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氧化安定性 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8.27 MB
- 文档页数:5
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试方法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1.1试验样品收集了市场上抗氧防锈和抗氧防锈极压两种类型的6个ISo VG32汽轮机油样品。
样品情况见表1。
1.2试验方法仪器本试验中高温氧化稳定性采用的实验方法为Dry-TOST方法,该方法是日本三菱重工设计的用于测试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和油泥析出倾向,其试验条件见表2。
在进行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考察时,可以固定氧化时间采样对油品的酸值、氧弹等性能进行测试,也可以每隔-段时间进行采样分析,考察油品氧化趋势。
旋转氧弹法SH/T0193:将试样、水和铜催化剂线圈放入一个带盖的玻璃盛样器内,置于装有压力表的氧弹中。
氧弹充入620kPa压力的氧气,放入150℃的恒温油浴中,使其以100r/min的速度与水平面成30℃角轴向旋转,测验达到规定的压力降所需的时间(min)。
FTIR傅里叶红外:分析抗氧剂的情况以及氧化产物情况。
酚型抗氧剂含量采用方法为红外光谱法分析润滑油中T501含量ASTM D2668。
胺型抗氧剂以红外1650~1550cm―'出的峰高变化来分析油中胺型抗氧剂的的变化趋势。
在1800 ~1550cm-'区域出现氧化以后物质的情况。
不含锌的汽轮机油中酚型、胺型抗氧剂含量的线性扫描伏安测定法(RULER 试验)ASTM D6971:采用FLUETIC的RULER测试仪,测定酚型、胺型抗氧剂的消耗情况。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7304: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中,以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测定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
2试验结果和讨论(1)样品A的试验结果和讨论样品A试验了500h,对试验油样的测试结果见表3。
样品A具有较高的S含量和Р含量,一般汽轮机油中含有的Р元素可能来自极压抗磨剂,但A样品是抗氧防锈产品,没有极压性能,因此,推测其中含有硫磷型Ⅱ类抗氧剂。
由此判断样品A是由Ⅰ类抗氧剂酚型抗氧剂﹑硫磷型Ⅱ类抗氧剂和APIⅡ基础油的组合。
全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安全操作规1.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全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并熟悉设备的安全控制系统。
2.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鞋等。
3.在操作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应该检查设备各个部位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泄漏现象,并确保设备电源和气源的安全连接。
4.通过设备电脑界面或控制板,调节设备工作温度和氧气供应量,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范围内运行。
5.将汽油样品加入样品槽中,并按照设备的操作要求将样品注入反应室。
注意不要超过设备的最大容量限制。
6.启动设备,将设备设置为全自动运行模式,并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7.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设备各个部位的工作情况,防止发生泄漏、壳体破裂等意外情况。
8.定期检查设备各个部位的连接和阀门,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处理,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
9.操作人员应维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清理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积尘和油渍等杂物。
10.操作人员应定期检修设备的电气和机械部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11.操作人员应遵守设备的操作规范,不得私自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或进行非法操作。
12.在设备使用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关闭设备的电源和气源,进行设备的清洁和检查工作,保证设备的再次使用和安全。
13.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过程中,应保持警觉和注意观察设备的工作情况,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14.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在设备周围,设备周围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以防止氧化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氧气与易燃物质相遇引发事故。
15.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行设备的拆卸和维修。
16.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如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管理人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置和救援。
17.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事故风险。
汽油的氧化安定性测定作者:郭洪强来源:《商情》2020年第21期【摘要】汽油能够在室温和液相中抵抗大气(或氧气)的作用,同时保持其性能不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能力被称为氧化稳定性。
在汽油的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汽油颜色变深,导致沉积物较重。
汽油的诱导期越短,安定性越差,胶凝速度越快,储存的时间也越短。
提高汽油的安定性,除改变汽油的组成外,还可以在汽油中加入酚或胺型抗氧化剂和金属钝化剂等。
国家标准规定汽油的诱导期不小于486分钟。
【关键词】汽油氧化安定性诱导期法1、实验部分2.1 实验原理本方法适用于适用于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车用汽油、车用乙醇汽油等产品,也适用加速氧化条件下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试样在氧弹中氧化。
在150℃~250℃条件下,氧弹先充氧气至690kpa~750kpa,然后在980℃~1020℃条件下加热,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记录压力,直至达到转折点为止。
达到转折点所需要的时间是在试验温度下的测量的诱导期,根据记录算出100℃时的诱导期。
转折点为压力一时间曲线上的一点,在这点之前的15分钟,压力降达到14kpa,在这点之后的15分钟压力降不小于14kpa,这一点即为转折点。
诱导期为从氧弹被置于1000℃到转折点之间所经过的时间,以分钟表示。
实验计算公式如下:当试验温度高于10000时,试样100090时的诱导期t(min)按式(1)计算:t=t1[1+0.101(ta-100)] (1)当试验温度低于1009CH},试样100090时的诱导期t(min)按式(2)计算:t=t2/[1+0.101(100-tb)] (2)t——试样1000℃时的诱导期,单位为分(min);t1、t2——试验温度下的实测诱导期,单位为分(min);ta——当试验温度高于1000℃时,用ta表示试验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b——当试验温度低于1000℃时,用tb表示试验温度,单位为摄氏度(℃);2.2 实验步骤(1)保证氧弹和汽油样品的温度在150℃~250℃之间,把玻璃样品瓶放入氧弹中,将汽油试样倒人清洁干燥的100mL量筒中,再用洗耳球和50mL定量移液管加入50mL汽油试样,误差不超正负1mL。
化工分公司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器(诱导期法)操作规
程
1.本操作规程根据大连离合公司生产的DSY-323Z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器(诱导期法)编写。
2.打开全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电脑、氧气。
氧气表压力为1Mpa左右。
3.在电脑桌面上双击全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的图标,
出现测定汽油氧化安定性的界面。
4.启动氧化浴,空气浴因为在本地条件下不需要开启,如果
需要开启时,氧弹在空气浴中需要放置30分钟后才可开始试验。
5.把50ml油品倒入玻璃样品瓶中,将氧弹倾斜45度角,把
样品瓶慢慢滑入其中,盖上样品瓶盖,将弹盖盖紧,并挂在弹架上,关上空气浴门,使氧弹充分冷却。
6.当氧化浴达到98-102℃后,启动氧弹,氧弹进入自动过程:
空气置换充氧→氧弹试漏(如果10分钟压力降在6.89KPa 以内)→落弹过程→落弹后试漏(如果15分钟压力降在
13.8kPa以内)→氧化过程,寻找转折点。
7.当仪器寻找到转折点后15分钟,压力降仍在13.8kPa以
上,氧化过程结果,报出结果,开始升弹过程。
8.氧弹在升出氧化浴后开始冷却放氧,当氧弹压力降到
0.05MPa时,才可以打开氧弹拿出样品瓶,将样品倒掉,
清洗、干燥样品瓶和氧弹,关掉氧气和测定仪、电脑。
9.如果在氧化开始后关闭氧气,需要在氧化结束后开启氧气,
以使氧弹从氧化浴中升起。
汽油氧化安定性(诱导期法)
诱导期:汽油在压力为0.7 Mpa的氧气中以及在温度为100℃时未被氧化所经过的时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在加速条件下汽油的氧化安定性。
可用诱导期表示车用汽油在贮存时生成胶质的倾向。
但是,在不同的贮存条件下和对不同的汽油,其诱导期和在贮存时生成胶质的相互关系可能有显著差别。
1、测定意义
汽油诱导期是控制汽油安定性的指标之一。
指汽油在储存和使用时抵抗氧化的能力。
也称“抗氧化安定性”。
诱导期标志着一个时间,在此时间内汽油可能存储而不会生成超过允许的胶质。
汽油的安定性对其储存期限有较大影响。
汽油诱导期越长,安定性就越好,在储存中容易生成胶质和酸性物质,贮存期限越长;汽油诱导期越短,安定性就越差,在储存中容易生成胶质和酸性物质,贮存期限就越短。
2、测定原理
基于充满压缩氧气及加热到100℃条件下加速汽油的氧化。
在测定条件下汽油即汽化,从压力表上可以看出测定器内的压力液增加。
然后压力达到一恒定值,并保持一定时间,直到发生氧化反应为止,氧与汽油中不稳定的烃类化合脱离气相,压力开始连续下降。
从测定器浸入沸腾的水浴中起到压力下降所经历的时间,就是试油的氧化期。
因为放在测定器中的汽油从室温放进100℃的水浴中逐渐受热,要经过若干时间才能达到100℃,所以诱导期与氧化期是不一致的,要确定
试油的诱导期必须对试油升到100℃所需的时间加以修正。
控制指标:90#、93#、95#均不小于480min。
汽油的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简称安定性。
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颜色变深,生成粘稠状沉淀物的现象,这是汽油安定性不好的表现。
(汽油辛烷值分析仪)安定性不好的汽油,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质,使汽油的颜色变深,甚至会产生沉淀。
例如,在油箱、滤网、汽化器中形成粘稠的胶状物,严重时会影响供油;沉积在火花塞上的胶质在高温下会形成积炭而引起短路;沉积在进、排气阀门上会结焦,导致阀门关闭不严;沉积在气缸盖和活塞上将形成积炭,造成气缸散热不良、温度升高,以致增大爆震燃烧的倾向。
汽油中的不安定组分是汽油变质的根本原因。
汽油中的不安定组分主要有:(汽油辛烷值分析仪)烯烃,特别是共轭二烯烃和带芳环的烯烃以及元素硫、硫化氢、硫醇系化合物和苯硫酚、吡咯及其同系化合物等非烃类化合物。
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汽油组分差异较大,其安定性也不同。
直馏汽油、加氢精制汽油、重整汽油几乎不含烯烃,非烃类化合物也很少,故安定性较好。
而催化裂化汽油、热裂化汽油和焦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烯烃和少量二烯烃,也含有较多非烃类化合物,故安定性较差。
烯烃和芳烃烯烃和芳烃是汽油中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但是由于烯烃的化学活性高,会通过蒸发排放造成光化学污染;同时,烯烃易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形成沉积物。
芳烃也可增加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的形成,并促使CO、HC排放增加,尤其是增加苯的排放。
因此,在汽油标准中对芳烃和烯烃都有严格限值。
(汽油辛烷值分析仪)除不饱和烃外,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特别是硫酚和硫醇,也能促进胶质的生成,含氮化合物的存在也会导致胶质的生成,使汽油在与空气接触中颜色变红变深,甚至产生胶状沉淀物。
直馏汽油馏分不含不饱和烃,所以它的安定性很好;而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由于含有大量不饱和烃以及其他非烃化合物,其安定性就较差。
外界条件对汽油安定性的影响汽油的变质除与其本身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外,还和许多外界条件有关,例如温度、金属表面的作用、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大小等。
优选汽油抗氧剂提高汽油氧化安定性的相关探讨如今社会每天消耗的汽油量越来越大,对于高质量的汽油要求也越来越多。
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做好针对优选汽油抗氧机的研究,以此来提高汽油氧化安定性,这样才能够使得汽油的使用性能更强,性质更加稳定。
标签:汽油;氧化安定性;抗氧剂如今我国关于汽油抗氧剂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能够在各种实践应用场合发挥优质的效果。
在传统的汽油加工领域中,由于催化裂化装置的不达标,就必须在后期增添一些抗氧除胶剂,这样才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达到国家相关的监管标准。
但是应用这种抗氧除胶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使用量比较大,成本支出较多,并且加注的过程比较繁琐,很难进行连续注入。
一、关于液体抗氧剂的选择为了提高汽油氧化安定性,在选用液体抗氧剂的过程中,就需要掌握科学的方式。
应当从抗氧的实际作用原理出发,然后得到最合适的液体抗氧剂。
从化学研究角度看来,主要是由于自由基链式反应而导致出现了汽油氧化过程。
因此在选用液体抗氧剂的时候,也就应当要阻止自由基链式反应。
使用了液体抗氧剂之后,就能够通过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最终生成一些稳定的产物,最终展现出来的物理变化过程就是抗氧性能极大的提高。
在选用汽油抗氧剂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其中就包含了抗氧化的效果、能否达到国标要求、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
最终才能够选择出比较合适的汽油抗氧剂。
在与国外一些进口的优质汽油性能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国产的汽油抗氧剂在性能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使得最终所使用的汽油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通过汽油抗氧剂来提高汽油氧化安定性的策略2.1 确定合理的配比量在选用了合适的汽油抗氧剂之后,在进行添加的过程中。
需要掌握科学的配比量。
如果配比量不合适,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体的抗氧化效果并且成本大大增加,并且有可能无法达到国标标准,那么就无法向市场进行销售,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汽油资源浪费以及成本损耗,这对于汽油生产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全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安全操作规
1、在每次试验前一定要保证压力表的指示值为”0”,若不为0,则按”减压”键将氧气放空,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2、在试验前,除接在进气咀上的快速接头外,应拔下接在仪器上的其他快速接头,以保证系统的零位。
3、在按“+”“-”键进行校正或修改时,轻轻点击即可,否则会将数值调整得太快。
4、如在循环试验过程中发生计时错误,请先按下“复位”键,系统提示异常中止,然后按下“确认”键恢复,系统计时则能保持正常。
5、仪器在试验过程中,不能查询以前的结果,只有在非试验壮态才可查询。
6、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停电等意外,中止了系统的运行,会根据热浴温度自动判断异常中止的时间,来电后,系统提示是否恢复运行,用户可以选择恢复或重新开始,但如果温度低于98℃,异常中止则不能恢复。
7、仪器在做样过程中,在按说明书装好样,充放气完毕开始计时后,请按一下“停止”键(使充放气电磁阀停止工作,以免电磁阀烧坏)。
8、在开闭氧弹上的手控针阀时,不能用劲过猛,以防手控阀脱扣,尤
其在试验结束放气时,要控制针阀慢慢放气,以防弹内汽油溢出。
9、在拆卸氧弹时,请用本仪器配备的专用扳手,在氧弹支架上操作。
试验结束后,一定要等到弹体冷却到室温后再放空弹内气体。
10、插、拔各插头时,应先关闭仪器电源。
氧弹快速接头因经常插拔,容易磨损或松动,要经常检查是否漏气,可在氧弹内充气后用肥皂水涂抹接头处,看是否有气泡,如发现已经漏气应更换快速接头。
11、仪器应保持清洁干燥,远离酸、碱等腐蚀性的物质,并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使用。
12、定期检查快速接头气密性;经常清洗试验弹内胶质;经常检查试验弹密封圈使用情况。
油品氧化安定性能的影响因素-外界条件1.1氧气压力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氧气压力,测定氧气压力改变前后油品的氧化诱导期,发现在同一温度下油品氧化安定性随氧气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1.2温度的影响油品的氧化过程与氧化速度有关,而氧化速度与温度有关。
在一般工作温度下,油品表现出自身抑制型氧化机理;在较高温度下,表现出自身催化型氧化机理。
油品的氧化安定性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并且在低温时,油品的氧化安定性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1.3金属催化剂的影响油品的氧化过程还受金属催化剂的影响,不同金属对油品氧化的影响有所不同。
在未发生氧化的油品中,铜开始有严重的催化作用,但到一定时间后有抗氧化作用。
氧化安定性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决定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容易变质,直接影响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和高温性能。
由于基础油在润滑油中所占比例一般大于90%,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对润滑油的品质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评价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对研发新型润滑油也十分必要。
氧化安定性的评价较多,如旋转氧弹试验、开口试管氧化试验等。
但这些方法大都存在样品用量大、操作繁琐、测定时间长、重复性较差等缺点。
具有微量、快速、准确等优点。
变压器油的抗氧化性能主要取决于油自身的精炼程度及变压器的运行温度,在油和温度等因素确定后,为有效的提高变压器油的抗氧化性能,通常在变压器油中加入T501抗氧化剂。
T501能有效地改善油的抗氧化安定性。
GB/ T 759522000《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和GB/ T 759622000《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要求国产新油、再生油中T501的质量分数≥0.13 %~0.15 %,运行中油≥0.115 %。
新油随着变压器运行,T501会逐渐被消耗,油的抗氧化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通过监测变压器油中T501的变化规律无疑对变压器油老化研究和绝缘状态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价值。
但目前国内外少有针对铜的存在对T501 质量分数变化的影响的研究。
GB/T8018
BSY-148A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
(诱导期)
使用说明书
大连北港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BSY-148A自动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诱导期) GB/T8018
使用说明
本仪器采用先进平板电脑技术设计而成,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便捷,以
下为本仪器使用方法简介:
1.将仪器水浴内注入加热油,注意油量要盖住搅拌上方5cm处,注油时不要将油
洒溅到电脑屏幕上。
2.连接电源,开启仪器后面的开关,仪器进入开机画面,之后点击进入到操作程
序(如图):
3.此时电脑屏幕显示的浴槽温度即为实际油温,设定温度为100℃(出厂时已经设置好),请点“参数设置打印”进入参数设置界面进行样品编号等操作。
4,请将左弹样品右弹样品进行编号,并选择试验结束后是否自动打印和是否继续加热,设置完毕请点击样品测试进入测试界面(其中“参数校准”选项为电脑功能性选项,一般情况下无需点击,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修改参数请来电咨询工程师)
5.当进入测试界面,请点击加热启动,油浴自动升温,当达到100℃时自动恒定,此时请按照试验方法取样并将试样装入实验弹放入油浴中,将实验弹上的传感器接线与仪器连接,按照试验方法加入氧气,请点击左弹测试及右弹测试,此时试验开始直至实验完毕自动保存测试结果。
6.试验完毕,请点击返回键,所有实验数据都存放于“历史数据”选项中,数据可以用U盘等外接设备从U口中导出,导出格式为EXCEL表格。
7.“技术支持”选项为本公司销售部技术部等联系方式,如有疑问,欢迎来电垂询,谢谢!
大连北港石油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