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肺栓塞的护理要点
1、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耐心倾听其诉说,帮助其释放不良情绪,以减轻其焦虑、抑郁的心理。
2、实时告知其在各阶段的治疗情况,准确评估其疼痛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以免疼痛加重其焦虑、抑郁的程度。
3、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前,应先进行简要的说明,以提高其配合度,避免其产生恐慌的心理。
4、进行急性肺栓塞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尽可能地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其身体状况、血压情况、基础病症及合并症的情况等,评估其发生急性肺栓塞的风险性,从而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5、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并用软枕适当垫高其下肢,以促其下肢静脉回流。
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患者活动下肢,或按摩其下肢的肌肉,以减轻其腓肠肌的压力,利于其静脉回流。
6、应嘱患者在恢复期间增加饮水量,以保证循环血量的充足,加快血流的速度。
7、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记录患者下肢的情况,包括其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情况及动脉波动的状况,下肢是否存在麻痹感等,同时主动询问其感受,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8、进行认知干预: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不仅可帮助其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而且可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
9、进行穿刺护理: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尽量选择患者上肢的粗直静脉进行穿刺,避免选择其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肺栓塞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肺栓塞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心跳骤停在出现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抢救。
具体措施包括:(1)拳击心前区。
如果没有恢复心跳,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气囊辅助呼吸,并迅速通知医生。
(2)如果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进行电击除颤。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输液,纠正酸中毒。
(4)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氧疗。
如果呼吸不能恢复,应进行气管内插管。
(5)配合抢救并做好记录。
气体交换受损针对气体交换受损,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安置患者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如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
(2)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调节好适宜的温湿度,室内定时开窗通风。
(3)遵医嘱进行吸氧,同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
(4)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5)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输出量减少针对心输出量减少,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
(2)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
(3)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入。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
有再栓塞的危险针对有再栓塞的危险,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一般需要绝对卧床2-3周。
不可过度屈曲下肢,以免栓子脱落,造成再栓塞。
(2)有效制动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极易脱落,不能做双下肢用力的动作及做双下肢按摩。
(3)要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要积极治疗,以免咳嗽时腹压增大,造成血栓脱落。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4)吸烟者应被劝告戒烟;卧床期间所有的外出检查均要平车接送。
(5)测量双下肢腿围距髌骨上缘15cm处,距髌骨下缘10cm处,做好记录并交班。
如果两腿围差别超过2cm或较前增粗,应引起重视,可进行下肢超声检查,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6)备好溶栓药和急救物品及药品,如除颤器、鱼精蛋白等,保证急救用品处于备用状态。
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的血管内出现一血栓或栓子,卡住血管而引起的血管阻塞。
肺栓塞护理措施的目标是及时解除栓子、恢复血液循环和氧供,以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本文将从5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肺栓塞护理的相关措施。
正文内容:1.密切监测病情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体温等。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ST段改变、心律失常以及室壁运动异常等。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了解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情况。
2.维持氧合和呼吸功能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并加快溶解血栓的速度。
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和维持适当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排出。
3.应用药物治疗给予抗凝剂,如肝素、华法林等,以减少血液的凝固能力,预防新的血栓形成。
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以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
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哌替啡等,以缓解患者的胸痛和焦虑情绪。
4.加强血液循环支持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和呼吸机辅助,以保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维持患者心血管的稳定,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
确保患者足够的血容量,通过静脉输入液体来维持血压稳定。
5.预防并发症高危肺栓塞患者应采取早期的抗凝治疗,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再栓塞。
限制患者的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以减少血栓再形成的风险。
鼓励患者戒烟,改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和血脂,以降低再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
总结: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护理措施的目标是迅速解除血栓、恢复血液循环和氧供,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护理工作需要密切监测病情,维持氧合和呼吸功能,应用药物治疗,加强血液循环支持,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护理措施,改善生活习惯,以减少再发的概率。
通过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管理肺栓塞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发生栓塞而引发的。
肺栓塞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对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正文内容: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1. 监测呼吸频率和心率: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和心率增快等症状。
通过监测呼吸频率和心率,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监测血压和氧饱和度: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以及氧饱和度降低的情况。
监测血压和氧饱和度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及对治疗的反应。
3. 监测体温:高热可能是肺栓塞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
定期测量体温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问题。
二、促进患者休息和舒适1. 提供舒适的环境:为肺栓塞患者提供安静、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减轻他们的不适感和焦虑情绪。
2. 调整姿势:肺栓塞患者应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卧床或站立,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来提高上半身的高度,以减轻呼吸困难。
3. 定期转换体位:定期转换体位有助于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静脉回流阻力,缓解肢体的肿胀。
4. 提供合适的疼痛管理: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剧烈的胸痛,合理的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5. 提供心理支持:肺栓塞患者常常会感到害怕、焦虑和沮丧,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可以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压力,增强康复信心。
三、预防和处理并发症1.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是由于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的,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估和预防,包括积极推行肢体活动和提供合适的抗凝治疗。
2. 预防肺部感染:肺栓塞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和长期卧床,易引起肺部感染。
提供适当的肺部护理,如清洁口腔、定期改变呼吸机管路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和处理肺部感染。
3. 处理出血风险:肺栓塞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并及时处理出血并发症。
4. 处理心功能不全:肺栓塞患者可能伴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并根据情况及时处理,如应用利尿剂减轻水肿、调整液体摄入量等。
肺栓塞急救护理要点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紧急护理。
以下是肺栓塞急救
护理的要点:
1. 立即呼叫急救电话,一旦怀疑患者出现肺栓塞症状,立即拨
打急救电话,告知医护人员症状和患者的情况。
2. 保持患者安静,肺栓塞患者需要保持平躺,尽量减少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3. 给予氧气,氧气是肺栓塞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面
罩或鼻导管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4.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
咳血等症状,需要密切观察症状的变化,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 输注抗凝药物,肺栓塞的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医护人员会根
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继续扩大。
7. 进行影像学检查,肺栓塞的诊断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肺血管造影等,及时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总之,肺栓塞是一种危急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
肺栓塞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一)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严重程度可导致患者生命威胁。
护理对于肺栓塞患者至关重要,正确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肺栓塞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正文: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a. 定期检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b.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质量,了解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或咯血等症状。
c.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止痛药物。
d. 在患者开始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心率、心电图和氧饱和度等指标。
2.提供有效的氧疗和呼吸机支持:a. 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进行补充氧疗,确保患者充足的氧气供应。
b.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c. 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稳定。
3.促进血栓溶解和抗凝治疗:a. 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如肝素或华法林,以阻止新的血栓形成。
b. 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调整抗凝治疗剂量。
c. 如有需要,可采用局部或全身溶栓治疗,以促进血栓的溶解和阻止进一步扩散。
4.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a. 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维持体力和促进康复。
b. 定期翻身和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c. 加强液体管理,保持患者的水平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低血压。
d. 预防压力性溃疡的发生,及时转换体位,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5.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a. 患者和家属的情感支持是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信心。
b. 给予患者和家属有关疾病的详细教育,包括病因、症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总结:通过监测生命体征、提供有效氧疗和呼吸机支持、促进血栓溶解和抗凝治疗、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等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肺栓塞患者的病情,提高其康复成功率,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肺栓塞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二)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疾病,其病情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在护理肺栓塞患者时,护士需要重点关注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对肺栓塞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一、呼吸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深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2. 支持性呼吸治疗,如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3. 教育患者正确咳嗽和清洁呼吸道的方法;4. 提供合适的体位和活动,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5. 监测患者气道分泌物的性质和量,并通过吸痰等方式清除分泌物。
二、循环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发现心脏功能异常;2. 保持患者血液循环畅通,防止血栓再次形成;3. 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及时发现凝血功能紊乱等问题;4. 限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防止体液过多导致负荷过重;5. 采取积极的体位和运动预防措施,促进血液循环。
三、神经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神志,及时发现神经功能异常;2. 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恢复休息;3.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疼痛或不适感;4. 教育患者或家属预防认知功能下降的方法;5. 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功能。
四、情绪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者的情绪和需求;2.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3. 教育患者积极应对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方法;4. 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和社交支持,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5.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患者的心理问题。
五、药物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1. 根据医嘱正确给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途径;2. 监测患者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记录;3. 教育患者关于药物的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4. 提供必要的药物调剂和调整,确保患者药物的安全性;5.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计划的执行,定期进行疗效评估。
总结:综上所述,护理肺栓塞患者需要全面、细致的考虑各个方面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肺栓塞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一)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肺栓塞,本文将探讨肺栓塞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正文一、监测和评估1.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和心率,以迅速发现异常情况。
2.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及时发现肺部症状的恶化。
3.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并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4.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湿度,及时发现肺组织缺氧的迹象。
二、提供支持性护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降低血栓再形成的风险。
2.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环境中,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气温变化过大。
3.协助患者进行换位活动,促进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
4.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并鼓励适量的液体摄入。
5.教育患者正确并规律地服用药物,以保持血液稀释及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可行的治疗方法1.抗凝治疗: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肝素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以控制血栓的进一步形成和生长。
2.溶栓治疗:对适宜的患者,可以通过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肺动脉的通畅。
3.氧疗:给予患者适量的氧气,提高氧供,改善肺功能。
4.镇痛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缓解不适和焦虑。
5.外科治疗:对于重度肺栓塞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肺栓塞切除术或肺动脉造影治疗。
四、监护和预防并发症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呼吸衰竭等。
2.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确保抗凝治疗的有效性。
3.教育患者进行规范的肢体运动,避免长时间的静坐或卧床,减少血液淤积的风险。
4.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肺栓塞的病因、危害及护理要点,提高防范意识。
5.定期复查并评估治疗效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通过合理的监测和评估、提供支持性护理、可行的治疗方法、监护和预防并发症,可以更好地处理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工作。
同时,加强健康指导和教育,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诱因和危害,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一例肺栓塞患者的个案护理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健康话题——肺栓塞。
可能有小伙伴听说过这个病,但具体是什么感觉,咱们可得认真聊聊。
就拿我身边的一位患者来说吧。
他是一位年轻的程序员,工作压力大,熬夜成了家常便饭,结果,一次突如其来的肺栓塞,把他吓得够呛。
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说:“你这小子,真得好好照顾自己啊!”2. 病例背景2.1 患者情况这位患者小王,二十多岁,身材瘦削,平时爱喝咖啡,成天对着电脑屏幕。
一天,他感觉胸口隐隐作痛,还伴有气喘吁吁的情况。
起初,他以为只是熬夜造成的,谁知道情况越来越糟,最后不得不去医院检查。
医生一检查,脸色都变了,结果就是肺栓塞!哎呀,真是晴天霹雳。
2.2 临床表现小王的症状可不少,除了胸痛,咳嗽得也很厉害,偶尔还带点血丝,吓得他心里直打鼓。
再加上他每天都没怎么动,简直就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医生说,肺栓塞的危害可大着呢,轻则呼吸急促,重则危及生命。
小王当时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这可怎么办呀?3. 护理措施3.1 护理计划在医院,护理团队立马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第一步就是得让小王好好休息。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接着,医生给他开了抗凝药物,护理人员也定期监测他的生命体征,确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小王一开始有些抵触:“为什么我要吃药啊?我还年轻呢!”这时候护士姐姐就像是妈妈一样,轻轻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年轻不是免死金牌,咱得让身体恢复得更快才行!”3.2 情绪疏导再来就是心理疏导。
小王在病房里躺着,心里五味杂陈。
护士每天都会和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爱好。
小王喜欢打游戏,护士就和他聊游戏的套路,把他逗得哈哈大笑。
你看,幽默和关心真的可以让病痛减轻不少,病房里也充满了暖暖的气氛。
4. 康复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小王终于渐渐恢复了。
医生说他得坚持锻炼,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懒散下去。
小王心里明白,自己不能再让肺栓塞“光顾”了。
于是,他开始每天坚持走路,甚至还加入了健身房,跟一群小伙伴一起锻炼,简直就是一个新生的“小超人”!4.1 健康生活方式小王的故事告诉我们,健康生活方式是多么重要!不再熬夜、不再沉迷于电脑,反而开始享受生活。
肺栓塞护理措施(一)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且临床上常见。
为了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肺栓塞的护理措施。
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护理措施1.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病情,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用药史等。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3.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缓解措施的有效性。
4.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脏功能。
5.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二、减轻患者不适症状的护理措施1.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以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2.卧床休息,减轻患者的运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
3.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4.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嘱,给予抗凝治疗,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5.积极处理并减轻可能引起不适的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
三、促进患者体液循环的护理措施1.给予患者充足的水分,以保持良好的体液平衡。
2.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的颜色,判断患者的肾功能和水排除情况。
3.进行下肢按摩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4.定期测量患者的腿部围度,观察是否有水肿的表现。
5.根据医嘱给予利尿剂,以促进体液循环和水分排除。
四、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肺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2.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血氧饱和度,防止发生意识障碍和低氧血症。
3.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压疮和感染的发生。
4.定期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包括使用弹力袜和给予抗凝药物。
5.与康复师一起制定康复计划,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五、患者教育和健康指导的护理措施1.为患者详细解释肺栓塞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案,并回答其提出的问题。
2.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抗凝药物和镇痛药物。
3.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和身体状况。
4.指导患者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和监测疗效。
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一)引言概述:肺栓塞是一种危险且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由于血栓阻塞肺动脉造成肺血流受限。
对肺栓塞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康复速度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措施。
1. 保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定期清洁呼吸道分泌物,如痰液抽吸。
- 鼓励患者适当咳嗽,以排出堵塞在气道中的痰液。
- 维持适当的体位,如抬高头部,有助于呼吸道通畅。
2. 防止血栓再形成- 提供适当的抗凝治疗,如肝素或华法林,以阻止新的血栓形成。
- 监测凝血功能,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 缓解疼痛和不适- 使用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消炎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症状。
-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合适的床位,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 预防并发症- 实施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措施,如维持适当的体位、穿戴弹性袜、进行床边抬腿操等。
-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5. 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 给予患者有关肺栓塞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措施。
-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促进其心理康复。
- 与康复团队合作,设计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包括肺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总结:对于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必须确保呼吸道通畅,并采取措施防止血栓再形成。
同时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预防并发症,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也是重要的方面。
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一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总结一例肺癌患者合并肺栓塞的护理。
患者因“肺部占位查因”入院,确诊肺癌,化疗后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症状,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吸氧,卧床休息等治疗,出现便秘,予开塞露,杜密克通便治疗,予以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院外延续性护理等措施。
经治疗及护理,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呼吸困难胸痛消失,未见相关并发症,予以出院。
标签:肺癌;肺栓塞;护理
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
肺癌患者容易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观点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有研究表明,女性、患有伴随疾病(高血压、其他疾病、感染、糖尿病)、高龄(年龄≥62.5岁)、血小板计数≥242.5*10/L,是初诊肺癌患者并发血液高凝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1]。
而肺癌化疗会加剧患者血栓前状态,进一步增加肺栓塞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加强病情观察,及时识别肺栓塞症状,及时治疗及护理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十分必要。
现以一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护理取得理想效果,予以分享。
1 病例简介及诊治过程
陈**,女,70岁,4月4号以“肺部占位查因”入院
4月10号电子支气管镜取活检,病理结果提示:肺腺癌
4月15号开始行培美曲塞+铂类(力比泰+安维汀+顺铂)化疗三天
4月17号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PH:7.42,PCO2:38mmHg,PO2:67mmHg,D-二聚体:9.21mg/L,CRP:15.76mg/L。
4月18号白天患者精神疲倦,胃纳差,活动后气促明显,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卧床休息。
夜间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予心电监护,予急查胸部CTA,结果提示:左右肺动脉主干远端及分支多发肺栓塞。
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绝对卧床休息。
4月19号患者心率快(178次/分),床边心电图提示房颤,急查出凝血、D-二聚体,急诊生化、心梗、BNP,结果提示:纤维蛋白原 5.65g/L,D-二聚体3.59mg/L,暂予观察,患者排便困难,予开塞露塞肛,之后可排出大量大便,后心率可降至正常。
4月25号复查CT提示:与2019年4月18号胸部CT对比:左右肺动脉主干远端及分支多发血栓栓塞较前吸收;现右肺上叶前段、下叶背段、左下肺动脉主干及分支仍见血栓影。
4月26号出院
2 护理问题予护理措施
2.1气体交换障碍:与肺血管阻塞所致通/血流比例失调有关。
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时,测指尖脉氧87%,立即告知医生,予调高氧流量吸氧(5L/min),嘱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取舒适体位,予床边心电监护。
确诊肺栓塞后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观察抗凝治疗后有无出血、血栓脱落等并发症。
抗凝期间,加强巡视,观察皮肤粘膜有无瘀点瘀斑,有无牙龈、鼻腔出血,观察大小便颜色,明确有无泌尿系、消化道出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高度警惕不明原因烦躁不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预防颅内出血。
同时,关注凝血检查结果;经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抗凝相关出血并发症及血栓脱落,预后良好。
经治疗及护理,血氧饱和度能达到95%以上。
2.2焦虑:与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或肺癌的确诊和死亡的威胁有关。
患者初次确诊肺癌,对治疗及预后比较焦虑和恐惧,对此,通过向患者介绍我科医生教授丰富经验及既往成功病例等,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患者情绪,提高依从性,日常加强巡视与照护,安慰和鼓励患者,嘱嘱患者家属多陪护,发挥家庭支持作用。
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同时采用注意力转移法、肢体按摩、放松止痛法等方式缓解疼痛,进而减少相关烦躁情绪。
经护理干预,患者负性心理得到明显控制,稳定,胸痛控制良好。
2.3便秘: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或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
患者化疗后出现胃纳差,精神疲倦,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减少,出现便秘。
合理安排饮食,少量多餐,多摄取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粗粮等食物如芹菜、香蕉等;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尤其每日晨起或餐前饮一杯温开水,可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
鼓励病人适当运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圈按摩腹部,力度适中,每次不少于30圈,以增强胃肠蠕动。
遵医嘱给予口服杜密克,必要时使用开塞露通便治疗,经治疗,患者便秘症状得到改善。
2.4出院指导
遵医嘱出院后使用口服拜瑞妥20mg继续抗凝治疗,关注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等,指导病人坚持用药,不可随意停药,定期检测血常规、出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
病情监测指导方面,向患者介绍DVT和PTE的表现。
如果出现一侧肢体疼痛、肿胀,应注意DVT发生的可能;如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血等表现时应注意PTE复发的可能性,需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或及时就诊。
3 护理体会与建议
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医生护士能够快速识别DVT和PTE的症状,及时做好干预及治疗,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
进恢复。
参考文献:
[1]曹洪明,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狀态的临床研究。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唐域,滕秀志.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3):453-455
[3]《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主编:尤黎明,吴瑛
[4]《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