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耶鲁经验
- 格式:docx
- 大小:439.33 KB
- 文档页数:7
他凭什么拿到⼋所Offer? 哈佛男孩张杨申请⼼得 在2006年3⽉的半个⽉时间内,张杨接连收到哥伦⽐亚⼤学、斯坦福⼤学、宾⼣法尼亚⼤学、康奈尔⼤学、耶鲁⼤学、波⼠顿⼤学、波⼠顿学院、哈佛⼤学等8所美国的奖学⾦或者录取通知书。
他有什么申请秘笈呢? 在成功申请多所美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张杨认为是⾃⼰的运⽓的成分多⼀些;但是在后来陆续接触了其他申请上的中国留学⽣后,张杨慢慢摸清楚了美国的招⽣标准,他将这些标准总结为六个核⼼元素。
学术能⼒六个元素中最重要的是学术能⼒,也就是academicability。
申请美国的研究⽣院,本科成绩⾮常重要。
录取委员会往往会通过专业课成绩来判断这个学⽣是否有能⼒完成在美国研究⽣院的学业。
⼀般来说,本科专业课成绩在90分以上为宜。
不过张杨本⾝是个特例,他的本科成绩在全班27⼈中排在第25名,⼀般⽽⾔,申请美国⽆望。
不过,他始终坚信⾃⼰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能⼒,⼀封附在成绩单背后的“补充信”(见后⽂)扭转了他的命运。
领袖潜质这是美国学校和中国学校录取标准的⼀个巨⼤差异。
⼀般来说,展⽰这种潜质的办法是向评委会陈述过去的⼯作经历。
美国⼈更喜欢听到他们熟悉的公司名字,⽐如宝洁、汇丰或者联合国XX机构。
申请时张杨选取了他在清华参加由国务院新闻办、美国⼤使馆、清华⼤学联合举办的“全国新闻发⾔⼈培训班”的经历,及在路透社实习的经历。
社会责任感这是很多中国学⽣写申请时最容易遗漏的⽅⾯。
中国孩⼦很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不像美国学⽣需要做⾜够的义⼯拿到⾼中两个必修学分。
美国的极顶喜欢招收那些愿意为别⼈“付出”的⼈。
申请时,张杨选取了他在新东⽅⼯作4年中举办了近百场公益讲座的事例。
标准化考试成绩申请美国本科需要考托福和SAT,申请美国研究⽣需要考托福和GRE。
申请商学院则要考GMAT。
张杨建议提前2⾄3年准备考试,⼀年半考完试,剩下的时间集中精⼒做申请材料。
要注意,托福和GRE作⽂要达到5分以上才有申请的把握。
耶鲁大学简介耶鲁大学成立于1701年,是一所私立大学。
它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齐名,历年来共同角逐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前三名的位置。
该校教授阵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方面堪称一流。
漂亮的歌德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互映,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古典和秀丽。
秋季的校园中金黄暗红的落叶遍地,阳光斜照那些黄褐色巨石建成的古色古香的巍峨建筑物。
耶鲁大学的产业包括152亿美元捐款(此项列世界学术机构第二位)和藏于十多所图书馆中计110多万卷藏书。
除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是罗氏奖学金获得者最为众多的大学。
耶鲁大学将本科教育视为大学的核心。
这种重视在美国同类大学中实属少见。
耶鲁学院(YaleCollege,即耶鲁大学本科部)70个专业主要着力于通识教育,仅有极少的几个本科院系着眼于专业性的准备,甚至于耶鲁大学工程系也鼓励并且要求学生探索和学习工程学科以外的领域。
耶鲁学院大约有20%的学生为自然科学专业,35%为社会科学专业,45%的学生则为人文艺术专业。
耶鲁大学要求所有的教授均讲授本科课程。
每年在耶鲁大学的课程目录中(YaleProgramofStudy,或通称BlueBook)有超过2000门课程以供选择。
该校最强的学科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生命科学。
耶鲁大学管理研究生院于1978年创设了独特的课程——公营和私营企业专业管理(Pub1ic&PrivateManagement)课程,它着重公营及非赢利机构的专业管理训练。
课程安排有六成是授课,四成为个案研究,后者有一半是公办或非赢利机构的个案。
耶鲁大学的企管硕士不叫MBA而是MPPM,其来源也在于此。
耶鲁大学实行类似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住宿学院”制度。
新生被随机分配到耶鲁大学的12个住宿学院中,且除极少数特别情况外,所有学生都将在学院中居住四年时间(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必须居住在宿舍)。
每所学院都拥有自己完备的设施,包括餐厅、图书馆、健身房、艺术工作室、琴房、照相暗室、电脑室、洗衣房、台球乒乓室、学生厨房,大部分学院还拥有自己的电影院或剧院、攀岩室、壁球馆和桑拿房,24小时对本院学生开放。
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申请经验本科在RiceUniversity攻读数学经济和心理双专业,并以优异成绩荣誉毕业。
后全额奖学金被斯坦福东亚研究系录取,主攻发展经济和教育学方向。
热爱生活,喜欢分享。
独自游历过十几个发展中国家,也曾笔耕不辍地在互联网平台上吸引了一众follower。
在学术界摸爬滚打一圈后,现在跻身了互联网科技的浪潮。
申请背景首先主要介绍一下我自己整个的申请背景是怎么样的。
1学术成绩我GPA是3.96,GRE是332分。
数学部分是满分,Verbal的部分是162分,处于90%以上。
所以当时学术的方面,单纯地靠分数来讲是还不错的。
2实习经历说到本科的实习经历,我觉得地理位置对人的影响很大。
我当时本科是在德州,其实没有接触到很多高科技、互联网公司这样的机会。
我当时一门心思想在NGO这个领域发展的,所以我本科的实习一般都是在研究机构还有大型NGO,EDF和IFPRI都算是比较好的机构了。
我当时除去课外的活动,还做了一个RA的工作,帮助我们学校数据部门和经济学教授做研究相关的工作。
特殊经历我在大三和大四之间休学了一年。
大三的时候开始接触到发展经济学,我就想我将来研究生的时候会读发展经济学相关的学科。
所以我当时在看很多书的时候在不断了解关于第三世界国家或者比较落后的地区,做这些方面的研究报告。
我读了三年大学,但其实到大三为止我都不知道发展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什么。
所以我当时和跟我关系比较好的教授交流了很久,鼓足了勇气休学了一年,一个人去了十多个发展比较落后的亚洲国家。
我其实是把我这一年的休学旅行当作一个实地调研,后来在申请的时候着重写了这一年的经历和我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这一年的经历给我的申请加分了不少。
申请结果我申请的时候想申请发展经济学,看了一下排名靠前的大学,有很多学校他们在经济学这个分支只设置了博士学位而没有硕士学位。
后来我发现“东亚研究”其实是一个比较广的学科,只要你研究的是和东亚相关的事情都可以被囊括在这个范围里。
大学申请essay范文美国大学申请essay开头怎么写如果你想书写一篇引人入胜的ESSAY的话,你就要掌握以下几种技巧。
诚实作为中国人,不得不承认,我们都希望把自己表现得好一些,所以会尽量在申请材料上,夸张自己的优点,而忽略自己的缺点。
实际上,这种心态任何人都有,包括美国人。
但是,在此奉劝申请美国高校的同学们一句,千万不要哗众取宠,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
如果一旦你那些不实际的经历或者是虚假的经历被审阅者发现的话,那么你可能会被永久打入黑名单。
事实是,你经历过的,你感受过的,就算是再小的一件事情,可是你却有你自己的真实感受在里面,这就会引起人的共鸣。
还有,就算你只是在班级里当了一个小组长,可是你却在这个职位上做得兢兢业业,并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和赞同。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当的小组长没有做好,可是你却从中得到了经验,你却从中得到了收获和感受,那么就把这种在失败中获得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让那些审阅者了解到,你其实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人。
要明白,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缺点,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也不可能每个方面都是拔尖的,所以,请放心,审阅者最想看到的,其实是最真实的你。
简捷好吧,我们会觉得,天呢,我要在一篇ESSAY里把我所有的优点都要表达出来,我要向审阅者展示一个完美的我,展示一个全面的我,所以我要有大量的材料,大量的文字去描述。
好,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请把这些东西都统统放在你的准备材料之前吧,千万不要出现在你的ESSAY里。
准备的时候,你可以大量准备材料,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最有意义,而能引起区鸣的事件来写。
要知道,提交ESSAY的学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审阅的老师不能一一逐字逐句地往下念。
所以,在规定的最少字数以上,保持700字是最好的。
这样,也不会给审阅者带来阅读上的压力,也会让你的文章变得简捷而方便阅读。
注意,准确地表达你自己,要运用最精确的字眼。
尤其是事件带来的感受部分或者是领悟部分,一定要写得能深入人心。
出国留学申请表填写样本出国留学申请表填写样本篇1个人自述的形式和内容同样重要我们对写作的方式十分感兴趣,申请人如何讲述非常重要——用清晰、准确的方式表达思想。
在一所充斥着高素质候选人的学校里,决策的依据并非是数据和公式。
个人自述帮助招生办做出理性的、但最终还是主观的判断。
如果一所学校接一所学校地咨询,你就会发现个人自述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是否具有对其职业的综合反思能力在一篇个人自述中,我们要求申请人将他们的过去和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把这种自传叫作“职业目标”自传。
它为我们提供了确凿的信息,同时也可以确定申请人是否具有对自己及其职业的综合性反思能力。
通常的情况是,即使是那些按照传统标准最聪明的人也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第二篇个人自述是关于学习目标的,让申请人陈述他们想进耶鲁的理由。
他或她想在这里学些什么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避免三个极端的非此即彼的常见问题(1)避免不实吹捧以及“英国式低调”个人自述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简历或个人历史重述一遍,没有反思、评价和自我批评。
另一个错误就是写的都是“招生办的人想听的事情”,结果经常让人感到做作和矫情。
还有一些人不愿意讲自己,我们把这种情况叫作“英国式低调。
”这并不一定是一个错误。
事实上,在阅读了无数自我吹捧(这是另一个陷阱)的*后,这种*倒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如果申请人说得太少,也会令我们无从得知他这样做是出于谦逊呢还是因为拙于表达,或者他没有想到这篇*对我们的重要性。
(2)在整体和简洁之间做到令人愉快的折衷建议不要把草稿寄过来。
*写完后要再看两遍。
尽量做到清楚、准确,但也不要因为篇幅的限制妨碍*的完整。
在整体和简洁之间可以做到令人愉快的折衷。
但是,大多数的自传都太长了,换句话说,过长的*要多于过短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全面、诚实地回答学校的问题。
让招生办的人自己去做有关录取的决定。
不要想着搞什么心理战,或者企图替别人做决定。
有些申请人自认为知道学校的想法,把自己装扮成某种类型,这样做会使我们失去了一个了解你的个性和思想的机会。
1.美国留学全额奖学金申请要求一、留学美国全额奖学金申请要求1.平均绩点美国的奖学金是择优发放的,因此平均绩点就是一个最基础的考察项目,也是将大部分人卡在门外的门槛。
申请全额奖学金的学生的GPA必须要在3.5以上,如果想要增加申请成功率,能在3.6以上,这样的话,就一点要从入学开始就努力学习。
2.入学考试成绩研究生申请奖学金,还需要考察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这一项的要求比平均绩点更严格,因为是没有一丝补救可能的,GRE考试只有一次,而GPA可以补救。
并且入学考试的成绩必须要在320分以上,写作的单项成绩不能低于3.0。
但如果是竞争激烈的学校,要求会更高。
3.英语水平比起雅思,美国的大学更加认同托福成绩,申请全额奖学金的学生,托福成绩总分不能低于105分,而单项的成绩必须要在20分以上。
4.工作经验在美国,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对工作经验是有要求的,比如MBA等很多专业必需要求工作经验,甚至要求管理经验。
如果你的工作经验比较好,那么对申请全额奖学金也有很大的好处。
5.获得奖励与荣誉对于一些有特殊专长的同学,比如篮球、游泳、棒球、橄榄球、艺术体操等一些体育项目水平优异者,特别是参加过,全省或全国比赛得过名次的同学,或者有高水平艺术专长的同学,美国大学都会给予考虑加分。
所获得的比赛荣誉以及奖励,可以放在申请材料中,提交给学校。
二、全额奖学金申请规划1.联系学校并给学校发邮件简历邮件内容要包括详细回邮地址信息,本人所修学位及范围(专业)以及拟入学时间(学期),索要入学申请表与美国全额奖学金申请表,亦可就自己背景优势和成绩做简单陈述。
2.参加必要的留学考试参加美国留学必要的考试,美国留学需要参加托福、SAT等考试,如果要拿到美国全额奖学金,必须保证这两门考试成绩很不错。
3.准备申请材料申请材料的准备十分繁琐,而又来不得一点马虎。
整套申请材料包括:已填好的校方寄来的入学申请表,已填好的各种奖学金资助申请表以及财力证明表,TOEFL、GRE或GMAT成绩单,二至三封教授的推荐信,中英文两份学习成绩单,简历,读书计划,学历证明。
出国留学申请15篇出国留学申请1随着暑期的结束,9月留学旺季又即将到来,此时很多学生与家长纷纷铆足劲准备着进行国外高校的申请手续,那么如何把握申请时机以及留学的重要步骤呢?录取名额先到先得额满为止每年9月都是国内大学新生入学的日子,美国高校也不例外。
临近9月,美国众多高校已经陆续开学。
对于许多今年高考结果不理想计划秋季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 9月份处于春季留学申请材料准备、文书撰写的黄金时间,错过今年秋季入学的学生,目前正好可以开始进行明年春季申请。
美国大学以学分为基础,学分修满即可毕业。
春季入学的学生通过参加暑期课程或增加每学期选修课程的数量,同样可以和前一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一起毕业。
对于错过秋季入学申请的高考后、本科毕业后学生,申请春季入学几乎可以节省近半年时间,并可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目前,准留学者应该根据该校的专业强项、课程设置、学校规模、费用、奖学金数量、招收国际学生人数及对国际学生服务能力的优劣程度、当地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衡量学校的好坏,理智选择最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学术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的院校。
随着签证政策的逐渐放宽,越来越多的学生多选择前往名校云集的美国留学。
另外,由于美国大学录取名额都是先到先得、额满为止,因此,申请材料递交一定要提早。
最好提早准备完材料,9月一开放名额就递交申请。
这样,即便错过11月美国名校的提前录取,还有时间参加12月开始的常规录取院校申请。
对于留学美国,无论春季入学还是秋季入学,抢占先机方能抢夺优势。
据了解,美国名校在录取考察申请人综合素质时,不仅仅是看在校成绩和托福、SAT成绩。
因此,在申请美国留学前,一定要对自己的条件有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家长也应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有所了解。
举例来说,如果在国内成绩一般,很难上一本线,那么申请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是不现实的。
学生在申请留学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盲目追求名校。
因为在美国大学转校和转专业都比较容易,出国前选定的学校和专业,毕业时可能都有变化。
南外被世界名校录取的“牛娃”传授申请经验南京外国语学校今年又有295名学生被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知名高校录取。
昨天,多名被美国哈佛、耶鲁等知名高校录取的学生坦言,想进入美国名校,过硬的成绩、独特的文书以及突出的综合实践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不少人认为,国外大学主要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习成绩并不看重,其实不然。
“一般情况下,如果想申请美国名校,SAT至少得达到2200分以上。
”被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录取的南外高三(5)班梁萧说,由于国内中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同,加上出现过有学校为学生修改成绩的情况,因此在校成绩只是美国高校的参考,SAT作为全球统一的考试更能反映学生实力,他们会更看重。
至于申请名校的个人陈述,写起来也有“别别窍”。
“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要在最擅长、最丰富的经历中挖掘,不要搞那种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被斯坦福录取的男生王悦同告诉记者,比如对竞赛这样一个传统的文书主题,很多中国学生写的是刻苦准备竞赛以及面对失败如何调整心态,这是失败文书的“典范”,“我选择的切入点是对竞赛规则的残酷性、命题的责任感等的思考,这让他们给我加了一些印象分。
”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等,历来是美国知名高校录取时比较看重的方面。
昨天多位被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坦言,其实高校看重的并不是参加的活动有多么奇特、取得的名次多么骄人,而在于对活动的投入程度、深入思考和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
“美国高校比较看重活动的自发性,如果活动是自己发起组织的,对于高校的吸引力远比仅仅参与要大。
”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同时录取的男生凌宇峰说,他从初中到高中组织发起了各种活动,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以青奥为主题的外语角活动,每个班级扮演一个国家的角色,招待其他“国家”的同学。
“高二时我申请了一个在法国巴黎的夏令营,主修哲学,每天快速阅读200页以上的哲学观点,并进入讨论。
活动让我增加了思维的深度、拓宽了知识面,在申请中也成为拿得出手的活动经历。
我终于拿到了dream school的offer---Newbee留学经验分享最初的梦想,能否实现?答案是当然,只要你不屑地坚持和选对了方向。
刚刚收到了纽约大学的offer ,对于经历一场不亚于高考的留学申请的我,总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谈起。
前几天有一位国内大学的学长给了个短信,说留学申请通过了,只不过学校不是很好。
我一直在思考,从各方面来说都很优秀的学长,为什么会收到了一份含金量远不如我的offer。
下面我就发发牢骚,希望自己和这位学长的一站经历,能给以后的有留学意向的同学提供可鉴之义。
一、摆正出国目的,留学就要“炼真金”我从来不认为留学是为了镀金,而是为了自己的学业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尽管父母一直催促我赶紧把出国的事办下来,但我一直犹豫的原因也是因为不知道去国外哪所大学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要么去一所非常好的大学,要么留在国内,是我的基本原则。
因此,半年前我就一直向曾经的学姐学哥请教,寻找好的培训班。
一个现在就读耶鲁大学的学姐,给我介绍了一位当年指导她的出国导师Matthew Weed,并且说这位导师很有“能量”也很有“资源”,让我联系一下他,给点意见。
联系到Matthew Weed之后,正好他也在国内的一个留学培训机构Newbee留学。
我也就顺理成章的报了Newbee留学。
现在想想当时的这一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而我的那位学长,只是单纯的想出国,随便找了个出国中介报上,这也为他以后的留学埋下了“隐患”。
二、选择培训要“慎之又慎”,导师团队是重点当时我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师姐就提醒我,很多出国中介,就是单纯的“中介”,你要是想让他们帮你出去混个学历可以,但要想得到一个世界名牌大学的offer是不大可能的,当时她就报了个中介机构,后来发现里面的所谓“师资力量”全是假的就退了。
因此在联系到Matthew Weed之后,他给我了一份Newbee留学的资料,我从资料中看到了Newbee留学专业的导师团队组成之后,才铁了心报了Newbee留学。
申请总结来源:马晓申的日志今天早上接受了Yale的offer,还挺兴奋的,于是就写这样一篇申请总结,盘点一下自己申请过程中的得失,一来算是对之前几个月的辛苦做一个小结,二来算是给师弟师妹们留个东西作参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拿到更多更好地offer。
写的时候也没什么线索,就按照CCME去年的飞跃手册的顺序写。
先说一下录取情况吧:Offer: Yale, UIUC, UC Irvine, PrincetonReject: UChicagoWithdraw: Scripps, Harvard, Duke, Columbia, UCLA, UPenn, UC Berkeley, Rice U, Boston College申请的都是Organic Chemistry PhD基本情况:GPA:3.69TOEFL:L30/R27/S26/W30GRE:158(77%), 169(98%), AW: 5.0(92%)GRE-Subject Chemistry:910(97%)文章:一篇JACS二作,算是进组时候运气好赶上的科研背景:就在组里做实验,没有实习一、选校选校的时候也问过一些师兄师姐和老师,都说要根据导师选学校,要选名导师,然后在选学校,但是我自己说实话,并不觉得自己能跟化学过一辈子,所以,还是按照学校的名气选的。
个人感觉,如果我非常笃定的要在化学领域从事一辈子研究的话,一定是要选导师的,但是我自己更希望有一个宽一点的平台,一是给自己留有退路,二是也方便之后二次选择。
我选择学校的依据主要是根据USNews给出的排名,然后就是个人喜好,很多学校都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就不报了,感觉有点随意,不过感觉这样也是未尝不可的,如果一味趋向于那些所谓的名校名导师,却放弃了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学校,实在可惜。
二、网申系统简介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接触到的网申系统有很多种,简单介绍几个吧。
ApplyYourself:很多学校都是这个系统,Yale,UIUC,Harvard,UPenn等等都是,这个系统比较好的是,个人感觉系统设计的挺好看的,颜色搭配也好,每个选项的页面在左侧有超链接,比ApplyWeb好,但是每个学校都要单独申请账号,而且有些学校用Userna me登陆,有些学校用PIN登陆,大家用的时候一定要用小本本记好了。
卤煮趁上周普林同学过fall break,便在人家里蹭了几天床,被普林迷倒,心情大好。
但一不小心没收住玩心,又去Yale找同学蹭床了。
赶上Yale 建院的open house,收获不少东西,趁回来车上无聊,便写出与今年申请的同学分享一下吧。
虽然很多只针对Yale,
但是还是有一定共性。
当天上午和我面谈的yale教授有Ed Mitchell (EM)和Aniket Shahane(AS)他们在教M.arch2的advanced studio。
下午在讲申请过程有Mark Gage(MG),还有两个负责招生的faculty(F1,F2).
晚上讲座前做的conclusion answers and questions meeting是Dean Robert Stern (RS)、Mark Gage (MG)还有Michelle Addington(MA).
其中我们问了很多有关申请的问题,重量级的回答基本都来自上面我说到的几位。
我就不按时间顺序列举了,把问题归类如下(方便阅读我还是翻译成中文):
有关GT的问题:
Q:我们美国学生还用考GRE么(好2B的问题),要是考,需要多少分?
F1: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都必须参加GRE考试,我们一般录取的学生v或者q各项都在155以上,但我们对的作文分会要求高一些,4或4.5分以上(到底是4分还是4.5分以上?反正他这么说的)。
MG:我们不在意你的GRE考过多少次,你可能会当天紧张不舒服等等,我们看最高的成绩。
但是偶尔会接受些个别GRE会稍微低的特例。
Q:yale对国际学生的T有什么要求么?
F1:我们对国际学生的T有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只要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必须参加托福考试。
我们希望你的各项都是26分,如果你的口语24分也无妨,但是我们不会要口语低于24分的申请者,比如我们会要阅读26口语26的同学,不会要阅读30口语22的同学。
Q:口语差那么点真的有影响么?
F2:虽然24和22分相差2分,但是我们知道口语的实际能力还是相差甚远。
以前有过特例,但是发现对学生不好,你口语不好不能和教授沟通,这是对教学的不负责任。
实际上,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多,我们可能会考虑刷掉口语低于25分的申请者(很多人听完就哭了)。
Q:假如我们的英语成绩不够要求的话,那有没有可能会在作品集上弥补呢?
MG:我们每年会申请到上千份作品集,我们不会全部都看的。
事实上,我们会根据英语成绩刷掉很多人,如果你的成绩没达到要求,我们基本不会看你的作品集的(是不是有种想说FUCK的感觉)。
但是如果你因为生病紧张等没考好需要再次要更新英语成绩一定和我们联系,我们最迟把英语寄送的时间推迟到1月中旬,过了时间我们不再接受。
GPA的问题:
Q:Yale怎么看GPA?
MG:我们不会看重GPA,因为很多学校不提共GPA的证明。
我们会留意你成绩单上和专业有关的成绩的。
但是我们不希望看到有挂科的情况。
有关作品集的问题:
Q:yale的建筑教学风格是什么风格?教授希望看到我们什么样的作品?
AS:我们yale没有特定的风格(Identity),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很diversity,我们会有各种侧重的方向。
比如在我们advanced studio,每年的visiting faculty就会邀请不同背景的设计大师来。
比如就有Zaha和Gary:
EM:M.arch 1 我不太清楚,对于M.arch 2来说,我们比较偏重有工作经验的人(今年M2里18个人就有4个没工作经验)。
我们希望你的作品集放一些学生时期的作品,这样我们会了解你学生时期对建筑是如何思考的,至于工作的作品,我们希望你能侧重说明哪些是你的作品,你做这些时候怎么思考建筑的。
我们希望看到强有力手绘和图解结合来阐述你对建筑的理解,我们还比较看重你从模型角度怎么思考建筑的。
对M2的申请者来说,我们会很喜欢看到有意思的平面和剖面,以及你对空间的思考。
比如:
MG:M.arch 1的作品,如果你的专业和建筑无关,我们想从你作品集看到你的建筑潜力,怎么能用到你的专业知识拓展建筑,生物、哲学、数学的背景我们都很感兴趣。
如果和建筑相关的话,和M2展示的思路大体相同。
Q:我们需要放哪些尺度的作品?多少合适?
EM:我们只希望看到你最好的几个作品,至于建筑尺度我们没有明确要求。
因为很多小尺度的建筑也有很大学问。
AS:最好是4-5个作品,页数不要多的离谱。
前年我们收到一份300多页的,没看几眼就放一边了。
MA:千万不要在你的作品集里出现自己的头像(profile image),我有时很烦这个..
有关文书的问题:
EM:作为M2的同学,千万不要写自己的故事,你已经上了5年的建筑,又有工作的经历,请你具体侧重描写你对建筑的理解,作为学生和工作后又对建筑有了那些新的认识?遇到什
么困难,如何思考的?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要上mater?为什么来yale?你准备在yale获得什么,提高什么?我们不想看到你小时候玩石头就对建筑感兴趣了,也不在乎你爷爷还是你爸爸是干什么,怎么教育你的。
我们关心你作为建筑学生和建筑工作者的经历是怎么看待建筑的。
(use that statement to say anything important about yourself, not to go far back into time. Please give history challenges you have overcome or you want overcome. It is about how you think not how you grow up.)
MG:M1 文书应该很多元,你要提到为什么要学建筑,你是怎么将以前的背景和建筑联系起来的?你认为的建筑是什么样的?你认为yale能给你带来什么?
怎么review作品集?
MG:今年yale和其他院校一样,只接受电子版的PDF。
由于我们的人数有限,我们会让一些学生陪faculty分几个小组分别在电脑前(在电脑前,不是在什么大屏幕前)review 作品集。
注意我们的电脑屏幕是16*9的,我们浏览的的时间很快,我们不会zoom in 你的东西,请注意你的图像大小。
MA:通常我们喜欢横版的(landscape),但也有例外。
我们希望每次翻页都有一种叙述感,我们不喜欢毫无意义的图形堆砌。
作品集会按顺序评阅么?
RS:不会的,我们通常在申请日期结束后开始统一评阅。
推荐信的问题:
RS:任何你的教授,工作上司都可以为你写推荐信,但是这个人一定是了解你的。
我们不想看到一封在描述完美的人的信,我们希望看到你是遇到困难怎么克服的,别人对你处理困难或者问题时的看法。
为什么yale在中国招得人少,要是有也只是清华的学生呢?
RS:yale没有只招清华的学生,事实上,我们和清华有合作关系,因此考虑清华的就会多一些。
其实我们以前还招过其他国内院校的学生,比如同济、北大,现在还有东南的。
只要语言成绩够好,作品集突出的中国同学,我们都会考虑的。
其实还有一些杂谈,但是有关申请的基本就这么多了。
录音的质量不高,改天我可以传上来。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总之而言,
对于Harvard GSD:不是什么传奇国度,只是一群奋斗者聚集地。
这里不看出身,只要你够努力,各方面条件不是太差,加上一点点幸运总会被某个项目录取吧,就像卤煮这样。
如果你托福92以上(卡口语,貌似最低23吧?我忘了),有很强的的diagram能力,还有哈佛校友的推荐信,那就勇敢的尝试一下吧。
对于Yale和Princeton,如果你真的被拒了,不要怀疑你的设计能力,真的十有八九会是你的语言的问题。
当然,也许还真是你的设计能力出问题。
对于MIT,卤煮对这种天才学校不感兴趣,也没太多了解,(只知道SM中国人多,选课不自由。
但M1,M2的国人不多,studio被老师关注度很高!)(这句话关于人多人少的评价被MIT同学证实是错的,请忽视)
对于Columbia,Upenn,这两个学校的各种老师混着用。
很多在Upenn的人都拿着Columbian的AD,有的人嫌纽约贵留在了Penn,有的人喜欢大城市的生活,选择了哥大。
当然,除了建筑外,PENN的景观全美也是数一数二,而哥大也有很好的项目,综排也在Upenn前。
现在Upenn狂发AD,貌似托福80多分也可以被收的,PPD的项目吐槽吐的都吐了,但是3年给你2个学位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对于cornell,风格和GSD很接近吧,听LL说很多本科cornell的人现在都在GSD里,对于没被GSD录取的同学,来这也不错。
还有其他很有特点的建筑院校也分布着卤煮的各种牛人朋友。
只是卤煮不知道哪根经坏了,就申请了藤校,对其他的学校知之甚少。
其实除了普林,卤煮最喜欢ETH了,就是去的人多,毕业的人少,竞争压力太大。
最后的最后,不要盲目申请,每个学校的风格不一样,教学手法和侧重点也不一样。
不是排名越高就一定适合你,申请前就要对他有一定的的了解,省的来了不满意。
Focus 几个,一来省申请费,二来也能给别人留坑,造福他人。
另外感谢LL,QF同学在普林和耶鲁的收留,我会常去的。
汽车也快到家了,先写到这里,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