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提示语的三种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0
三年级:提示语的位置及标点使用第一篇:三年级:提示语的位置及标点使用提示语的位置及标点使用设计理念: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之所以不生动、不具体,“写不好人物语言”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次习作指导力图结合学生实际,首先通过例文让学生明确:1.生活中人们离不开说话,让人物开口说话,文章中的人物就活了。
2.完整的“说话句”有两个部分——说话内容和提示语。
3.知道什么样的提示语是最精彩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多种训练方式,通过评价,使学生在体验和强化中学会运用。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写好说话句里的提示语,加入神态、语气、动作、心理描写,不重复用“说”。
2.能灵活安排提示语的位置。
3.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将提示语写具体、写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写说话句灵活安排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红色水笔、专项练习纸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引言激趣:生活中,我们每天都离不开说话,我们班就有很多能说会道的同学。
可是(师叹气)老师最近却遇到好多个哑巴,不信?看吧,就在我们同学的习作里,人物往往都成了哑巴,不会说话。
1.读一读:老师这有同学的一篇习作,读一读。
(出示学生编的一个童话故事)一天,小猴孙小圣和小熊棒棒到公园去玩。
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可高兴啦!来到公园,他们看见一个漂亮的亭子便坐下来休息。
这时,小猴发现亭子里有一根漂亮的柱子,他“噌”地一下爬了上去,在上面随手写了“孙小圣到此一游”几个字。
棒棒狠狠地批评了孙小圣不文明的行为,小圣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2.议一议:你觉得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要让我们能听到人物的声音,让人物开口说话)小结过渡:每个人每天都要说很多话,写文章时千万别把人当哑巴。
这节课我们来学写说话句。
板书课题:学写说话句二、“提示语”的引入 1.热身游戏:“说”词大集合。
(1)不少同学写的说话句,“我说”“你说”“爸爸说”“妈妈说“小猴小狗说”,说个没完,一说到底。
提示语的三种的用法提示语的三种的用法对偶形式采用对偶句式是编拟提示语时最常用的方法,如“呼出来的是烟,损人;吸进去的是毒,害己”,“席地而坐绿草怨,信手涂抹白壁嫌”,“高高兴兴出门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只带走满腹诗书,不留下半点遗憾”,“一支烟燃尽修养,半口痰辱没斯文”等。
这类提示语有节奏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谐音双关就是利用谐音、谐义赋予词句几层不同的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之效。
如公厕提示语“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以文雅的隐含博如厕者会心一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两条节水提示语“珍惜我,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吧!”“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很好的利用了谐音双关,深刻地阐释了节水的内涵:要“关”住(关注)滴滴点点,从一点一滴做起。
再如一则草坪提示语“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青’”,警称你为“足下”,请你的足下留青(留情),你想,茵茵芳草,踏之何忍?用双关语作为提示语,能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是—种行之有效的创作技巧。
对比手法运用对比手法拟写的提示语,往往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一棵大树,可制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干万棵大树”(森林防火提示语),数字的对比,令人触目心惊。
又如交通提示语“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通过鲜明的对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句句富有教诲,发人深省;字字扣人心弦,叫人警惕。
拟人修辞拟人化可以使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因而能增添提示语的审美效果。
如“把脏东西喂给我吧,大地妈妈刚换了件干净衣服——垃圾桶说”,“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难忘怀——小草说”,“我的胃口特别大,果皮纸屑全吞下”(垃圾桶),“天黑我照着你,天亮你关照我——楼道灯说”。
由于采用了拟人化手法,使内容变得更为真实、具体、形象、感人,收到的效果是单纯陈述所达不到的。
经典语言就是运用经典短句、诗词、名言、歇后语、成语等作为提示语。
提示语的三种形式句子1. 直接式提示语:我得告诉你,这事儿可不能这么干!就像闯红灯,你觉得好像没事儿,一下子就过去了,但万一出了事故呢?我邻居小王,那天着急上班,看路上没车就闯红灯,结果被一辆突然拐出来的车给蹭到了,人虽然没大事儿,但也吓得不轻,还耽误了上班。
2. 疑问式提示语: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吗?这就好比在悬崖边上跳舞,随时可能掉下去。
我朋友小李,去爬山的时候不听劝,非要去没开发的地方探险,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出事。
结果呢?迷路了,在山里晃悠了大半天,差点没被吓死,最后还是救援人员把他找回来的。
3. 幽默式提示语:嘿,兄弟,你这么干就跟拿着鸡蛋去碰石头一样傻呀!我有个哥们儿,想跟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单挑,觉得自己篮球打得还不错呢。
结果呢,被人家打得那叫一个惨,球都摸不到几下,就像个小丑在球场上乱转,可丢人了。
4. 直接式提示语:我想跟你说,这个东西可不能乱碰。
就像那高压线,看着没什么,一旦碰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我以前的同事小张,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没注意警示标识,去摸了一下疑似没电的电线,结果被电得浑身发抖,差点就没了命,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5. 疑问式提示语:你怎么能这么想呢?这不是像闭着眼睛走路一样盲目吗?我表弟,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根本不了解那些专业,就随便填了几个名字好听的。
结果到了大学才发现,完全不是自己喜欢的,学得痛苦极了,现在整天后悔当初没好好研究一下。
6. 幽默式提示语:哟呵,您可真行啊,这就好比是没带伞在雨里跳舞,还觉得挺美呢。
我认识一个姑娘,出门看天气有点阴但没带伞,觉得不会下雨,还慢悠悠地逛街。
结果突然下大雨,她像只落汤鸡似的到处找地方躲雨,妆也花了,那狼狈样儿啊。
7. 直接式提示语:我必须提醒你,这件事要慎重对待。
就如同在薄冰上行走,一步走错就可能掉进冰窟窿。
我的同学小赵,投资的时候没好好考察项目,听别人说能赚大钱就把自己的积蓄都投进去了。
最后呢,血本无归,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现在整个人都消沉了不少。
对话中的提示语执教陈德芬年级:三年级群文篇目:《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教材及选题分析:选文来自人教课标版三下第二单元,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认识名人”。
《灰雀》《小摄影师》这两篇课文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们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述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从高.美好的品质..这四篇课文在表达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提出讲人物故事,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提到人无论是讲还是写,都离不开话,所以把人物的话说好,写好是小学生写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基础,而话中的提示语对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基础中的基础,只要基础杂实,根基稳,相信对于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来说,解决了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内容不具体,不知如何写的毛病.因而设计了本次教学。
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这一组文章的阅读,体会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了解,认识人物.2.学习运用“找对话——勾提示语——批感受——说好处”的阅读方式较快地进行文本阅读。
3.尝试将抓对话中的提示语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运用到本单元的习作中。
4发现人物对话三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找对话——找提示语——批感受——认人物”的阅读方式较快地进行文本阅读,抓对话中的提示语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回顾引领师:二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的,通过前两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位名人,哪我们是通过人物的什么了解他们的呢?师: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几篇文章,去研究一下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写出这些人的。
(二)阅读<<灰雀>>,体会人物对话,构建学习图示。
1.再读课文,找出与人物对话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
2.交流发现,认识人物。
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提示语位置变换的句子案例一:解释分析: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
1、提示语在前:王小明高兴地说:“今天天气真好呀!”2、提示语在后:“往哪儿看呢?”爸爸严厉地说,“我再跟你说话呢!”3、提示语在中间:“路上注意安全!”妈妈关切的叮嘱道。
4、没有提示语:路上注意安全。
扩展资料:提示语拟写要求:紧扣主题,倾向鲜明;语言简明,注意锤炼词语;语言得体,语气委婉、亲切友善、充满人文关怀,让人能愉快接受;善用修辞,兼顾内容和形式。
采用对偶句式是编拟提示语时最常用的方法,如“呼出来的是烟,损人;吸进去的是毒,害己”,“席地而坐绿草怨,信手涂抹白壁嫌”,“高高兴兴出门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只带走满腹诗书,不留下半点遗憾”,“一支烟燃尽修养,半口痰辱没斯文”等。
这类提示语有节奏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案例二:一、提示语在前面: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2、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二、提示语在中间:1、“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2、““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三、提示语在后面:1、“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
2、“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挑山工问。
扩展资料:使用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1、say后面的标点符号会根据说话人的位置而变化。
说话者在单词say后面加一个冒号;说话者在讲话后使用句号;说话者在他或她的讲话中“say”后面用逗号。
2、标点符号必须放在引号内。
标点符号不应该用在引号外面。
3、在第三种格式中,句号不应该放在say之前的最后一个引号内。
它可以和逗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和破折号一起使用。
《提示语的三种形式及标点的运用》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提示语在人物对话描写中的作用。
2、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教学重、难点:1、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2、内容:简单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引入题目:《奇妙的提示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学习内容二、人物对话的含义,引入“提示语”概念教学。
1.讲授“什么是对话”;在人物对话中,提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语气的词语,我们叫做提示语。
一般提示语有明显的标志,说、问、喊、叫、吼、责备、回答等词语。
2.引入新授知识。
A,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因为要引用人物的话,所以提示语后加冒号.我们把提示语在前面的这种形式叫做“拉车式"B,“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号在后面。
因为说话的内容长,后面还要继续说,或者有两层意思,所以提示语后加逗号。
我们把提示语在中间的这种形式叫做“挑担式”C,“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提示语在后面,点句号。
提示语在后面,此时话已经说完,直接加句号。
我们把提示语在后面的这种形式叫做“推车式”D,为了帮助你更好地记住这个规律,老师送给你一首口诀记忆: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号在后面。
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后面的标点也不同3.句子练习。
读下面一段话,画出提示语并说出位置,再将标点符号补充完整。
阿威着急地说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啊!别担心,阿威,鼹鼠老爷爷牵着阿威坐下来,说这个给你,现在就戴上去!这是什么?墨镜? 阿威不明白地三、课堂小结。
1。
回顾人物对话基本组成及形式:提示语+人物所说的话+标点符号;2.明确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后面的标点也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多变的提示语。
提示语可以变生动,提示语中的“说”字可以变,提示语的位置和标点也可以变.只要你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所学方法,你一定能把提示语写生动。
提示语的三种形式1. 第一种形式是直接告知型提示语。
这就像有人在你耳边大声喊出事实,简单又直接。
比如说在图书馆里,“这里禁止大声喧哗。
”直接告诉你不能做的事情,简单明了,没有任何弯弯绕绕。
2. 第二种形式是温馨劝告型提示语。
就像朋友在你犯错前轻轻拉你一把。
像公园里“小草在睡觉,请您别打扰。
”把小草比作睡觉的人,用一种很温馨的方式劝告大家不要践踏草坪呢。
3. 第三种形式是幽默风趣型提示语。
这就好比一个调皮的伙伴在跟你开玩笑似的提醒你。
就像在男厕所里“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用幽默的方式提醒男士注意卫生,多有趣呀。
4. 直接告知型提示语呢,是那种直来直往的。
好比你走在路上,我直接跟你说“此路不通。
”一点都不藏着掖着,让你一下子就知道状况。
5. 温馨劝告型提示语特别有人情味。
就好像妈妈在你要做错事的时候说“宝贝,这个东西不能乱动哦,会伤到自己的。
”像公交车上“请给老人、孕妇和儿童让座,谢谢。
”多暖心的提示呀。
6. 幽默风趣型提示语可太好玩了。
它像个诙谐的小丑在你身边搞怪提醒。
例如在电脑机房“别把我当镜子,我是电脑。
”这是在提醒大家不要对着电脑屏幕整理仪容呢。
7. 直接告知型提示语是那种“开门见山”式的。
假如你到了一个工厂,看到“严禁烟火”,这就是直接告诉你这里的规定,不需要你去猜来猜去。
8. 温馨劝告型提示语像是一阵柔和的风。
像在餐厅里“请您适量点餐,避免浪费食物哦。
”就像朋友之间的劝告,让人心里暖暖的。
9. 幽默风趣型提示语像是一个有趣的段子。
就像在游泳池边“你不是鱼,不需要喝那么多水。
”这是在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溺水,这种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10. 直接告知型提示语就是简单粗暴的传达。
比如在仓库“严禁吸烟,违者罚款。
”这是很明确地告诉你规则和违反的后果。
11. 温馨劝告型提示语像是善意的唠叨。
在电梯里“请不要在电梯内蹦跳,这是为了您的安全。
”像家人的叮嘱一样。
12. 幽默风趣型提示语像是喜剧演员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