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摘要】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也会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产生一定的作用。
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本研究主要从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相互关系的机制和治疗方面进行阐述。
【Abstract】Insulin resistanc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hypertension,and hypertension can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There is a bi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ypertension.This text mainly explain their relationship,mechanism and therapy.【Key words】Insulin resistance; Hypertension;Medicine therapy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它不但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危险因素,而且是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许多研究证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交互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2]。
1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1.1 胰岛素抵抗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促进远端肾单位Na+重吸收胰岛素直接或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间接促进肾小管对Na+、水的重吸收,导致血容量及心排血量增加。
目前认为胰岛素引起体内钠水潴留、外周循环容量加大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3]。
1.1.2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产生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可刺激下丘脑腹侧正中交感神经活性,并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其结果使心排血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脏钠水潴留,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胰岛素治疗高血压是一种持久的血压升高病症,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可用于治疗高血压。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的胰岛素治疗,包括其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和可能的副作用等方面。
胰岛素是由胰岛素β细胞产生的一种激素,它在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糖水平。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也可能对血压起到调节作用。
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相互关系,胰岛素抵抗使体内胰岛素的效果降低,导致血液内的糖分增加,从而引发高血压。
胰岛素治疗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病情。
首先,胰岛素可以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一氧化氮(NO)合成,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NO是一种重要的血管扩张物质,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并有助于降低血压。
其次,胰岛素可以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轻血压升高的刺激。
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胰岛素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来降低血压。
此外,胰岛素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体内的胰岛素效果,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治疗有多种应用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稳定的血液胰岛素水平,并帮助病人更好地控制血压。
另外,胰岛素治疗还可以通过胰岛素泵来实施,这是一种可以自动输送胰岛素的装置,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胰岛素输送量。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如胰岛素胶囊等,这些方法可能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胰岛素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胰岛素是一种天然激素,与我们体内产生的胰岛素相似,因此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的负担。
其次,胰岛素治疗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调节血压,减少药物的使用数量和副作用。
另外,胰岛素治疗还可以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等症状,从而综合治疗高血压疾病。
然而,胰岛素治疗也存在一些可能的副作用。
首先,由于胰岛素的使用需要外界补充,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如头晕、心悸、乏力等。
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调整用药量。
解读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方法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肥胖等因素造成的疾病群,它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本文将深入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以及有效的预防方法。
一、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1.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水平和脂肪代谢的关键激素。
在代谢综合征中,人体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
这意味着身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并调节脂肪酸合成。
胰岛素抵抗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并促使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最终导致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管紧张素产生增加,从而引起动脉收缩和体液潴留。
这些改变导致了血压升高,并增加心脏和血管系统的负担。
长期以来,高血压不仅损害心血管系统,还会导致肾功能障碍。
3. 脂肪堆积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标志之一。
过量的饮食、缺乏运动和基因等多种原因都可以导致脂肪在体内过度堆积。
这些储存在腹部周围的脂肪称为内脏脂肪,在人体内产生了一系列有害物质,如炎症因子和激素。
这些物质干扰了机体正常的能量代谢,并增加了患上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二、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方法1.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对预防代谢综合征至关重要。
首先,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每天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其次,分餐制度有助于控制食量和血糖水平。
避免暴饮暴食,使用小盘子并慢慢咀嚼食物可以帮助调节饮食习惯。
2. 坚持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是预防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或快走等。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提高肌肉质量和增加新陈代谢的有效方式。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坚持下去。
3. 控制体重通过控制体重来预防代谢综合征非常关键。
减少内脏脂肪堆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能量摄入并增加能量消耗。
经常进行体重监测,并根据BMI指数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
胰岛素抵抗判断标准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与肥胖、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
胰岛素抵抗的判断标准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这一疾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胰岛素抵抗的判断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胰岛素抵抗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空腹血糖水平。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mmol/L之间。
如果空腹血糖水平持续高于6.1mmol/L,可能表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其次,胰岛素水平也是判断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胰岛素水平应该与血糖水平成正比,即在血糖升高时,胰岛素水平也会相应上升。
但是,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水平可能异常升高,甚至超过正常范围,这也是判断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胰岛素抵抗的判断标准还包括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计算。
HOMA-IR是通过测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得出的一个指标,用于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一般来说,HOMA-IR大于2.5可以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来判断胰岛素抵抗。
ISI是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得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得出的指标,用于评估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
一般来说,ISI越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越严重。
最后,还可以通过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来判断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IRI是根据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的比值计算得出的指标,通常来说,IRI越高,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越严重。
综上所述,胰岛素抵抗的判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HOMA-IR、ISI和IRI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判断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减弱,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基于多种指标的综合分析,下面将详细介绍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两个方面。
在临床表现方面,胰岛素抵抗患者常常出现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多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
在实验室检测方面,胰岛素抵抗患者常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葡萄糖比值、高C肽水平等特征。
同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其次,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
胰岛素抵抗常常与肥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诊断胰岛素抵抗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生活方式,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其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最后,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胰岛素抵抗常常伴随着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
因此,在诊断胰岛素抵抗时,需要排除这些疾病的可能性,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病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情况,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胰岛素抵抗。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帮助。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通过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的。
下面将介绍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胰岛素抵抗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
此外,患者的家族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实验室检测是诊断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从而确定诊断。
另外,影像学检查也可以辅助胰岛素抵抗的诊断。
例如,腹部超声、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内脏脂肪堆积情况,评估患者的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进一步确认胰岛素抵抗的诊断。
除了上述检测手段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病情发展趋势等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总之,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确定。
通过科学、准确的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自身健康,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胰岛素抵抗的数值标准
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胰岛素不能
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抵抗常常与肥胖、高血压、心脏病、脂
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相关。
以下是常见的胰岛素抵抗的数值标准:
1. 空腹血糖水平:正常空腹血糖水平一般为70-100mg/dL(3.9-5.6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这个范围,可能表示存在胰岛素抵抗。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水平的
指标,正常水平为4-5.6%。
如果HbA1c超过这个范围,说明血糖长期
高于正常水平,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3.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是一种衡量胰岛素抵
抗程度的方法,计算公式为:HOMA-IR = [空腹胰岛素(mIU/L) × 空
腹血糖 (mmol/L)] / 22.5。
正常人群的HOMA-IR指数通常小于2.7,
超过此范围可能表示存在胰岛素抵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范围,建议
向医生咨询以获取准确的胰岛素抵抗的数值标准。
代谢综合症的发生机制解析代谢综合症是指一组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相关的代谢紊乱疾病。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了解其发生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功能异常以及慢性低级炎症等几个方面解析代谢综合症的发生机制。
一、胰岛素抵抗在健康人体内,胰岛素由胰腺产生并释放入血液中。
它作为一个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能够促使肌肉、脂肪和其他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然而,在代谢综合症患者身上,存在着对胰岛素的抵抗现象。
1.1遗传因素多项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基因突变、多态性和表达异常与胰岛素抵抗以及代谢综合症的风险密切相关。
例如,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的突变或表达量降低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1.2肥胖肥胖被认为是导致代谢综合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积累的脂肪组织会分泌大量的脂肪因子,如TNF-α、IL-6等,这些因子不仅能够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还会导致慢性低级炎症反应。
二、脂肪细胞功能异常脂肪组织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储存能量、产生激素和释放脂酸等功能。
然而,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脂肪组织功能异常与其发生机制有着密切联系。
2.1过度积累的脂肪酸代谢综合症患者常伴随着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升高。
过多的脂肪酸进入肌肉和其他组织后,会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2.2脂肪分化异常正常情况下,脂肪细胞在胚胎期间会经历分化过程,并成熟为脂肪细胞。
然而,在代谢综合症患者中,这个分化过程可能出现异常。
未完全分化的脂肪细胞会变得不稳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和激素等物质。
三、慢性低级炎症慢性低级炎症是代谢综合症发生机制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脂肪组织增加和功能异常,促发慢性低级炎症反应的因子也不断增加。
3.1白介素-6(IL-6)IL-6是一种关键的促发因子,在代谢综合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摘要】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也会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产生一定的作用。
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本研究主要从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相互关系的机制和治疗方面进行阐述。
【Abstract】Insulin resistanc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hypertension,and hypertension can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There is a bi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ypertension.This text mainly explain their relationship,mechanism and therapy.【Key words】Insulin resistance; Hypertension;Medicine therapy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它不但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危险因素,而且是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许多研究证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交互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2]。
1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1.1 胰岛素抵抗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促进远端肾单位Na+重吸收胰岛素直接或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间接促进肾小管对Na+、水的重吸收,导致血容量及心排血量增加。
目前认为胰岛素引起体内钠水潴留、外周循环容量加大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3]。
1.1.2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产生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可刺激下丘脑腹侧正中交感神经活性,并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其结果使心排血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脏钠水潴留,使血压升高。
Defronzo等[4]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活性增高可能诱发或恶化已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形成一个反馈环路,导致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并存。
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加重了血压调节障碍。
1.1.3 刺激小动脉平滑肌增生胰岛素也是一种生长因子,能增强有丝分裂因子的活性,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使平滑肌细胞从血管中层向内膜下迁移,使动脉内膜增厚,管壁僵硬度增加,阻力增加[4]。
1.1.4 细胞膜内外离子(Ca2+、Na+)转运异常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降低,并认为与胰岛素抵抗有关[5,6]。
高胰岛素血症能降低细胞膜Ca2+ATP酶活性,使细胞内Ca2+浓度增加,特别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增高时,使兴奋收缩耦联增强,血管收缩或痉挛,促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以及阻力血管对加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血压升高。
因此,细胞内Ca2+浓度增加是各种离子改变参与血压调节的中心环节。
1.1.5 促进内皮素的分泌高浓度胰岛素能促进血管内皮素mRNA的表达,增加内皮素的合成和释放[6]。
高血糖可以诱发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增高,胰岛素对内皮素1的缩血管作用具有增敏性,其增敏程度不受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影响,高胰岛素血症通过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增敏作用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1.1.6 影响内皮功能和引起内皮细胞病变高浓度胰岛素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源性舒张肽,促进血管内皮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有利于外周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增高[7]。
多种激动剂可作用于内皮细胞,导致NO释放,并引起生物效应,当内皮细胞发生损伤,这种生物效应削弱,这可能是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有关的一种重要机制。
1.2 高血压患者加重胰岛素抵抗机制可能为如下几点1.2.1 高血压时肌肉组织的下列特性对胰岛素抵抗起重要作用[8]:①血管稀疏和毛细血管密度下降,影响胰岛素和葡萄糖在靶细胞的传输过程和弥散能力,并引起血流分布的不均匀性,结果妨碍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②肌组织中,有氧氧化能力较强、糖酵解能力较低、有丰富毛细管供应及对胰岛素比较敏感的I型纤维比例减少,而相对有氧氧化能力较弱、糖酵解能力较高、毛细管供应不充分、毛细管与肌细胞间扩散距离较大、血液流速较慢及对胰岛素结合能力较低和敏感性较差的Ⅱb型纤维相应增多。
1.2.2 高血压时肾脏对胰岛素的清除率下降,血胰岛素水平升高。
1.2.3 高血压时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2高血压病的治疗和改善胰岛素抵抗2.1 抗高血压药物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2.1.1 利尿剂研究表明,利尿剂尤其是髓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有直接抑制葡萄糖运输的作用[9]。
2.1.2 β受体阻滞剂研究认为,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及血压正常者均可以导致糖耐量减低[10]。
2.1.3 钙通道阻滞剂胰岛素分泌是钙依赖性,钙通道阻滞剂抑制钙离子跨膜内流,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另外钙通道阻滞剂扩张血管平滑肌,增加骨骼肌血流量、提高机体胰岛素受体前水平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了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11]。
2.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已被众多循证医学所证明。
目前多数指南已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2.1.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从理论上讲,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有阻断血管收缩,引起骨骼肌血管扩张,致血流增加的作用,而总葡萄糖的摄取与骨骼肌血流量相关,故其对葡萄糖代谢是重要的。
2.1.6 α受体阻滞剂有关α受体阻滞剂对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报道提示,其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降低血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12]。
2.2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治疗胰岛素抵抗受多种因素影响,实施规律的体育锻炼,适当减轻体质量,食用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高纤维食品,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血浆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水平下降,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13]。
治疗上除生活方式干预和标准降血压药物之外,还应包括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2.2.1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现今临床常用的是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曲格列酮因其肝毒性作用已撤出临床。
2.2.2 其他的广义胰岛素增敏剂①双胍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14]以二甲双胍临床使用最多最广,它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独应用不产生低血糖,有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并增强受体后作用;②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a葡萄糖苷酶,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
3 总结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交互作用,两者将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紧密联系起来。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对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Reilly MP,Wolfe ML,Rhodes T et al.Measures of Insulin Resistance Add Incremental Value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Association With Coronary At herosclerosis.Circulation,2004,110(7):803809.[2] Fujii N,Tsuchihashi K,Sasao H,et al.Insulin resistance functionally limit s endot helium dependent coronary vasodilation in nondiabetic patient s.Heart Vessels,2008,23(1):915.[3] Sarzani R,Salvi F,Dessì Fulgheri P,et al.Reninangiotensin system,natriuretic peptides,obesity,metabolic syndrome,and hyperension:an integrated view in humans.J Hypertens,2008,26(5):831843.[4] Defronzo RA,Kashyap SR.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physiological considerations.Diab Vasc Dis Res,2007,4(1):1319.[5] Giner V,Coca A,de la SierraA.Increased insulin resistance in salt sensitive essential hypertension.Hum Hypertens,2001,15(7):481485.[6] PotenzaMA,Marasciulo FL,Chieppa DM,et al.Insulin resistanc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is associated with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characterized by imbalance between NO and ET1 p roduction.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5,289(2):813822.[7] 葛金文,梅志刚,朱惠斌.一种新的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细胞研究模型:葡萄糖、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联合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血栓与止血学,2005,11(6):245249.[8] Laine H,Knuuti MJ,Ruotsalainen U,et al.Preserved relative dispersion but blunted stimulation of mean flow,absolute dispersion,and blood volume by insulin in skeletal muscle 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i hypertension.Circulation,1998,97:2146.[9] Dimitriadis G,Leighton B,Parry Billings M,et al.Furosemide de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glucose transport to insulin in skeletal muscle in vitro.Eur J Endocrinol,1998,139(1):118122.[10] 钱荣立.胰岛素抵抗与内皮细胞病变的联系.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3):190191.[11] LenderD,Arauz Pacheco C,Breen L,et al.A double blind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amlodip ine and enalap ril on insulin sensitivity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Am J Hypertens,1999,12(3):298303.[12] Johansson SM,Lindgren E,Yang JN,et al.Adenosine A1 receptors regulate lipolysis and lipogenesis in mouse adipose tissueInteractions with insulin.Eur J Pharmacol,2008,597(1/3):92101.[13] Ryan MJ,Didion SP,Mathur S et al.PPAR(gamma)agonist rosiglitazone 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