地均可作为山鸡的养殖场地。
同时,饲养场地周围不能有高大的建筑物或者其他植被,以免影响山鸡的正常生长。
2. 养殖环境的创造在养殖场地周围还需要植树造林,形成一片舒适和谐的山鸡生活环境。
适当的植被可以提供山鸡足够的遮荫和饲料来源,如鲜草、昆虫等,为其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3. 饲养管理对于山鸡的饲养管理,首先要合理规划鸡棚空间。
一般而言,20只山鸡需要1平方米的饲养空间。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饲喂方面,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搭配草料和谷物,保证山鸡的全面营养需求。
饮水要放置在容易触及的地方,保证山鸡的饮水需求。
4. 疾病预防山鸡的养殖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鸡群的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鸡群检查,及时发现患病鸡只并进行隔离治疗。
在平常的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清理排泄物和更换饲养床材。
同时,根据疫情发生情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
5. 养殖效益分析山鸡的养殖效益较高。
一般情况下,3个月左右的山鸡可上市出售,成品鸡重约700-900克。
根据市场行情,每只山鸡的单价在20-30元之间。
由此可见,山鸡养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山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跑山鸡养殖技术
跑山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被广泛用于游戏和餐饮。
它们羽毛色彩华丽,非常漂亮,这些特点使它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养殖者的关注。
养殖跑山鸡的技术并不复杂,但是要想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有必要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养殖特点,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管理。
一、跑山鸡的习性
跑山鸡是一种活跃而善良的家禽,倾向于群居。
养殖时应考虑空间的要求,必须保证每只跑山鸡有至少两米的活动空间,以方便它们空间活动,确保它们身体健康。
此外,跑山鸡也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运动,所以养殖的时候,地面应要求够平整,以免跑山鸡伤到脚。
另外,在跑山鸡的栖息地中要安装一些高出地面的木架、石头等物品,让鸡可以趴着休息,也可以爬上去玩耍。
二、跑山鸡的营养需求
跑山鸡的营养需求较高,养殖者应该注重它们的饮食。
跑山鸡比较喜欢吃昆虫,所以养殖时,经常给它们提供一些昆虫,增加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改善其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此外,添加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能起到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生长的作用。
三、跑山鸡的健康预防
跑山鸡的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环境和饮食不佳引起的。
养殖者应该注重维护良好的饲养环境,每天定期清理粪便,及时给每只跑
山鸡充分浇水,保持空气流通,以确保禽舍的整洁卫生,并经常检查禽舍中的跑山鸡,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疾病。
最后,养殖者有必要定期对跑山鸡的状况进行检查,了解它们的病情,当发现有疾病时,应立即给它们施用药物,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综上所述,跑山鸡的养殖技术并不复杂,但是要想把它们养得更健康,必须注意进行合理的饲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营养,并定期检测它们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以获得理想的养殖效果。
王纯/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畜牧兽医站 211304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农村散养鸡得到人们的青睐,土鸡养殖行业得到很大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散养鸡的发展。
基于此,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帮扶养殖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农村散养鸡养殖还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散养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提高散养鸡的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
农村;散养鸡;存在问题;农村散养鸡的养殖效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养殖环境、对病虫害的预防、温度等。
对于散养鸡而言,最大限度地改善养殖环境、对病虫害有合理的预防体系是提高散养鸡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也是未来农村散养鸡发展的主要目标。
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规模受限,养殖环境难以控制,例如温度、卫生条件等,导致散养鸡存在成活率低、生长发育缓慢、抗病能力低等。
基于此,提高农村散养鸡的管理迫在眉睫。
1 农村散养鸡管理现存问题分析1.1 饲料配置不合理 当前,很多养殖户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在鸡群的饲料配比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养殖户将鸡群圈在一个地方或者直接放养,只给予一定量的简单饲料,其他时间让鸡群自己去寻找虫子和草,而且这些饲料也只是玉米粒等简单的粮食掺杂起来,没有添加鸡群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鸡群不能获取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导致鸡群缺乏营养,生长发育缓慢,开产的时间也会推迟,产蛋率低,产蛋的高峰期时间段下降快等。
另一方面,让鸡群自己寻找虫草充饥,长期下来,虫草数量下降,鸡群吃不饱,严重影响了鸡群的生长发育。
1.2 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散养鸡还存在鸡群饮水问题。
有的养殖户在鸡群活动的地方随意放置几个水槽,环境差,而且水量少,鸡群活动可能会撞到水槽等原因,可能造成鸡群饮水量不足,影响食欲,导致鸡群的产蛋率低下。
严重缺水时,还会导致脱水而引发死亡。
第二,温度也是影响鸡群生长的一大因素。
鸡群育雏期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
农村散养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我县养鸡业发展迅速,饲养的规模不断壮大,一些农户思想观念落后,仍延续着传统的饲养方法,在养殖的安排上,用药、疫苗及消毒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鸡粪及废弃物的随意化处理,出现养鸡存活率不高、效益低的情况。
这样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严重影响养殖户积极性。
现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下:1)鸡舍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现在大部分养鸡户的养鸡场大都是仓促上马建成的,一般没有按照规定标准、兽医卫生要求进行选址、设计。
2)生产方式、品种结构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沿用传统的喂养方式,规模小,成本高,分散经营,养鸡是畜牧业重要的组成分,是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3)饲喂方法不对,规范化意识观念差饲料单一,有什么喂什么,小鸡从开始就只简单地饲喂一些大米、剩饭、米糠、青菜、杂草等。
造成饲料浪费,鸡群营养不全、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发病。
4)观念陈旧,防病治病观念淡薄绝大多数养鸡户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技术似懂非懂,更有甚者总是按老规矩办,认准自己以前养鸡的老路子,不求进步,知识老化,造成饲养管理混乱,使成本升高,效益降低,而无法占领市场参与竞争。
5)卫生防疫与环保意识差首先表现是,病死鸡,鸡粪屋前屋后到处乱甩,农户病死鸡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6)饲养时间长一些农户散养鸡时间过长.放养到6-8个月,甚至12个月,体重6~8斤时才出售,而且是断断续续挑个大的出售。
这样养鸡饲料损耗多,增重慢,肉质差,效益低。
7)用药存在问题大部分养殖户,最关心的是就病论病,不惜大代价购买所谓的特效药,兽药厂及兽医门诊挖空心思研发“特效药”并竭尽全力地推荐给广大农户。
但不知,绝大多数禽病一旦发生,并是象我们想象那么好治疗,总是按其特有的病程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和经验提出以下几项对策:1)鸡舍建造应因地制宜可新建或利用旧房舍改扩建鸡舍。
要通风透气。
冬暖夏凉,可用竹、木、铁网等材料搭架一层或多层歇息。
2)选好品种,适当调整养殖规模,认真管理农户小规模养鸡户,应从购买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马立克、禽流感、新陈疫、法氏囊和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疫苗,经21天以上的脱温鸡苗。
如何提高农村散养鸡成活率汇报人:2023-11-29contents •引言•选购优质鸡苗•合理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工作•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环境控制目录引言0101很多农村散养鸡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和技术,导致饲养管理不善,疾病频发。
养殖技术落后02农村散养鸡多处于自然环境中,受天气、季节等影响较大,且易受到野生动物等天敌的捕食。
环境条件恶劣03部分养殖户使用劣质饲料或自配饲料,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饲料质量差散养鸡养殖现状及问题提高散养鸡成活率意味着更多的鸡能够健康成长并出售,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畜牧业发展保障食品安全散养鸡成活率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农村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升畜牧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提高散养鸡成活率可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减少兽药残留,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030201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性和意义选购优质鸡苗02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鸡苗在购买鸡苗时,应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养殖场或经销商,确保鸡苗来源可靠。
了解鸡苗生产情况在购买前,了解鸡苗的生产情况,如种鸡健康状况、孵化条件等,有助于判断鸡苗质量。
健康的鸡苗应活泼好动,羽毛整洁,眼睛明亮,肛门干净。
避免购买有残疾、畸形、消瘦等症状的鸡苗。
检查鸡苗外观健康的鸡苗应站立稳定,行走自如。
如鸡苗出现瘫痪、侧卧等现象,则可能是疾病所致,应避免购买。
观察鸡苗行为观察鸡苗健康状况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在选择鸡苗品种时,应考虑当地气候、饲料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提高成活率。
了解不同品种的生产性能不同品种的鸡在生产性能上有所差异,如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养殖目的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虑。
了解鸡苗品种特点合理饲养管理03饲料选择与投喂量控制选择优质饲料选用营养丰富、质量稳定的饲料,满足鸡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控制投喂量根据鸡只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浪费和营养过剩。
散养鸡养殖常见问题解读散养的鸡是现在很受欢迎的一种,不少人都打算搞这个,但是养殖这个可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的。
这不是室内,很多原因大家没法很好的控制,但是对鸡群的影响又大,下面就来了解下这些问题吧。
1、病害散养的鸡面对病害方面的威胁是比较大的,由于是散养,基本都在户外活动,而户外大家又不知道这些地方以前有什么存在,是否有病害的残留等问题。
加上户外虫子较多,很多虫子身上携带有有毒病菌,鸡在误食以后可能会被感染,从而发病。
鸡在野外的时候什么都会吃一点试试,所以这类问题会比较频繁的。
2、温度多变户外的温度没法像鸡舍那样,通过人工的控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鸡对于温度的波动是比较敏感的,当温度一低,它们就不愿意走动,经常有散养的鸡因为这样被冻死。
而温度一高,鸡就容易中暑,但是由于是散养的,其活动场地较大,鸡中暑也很难发现,因此出现的死亡,养殖户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这是温度方面带来的问题。
3、野生动物入侵这个问题虽然说现在比较少见,但是不少地方依旧存在的,毕竟鸡舍都有黄鼠狼之类的来偷袭鸡,散养的就更容易了。
没有了鸡舍的防护,不少其它大一些的野生动物也可能来偷鸡,而这些野生动物也是非常灵活的,本来就难以预防,现在散养能袭击的地方就更广了,这是野生动物方面带来的问题。
4、雨水鸡可以淋雨,但是偶尔能淋一下,如果时间稍微长点,鸡可能就冻死了,鸡本身干燥的时候保温效果还可以,但是一淋水,就很容易出问题。
散养的鸡虽然会做一些防雨水的棚子,但是不是所有的鸡都会直接跑到里面去的,下雨时经常会有散养的鸡因此出问题,需要养殖户去救治。
这是雨水方面的问题了。
以上就是散养鸡在养殖时容易碰到的一些问题了,散养鸡讲究原生态,所以养殖的时候尽量在不破坏其自然生长环境的情况下去防治以上问题。
养鸡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养鸡是许多农户和爱好者的兴趣爱好之一。
然而,养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篇文章将探讨一些养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个问题是饲料管理。
适当的饲料是鸡群健康发展的关键。
有时候,由于不确定鸡群体重、生长状态以及饲料的营养成分,我们可能无法正确地提供适当的饲料。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请专业的兽医或畜牧师给我们提供相关建议。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和确保饲料的品质、配料合理来保证鸡群的饮食需求。
第二个问题是疾病防控。
鸡群由于密集饲养和接触,容易受到疾病的传播。
常见的疾病有禽流感、新城疫等。
预防疾病的最佳方式是注重卫生管理。
定期消毒鸡舍和设备,保持饮水器和饲料器的清洁。
同时,饮水中可以添加一些抗生素来预防常见的疾病。
第三个问题是鸡舍设计。
一个好的鸡舍可以提供鸡群所需的舒适环境。
如果鸡舍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流通不畅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鸡舍内设置适当的通风设备,确保鸡舍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鸡群的大小和需要,合理规划鸡舍的大小和布局,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供鸡群活动。
第四个问题是鸡蛋质量。
在养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鸡蛋质量不佳的情况,如变形、壳薄等。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钙的摄入量。
鸡蛋的壳主要由钙组成,保证饲料中的钙含量可以提高鸡蛋的质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来改善鸡蛋的质量。
第五个问题是肉鸡的生长速度。
有时候我们希望肉鸡能够尽快长大,以便能够尽早出售。
然而,肉鸡的生长速度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如饲料质量和生长环境。
为了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我们可以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并保证饮水和饲料的供应充足。
此外,适当调整鸡舍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也能够帮助肉鸡快速生长。
总之,养鸡中常遇到的问题并不罕见,但是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解决办法,我们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在于了解鸡群的需求,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跑山鸡养殖技术与管理一、跑山鸡养殖技术1. 环境条件跑山鸡是一种山区禽类,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
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2℃,适宜湿度为60%左右,同时需要有一定的遮荫和通风条件。
在日照充足、气候温和的环境中,跑山鸡的生长速度较快,繁殖率也较高。
2. 圈舍设计跑山鸡对鸟舍的要求较高,需要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
通常,跑山鸡鸟舍的宽度和高度都要大于长度,以确保有效的通风和光照。
地面要平整,并且要铺设一定的垫料,比如干草或木屑,以便保持鸟舍的干燥。
3. 饲料管理跑山鸡的饲料主要以粮食为主,包括玉米、豆粕等。
此外,还需要适量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满足跑山鸡的营养需求。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跑山鸡的健康成长。
4. 疾病防控跑山鸡是一种较为敏感的禽类,容易受到一些传染病的侵害。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首先是要保持鸟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鸟舍和饲具,防止疾病的传播。
其次是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跑山鸡的免疫力。
5. 繁殖管理跑山鸡的繁殖能力较强,一对成年跑山鸡可以孵化出大批的后代。
在繁殖管理中,饲养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控繁殖的节奏,确保跑山鸡的繁殖健康和后代的成活率。
6. 营养管理跑山鸡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特别是对于幼鸟来说,良好的饲料配方和喂养管理至关重要。
饲养员应关注饲料的种类和比例,确保跑山鸡的全面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二、跑山鸡养殖管理1. 成本控制跑山鸡养殖业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成本的行业,包括场地租金、设备购置、饲料费用、人员工资等。
要想在这个行业中立足,就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合理控制,降低生产经营的开支。
2. 市场营销跑山鸡养殖的发展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及时了解和把握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
同时,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人员管理养殖业是一个需要密切配合和协调的团队工作,良好的人员管理是养殖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山鸡怎么养殖山鸡的疾病预防山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
那么你对山鸡的养殖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山鸡怎么养殖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山鸡的养殖方法一、通风降温。
在炎热的夏季尽量给山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有条件的可把鸡舍搬迁到树木茂密的地方,如不能搬迁,一定要塔遮阳篷,防止太阳光直射在山鸡身上。
夏季一般采用室外养殖或室内外相结合的方法,既有运动场,又有遮风避雨的地方,不论昼夜必须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二、饮水清洁。
夏季气温高,水易污染,每天要换水两次。
换水时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水槽,必须保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任何时间槽内都不能断水。
若气温超过35℃时,可在饮水中加入3%的白糖,有利于降温和防暑。
三、搞好防疫。
保持鸡舍清洁卫生,是减少疾病的根本措施。
除按时清扫圈舍外,每周可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1000)喷雾消毒两次。
喷雾时应把食槽、水槽拿出后进行。
饲料中可加0.04%的土霉素,每周喂两次。
饮水中加青霉素每只1万单位,每周喂一次,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四、光照和饲喂。
夏季天气炎热,山鸡的采食高峰期一般在早上和晚上。
因此,在天亮前2小时开灯,并供水供食,晚上也要开灯2~3小时。
在开灯时间里,饮水、饲料必需充足,光线不易太强,每平方米3~4瓦的灯泡即可。
一般日喂3~4次。
每次喂料间隔时间应拉长,饲料的营养成分应全面,代谢能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齐全,并注意微量元素的添加和青饲料的塔配。
山鸡的疾病预防1、白痢病:雏山鸡1月龄前最易发生此病。
症状:病雏衰弱怕冷,相互拥挤堆于热源周围,怕光、闭眼垂翅、精神不振,饲料减少、饮水量增加,垫料很潮湿,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特征是拉灰白色粘液,带有泡沫样的稀便,并糊满肛门周围羽毛。
解剖直肠,内壁有血丝及石灰样块,部分有腐烂现象。
治疗:按雏鸡公斤体重计算用药,痢特灵每次每公斤7.5毫克、氯霉素每次每公斤50毫克,同时加入适量的VBCO、VC均匀混合于2小时内食完的饲料中,一天2次,连喂5天,停3天,再喂3天。
2018年第4期(总第255期) 经验交流 8330d 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制剂。
(2)母羊产羔前30~45d 剪毛,或是单剪乳房部位毛。
(3)不要重复使用产前扫出的垫草。
(4)病羔羊单间全面清扫消毒,喷洒石灰水,粪污地方用热漂白粉水擦洗。
5 预防C 型肠毒血症主要见于1~2周龄羔羊营养紊乱时,如抢食过饱,开始补饲或吮奶量骤然增多。
羔羊染病后,发病快,常突然死亡,或表现有腹痛、惊厥,2~12h 内死亡。
主要做好以下预防工作:(1)母羊产前30d 注射疫苗。
(2)对未注射疫苗的母羊所生的羔羊,2~3d 注射1次疫苗,2周龄再注射1次。
(收稿日期:2017–12–31)一起羊流感的诊治刘玉梅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兽医局 274200) 刘启平 (山东省成武县永昌办事处兽医站)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4-0083-01 羊流感或称“Q 型流感”,虽然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但是由贝纳氏柯达斯体细菌引起。
此病大多发生在高热、潮湿地区的羊群中间。
“羊流感”主要的侵袭对象为绵羊和山羊,并能够由牲畜传染给人。
并且能造成绵羊和山羊的自发性流产。
1 症状本病发病急,全身症状较为严重,高热,体温可达40℃,全身酸痛,等退烧以后,会出现鼻子堵塞,还有的流长鼻涕,有的出现吞咽困难,干咳等一系列的呼吸系统。
重者高烧不退,喘气短而粗较为严重。
2 发病过程2017年12月份气温较为稳定,自12月30日以后天气开始变化,气温下降。
2018年1月1日气温再次下降,最低温度下降到零下6℃,最高也只有2℃左右。
2018年1月2日早晨开始有3只羊不吃草了,体温40℃。
主人开始肌肉注射氨基比林,30min 后体温下降回复正常。
下午3点以后又有发烧,有一只羊达到41℃,另外两只40℃,又开始用氨基比林肌肉注射,同时加上了消炎针和中药抗病毒针,饲料中加入中草药,饮水中也加入了少许退烧药,但是主人没有隔离病羊,仍然和未发病羊在一起。
1月3日,两只羊开始好转,一只羊变化不大,仍然没有隔离病羊,又增加6只感染,出现类似症状。
主人按原方案治疗。
1月4日一开始发病的3只羊有2只基本痊愈,另一只也开始好转,后期感染的6只羊症状也开始减轻,但是又有5只羊感染,出现相同症状。
这次主人开始把病羊隔离开来。
按照原来的治疗方案继续给病羊肌肉注射消炎针、中药抗病毒针和氨基比林。
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退烧药,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生理盐水和葡萄糖,1月5日发病羊症状都有所好转,食欲开始增加。
未发病羊,仅有1只发病。
1月6日到7日没有增加发病数。
1月8日发病羊基本痊愈,没有出现一例死亡的。
3 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特点初步诊断为羊流行性感冒。
具体确诊还需要化验室检测。
4 建议4.1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秋冬季节的交接工作,特别是防寒保温。
相对夏天来说,秋季较短,天气变化较快,还是风雨较多的季节。
这样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作为养殖户来说,一定要注意每天的天气预报情况,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4.2 做好饲草的补充工作 冬季外界饲草已经变黄并且温度较低,有的已经有霜冻现象。
不适宜在外放牧。
作为养殖户来说一定要储备好冬季饲草,以防万一。
4.3 补充精料,加强营养 草食动物羊的草料是主要的饲料,但是也得适当补充一定量的精料,特别是玉米,豆粕,同时也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营养的均衡。
如果嫌添加维生素麻烦,也可以添加盐砖,供羊舔食。
4.4 加强防疫与驱虫 防疫程序要健全,并且要做好驱虫工作。
(收稿日期:2018–01–12)跑山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邵 芹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264400) 王志海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城关畜牧兽医工作站) 徐 杰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小观畜牧兽医工作站)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4-0083-021 养殖者的文化水平不高,技术落后,鸡舍简陋(1)问题:大多数跑山鸡养殖者存在养鸡为副业的观念,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养殖技术不重视,选用的养殖人员小学、初中等文化层次的人居多,以老人和妇女居多,未受过专门的养殖技术培训,观念较落后,不懂技术,不善管理。
建造的鸡舍及购置的养殖设备简陋,基本设施与技术条件差,鸡只直接在地面歇息,温度、湿度忽高忽低,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影响鸡只生长发育,易诱发疾病造成死亡。
(2)解决方法:加强养殖人员技术培训,改善鸡舍及养殖设施条件,鸡舍要通风透气,冬暖夏凉,可用竹、木、铁网等材料搭架一层或多层歇息.栖息地距地面20~30cm .或地面用锯木屑、粗糠或细谷草作垫料,每周更换1次,防止疫病发生。
2 养殖随意性大,养殖效益低(1)问题:大多跑山鸡养殖过程中料、水、药和消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第39卷84 毒等环节随意性大,使用大米、谷子、粮食加工副产品、剩饭剩菜喂鸡,饲料单一,造成鸡群营养不全、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发病。
放养场地无供水用具.导致鸡缺水而消化力降低,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
养殖方式和方法靠个人的经验,操作不规范,在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下,无法提高蛋鸡养殖效率,经济效益不高。
(2)解决方法:根据场地、人力和经济状况等条件考虑适度的饲养规模,实行程序化、科学化养鸡,供给清洁饮水和全价饲料,因地制宜地调配鸡只日粮,为鸡只提供全面营养需要。
3 不重视防疫(1)问题:畜牧兽医系统组织的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养殖户不配合甚至对集中免疫进行阻拦,造成鸡只患病大量死亡。
(2)解决方法: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按免疫程序进行重点病如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等的防疫,使鸡只体内产生能抵抗病原侵蚀的抗体,提高成活率。
4 乱用药或用药不合理(1)问题:有的不用药造成病情扩散,有的用药过量造成中毒或浪费,有的盲目跟风,不管需要不需要,别人用什么药他也用什么药。
(2)解决方法:按需要在某病的高发期投入相应的预防药物,如雏鸡出壳后投服抗鸡白痢药,定期投服抗球虫药等,同时还要注意按疗程投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5 忽视消毒灭原,管理粗放(1)问题:养鸡环境脏、乱、差,死鸡和鸡粪不能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环境污染严重,造成病原扩散,重复感染,投再多的药也无济于事。
(2)解决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对病死鸡焚烧处理。
同时加强消毒灭原工作,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对鸡只进行带鸡消毒,有效杀灭环境及舍内病原微生物,提高鸡只的成活率。
(收稿日期:2018–01–15)浅谈散养母猪提高效益的措施周文圣(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畜牧兽医站 225402)中图分类号:S8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8)04-0084-01 近几年母猪养殖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故在农村母猪养殖的热情持续升温。
在这种情况下,母猪养殖户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关键,但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是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所必须重视的一项硬指标,本人结合多年的饲养管理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1 提高散养母猪繁殖率1.1 掌握初配年龄和利用胎次 过早配种,不仅产仔数少,同时影响小母猪本身的发育,倘若配种过迟,又会增加饲养成本,在正常情况下,母猪的初配年龄一般掌握:地方品种7月龄左右,体重60~70kg 以上,二元母猪8~10月龄.体重80~100kg 以上,母猪一般利用7~8胎次即要更新。
1.2 掌握适时配种,提高窝产仔数 本地猪发情后宜晚配,二元母猪发情宜早配,就母猪年龄而言,有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说法,一般情况下在发现母猪的阴户红肿刚开始消退,流出丝状粘液,按压母猪后躯呆立不动时,配种最为适宜。
1.3 合理饲养妊娠母猪,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妊娠母猪应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即妊娠前期采取较低营养水平饲养,妊娠后期采取较高的营养水平饲养,保证妊娠期母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供给,在产前一个月注射细小病毒苗可防止死胎,在产前18~22d 注射K88K99可防止白痢、黄痢;不饲喂上霉变质的饲料以防出现畸形仔猪。
在母猪妊娠期内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流保胎,应注意尽量将妊娠母猪单栏饲养,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在产前5~7d 停止运动,做好防暑保暖工作。
1.4 加强母猪分娩期管理 产前一周将产房打扫干净,地面及墙壁等用10%~20%的石灰乳消毒,母猪临产前用2%的来苏尔消毒母猪的腹部,乳房和阴户,防止细菌感染,防止乳房炎和子宫炎的发生,母猪产后喂些含蛋白质多和能量高的饲料。
1.5 争取仔猪全活全壮,提高断奶窝重,抓初乳,过好初生关 初乳是仔猪不可缺少的食物,仔猪出生后要及时吃足初乳,同时固定乳头,这样可使窝重提高,抓开食,过好补料关,仔猪出生后21d 左右,母猪泌乳量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为了及时补充母乳的不足,应在7d 左右提前补料。
循序渐进让仔猪适应早期断奶。
1.6 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年产仔数,一般推行28日龄断奶;这样母猪膘情好,断奶后1星期就发情。
2 降低仔猪的死亡率仔猪出生后一周内和断奶期间是死亡率较高的时期,要重点预防。
2.1 做好仔猪产后护理工作,仔猪出生及时清除口鼻粘液,以防窒息死亡,对假死仔猪要采取急救措施,仔猪断脐后要用碘伏消毒。
2.2 加强对新生仔猪的管理水平 仔猪出生一周后,初乳的免疫效应逐渐消失,仔猪的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得病,在饲养管理中要及时观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同时要做好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挤压致死。
2.3 过好断奶关 断奶是仔猪死亡率较高的时期,断奶时应采取赶母留仔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外界环境对仔猪的刺激。
待仔猪到60日龄后再移锅并圈,此时仔猪消化机能完善体重增长迅速,应选择优质的全价料饲喂,遵循少喂多餐的原则,防止消化不良,尽可能的避免仔猪下痢和水肿病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