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培训资料 在线检测
- 格式:ppt
- 大小:13.09 MB
- 文档页数:102
智能制造技能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两个压电元件相并联与单片时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并联时电荷量增加了 2 倍,输出电容为单片时 2 倍B、并联时输出电压不变, 电荷量增加了 2 倍C、并联时电荷量增加了一倍,输出电容为单片时的 2 倍D、并联时输出电压不变, 输出电容是单片时的一半正确答案:C2.PID 神经网络控制中,控制器使用了 ( )A、C.MAC 神经网络B、H.opfield 网络C、PID 神经网络D、感知器网络正确答案:C3.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
A、30 ΩB、100ΩC、40ΩD、50 Ω正确答案:B4.为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维护性, 专家系统通常将知识与机构相互独立。
( )A、转发B、统计C、翻译D、推理正确答案:D5.WaitTime4;其中 4 指的是( )。
A、4minB、4hC、4sD、无意义正确答案:C6.PROFIBUS-DP 用了 OSI 模型中的( )。
A、第一、二、七层B、第二、三、七层C、第一、二、六层D、第一、二层和用户接口正确答案:D7.自动控制( AC ):描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是一种反馈。
( )A、动态B、静态C、稳态D、单稳态正确答案:A8.对以下哪个列举中的物联网来说,安全是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 ( )A、小区无线安防网络B、侯鸟迁徙跟踪C、环境监测D、森林防火正确答案:A9.下列关于热电偶传感器的说法中, ( )是错误的。
A、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均质材料构成B、计算热电偶的热电势时,可以不考虑接触电势C、在工业标准中,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规定为0℃D、接入第三导体时, 只要其两端温度相同,对总热电势没有影响正确答案:B10.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方式不包含( )A、电桥补偿法B、标准电极法C、冷端延长法D、计算修正法正确答案:B11.霍尔元件不等位电势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霍尔电极安装位置不对称或不在同一等电位上B、半导体材料不均匀造成电阻率不均匀或几何尺寸不均匀C、周围环境温度变化D、激励电极接触不良造成激励电流不均匀分配正确答案:C12.减小霍尔元件的输出不等位电势的办法是( )。
智能制造技能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为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维护性, 专家系统通常将知识与机构相互独立。
( )A、统计B、推理C、翻译D、转发正确答案:B2、DCS 的结构模式为: ( )A、相缠仪表-操作站-控制中心B、现场仪表-操作站-控制站C、控制中心-操作站-控制站D、操作站-控制站-现场仪表正确答案:D3、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具有 ( )A、直接逆控制的缺点B、直接逆控制的优点和缺点C、直接逆控制的优点D、直接逆控制的优点, 但无直接逆控制的缺点正确答案:D4、( )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A、2010B、2008C、2009D、2000正确答案:A5、关于万用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在低电压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
B、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 应选择合适的倍率, 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段C、若用万用表测得某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大,则说明该管子内部已断开;D、万用表用完之后,最好将转换开关置于 OFF 档, 如无 OFF 档应置于最高电压档。
正确答案:A6、下面的网络协议中, 面向连接的的协议是: ( )A、网际控制报文协议B、传输控制协议C、用户数据报协议D、网际协议正确答案:B7、请选出电感接近开关距离检测表面的以下几个参数的距离大小关系( )。
A、复位距离>设定距离>动作距离B、复位距离>动作距离>设定距离C、动作距离>设定距离>复位距离D、动作距离>复位距离> 设定距离正确答案:B8、利用相邻双桥臂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非线性误差小(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正确答案:C9、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并得到( )的活动。
A、管理B、信心C、报酬D、信任正确答案:D10、热继志器的热元件应( )。
智能培训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工智能的核心功能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信息检索C. 自动驾驶D. 智能决策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A. 医疗健康B. 金融服务C. 教育D. 传统手工艺答案:D3. 机器学习中的监督学习需要什么类型的数据?A. 无标签数据B. 有标签数据C. 半结构化数据D. 非数值数据答案:B4. 深度学习在以下哪个领域应用最为广泛?A. 图像识别B. 语音识别C. 自然语言处理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个算法不是神经网络算法?A. 卷积神经网络B. 循环神经网络C. 决策树D. 长短期记忆网络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完成以下哪些任务?A. 语言翻译B. 面部识别C. 游戏对战D. 天气预报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是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A. 数据隐私B. 机器偏见C. 工作替代D. 环境影响答案:A, B, C8.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哪些?A. 疾病诊断B. 药物研发C. 患者监护D. 手术辅助答案:A, B, C, D9. 以下哪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要素?A. 大数据B. 算法C. 计算能力D. 传感器答案:A, B, C10.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可能面临哪些挑战?A. 技术突破B. 法律规制C. 伦理道德D. 社会接受度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工作。
(错误)12.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错误)13. 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一种方法。
(正确)14. 深度学习只能用于图像识别。
(错误)15.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带来任何伦理问题。
(错误)结束语:通过以上测试题的作答,相信您对智能培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场景。
智能制造技能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工程(工业)中,热电偶冷端处理方法不包括( )。
A、补偿导线法B、温度修正法C、热电势修正法D、0 ℃恒温法正确答案:C2.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 )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A、同次测量B、正反行程C、不同测量D、多次测量正确答案:B3.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评价油气层的实质是 ( )A、. 获取单元层间的连接权值B、. 采用误差反传播法, 把输出单元的误差逐层向输入层逆向传播给各单元, 最终获得趋于实际的结果C、. 模拟人脑神经冲动传导原理而建立模型D、. 寻找输入层和输出层正确答案:B4.机器人身上主要采用三类电动驱动器(电机)、流体(液体或气体) 驱动器。
( )机器人能完成高速运动,具有传动机构少, 成本低等优点。
A、气体B、液体C、电动D、固体正确答案:C5.适合专家控制系统的是 ( )A、机车低恒速运行系统B、雷达故障诊断系统C、军事冲突预测系统D、聋哑人语言训练系统正确答案:A6.在下面几种新型传感器中, 摄像机中常用的是( )A、光纤传感器B、光栅传感器C、生物传感器D、CCD 电荷耦合器正确答案:D7.下列关于物联网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攻击者通过某些漏洞, 可以获取监听传感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B、攻击者通过某些漏洞, 可以获取传感节点中的机密信息C、攻击者通过某些漏洞, 可以修改传感节点中的程序代码D、物联网节点被攻击无所谓,不会产生损失正确答案:B8.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上, 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A、弹性元件B、导体C、质量块D、机器组件正确答案:A9.实施农产品的跟踪与追朔, 需要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标识、采集、传递和关联管理。
其实质就是要形成一条完整的( ),使得农产品的信息流、物流联系起来,根据农产品的信息追查农产品的实体。
A、供应链B、黄金链C、产业链D、信息链正确答案:D10.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简称为位姿。
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智能制造系统主要包括哪些技术?A. 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B. 传感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C. 3D打印、自动化控制、网络安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在智能制造领域,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工业4.0的核心技术?A. 大数据B. 云计算C. 虚拟现实D. 机器人技术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智能制造系统的关键环节?A. 设计与开发B. 生产与制造C. 销售与售后服务D. 管理与维护答案:D二、填空题1.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答案:智能控制系统;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2.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支撑智能制造的__________,通过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答案:关键基础设施;人;机器;数据三、判断题1. 智能制造仅限于生产制造环节,与其他环节无关。
()答案:错误2. 智能制造系统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正确3. 智能制造系统不需要考虑网络安全问题。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智能制造系统的特点。
答案: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集成: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2)智能决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决策。
(3)个性化定制:根据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
(4)远程监控: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生产过程。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答案:(1)智能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智能物流: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
(3)智能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