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佳作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诗意盎然叙大事回味悠长念古村-—赏析优秀新闻作品《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广电1102 张洪乐 201120270225【背景介绍】:浙江日报记者毛广绘的《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江山市历史文化村落纪行》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2012年5月9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现场推进会在江山召开,记者随与会人员一起现场察看了江山的历史文化村落,深深感受到江山在保护古村落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十分符合中央、省委的要求。
于是,在做好一般性会议报道的同时,记者在会议间隙抓紧采访相关人物及故事,连夜加班,于第二天赶出这一通讯.文章见报后,江山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对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更高,不断有人打电话给记者交流感想,衢州文化界人士表示:没想到党报头版头条可以这样写。
此文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以及《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影响进一步扩大,至今已有全国100多个县市3000多人到江山考察古村落保护。
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批示,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此文,而且质量不错,值得表扬。
此后,江山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实施意见,加大保护力度.【赏析】:此篇文章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文笔优美而自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却能把人带如一个古色古香的意境之中,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文章还多处运用鲜明生动的故事,营造了很强的现场感,信手拈来,寥寥数笔,人物跃然纸上,用散文的笔法,轻松的笔调,给出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江山答案,同时以小见大,表达了呼吁回归精神文明建设的情感诉求,回味悠长,引人深思.同时本文记者打破常规散文诗般的写法,对党报的工作性报道也是一个创新之举。
接下来我将从意境意象、节奏韵律、成文速度和象征手法以小见大四个方面具体欣赏一下本文的出彩之处。
意境意象美的活灵活现重大主题活动的报道往往比较严肃,有很多文章因此流于形式,用官话讲官事,用行话讲行事。
而这篇通讯却笔走偏锋,开门见山就营造了一种散文诗般的意境,让文章具有独特的情调和境界:“在古村落日渐消逝的今天,江山市留住了她们匆匆的脚步。
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作文100字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作文100字篇1冬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她像一个诗人,寒冷是她的尊严,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性格;雪花是她的诗篇,向人们展示着她的美丽;寒风是她的舞蹈,向人们展示着她的舞姿。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冬天的作文开头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作文100字篇2最近世界到处都发生了很多大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件大事是,我国成功将"问天"实践23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了人类探索火星的新篇章。
探测器将在7个月后抵达火星,展开对火星地表和大气的勘测。
作为小学生的我,当然最期待看到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走的精彩画面了!第二件大事是,一位15岁的少年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出了一款能对话的智能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不但能像人类一样说话,而且能理解复杂问题并给出合理解答。
我问了它几个难题,它都能很好地解答,真是了不起!第三件大事是全球第一例人与人工智能的婚姻在美国正式签订。
新郎是一名编程工程师,新娘则是一款拟人化的智能助手。
虽然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两人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爱情。
爱情没有界限,我觉得这样的婚姻也挺浪漫的。
第四件大事是在南极被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神秘洞穴。
这个洞穴深达数千米,内部环境十分罕见。
科学家们正在探险队伍,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生物或宝贵的矿物质。
作为小朋友的我,当然特别向往去南极探险的机会!第五件大事是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第一头大熊猫。
这头克隆大熊猫和它的DNA捐赠者十分相像,是世界上第一头完全用细胞核替代技术克隆出来的大熊猫。
这对于保护珍稀濒危物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作文100字篇3【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作文】大家好啊,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写最近发生的新闻大事,我就把我知道的10件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吧!第一件大事就是最近中国成功发射了新一代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五号"。
宇航员乘坐飞船前往天宫空间站,并与空间站上已经住了半年的3位宇航员会合,进行了换班。
记录兰考“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闻佳作作者:刘保全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刊登在《河南日报》2012年12月3日六版“河南新闻”中的《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一文,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一等奖。
这篇消息反映的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经济发展的变迁及百姓所享受的政策“福利”的新鲜事。
报道刊出后,由于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内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易、大河网等重要网站及时予以转载,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从新闻采写上来看,这篇获奖消息有以下两点特色值得学习和赞赏:一、以小见大,角度新颖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
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
角度选得好,可以以一当十;角度雷同,就会浪费题材,影响传播效果。
古人作诗很注意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如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大好春光之时,诗人为何不去直接描写园内百花齐放的盛景,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一枝出墙的红杏呢?妙就妙在凝笔写一枝,却能让人想象出园内花朵之多。
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抓住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不同景象的特点,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绝唱。
这对于我们采写新闻、选取报道角度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在《致赖少麒》一文中所主张的:“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他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关于新闻角度,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佳作,折射新中国的风雨沧桑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新闻照片《斗地主》《新闻和报纸摘要》与《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广播特写《冰雪除夕夜—汉水公路桥工地特写》《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通讯《当你们熟睡的时候》新闻杂志片《新闻简报》《人民日报》改版会议发言《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储安平“党天下” 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报刊大论战——“九评”《孙敬修讲故事》新华社通稿《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毛泽东《我的一张大字报》报刊杂文《三家村札记》新闻照片《尼克松同周恩来的握手》摄影画册《人民的悼念》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写《战后凉山》:对越自卫反击战《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一辆二十六路无轨电车翻车》:事故报道《新闻联播》电视新闻《王府井停车场见闻》《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舆论监督功能 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系列报道《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阳光·阴影·希望——南游百日记》《午间半小时》“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我们叩开大陆之门》新闻照片《我要上学》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东方时空》与《焦点访谈》《九江城哭了》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常识性了解:新闻总署及其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报纸“企业化经营”、“邮发合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创办、“双百方针”、《致读者》、《新闻学原理大纲》、赵超构◆怎样评价新闻工作学苏联?积极意义/教条主义◆简述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经过。
◆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和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常识性了解“四大晚报”、左叶事件、《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全党办报◆1957至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1958年“大跃进”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请说明邓拓杂文的特点以及1960’S杂文兴起的主要原因。
篇1:《我眼中的新闻事件》我眼中的新闻事件,就像是一部无剧本的戏剧,每天都在上演。
有一天,我路过一家小饭馆,里面围坐了一群人,他们正热议着什么。
我凑过去一听,原来是关于那个被狗咬了的小姑娘。
你说这世道,连小狗都学会了咬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瞧这狗,还是个城里狗呢,怎么这么没素质?”一个穿着工装的大哥愤愤不平地说。
旁边一个穿着时髦衣服的女子插嘴道:“别看它是城里的狗,说不定它家里比咱们这些城里的汉子还讲究呢。
”我一笑,心想这俩人倒挺会自嘲。
正说着,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一坐下就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包,一副严肃的模样。
“你们说的那个小姑娘,我认识。
”男人开口说道,“她家条件其实不错,就是脾气有点儿倔。
”我好奇地问:“那她家是不是挺有钱的?”男人看了我一眼,说:“钱这东西,谁能说得清呢?关键是人心,人心有时候比钱还贵重。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插话了:“现在的年轻人啊,都把心思放在挣钱上了,忘了做人的本分。
”我听着这些话,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是啊,这个社会,谁不忙于挣钱?可挣钱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丢失了一些更珍贵的东西?突然,一个穿着校服的男孩跑了进来,一边喘着气,一边说:“老师,咱们班上有个同学被欺负了,咱们得去看看。
”中年男人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走走走,咱们一起去。
”就这样,一帮人一起出了门。
我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突然明白了什么。
新闻事件,其实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缩影,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多面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有时候,我们会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而忽略了那些真正值得关注的东西。
就像那个被狗咬的小姑娘,她的遭遇可能只是这个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尘埃,但却足以让我们反思: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篇2:《智能机器人与我的生活》嘿,我这儿有个新鲜事儿得跟你说说。
前些日子,我家买了一台智能机器人,那叫一个智能啊,好像都能预测我下一步要干嘛似的。
嘿,我这人吧,就是个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的主,这不,一有空就围着它转。
新闻佳作,折射新中国的风雨沧桑
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
新闻照片《斗地主》
《新闻和报纸摘要》与《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广播特写《冰雪除夕夜—汉水公路桥工地特写》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通讯《当你们熟睡的时候》
新闻杂志片《新闻简报》
《人民日报》改版
会议发言《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储安平“党天下” 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报刊大论战——“九评”
《孙敬修讲故事》
新华社通稿《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毛泽东《我的一张大字报》
报刊杂文《三家村札记》
新闻照片《尼克松同周恩来的握手》
摄影画册《人民的悼念》
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特写《战后凉山》:对越自卫反击战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一辆二十六路无轨电车翻车》:事故报道
《新闻联播》
电视新闻《王府井停车场见闻》
《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舆论监督功能 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
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
系列报道《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
《阳光·阴影·希望——南游百日记》
《午间半小时》
“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
《我们叩开大陆之门》
新闻照片《我要上学》
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东方时空》与《焦点访谈》
《九江城哭了》
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
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常识性了解:新闻总署及其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报纸“企业化经营”、“邮发合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创办、“双百方针”、《致读者》、《新闻学原理大纲》、赵超构
◆怎样评价新闻工作学苏联?积极意义/教条主义
◆简述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经过。
◆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和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常识性了解“四大晚报”、左叶事件、《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全党
办报
◆1957至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形成的
原因有哪些?
◆1958年“大跃进”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请说明邓拓杂文的特点以及1960’S杂文兴起的主要原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常识性了解:《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文革时期的“两报一刊”、“梁效”
◆“文革小报”有何特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珠江模式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报纸管理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