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年月日
- 格式:ppt
- 大小:897.50 KB
- 文档页数:1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2 年、月、日和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正确计算日期。
2.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
2. 小数的含义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 年、月、日的关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小数的初步认识及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或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生日、节日等,引出年、月、日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间单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年、月、日的关系。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闰年和平年的区别,掌握闰年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计算一些特定的日期,如某人的生日、节假日等。
2. 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巩固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价格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年、月、日和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年、月、日的关系、闰年和平年的区别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理解了小数的含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日期计算和小数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本教案为示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环节。
三年级下9.2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 92 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和数字无处不在。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年级下册 92 节中关于年月日和小数的初步知识,相信这会让你们对周围的世界有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咱们来聊聊年月日。
你们知道吗?一年有 365 天或者 366 天。
平年有 365 天,闰年就有 366 天啦。
那怎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这就有个小窍门啦,一般来说,如果年份能被 4 整除但不能被 100 整除,或者能被 400 整除,那这一年就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一年有 12 个月,这 12 个月又分为大月和小月。
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 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和 12 月;小月有 30 天,分别是 4 月、6 月、9 月和 11 月。
那 2 月呢?2 月比较特殊,平年的 2 月有 28 天,闰年的 2 月就有 29 天。
为了方便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还有个有趣的口诀呢:“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这里的“腊”指的是 12 月,“冬”指的是 11 月。
知道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那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比如说,我们的生日就是根据年月日来确定的呀。
还有放假的时间、开学的时间,都离不开年月日的知识。
接下来,咱们再走进小数的奇妙世界。
小朋友们,在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商品的价格标签呢?有些价格不是整数,而是带有小数点的数字,这就是小数。
像 35 元、28 元,这里的“”就是小数点。
小数点前面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那小数怎么读呢?比如 25 ,读作“二点五”。
小数的写法也有讲究哦,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多啦!比如我们量身高,可能是 135 米;称水果的重量,可能是 26 千克。
第2课时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1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2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6单元“年、月、日”和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吧!3首先,让我们走进“年、月、日”的世界。
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些什么?能不能自己整理这部分内容?按下暂停键,翻阅教科书或自己回忆本单元学过的时间知识整理一下吧。
4我们学习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有:一年有(12 )个月。
全年包括大月、小月和比较特殊的2月。
大月有(31)天,包括( 1,3,5,7,8,10,12 月)。
小月有(30)天,包括(4,6,9,11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 )天。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 366 )天。
我们可以根据全年的天数或2月的天数判断闰年,也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闰年。
非整百年份用除以4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整百年份用除以400来判断。
还认识了24时计时法,学习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方法是:中午12时以前,时钟上是几时,24时计时法就表示成几时。
中午12时以后,24时计时法的时间数要在时钟上的数前面加上第一圈的12小时。
最后运用时间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经过时间的问题。
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可以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经过了几小时。
也可以用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计算时,两个时刻的计时法要统一。
可以统一成24时计时法,也可以统一成普通计时法:一天被中午12时分成两段,可分段计算,再把每段经过的时间加起来。
5现在我们来巩固练习一下吧!按下暂停键,读题做一做,选一选。
(1)上半年有()天。
上半年包括1-6月,其中2月比较特殊,闰年2月有29天,平年2月有28天。
我们需要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用÷4计算判断是4的倍数是闰年,所以2月有29天。
上半年中,1,3,5,月是大月有31天,4月是小月30天,把他们加起来共182天,选c。
(2)张亮晚上 9 时睡觉,第二天早上 6 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小时。
9.2年、月、日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第109页第1题第(2)问和110页相关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年、月、日和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能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进一步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及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小数。
难点: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多媒件课件。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年、月、日和小数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先自主整理,再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看哪个小组归纳的最完整。
1.复习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其中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是大月都有31天;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是小月,都有30天。
(2)二月有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二月有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若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反之则为平年。
(4)24时计时法:①1天24小时,②时刻表示一天内特定的时间;时间是指两个不同日期或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③求中间经过的时间,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2.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小数:①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是自然数。
②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③写小数的时候,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点”写作“·”,写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④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先看它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第2课时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108~110总复习,教科书P112~113“练习二十三”第10、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24时计时法,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3.在自主整理和复习中积累整理知识的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教学重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4时计时法的运用及时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24时计时法的运用及时间计算和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知识,揭示课题课件出示习题。
师:你们能很快说出这两题的答案吗?都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谁能说一说?【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说出答案,但是对于知识的归纳不够完整。
师:看来大家都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知识,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掌握得不够透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年、月、日”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吧!(板书课题: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二、解决问题,分块整理1.走进“年、月、日”的世界。
(1)回顾整理。
师:首先,让我们走进“年、月、日”的世界。
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些什么?能不能自己整理这部分内容?学习提示:①翻阅教科书或自己回忆本单元学过的时间知识。
②在小组内交流本单元的知识。
③尝试着整理年、月、日的知识网络图。
(2)全班交流。
教师在大部分学生整理完毕后课件展示规范整理。
【教学提示】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整理,放手让学生制作知识网络图,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笔记◎教学笔记师:根据课件内容,大家可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整理思路和方法,你的整理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呢?可以怎样完善?【学情预设】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整理,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
让学生通过交流整理方法,使自己的整理更完整、更准确。
(3)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出示的习题,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说一说在解题过程中哪些地方最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