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拨2014年人大法学院-耶鲁暑期班项目候选人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5.55 KB
- 文档页数:4
2015年春季学期人大法学院关于赴境外交换学习的选拔通知[截至9月18日]2014-9-9根据我院与境外院校签署的交流合作协议,现开始启动2015年春季学期赴境外法学院交换生的选拔工作。
1、总体要求:学生应登录对方学校网站了解具体的专业课程情况,并向学院教务等部门了解有关学分转换、学籍管理等具体规定。
学生申请前应认真阅读教务处制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赴境外大学学习及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见教务处、研究生院主页)。
学院将会对申请学生进行面试遴选,遴选结果经学院公示后,无正当理由,被推荐人不得退出项目。
对于无正当理由退出的同学,学院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取消其以后参加有关国际交流项目的资格。
已推荐给对方院校的学生,应按学院规定时间完成护照、签证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出境手续,学生应根据学院规定认真按时完成有关事项,以保证顺利派出。
对于在派出手续办理过程中不遵守学院规定的同学,学院将取消其参加资格。
2、各项目具体情况、要求:(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肯特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注:本科生可申请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资助涵盖往返旅费和在外生活费)(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荷兰鹿特丹大学伊拉斯谟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5)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挪威卑尔根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6)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注:本科生可申请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资助涵盖往返旅费和在外生活费)(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9)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10)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昆士兰科技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1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1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1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1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院特别研修项目(15)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国首尔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16)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台湾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1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学生交换项目3、申请材料:详见各项目具体情况(申请材料一式五份)4、申报截止时间:9月18日下午17:00前请感兴趣的同学于报名截止时间前将申请材料交至法学院明法619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版材料发送邮件主题为“**申请**大学交换生项目”。
人大法学院法学暑期研习班成功举行8月20日至31日,中国人民大学牛津法学暑期研习班在北京成功举行。
在去年英国宪法暑期研习班的基础上,今年中国人民大学牛津法学暑期研习班新增了私法课程,并将在公法班采纳了新的教学方式。
研习班共设英国公法研习班和英国合同法研习班两门课程。
英国公法研习班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英国合同法研习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教授会见并宴请了本次暑期班三位授课教师Jeremias Prassl,Nick Barber和Jeff King,对他们专程前来授课表示感谢,并就深化合作事宜进行了探讨。
副院长王轶教授、时副教授陪同参加会见和宴请。
英国合同法暑期研习班本次英国合同法暑期研习班由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Jeremias Prassl博士授课。
Jeremias Prassl是哈佛大学法学硕士,牛津大学法学博士,目前除在牛津大学法学院任教外,还担任瑞银投资银行学术顾问、德国汉堡马普研究所国际与比较私法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
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合同的缔结与违约行为的弥补两个主题上,同时还探讨了侵权法上的一些关键问题(尤其是由过失引起的侵权责任)。
暑期班报名公告发布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60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部分青年教师的申请材料。
经选拔,最终录取了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20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暑期班。
8月20日,英国合同法暑期研习班正式开课。
课前举行了开课仪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轶教授致欢迎词,他对Jeremias Prassl博士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各位学员提出殷切期待和热切鼓励。
关于人大法学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合作培养国际商事仲裁方向研究生的工作通知[报名截止至11月14日]2013-11-6为贯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下简称法学院)“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人才培养理念,落实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中对于国际型及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计划,提升法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法学院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合作,在法学院研究生中新设“国际商事仲裁”方向,选拔有志于从事国际商事仲裁业务的研究生,聘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资深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培养国际商事仲裁方向优秀人才。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学生选拨法学院从2013年入学的研究生当中,选拔10-15名有志于从事国际商事仲裁业务的学生参加本项目。
法学院聘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资深专家或仲裁员担任该方向硕士生兼职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
选拨标准如下:1、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其中民商法专业(方向)、经济法专业(方向)、国际法专业(方向)、知识产权专业(方向)、民事诉讼法专业(方向)、国际商事法务方向、国际型比较法律人才方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方向、亚太法律菁英方向、律师方向等研究生优先考虑。
2012级法律硕士相关方向的研究生也可报名。
2、对国际商事仲裁有浓厚兴趣,有意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
3、学习成绩优秀,外语能力突出,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学习入选本项目的学生需继续执行学生入学时已经选定或确定的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
此外,入选学生还需至少选修三门国际商事仲裁方向建议选修课程。
国际商事仲裁方向建议选修课程包括:(1)仲裁与公证法(2)世界贸易组织法(3)高级法律谈判技巧(4)国际商事合同起草与分析(5)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6)英文法律文书写作(7)国际商事仲裁法(8)国际贸易法专题(9)国际民事诉讼与区际民事司法协助(10)国际商事诉讼与ADR以上课程均为法学院已开设课程。
关于2014年度人大法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013-12-23照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安排,从2010年度开始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有自主研究项目,现将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以下简称“自主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2013年度自主项目分为:(1)重点项目,资助经费3万元;(2)一般项目,资助经费2万元。
项目不设申报指南,申请者应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部署,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扣学术前沿,围绕当前民商事法律重大疑难问题,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特长,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二、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民商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
2.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
3.申请者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重点项目申请者,应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在编在岗教师;(2)一般项目申请者,应为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负责人;(2)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项目等各类项目),以上项目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三、项目研究目标研究项目的最终承担者在研究项目结项时,提交所发表的署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项目资助”字样的最少1篇《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的论文;或1篇SSCI、SCI刊物论文。
四、研究项目的周期本批研究项目的资助周期为2年。
研究项目承担者必须在此周期内完成所承担的研究项目,由基地学术委员会进行最终检查验收。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中国法暑期项目学员参
观商务部
5月29日下午,中国法暑期项目学员五十余人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项目主任丁老师,美方暑期项目负责人,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Wilson 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李文柱处长以及来自综合处、投资法律处、贸易法律处、世贸组织法律处、行政法律处、市场流通法律处、知识产权法律处、对外经济合作法律处等处的负责同志接见了到访的学员。
下午三时,会见在商务部1428会议室举行。
李文柱处长介绍了商务部条法司的职能和各处室的基本情况。
随后各处室的负责同志对本处室的主要职责,日常工作内容等做了详尽的介绍。
在介绍结束后的自由提问环节,美国学生积极提问,涉及知识产权保护(IPR ),WTO 纠纷处理,中国经济政策与未来走向,人民币汇率,中国走出去战略等一系列问题。
美方暑期项目负责人,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Wilson 教授对商务部各位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赠送了象征中美友谊的小礼物。
Wilson 教授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自己每年来中国感受到的巨大变化,鼓励各位学员多了解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法暑期项目主任丁老师表示,一直以来,暑期项目得到了商务部的大力支持,希望借此15周年之际,能够不断加深与商务部的合作,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参观商务部给国外的学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经济法律政策的有效平台,学员表示受益良多。
人大法学院有关Jessup(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队员选拔通知[截至9月29日]2014-9-12各位同学:Jessup(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第十三届全国选拔赛开始进行队员选拔。
相关要求如下:1.选拔对象:全院本科生、硕士生(含法律硕士、双学士),同时欢迎国际关系等相关专业同学报名;2.报名方式:投简历至报名邮箱;3.基本要求:热爱国际法、有国际法基础、能用英语撰写论文并进行口头辩论、吃苦耐劳。
4.简历要求:(1)简历内容:个人基本信息、专业、年级、参赛优势。
简明扼要,请勿超过1页A4纸。
(2)邮件主题及简历文件名均为:学号+姓名+Jessup。
(3)请以附件方式发送简历。
5.报名截止日期:2014年9月29日6.选拔面试时间:2014年9月30日14:00 pm7.选拔面试地点:明法8018.选拔面试内容:以已发布的2015年jessup案例为基础,用英语回答相关国际法问题。
案例见附件或Jessup美国组委会官网Jessup简介: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在各国国内学校间进行,产生出本国优胜队后将于2015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与其他国家优胜队进行决赛。
因此,在明年国内赛区比赛中产生的优胜队将代表中国参加全球比赛。
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创建于1959年,每年春天由国际法学生协会(ILSA)举办,由美国国际法学会(ASIL)联合举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模拟法庭竞赛,被称为国际法的奥林匹克竞赛。
在过去的五十多年中,有超过80个国家的500多所法学院参加了这项比赛。
Jessup比赛2003年由朱文奇教授引进中国,组委会设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已成功举办12届比赛。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我院一直派出代表队参加,并取得良好成绩。
我院今年将继续派出代表队参加上述比赛,请对国际法感兴趣且致力于提高国际法知识水平的同学报名参加选拔。
2014年人大法学院英国公法暑期研习班招生启事[截止8月22日]2014-8-17为使全国优秀的法科学子有机会体验牛津大学的法学教育并深入学习英国公法学,在2011、2012、2013年成功举行三届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将继续与牛津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合作,于2014年9月1日至9月5日举办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英国公法暑期研习班。
授课教师:本次暑期班将继续由牛津大学法学院Nick Barber教授主讲。
Nick Barber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英国公法学以及宪法理论,曾在Public Law、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等著名SSCI法学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Nick Barber 教授此前曾多次受邀在人大法学院授课。
授课内容:在“英国宪法”主题下主要分为六个专题:(1)Sovereignty;(2)Unwritten constitutional rules;(3)The European dimension;(4)Devolution;(5)The Human Rights Act;(6)An introduction to Administrative Law.研习班旨在对英国公法学与英国宪法进行一个总体介绍,涵盖宪法一般原则、人权保护、对行政裁量的法律控制等内容,希望能使学生从更加广泛的视角审视立宪主义的原则。
本课程虽然以讲授英国宪法为主,但也期待学生能从比较的角度理解中英两国的宪法制度和实践。
授课时间:2014年9日1日(星期一)至9月5日(周五),为期5天;每天上午9:00-12:30。
招生及报名:本暑期班面向北京高校招收学员,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亦欢迎其他专业同学报名。
有意报名的同学,请于8月22日前发送邮件。
邮件主题请注明“XX申报英国公法暑期班”。
报名邮件请以附件形式发送简历一份,简历应包括学校、年级、专业、外语水平、大学以来学习经历、发表或撰写论著情况以及导师姓名等信息。
关于选拨2014年人大法学院-耶鲁暑期
班项目候选人的通知
(2014-02-19 14:02:19)
根据耶鲁大学与我校的合作协议,学校将于近期选拨2014年耶鲁大学暑期项目候选人,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项目简介
人大——耶鲁暑期班项目是在中国人民大学陈雨露校长和耶鲁大学前校长莱文的关怀与指导下,由两校共同举办的暑期学生交流项目。
该项目由ELI英语语言项目(English Language Insititute)和YSS夏季暑期课程(Yale Summer Session)组成。
学生赴美交流学习费用由两校共同杰出校友、高瓴资本董事长兼CEO、高礼研究院理事长张磊先生的指定捐款承担。
自2010年首期项目举办以来,该项目每年从人民大学所有大二或大三在读学生中选拔20名优秀同学,授予奖学金赴耶鲁大学学习、生活5-6周。
其中,ELI为6月28日——8月8日(六周),YSS时间为7月6日——8月8日(五周)。
ELI和YSS各接收我校10名学生。
2、相关费用
(1)学费、注册费及住宿费由我校与耶鲁大学共同校友张磊先生的指定捐款承担。
(2)往返旅费、医疗保险费、签证费和在美生活费用需学生自已承担。
3、申请要求
(1)本科二、三年级学生,品学兼优,成绩列其专业前茅(GPA班级前20%)。
(2)身心健康,能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3)要求有较强的英语能力,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进行听课、讨论、作业等。
其中:YSS: 托福IBT最低100分/雅思最低7分(耶鲁大学要求)
ELI:无托福、雅思成绩要求(但需提供英语成绩证明。
若无托福、雅思成绩,也可提供其他英语成绩证明,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等)
(4)申请人只能选择ELI和YSS其中一项。
(若所申请项目未被录取,也希望参加另外一个项目,则学生应在申请表中填写“服从调剂”。
)
4、申请程序及日程安排
(1)请同学们于2014年3月2日(周日)17时前,在数字人大系统内申请(登陆“数字人大——本科生教务管理——本科生交换项目管理”),并将申请材料报送给本人所在院(系)教务科。
申请材料依据数字人大系统内要求的材料为准。
(2)院(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以及政治素质等进行综合考察,并在学生申请表中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与学院推荐表(加盖学院公章,由主管院领导签字确认),以及学生其他申请材料于2013年3月4日(周二)11时前统一报送教务处国际学习中心(科研楼B座602),教务处不单独接收学生的材料。
(3)日程安排:
步骤
时间
程序
具体内容
1
2月18日(周二)至3月2日(周日)
学生网上申请并提交材料
学生在“数字人大——本科生教务管理——本科生交换项目管理”进行网上申报,并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
2
3月4日(周二)
学院审核并报送学生材料
院(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以及政治素质等进行综合考察,并在学生申请表中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与学院推荐表(加盖学院公章,由主管院领导签字确认),以及学生
其他申请材料报送至教务处国际学习中心
3
3月6日(周四)
公布笔试、面试学生名单
在人大主页及教务处主页公布进入笔试、面试环节的学生名单及相关事宜(名单人数根据最终报名人数情况而定)。
4
3月8日(周六)上午
笔试
笔试名单、地点待定。
5
3月9日(周日)上午
面试
面试名单、地点待定。
6
3月中旬
公布录取名单
在“数字人大”系统中公布名单,国际交流处负责后续派出手续。
5、其他事项
(1)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能参加一次学校公派的校际交换项目。
(2)项目最终选拔名单一经网上公布,学生不得放弃。
否则三年内(延伸至学生在我校继续读研期间)不得申请学校任何类型的公派项目。
(3)关于课程认定等相关政策规范请参照教务处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赴境外大学学习及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修订,适用于2013年9月以后派出项目)》。
教务处
国际学习中心
2014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