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尿碘测定的常见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36.74 KB
- 文档页数:3
试剂盒法测定尿碘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尿碘水平现已成为国家防治IDD最重要的监测指标,它能更为直观反映出地方居民碘营养状况,因此尿碘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当地碘缺乏病防控政策[1]。
近两年,我市加大尿碘监测力度,采用尿碘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法测定了5万余份尿样标本(孕妇儿童为主)。
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有些尿碘检测结果误差较大,部分尿碘结果不是很理想,返工率高达11.7%。
通过实验过程得到一些体会,与同行们交流。
1试验1.1 方法原理:尿碘检测采用碘催化砷铈反应的原理,使用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根据尿碘含量与反应时间成幂函数的定量关系计算尿碘浓度。
1.2试剂:尿碘定量检测试剂盒AR型,由武汉众生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分析方法:11.7%的尿样结果不理想,通过尿样复查,来分析试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2结果与讨论2.1 尿样的采集与送检对尿碘结果的影响:尿样的采集与送检一般都是地方防保人员完成,实验室人员基本不参与。
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要完全做到试剂说明书中的规范要求要求非常难。
据现场调查了解,有的工作人员采样很随意,将尿瓶直接发给居民自行采集,不作任何说明,这样就不能保证采样规范,甚至有人将自来水装入尿瓶中,因此每次都发现,少部分尿碘结果严重偏低,脱离实际,给结果判定带来困难。
标本采集后,不能保证标本及时送到实验室内,也不放入低温冰箱内,夏天对尿碘结果影响特别大。
实验证明,很多重新采集的尿样标本复做结果很理想,更能反应出尿样采集不规范。
建议对采样要求有个规范说明,并分发到每一位采样人员。
2.2 实验仪器与器皿对尿碘结果的影响:砷铈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这就要求试管对实验不能有任何干扰作用。
试管在不损坏的情况下,都是重复使用,试管必须洁净,不能残留上一次试验带来的碘污染。
使用过的试管应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浸泡于10%盐酸溶液中24小时,取出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数次,晾干使用。
实验室测定尿碘的质量控制杨志琼雷航琪万衍罗燕朱万明冯鑫(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乐山614000)尿碘的测定目前我国的标准方法是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该法测定尿碘的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但由于尿碘含量的微量性加上尿碘测定的干扰因素较多。
因此对实验人员和实验条件及实验过程要求严格。
今年由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我们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尿碘样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的质量控制。
1.实验前准备1.1实验人员的素质要求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实验人员素质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为确保尿碘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尿碘检测工作必须由经过尿碘检测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必须严格熟悉检验标准,掌握相关仪器的性能指标、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实验。
1.2实验室环境的要求实验室环境条件的正常和稳定是检验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也是确保检验结果有效性和准确性所必需的。
实验室的环境因素是指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照明、采暖、通风、压力、气体污染以及空气悬浮微粒等条件。
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对仪器的性能、或者反应本身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本实验的环境条件要求:(1)由于尿碘的含量很低,为避免污染,建议采用专用实验室,条件实在不够的情况,必须与碘盐实验室分开且室内不能存放含碘的其他试剂和样品;(2)操作台面用1%的硫代硫酸钠搽洗。
(3)本实验最好保证温度在20℃-30℃之间进行,且波动不能超过1℃,最好在0.5℃之内。
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达不到要求或者温度波动过大时,可采用空调或者超级恒温水浴箱进行温度控制。
1.3仪器设备的要求本实验要求控温消解仪、超级恒温水浴箱、723分光光度计、加样枪等进行了检定,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并保证这些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4玻璃器皿的要求本实验所有采用的玻璃器皿:(1)移液管、容量瓶、刻度吸管均需要进行强制检定;(2)浸泡前清洗至不挂水珠,宜用品牌洗衣粉(雕牌、白猫等)洗刷有较好效果,不宜用洗洁精;(3)采用10%左右的盐酸浸泡过夜,必须保证浸泡盐酸浓度足够,也可先采用稀硫代硫酸钠溶液(10%)浸泡。
影响碘吸附值测定的因素1影响碘吸附值测定的因素11.碘溶液的浓度:碘吸附值测定是通过碘溶液与样品反应后测定用去的碘量来计算的。
碘溶液的浓度是决定碘吸附值测定结果的关键。
如果碘溶液浓度过高,会造成过量溢出和样品表面碘未完全反应的问题;如果碘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因此,选择合适的碘溶液浓度是影响碘吸附值测定的重要因素。
2.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影响碘吸附值测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样品与碘溶液反应的时间越长,反应达到平衡的机会就越多,碘吸附值测定结果越准确。
反之,反应时间太短会导致样品表面碘吸附不充分,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因此,在进行碘吸附值测定时,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反应时间。
3.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也会对碘吸附值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样品表面存在孔隙或裂纹,会增加碘的吸附容易性,从而使得碘吸附值测定结果偏高。
另外,样品的颗粒大小和形状也会对碘吸附值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碘吸附值测定时,需要考虑和控制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
4.pH值:样品的pH值对碘吸附值测定也有影响。
由于碘吸附与样品表面的化学反应有时依赖于溶液的pH值,因此需要控制样品溶液的pH值以确保准确测定碘吸附值。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碱性条件下样品的表面会更容易吸附碘,而酸性条件下会减少吸附。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pH值。
5.温度:温度是影响碘吸附值测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吸附效果越明显。
因此,在进行碘吸附值测定时,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
6.其他影响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碘吸附值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如样品的含水率、离子浓度、样品预处理方式等,都需要在测定过程中加以考虑和控制。
总结起来,影响碘吸附值测定的因素包括碘溶液浓度、反应时间、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pH值、温度以及其他因素。
在进行碘吸附值测定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条件,并注意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尿碘分析试验测定值的准确性及误差值分析
宋时红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06(30)4
【摘要】尿碘作为碘缺乏病病情指标和消除指标之一,受到国内外检验分析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主要原因为:(1)尿中碘含量低,本底复杂,碘不稳定的化学特征,在阴离子分析中是较难测定的元素之一;(2)我国大多数标准物质,包括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缺少碘的定值,就是国外标准物质有碘定值的也不多见;(3)尿碘的测定方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107-1999》操作烦琐、条件苛刻,在灵敏度、准确度、抗干扰能力、稳定性等技术上要求高,分析结果的溯源链常被打断,给尿碘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带来质疑。
【总页数】2页(P359-360)
【作者】宋时红
【作者单位】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1.1
【相关文献】
1.H2O2氧化提高含聚污水悬浮固体测定值准确性研究 [J], 郭海燕
2.提高二级除盐水电导率测定值的准确性 [J], 朱兴宝
3.影响柴油闪点测定值分析准确性的原因探讨 [J], 徐慧莉;曹洁;赵丽
4.影响润滑油运动黏度测定值准确性的原因探讨 [J], 徐慧莉
5.影响石油焦灰分测定值准确性的原因探讨 [J], 周建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碘检验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摘要:目前临床上碘缺乏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随着人们对碘缺乏病认识的加深,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也越来越广泛。
尿碘水平是碘营养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尤其是碘缺乏病的预防和治疗,由于碘缺乏症的持续深入,导致碘缺乏病的临床治疗,碘营养指标的敏感性和实用性并不高。
本文就尿碘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观点阐释与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尿碘检测提供切实的参考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尿碘;检验;问题;影响因素1引言为了确保尿碘检测指标的设定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确保检验工作更精准,我国专门制定了尿碘测定标准,并据此完成了《尿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的编制。
但是对于尿碘的具体检测,则需要用化学方法来测定微克级的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影响。
而且这种方法的检测要求非常高,对管理和技术要求也很高。
为此,本文就我国目前尿碘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观点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尿碘检验中存在问题2.1环境管理问题就尿碘检测工作具体落地而言,微克级数据的测定需要引入化学方法。
在此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
因此,在具体的检查工作中,必须保证实验室的纯净性,尽量远离碘含量高的环境。
而且在具体检验工作开始前,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碘处理。
通过实施这一环节,尽可能地确保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消除实验室环境可能给检验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开展尿碘检查时,应加强空调设备配置,科学合理地规划检验室温度。
一般而言,检验室温度设定最佳温度为20℃。
此温度与检验反应温度存在较大差异。
2.2检验用水问题对于尿碘的具体实验操作,脱离子水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
在选择检验用水时,一般要求其与 GB/T6682-2008二级水规格保持一致。
只有确保检验用水达到标准要求,才能保证最终采集到的尿碘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结合目前尿碘检测的实际操作,实验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用水的纯净度对尿碘检测结果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尿碘检测的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影响尿碘测定的常见原因一、简介尿碘测定是衡量人体碘摄入水平的一种常用方法。
而尿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评估人体碘营养状况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尿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影响尿碘测定的常见原因,以帮助解释测定结果和促进准确评估。
二、饮食因素1. 食物中碘含量食物中的碘含量是影响尿碘测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食物中的碘含量高低直接影响人体的碘摄入水平。
因此,摄入含碘食物较多的人其尿碘测定结果通常较高,相反,摄入含碘食物较少的人尿碘测定结果则通常较低。
2. 食物中抗碘物质含量食物中含有抗碘物质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尿碘测定结果。
某些食物中的硫氰酸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物质会与碘形成不溶性盐,降低碘的生物利用率。
因此,食物中抗碘物质含量较高的人可能在尿碘测定中呈现较低的结果。
3. 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也会对尿碘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维生素C可以促进碘的还原,从而提高碘的生物利用率。
因此,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人可能在尿碘测定中呈现较高的结果。
三、生理因素1. 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尿碘测定结果的重要生理因素。
一般来说,儿童和青少年的碘需求相对较高,因此其尿碘测定结果通常会较高。
而性别方面,由于女性在生理周期中会因为月经而失血,可能导致尿碘测定结果较低。
2. 肾功能肾脏是排泄尿液的重要器官,肾功能的健康程度会对尿碘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肾功能受损的人由于尿液排泄能力下降,可能导致尿碘测定结果偏高。
3. 身体状况和代谢率一些身体状况如甲亢和妊娠等,以及高代谢率情况下,会导致碘的摄取和消耗增加,尿碘测定结果较高。
4. 药物和补充剂摄入某些药物和补充剂中含有碘成分,如碘化钾等,它们的摄入会影响尿碘测定结果。
补充剂中碘摄入过多会导致尿碘测定结果偏高。
四、实验操作因素1. 尿样收集和保存尿样的收集和保存方式会直接影响尿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收集样品时应注意避免污染,保存样品时应避光、低温保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定。
尿碘分析中的分析误差来源
周章轩;林开领
【期刊名称】《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年(卷),期】1997(12)1
【摘要】本文就接触法测定尿中微量碘样品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污染、损失及有关
试剂等方面讨论分析误差的来源。
强调对不同分析方法建立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
为了消除碘盐测定对尿碘测定的污染,必须做到碘盐与尿碘分室存放与测定。
1 碘
盐测定对尿碘测定的污染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全国实行全民食用加碘盐。
各地防疫站地方病实验室既要进行盐碘测定又要进行尿碘的测定。
地(市)级以下防疫站,因条件等因素限制,往往只有一个实验室。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尿液;碘;分析;误差;碘盐;污染
【作者】周章轩;林开领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地区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2
【相关文献】
1.中和滴定在调味品检测中的误差来源与误差分析 [J], 冯志川;刘艳红
2.尿碘分析试验测定值的准确性及误差值分析 [J], 宋时红
3.尿碘外质控测定中误差来源及解决方法 [J], 司建林;杨璐璐;刘晓明;陈颖
4.尿碘外质控测定中误差来源及解决方法探讨 [J], 贺光忠;张轶群
5.误差统计分析法在分析判定精镗误差来源中的应用 [J], 刘少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碘(I)
尿碘(I)介绍:
正常成人体内含碘20~50微克。
碘进入体内可随食物、饮水、食盐等途径摄取。
主要从肠道吸收的碘70%~80%浓集在甲状腺中,其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碘是组成甲
状腺素的元素。
它通过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发挥生化作用。
碘缺乏性疾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但摄入碘过多也可致病,如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检测尿碘是缺碘的一个重要又简便的判定指标。
尿碘(I)正常值:
70.1±37.32μg/g。
尿碘(I)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减低: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呆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增高:见于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以及服用碘剂(如长期服用乙胺碘呋酮等)过量者。
需要检测的人群:
多食,多饮,消瘦,精神萎靡,大脖子等人。
尿碘(I)注意事项:
尿碘(I)检查过程:
收集受试者的尿液,用化学法检查。
关于尿碘测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年第16卷蔓塑£』£!.!§.关于尿碘测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袁德印杨运霞王延庆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的尿碘测定方法是氯酸消化砷一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设方法已由国家卫生部颁布为尿碘测定的卫生行业标准l1(以下简称(标准>).执行(标准>2年来,作者在工作中体会到.(标准)中有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因此.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对测定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税察研究现报道如下,希望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仪器723型可见分光光度计.DTD一4型微机消解仪.恒温水浴箱,70型离子交换纯水器,可谓加样器(德国进口).1.2试剂和实验用水所用试l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系普通蒸馏水流经离子交换纯水器,制备时在线测定电导率<I.0~/cm.1.3测定方法按(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2结果与讨论2.1氯酸制备氯酸制备质量影响测定结果,是关键试剂:作者在第一次按照(标准,规定的步骤制备氯酸时,氧酸钾溶解困难.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水份蒸发使氯酸钾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再次制备氯酸时,用I片洁净的塑料薄膜密封烧杯口,促留一小孔以便水蒸气逸出,这样减少了水份的蒸发.使氯酸钾藩解速度明显加快最后只有极少的结晶.然后依法…进行操作.这样制备的氧酸在2OO0年8月用于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尿碘外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符合质控要求.丰文的氧酸制备方法与陈惠琴等报道的方法相似J.(标准>中规定,制备的氯酸置4℃冰箱可保存2个月.作者在工作中发现,分别用1年前制备的氯酸和新制备的氯酸测定内质控尿样0H,此尿样的尿碘值95%的置信区间为(17989±8.87),,q/L,同时测定加标尿样测定值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见表I..表1保存时间不同的氯酸检刮结果比较由上表可见,尿碘值均在95%的置信区间内,曲线斜率作者单位:1山东省枣庄市卫生防疫站(枣庄277101);2枣庄市山亭区卫生防疫站相关系数和加标回收率亦无明显差别.困此证明,氧酸在4~C可保存1年.22消化温度(标准>中规定的消化温度是I10—115~C,消化时间是1h. 但是,在工作中发现,使用DID一4型微机消解仪,在此温度消化1h后,各管的残留踱体体积相差很大并且只有极少数管成无色透明液体,绝大多数试管内液体仍为黄色,说明氯酸未完全分解.这可能是由于消解仪各孔问的温度不同和消化管厚薄不均造成的.由于本方法在比色测定时对比色体系不定容.这就使残留液体的多少影响比色测定体积,进而影响吸光度.因此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对不同的消化温度进行了对比观察.在3种不同的温度下,对(21)中内质控尿样QH进行测定,每种温度傲4个平行管,测定结果见表2.表2不同消化温度测定结果的比较谳度(屯)i±2S(,L薤异系数(%)回收率(%)相关系数(r)120±117534±4801369495—099997125±1176.25±6041719768—099998130±1173.蚰±57216910004—099981因120~C接近(标准)规定的温度.故"此温度下的结果为参照.另外2种温度下的结果均与120℃的结果进行比较.经检验.125,130℃的结果与120℃比较,平均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且,3种温度下的测定结果均在内质拉尿样0%的置信区间内,证明消化温度在120—130℃的测定结果都是可靠的在此范围内,消化温度越高,所需时间越短,残留体体积差别对吸光度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2∞0年8月本实验室参加了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宴验室组织的尿碘外质控考核所用的消化温度就是120~C,蚪质拉样品的测定结果符合要求.所以建议将消化温度提高到120—130':C.2,3反应时间砷一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为了探讨反应时间对结果的影响作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作者用空调器将室温控制在3O,对2份内质控尿样进行了测定.加入硫酸铈溶液的间隔时问为30s各管的比色测定分别提前10,5,0s和延后5,10s,以反应15rain的吸光度对应的碘含量为准确值进行比较.每份样品傲双平行管,以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3.表3反应时间对尿碘测定结果的影响注一表示比15rain提前,+表示15.fin廷后生垦复蝮堕煎壁查芏釜6卷第6期ChinJCtrtEnd哪DisⅧl6立2 在以莅的多次测定中,屎样QH测定值95%的置信区间为r17989±8.87)j~g/L(n=12).羼样0L测定值95%的置信区间为(59蚪±8.18)Ixg/L(n=i0).从上表看出,2份尿样的测定结果均在95%的置信区问内.说明比色测定时在15nfin~los的范围内.测定结果都是可靠的如果同时考虑到加入硫酸铈溶液的时间亦可出现误差,那么,比色和加入硫酸铈的时间误差分别在±5s以内,造成的测定差符合质昔控制要求这与文献中的叙述是一致的一.2.4内部质量控制【内质控)由于铡定体系的碘含量极微,砷一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很高,测定结果容易受到其他因索的干扰而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进行厦帚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赊丁按常规对实验条件和人员素质进行控制外,制备内质控样品是简单可行的方法.因为外质控样品购置不便,有效期比较短,所以.依帻外质控样品对日常检测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存在诸多不便.我们利用参加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尿碘检测外质控考按的机会,"复制"外质控样品以进行内质控工作,作者认为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取正常人展样,每lOO~d加^1Oml浓盐酸,制成酸化尿样在一如cC孑争冻24h, 取出解冻后以定性滤纸过滤2遍,去除沉淀物,在磁力搅拌器上快速搅拌30n.按<标准)规定的步骤测定碘含量.然后,根据需要以纯水稀释成不同含量的内质控尿样,一般取高(20Of@eL),中(1OOt,g/L),低(50yg/L)3种含量,便对检测结果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稀释后的尿样亦在搅拌器上搅拌30nfin后,以洁净的具塞锥形瓶分装,放4冰箱保存:将虎质控尿样与外质控展样同时测定,在不同的工作日重复测定6次以上,每次测定均做双平行,以平均值作为每次的测定值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多次测定的平均值和批问标准差,以平均值为中心线绘制出平均值控制图立【=果外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符台要求,那么,内质控尿样即可当佧外质控样品的"复制品"用于日常榆测的质量控制在以后的测定中,如果内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符台质控要求,即说明检测结果是可靠的;如果超出丁控制限,则要设法查明原因.我们在1999年12月制备的内质控尿样,展碘平均值为188.5吼L.标准差为4.89~g/t,批间变异系数为259%(n=12).今年5月份进行了2次测定,结果分别为190.421~/L和18765L,均在±2S范围内.这说明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内质控尿样,4cC保存年半以后碘含量仍是稳定的.评价榆测结果是可信的.过样复制"出的内质控样基本上可代替外质拉样品的作用.而且,随时问的推移,蹦原有的内质控样品为基准,可卜』再制备新的内质控样品进行更新,这就免除了购置尿碘外质控样品的诸多不便.因此,作者认为,屎碘外质控样品复制"内质控样品,对尿碘的日常检测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具有方便,可靠的优点,建议在基层实验室中推广.3参考文献I尿碘的砷一铈摊化丹光光测定方法中华^民共和国卫生行让标准(107—1999)2陈惠辈,张亚尿碘删定中氯酸配制质量问题的探讨中国地方病防治朵志,2OOO.15(1):163马泰,卢伺章,于志恒.碘缺乏病.第二版,北京:^民卫生出版社.1993.273(200】一10—09收稿)(编辑陈台欣)新书介绍《地方病防治研究进展>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谖书汇集了有关鼠疫,布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等方面的研究综运类文章5O多篇,在编排上以病种为单元,是从病因学,发蒲学,临床学,治疗学,预防学等方面,分层次阐述各疾病研究进展的论述一陛专题资料.许多论文不仅从细胞学,亚细胞学.也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研究的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既有一定的深度,迁有相当的广度,它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当前地方病防治科研的现状.本书既为高级专业从员提供了信息,也为硒,中缎专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必需,更是各级科研人员从事地方病科学研究的资料库.该书为I6开精装本,约40万字,每册定价45元.有需要者请与<中国地方病学防治杂志>编辑部联系,邮编137000,地址:吉林省白城市海明西路85号,电话0436—3322295转80087.。
尿碘检验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发表时间:2018-03-23T12:22:48.1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作者:任小琴[导读] 不同尿碘检测方式其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尿样的保存和采集取流方式不同对尿碘检测值的影响较大。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白银 730913)【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尿碘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尿样留取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我中心在2016年1月份到2017年6月份的所采集尿液标本3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验,甲组采用ADA检测法与国际法相结合、乙组采用不同容器检测、丙组对不同时间进行采集进行检验、丁组采用不同时间进行检验、戊组则大量饮水与晨尿尿样对比检验,并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ADA检测法与国际法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管尿碘值明显高于塑料管(P<0.05);餐后6小时与空腹晨尿尿碘值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晨尿尿碘值明显高于冷冻2月的尿碘值(P<0.05);新鲜晨尿尿碘值明显高于大量饮水后的尿碘值(P<0.05)。
结论:不同尿碘检测方式其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尿样的保存和采集取流方式不同对尿碘检测值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尿碘检验;存在问题;分析探讨【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342-02前言众所周知碘是合成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含碘过多,或者缺乏都会损伤甲状腺,从而引发甲状腺疾病。
体碘缺乏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在具体的补碘中,如何根据个人自身缺碘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对补碘后的营养状况进行检测也变得非常重要。
笔者通过对我中心在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份的所采集300例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仅供参考、借鉴。
尿碘测定过程中吸光度迅速下降的干扰因素分析和纠正措施【关键词】尿碘;吸光度;干扰因素;纠正措施【中图分类号】r446.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73-01尿碘检测是评估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监测缺碘地区人群碘营养水平,阜新市疾控中心开展了孕妇、婴儿和学龄儿童的尿碘含量检测工作,同时参加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的尿碘、盐碘的质控考核,旨在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
我们采用(ws/t107—2006)方法参加全国尿碘的质控考核,实验过程中多次遇到加入尿碘显色剂后,溶液及标准系列管全部褪色使质控工作一时无法进行的现象。
针对每次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确定碘实验室主要的干扰因素,同时采取预防措施,有效解决问题。
按时参加了全国尿碘及碘盐考核,并取得了国家碘缺乏病实验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颁发的全国碘缺乏病质量控制的合格证。
下面就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谈谈解决的方法和预防措施。
1 来自实验室内部环境的干扰碘缺乏病的监测指标有二个,一是尿中碘含量检测,二是盐中碘含量监测,测量微量碘时经常同时采集检测常量盐碘,原微量碘实验室与常量盐碘实验室南北方向对门,工作时台面上摆放大量的碘盐,碘盐的含量很高,一般在40—80mg/kg.所以在盐碘测定过程中会产生过多易挥发的碘i2(io3+5i-+6h+ —→3i2↑+3h2o)形成碘蒸汽弥散在空气中,可以随流动空气进入微量碘实验室,若遇到水蒸汽成碘雾沉降,污染微碘室的工作台面,玻璃器皿及试剂。
尿碘的含量是以微克计。
而实验过程中样品及消化过程、比色等过程都需要很长时间。
空气的i2又易溶解在酸性消化液中造成吸光度下降的干扰现象,这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1.1 采取的措施1.1.1 立即调整常量碘实验室、(盐碘室)远离微量碘实验室(50米距离)。
1.1.2 对微量碘实验室用0.5%的硫代硫酸钠处理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等消除了来自这些方面的碘污染干扰。
影响尿碘测定的常见原因
尿碘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人体碘摄入量的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尿碘测定的准确性。
以下是影响尿碘测定的常见原因:
1. 饮食因素
饮食中的碘含量是影响尿碘测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饮食
中含有大量的碘,那么他的尿碘水平就会升高。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
饮食中含有很少的碘,那么他的尿碘水平就会降低。
因此,在进行尿
碘测定之前,需要了解被检测者的饮食情况,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其碘
摄入量。
2.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也会影响尿碘测定的准确性。
例如,含碘的药物(如碘化钾)会增加尿碘水平,而某些药物(如硫脲类药物)则会降低尿碘水平。
因此,在进行尿碘测定之前,需要了解被检测者是否正在服用任何药物,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其碘摄入量。
3. 年龄因素
年龄也是影响尿碘测定的因素之一。
婴儿和幼儿的尿碘水平通常较低,因为他们的碘需求量相对较小。
相反,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尿碘水平通
常较高,因为他们的碘需求量相对较大。
因此,在进行尿碘测定之前,需要了解被检测者的年龄,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其碘摄入量。
4. 性别因素
性别也是影响尿碘测定的因素之一。
女性的尿碘水平通常比男性的尿
碘水平高,因为女性的碘需求量相对较大。
因此,在进行尿碘测定之前,需要了解被检测者的性别,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其碘摄入量。
5.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尿碘测定的准确性。
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
致尿碘水平升高,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会导致尿碘水平降低。
因此,在进行尿碘测定之前,需要了解被检测者是否患有任何疾病,以便更
准确地评估其碘摄入量。
综上所述,影响尿碘测定的因素很多,需要综合考虑。
在进行尿碘测
定之前,需要了解被检测者的饮食、药物、年龄、性别和疾病情况,
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其碘摄入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尿样的收集和保存
方式,以确保尿样的质量。
只有在考虑到这些因素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准确的尿碘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