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零件制造工艺1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72
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
模具制造是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各种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设计、加工、组装和调试等环节。
首先,模具制造的第一步是设计。
设计是模具制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图纸和要求进行。
设计人员首先需细致分析产品的结构特点,然后确定模具的结构、尺寸和工艺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效率以及成本等因素,以确保最终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模具。
设计完成后,接下来是加工。
模具的加工通常包括铣削、车削、线切割等工艺过程,通过这些过程将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形状转化为实际的零部件。
加工是模具制造中最为耗时和工艺要求较高的环节,需要操作工人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只有精准的加工才能保证最终模具的质量和稳定性。
完成零部件的加工后,接下来是组装。
组装是将加工好的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模具结构。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准,同时也需要注意组装的顺序和方法,以免影响最终模具的使用效果。
最后,是模具的调试。
调试是模具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通过调试,可以检验模具的工作性能,验证模具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要求。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进行模具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模具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需要设计、加工、组装和调试等多个环节的协同配合。
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模具,为产品的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1。
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重要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过程,确保逻辑通顺、内容完整且没有重复。
1. 设计阶段模具制造的第一步是进行设计。
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性能要求,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出模具的三维模型。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模具的结构、加工方法等因素。
设计师还需与产品工程师和客户沟通,确保模具设计满足所有需求。
2. 材料选择与准备设计完成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造模具。
模具材料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性质、生产数量以及成本要求。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铝合金、镁合金等。
材料准备好后,需要进行热处理、切割和打磨等预处理,以提高材料的性能。
3. 加工阶段加工是模具制造的核心环节。
它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
粗加工主要是通过铣削、车削等方法去除大部分余量,形成模具的基本形状。
半精加工则是对模具进行进一步的修整,使其接近最终形状。
精加工则是最后的修整过程,通过磨削、抛光等方法使模具达到设计要求。
4. 装配与调试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各个部件装配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模具。
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位置精度。
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检查模具的动作是否顺畅、尺寸是否合格等。
5. 试模与修正调试合格后,开始进行试模。
试模是在生产条件下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以检验模具的性能和可靠性。
试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如尺寸超差、表面质量不佳等。
这时需要对模具进行修正,直至达到生产要求。
6. 验收与交付修正完成后,模具需要进行验收。
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验收合格后,模具就可以交付给客户使用了。
交付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文件和操作说明书,以便客户能够正确地使用和维护模具。
7. 维护与保养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这包括清洁模具表面、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润滑模具的运动部件等。
五金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1、筹备工作:在开始制造模具之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准备模具的材料,确定生产进度,并组织好模具制造所需的人员、机器设备和生产资料。
2、铸件加工:主要根据模具图纸要求,采用压铸或锻造等方法将材料成型,用于生
产模具基体。
3、图纸测量: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精确测量铸件尺寸,确保精度。
4、预加工:主要以反冲加工为主,包括冲裁、磨削、开表面,磨出模具基体的凸、
凹及微细外形结构,以及模具尺寸上的精度要求。
5、加工:主要是模具的刨削、镗削和攻丝加工,就是将一般必需的模具零件进行加工,组装成完整模具。
6、精加工:主要是模具零件的精确加工,如磨削、冲边以及细节处理,以及模具基
体的面抛光等,确保模具的精度和外观效果。
7、检测:检查模具的精度、表面细节、尺寸及螺丝等,确保模具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是五金模具制造的主要工艺流程,精密的工艺流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才能
制造出高精度的五金模具。
模具零配件加工工艺流程《模具零配件加工工艺流程:一场微观世界的奇妙之旅》在模具制造这个神奇而复杂的领域里,模具零配件加工工艺流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容不得丝毫差错。
首先得从原材料说起,这就好比厨师挑食材,你要选择适合的钢材或者其他材料,就像挑一块上好的肉做红烧肉一样。
材质选不好,后续的加工再怎么折腾那都是白搭,顶多做出一盘“黑暗料理”般的模具零配件。
接着是切割下料环节,这就像把一块大蛋糕切成合适的小块。
那些切割机干活的时候,“刷刷刷”的,就像在进行一场精确的外科手术呢。
如果切歪了一点,那后面的工序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被影响,这时候就只能心里默念“凉凉”了。
然后是粗加工,这是个可劲儿造的阶段,铣刀、钻头都开始大展身手。
就好比打地基,不求精细,先把大概的形状给整出来。
不过可别小看这个粗犷的过程,要是用力过猛,尺寸偏差太大,那这个地基可就歪了,模具它还不得“倒塌”啊。
有时候看着那些机器“呼呼”地干活,感觉就像一群莽撞的大汉在乱拳出击,还得时不时提醒一下:“嘿,兄弟,悠着点!”到了精加工,就像是在雕琢艺术品了,每一丝一毫的误差都不能被容忍。
这个时候的操作员就像一个刺绣大师,精心地在零件上绣图案一样。
什么磨床、电火花加工机之类的,都得做到精益求精。
我曾见过一个老师傅在精加工的时候,那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大气都不敢喘,就怕一个抖动把那一点点的精度给弄没了。
热处理又是一个关键步骤,这就像是给零配件进行一场魔法洗礼,改变它们的硬度、韧性等性能。
可这魔法不好控制啊,如果火候掌握不好,可能让零配件变得太脆或者太硬,就像面包烤焦了或者没烤熟,都没法吃一样的道理。
最后表面处理这个环节,就像是给零配件穿上漂亮的衣服。
喷漆、电镀之类的能让它们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有时候觉得这就像给一个朴实的小伙换上一身帅气西装,瞬间气场就不一样了。
模具零配件加工工艺流程的每一个步骤都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
它就像一个紧密协作的小社会,每个环节都是在为了最终产出一个高质量的模具零配件而努力。
模具制作的工艺流程
模具制作的工艺流程
1.设计准备:
设计准备阶段是模具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个阶段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客户的要求按照制造工艺和质量标准,完成一组可行的设计解决方案,把制造工艺各个细节做到最完美。
2.金属加工:
金属加工实际上是模具的“骨架”,它决定了模具的分解,模具的精度,模具的质量,以及模具的外观。
在金属加工阶段,可以使用CNC数控加工中心、气动冲床、磨床、立铣等机床,完成金属件的切割、攻牙、孔加工、表面处理等步骤。
3.热处理:
热处理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硬化热处理、正火热处理、淬火热处理、回火热处理。
根据不同的需求,模具的热处理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减少模具的疲劳使用寿命,提高模具的刚性和使用效率等。
4.射击:
射击是模具必不可少的工序,它可以分为气动打磨、悬挂钻孔、砂轮打磨等。
射击的目的在于把表面的缺陷消除,把模具表面处理的更加光滑,提高模具的外观质量。
5.装配:
装配实际上是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这个阶段需要经过精细的装配和调试才能将模具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检查模具的工作
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6.检测:
检测是模具制作的最后一环,它可以确保模具的质量。
模具的检测可以使用各种检测仪器,例如投影仪,激光检测仪器,测头等,来测量模具的精度和外观质量。
检测可以确保模具到达客户的要求,以保证模具的质量。
模具的生产工艺
模具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设计: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样品,进行模具的设计。
设计包括模具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模具材料选择等方面。
2.制造: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模具的制造。
制造过程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磨削等加工工艺,以及钳工、电火花、线切割等特殊加工工艺。
3.装配:将制造好的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包括将模具腔体、型芯、导柱、导套等零部件进行拼装,并使用螺纹、焊接、加工等方法固定零部件。
4.调试:对装配好的模具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包括通过模具调心、开启闭合动作、检验模具尺寸等方式,验证模具的性能和精度。
5.试模:将调试好的模具进行试模。
试模过程包括校正模具的注射参数、调整锁模力、测试模具的开关行程等,确保模具能够正常运行并按照设计要求生产产品。
6.检验和修正:在试模过程中,对模具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检查尺寸精度、外观质量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检验结果进行修正和调整,以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
7.维护保养:模具生产主要依赖于原始图纸、技术数据和合理的操作程序。
对模具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模具(如塑料模具、铸造模具、冲压模具等)在生产工艺的细节和步骤上会稍有不同。
以上仅为一般模具生产工艺的大致步骤,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项目和产品进行调整。
模具加工工艺及流程模具加工工艺及流程模具加工是指设计、制作、组装、加工、试模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得到能够生产出理想产品的模具。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因此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模具加工的工艺及流程。
一、设计模具制作的第一步是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模具设计。
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产品的形态特征、使用要求、生产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制定出合理的模具结构。
设计注意事项:1.要按照零件原理、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2.设计前要对所需材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
3.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加工和使用的方便性,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失败率。
4.设计完成后要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斟酌,进行模具设计优化和改进。
二、制模制模是模具加工的主要环节之一,它的精准度和成功率直接关系到整个加工过程的成败。
制模工序包含模具主体加工、零部件加工、元件制作、组装调试等环节。
1. 模具主体加工:模具主体是模具的主体结构,包含了模腔壳体、模心、导柱等。
在模具设计合格后,需要进行主体加工。
2. 零部件加工:零部件主要包括模具底板、卡板、顶板、定位销等,这些零部件需要与主体进行组合而形成完整的模具。
零件加工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工精度。
3. 元件制作:元件主要包括弹簧、卡簧、顶针、定位圈等,这些元件起到了对模具加工过程中防止伤害和保护作用。
4. 组装调试:在模具中应用到的零件必须进行预装和调试,避免出现安装过程中的不匹配问题,确保模具的高效运行。
三、加工精度控制对模具加工的加工精度进行控制非常重要。
通过引入计算机数控加工技术能够实现更精确的加工精度,提高了模具生产的效率和精度。
加工精度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精度加工设备的选择和应用:数控机床、电火花加工机、线切割加工机等具有较高加工精度,能够保证模具的高精度加工。
2. 加工刀具的选择:高精度加工刀具精度高,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
产品材料备注序号 零件名称序号零件名称1下盖-型芯-镶件118下盖-型芯-镶件182下盖-型芯-镶件219下盖-型芯-镶件193下盖-型芯-镶件320下盖-型芯-镶件204下盖-型芯-镶件421下盖-型芯-镶件215下盖-型芯-镶件522下盖-型芯-镶件226下盖-型芯-镶件623下盖-型芯-镶件237下盖-型芯-镶件724下盖-型芯-镶件248下盖-型芯-镶件825下盖-型芯-镶件259下盖-型芯-镶件926下盖-型芯-镶件2610下盖-型芯-镶件1027下盖-型芯-镶件2711下盖-型芯-镶件1128下盖-型芯-镶件2812下盖-型芯-镶件1229下盖-滑块13下盖-型芯-镶件1330下盖-型芯-镶件2914下盖-型芯-镶件1415下盖-型芯-镶件1516下盖-型芯-镶件1617下盖-型芯-镶件17加工工序 预计时间 实际时间备注加工工序 预计时间 实际时间备注加工工序 预计时间 实际时间 备注1号磨床 2号线切割 3号线切割示意图:CNC 示意图:钻床示意图:CNC 线切割 热处理 电极制作 钻床配模电火花 热处理 热处理配模配模加工工序 预计时间 实际时间备注加工工序 预计时间 实际时间备注加工工序 预计时间 实际时间备注4号线切割 5号磨床 6号线切割示意图:CNC 示意图:CNC 示意图:电极制作 抛光 线切割 电火花 热处理 抛光CNC配模热处理 抛光配模热处理配模制模人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步骤模具结构装配示意图:陈焕苗马科锋杭州精艺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图PP+GF10%ML148-07-01N 2010/12/23客户名称模具名称模具编号工具箱制造日期234578910111213141719202425262723222118166图片序号图片序号图片序号图片序号图片序号图片序号129302815。
模具制作的工艺流程模具制作工艺流程模具制作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是现代工业产品制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模具制作的工艺流程。
一、模具设计模具制作的第一步是进行模具的设计。
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图纸和要求,模具设计师会使用CAD、UG、ProE等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和设计。
这一步是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以及模具所需材料的选择。
二、模具加工在模具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加工。
首先是进行钢材的选择和准备,根据模具设计的要求选取合适的材料,通常常用的材料有P20钢、45#钢、718H钢等。
接下来是进行铣床加工、车床加工、电火花加工等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将钢材加工成所需的模具零件。
这一步需要高精度的机械设备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
三、模具组装模具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组装。
将各个零部件进行装配,并进行调整、校正,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这一步需要对模具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以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四、模具调试完成模具组装后,需要进行模具的调试。
通过在注塑机上进行模具安装和调试,检查模具的运行情况和产品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整模具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效果。
五、模具试产调试完成后,进行模具试产。
在试产过程中,进行模具的性能测试,检查产品的尺寸、表面质量、强度等指标,确保模具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同时,对模具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六、模具维护模具试产合格后,需要进行模具的维护。
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洁、润滑和保养,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定期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对损坏或磨损的零部件进行更换,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模具制作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工人。
只有通过严格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模具,为工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一、材料准备模具的材料通常是钢材,因为钢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在材料准备阶段,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钢材,并且进行材料试验和分析,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将钢材进行锯切或剪切,根据模具设计图纸的要求切割出合适的尺寸。
二、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模具生产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效果。
在模具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产品要求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包括模具元件形状、尺寸和布局等。
设计完成后,通过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模流分析和模具强度计算,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三、加工制造加工制造是模具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核心环节,包括粗加工、热处理、机加工和精加工等工艺过程。
首先是粗加工,将材料的初步尺寸削减到适当的大小。
然后进行热处理,通过淬火和回火等热处理方法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增加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接着进行机加工,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车、铣、磨、钻等加工操作。
最后进行精加工,采用刮磨、拉磨等工艺方法对模具表面进行修整,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
四、调试试模调试试模是模具生产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对模具进行调试和试模,检验和改善模具的性能和精度。
首先进行模具安装和调整,确保各个模具零件的配合和工作正常。
然后进行试模,通过模具来生产样品或产品,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产品的要求和客户的需求。
五、模具保养模具保养是模具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最后一步,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需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
保养工作包括模具的清洁、润滑、防锈和更换损耗零件等,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进行模具的记录和台账,以便统计和分析模具的使用情况,提升模具的管理水平。
总的来说,模具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准备、模具设计、加工制造、调试试模和模具保养五个方面。
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只有经过科学规范的工艺流程,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模具,满足客户的需求。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将模具从设计到制造完善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模具设计、材料准备、加工制造和模具调试四个阶段。
首先是模具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图纸,制定模具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包括模具的结构设计、模具的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及零部件的加工等。
经过多次设计迭代,确定最终的模具设计方案。
接下来是材料准备阶段。
根据模具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
通常情况下,模具使用的主要材料有钢材、铝合金等。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对材料进行切割、打磨等加工,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制造。
然后是加工制造阶段。
在这个阶段,根据模具设计方案,将已经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主要包括铣削、车削、镗削、钻孔、磨削等工艺。
通过这些加工工艺,将材料加工成符合模具设计要求的零部件。
同时,对于复杂的模具结构,还需要通过电火花加工、线切割等特殊工艺进行加工制造。
最后是模具调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将加工制造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模具的调试。
模具调试主要包括模具的安装、零部件的调整、模仁、顶针的模试等。
通过模具调试,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的生产要求。
总结起来,模具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材料准备、加工制造和模具调试四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稳定的模具制造,满足产品的生产要求。
模具设计制造流程及其模具车间模具制作进度表需要此表电脑版者请留下你的邮箱,小编有时间时群发模具制造设计加工工艺流程看点01一、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如下: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1)模架加工:(2)模芯加工(3)模具零件加工打编号A/B板加工面板加工飞边粗磨铣床加工热处理精磨CNC精加工滑块加工压紧块加工分流锥浇口套加工镶件加工顶针固定板加工底板加工钳工加工CNC粗加工电火花加工省模看点02二、模架加工细节(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 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看点03三、模芯加工细节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CNC粗加工发外热处理HRC48-52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CNC精加工电火花加工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看点04四、滑块加工工艺首先铣床粗加工六面精磨六面到尺寸要求铣床粗加工挂台挂台精磨到尺寸要求并与模架行位滑配铣床加工斜面,保证斜度与压紧块一致,留余量飞模钻运水和斜导住孔,斜导柱孔比导柱大1毫米,并倒角,斜导柱孔斜度应比滑块斜面斜度小2度。
模具制作的流程从接到定单起要经过那些过程主要是设计比如先出CAD图还是PRO出了工程图转到CAD加工具体一点:包括設計流程模具製作工藝流程兩大方面模具制作流程一、接受任务书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
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
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
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
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
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模具制造工艺第一节概述一、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一)模具制造工作内容与其他机械加工工艺内容一样,模具加工时工艺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编制工艺文件模具工艺文件主要包括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模具装配工艺要点或工艺规程、原材料清单、外购件清单和外协件清单等。
模具工艺技术人员应该在充分理解模具结构、工作原理和要求的情况下,结合本企业现有设备条件,本企业生产和技术状态等条件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和装配等工艺文件。
#"二类工具的设计和工艺编制二类工具是指加工和装配模具时所用的各种专用工具。
这些专用的二类工具,一般都由模具工艺技术人员负责设计和编制工艺(特殊的部分由专门技术人员完成)。
二类工具的质量和效率对模具质量和生产进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客观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利用通用工具改制,注意应该将二类工具的数量和成本降低到客观允许的最小程度。
经常设计的二类工具有:非标准的铰刀和铣刀、型面检验样板、非标准量规、仿形加工用靠模等,电火花成形加工电极、型面检验放大图等。
$"处理加工现场技术问题在模具零件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处理技术、质量和生产管理等问题是模具工艺技术人员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如解释工艺文件和进行技术指导、调整加工方案和方法、处理尺寸超差和代料等。
在处理加工现场技术问题时,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生产进度。
%"参加试模和鉴定工作各种模具在装配之后的试冲和试压是模具生产的重要环节,模具工艺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通过试冲和试压,分析技术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模具的最终技术质量状态做出正确的结论。
(二)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的过程为:!"模具工艺性分析在充分理解模具结构、用途、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模具材料、零件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等工艺性是否合理,找出加工的技术难点,提出合理加工方案和技术保证措施。
#"确定毛坯形式根据零件的材料类别、零件的作用和要求等确定哪些零件属于自制件、外购件和外协件,分别填写外购件清单和外协件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