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87
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7.1 杆类零件的加工导柱的加工在模具中,大多数导柱都是轴类圆柱形表面,一般根据其尺寸和材料的要求,可直接采用热轧圆钢作为毛坯料。
各种导柱按照使用要求的不同,考虑制造成本的因素,采用的材料也不同,常用的材料一般为20钢或T8,T9工具钢。
导柱的工作性质对材料的要求是:较好的耐磨性、一定的抗冲击韧性。
热处理HRC50-55.1、导柱的加工方案备料-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光整加工。
(如图6-1注塑模标准导柱)2、导柱的制造工艺规程(表6-1)导柱的加工工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不同的生产类型、结构形式和尺寸精度、工厂设备情况,其工序的划分和工艺方法也就不同。
3、导柱加工过程中的定位一般采用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的原则,在两端加工中心孔,以两中心孔轴线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中心孔的形状和精度对导柱的加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确保精加工时的精确定位作用,中心孔在热处理后必须进行对研和修整。
对研中心孔一般采用锥形砂轮或梅花顶尖:4、导柱的研磨一般对于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导柱,都要安排研磨工序,以提高表面质量和降低粗糙度。
二、模柄与顶杆的加工模柄的设计已标准化,常用的模柄有:压入式、旋入式、凸缘式、槽形式和浮动式等,和顶杆一样都属于台阶轴类零件,材料选用45钢,热处理HRC40-45,这类零件一般也是采用中心孔作为精加工的定位基准,终加工采用精磨工艺并靠磨端面,保证端面跳动要求。
7.2 套类零件的加工模具中的套类零件主要有:导套、护套和套类凸模等。
导套的材料和导柱一样,一般采用圆钢下料,热处理要求为HRC58-62,制造工艺也不是固定的。
导套的加工方案:备料-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光整加工。
7.3 板类零件的加工一、板类零件加工质量的要求模具中各种板类零件较多,如:模座、垫板、固定板、卸料板、推件板等等。
虽然形状、材料、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要求各不相同,但都是有平面和孔系组成,这类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平行度和垂直度要求,一般均按GB1184-80的规定,具体公差执行冷冲模和塑料模的有关国家标准。
注塑模具精加工工艺流程一幅模具是由众多的零件组配而成,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具的质量,而零件的最终质量又是由精加工来完成保证的,因此说控制好精加工关系重大。
在国内大多数的模具制造企业,精加工阶段采用的方法一般是磨削,电加工及钳工处理。
在这个阶段要控制好零件变形,内应力,形状公差及尺寸精度等许多技术参数,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操作困难较多,但仍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值得借鉴。
模具零件的加工,根据零件的外观形状不同,大致可把零件分三类:板类、异形零件及轴类,其共同的工艺过程大致为:粗加工——热处理(淬火、调质)——精磨——电加工——钳工(表面处理)——组配加工。
1. 零件热处理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使零件获得要求的硬度的同时,还需对内应力进行控制,保证零件加工时尺寸的稳定性,不同的材质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随着近年来模具工业的发展,使用的材料种类增多了,除了Cr12、40Cr、Cr12MoV、硬质合金外,对一些工作强度大,受力苛刻的凸、凹模,可选用新材料粉末合金钢,如V10、ASP23等,此类材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组织状态。
针对以Cr12MoV为材质的零件,在粗加工后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后工件存在很大的存留应力,容易导致精加工或工作中开裂,零件淬火后应趁热回火,消除淬火应力。
淬火温度控制在900-1020℃,然后冷却至200-220℃出炉空冷,随后迅速回炉220℃回火,这种方法称为一次硬化工艺,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及耐磨性,对于以磨损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效果较好。
生产中遇到一些拐角较多、形状复杂的工件,回火还不足以消除淬火应力,精加工前还需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多次时效处理,充分释放应力。
针对V10、APS23等粉末合金钢零件,因其能承受高温回火,淬火时可采用二次硬化工艺,1050-1080℃淬火,再用490-520℃高温回火并进行多次,可以获得较高的冲击韧性及稳定性,对以崩刃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很适用。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于常见的零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标准流程。
具体的工艺过程会根据不同的零件类型和加工要求而有所变化,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零件设计和加工准备:在加工过程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根据零件的功能和要求进行设计,确定所需的加工设备、工具和材料。
同时,需要对零件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测量和检查,以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合格性。
2. 材料选择和准备:根据零件的材料要求,选择适当的原材料,并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将原材料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和形状,并进行去毛刺、除锈等处理,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3. 加工工艺选择和加工过程优化: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特性,选择适当的加工工艺。
常见的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工艺效率。
4. 加工操作和加工监控:根据加工工艺要求,进行具体的加工操作。
这包括将零件固定在加工设备上,进行切削、磨削等加工过程。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加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加工中的问题,并保证加工质量达到要求。
5. 表面处理和检验:在零件加工完成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表面处理,如去除切削留下的毛刺、涂覆保护层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零件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加工质量和尺寸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6. 最终组装和包装:在加工完成并通过检验后,对于需要进行组装的零件,可以进行最终的组装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零件进行包装,以保护零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的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确保零件的尺寸精度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加工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保证零件的精度、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和工艺控制。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流程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流程这档子事儿。
你说模具零件加工,那就好比是给一个大机器打造合身的小零件,每个都得恰到好处,不然这机器可就运转不灵光啦!咱先说说选材吧,这就好比是给要盖房子选砖头,得挑结实的、合适的。
不同的模具需要不同的材料,就跟不同的房子得用不同的砖头一个理儿。
要是选错了材料,那后面可就麻烦大啦,加工起来费劲不说,做出来的零件还可能不顶事儿呢!选好了材料,就得开始加工啦。
这就像是雕琢一块璞玉,得精心打磨。
车削、铣削、磨削等等,各种手段都得上。
车削就像是给材料瘦身,铣削像是给它雕刻出各种形状,磨削呢就像是给它抛光,让它变得光滑细腻。
这一步步的,可都不能马虎,就跟咱给自己打扮一样,得细致入微。
加工过程中还得注意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尺寸要是不对,那装都装不上去,那不就白瞎啦!表面质量也很重要啊,要是粗糙得跟砂纸似的,那能好用吗?这就好比是一件衣服,要是皱皱巴巴的,穿出去也不好看呀。
然后还有热处理呢,这可相当于是给零件来个“强身健体”。
通过热处理,让零件变得更结实、更耐用。
就像咱锻炼完身体,更有劲儿了一样。
再说说装配吧,这就像是搭积木,得把一个个小零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每个零件都得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松也不能紧,得刚刚好。
不然这模具用起来可就不顺畅啦。
哎呀,你想想,要是模具零件加工不好,那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好吗?就好比是一辆车,要是零件都不行,那还能跑得稳当吗?所以啊,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流程可真是太重要啦,一点都不能马虎!咱得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就像对待宝贝一样。
这样做出来的模具零件才能质量过硬,才能让咱的生产顺顺利利的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这是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大事儿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