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30.00 KB
- 文档页数:9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1-8为单选题,9-14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在下列与运动学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第3秒表示时刻B.牛顿、千克、秒全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C.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D.路程和位移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在数值上不可能相等2.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P物体受3个力B.Q受到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3.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正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4.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N,一个力是6N,一个力是7N,则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可能为30N B.合力的最小值为0NC.合力不可能为25N D.合力的最小值为1N5.“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A.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B.加速度a=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加速度a=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6.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叠放着质量分别为m 与2 m 的A、B 两物体,刚好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3B.因为A、B 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们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1C.A、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2D.因为A、B 间、B 与斜面间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关系不知道,所以比值不能确定7.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C.物体的质量为3kgD.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8.如图所示,在野营时需要用绳来系住一根木桩.细绳OA、OB、OC在同一平面内.两等长绳OA、OB夹角是90°.绳OC与竖直杆夹角为60°,绳CD水平,如果绳CD的拉力等于100N,那么OA、OB的拉力等于多少时才能使得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A.50N B.100N C.N D.N9.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10.在一笔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它们同时经过同一路标开始计时,此后的v﹣t图象示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a、b速度相等B.0~t1时间内,a、b间距离在减小C.0~t1时间内,a位于b、c前面D.t1时刻以后,b位于a、c前面1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 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v C:v D:v E=1:::2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 E=2t B=t D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 B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v C﹣v B=v D﹣v C=v E﹣v D12.已知两个共点力F1和F2不共线,若F1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F2的方向也保持不变,仅增大F2的大小.在F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关于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的夹角为锐角,F一定不断增大B.若F1和F2的夹角为锐角,F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大C.若F1和F2的夹角为钝角,F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若F1和F2的夹角为钝角,F有可能先增大后减小13.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14.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C.D.二、实验题(共18分)15.(10分)某物理兴趣小组为获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了系列探究过程,假设你也是其中一员,请补充完整横线部分内容:(1)操作过程:①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1所示;②将接有重物的纸带沿竖直方向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③先,再释放纸带;④获得点迹清晰的几条纸带(2)探究过程:其中一条纸带的点迹及数据如图2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①小组成员量出DF间的距离为3.60cm,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E时的速度v E=m/s;②小组成员量出FH间的距离为5.20cm,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的速度v G=m/s;③利用a=得出g=m/s2;④利用a=得出g=m/s2.(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16.(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由打点计时器打上的点的纸带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确定出加速度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的图象.(3)如图2(a)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2(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二、计算题(共18分)17.(8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如果用F1=20N的水平恒定拉力拉它时,运动的s﹣t图象如图乙所示;如果水平恒定拉力变为F2,运动的v ﹣t图象如图丙所示.g取10m/s2.求:(1)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拉力F2的大小.18.(8分)一质量为m=40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求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9.(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µ=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s绳子突然断了,求:(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sin37°=0.60cos37°=0.80,g=10m/s2)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1-8为单选题,9-14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2014秋•南京期末)在下列与运动学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第3秒表示时刻B.牛顿、千克、秒全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C.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D.路程和位移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在数值上不可能相等【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加速度【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矢量是既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必和路程相等.【解答】解:A、第3s内是一段时间,是从第3s初到第3s末的一段时间.故A错误.B、千克、秒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牛顿为导出单位.故B错误.C、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故C正确D、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必和路程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几个基础的知识点,其中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2.(2015•合肥校级二模)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P物体受3个力B.Q受到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先对小球P受力分析,然后对小方块Q受力分析,对P,由平衡条件研究绳子变长时,绳子的拉力如何变化.【解答】解:A、P受到重力、Q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绳子的拉力,共4个力作用,故A 错误.B、Q受到重力、墙壁的弹力、P的压力和静摩擦力,共4个力作用,故B错误.C、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P的重力为G,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则由平衡条件得:f=G Q,G P+f=Fcosα,则G P+G Q=Fcosα,G P与G Q不变,若绳子变长,α变小,cosα变大,则F变小,故C正确.D、Q受到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上,与其重力平衡,与绳子长度无关,所以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为了防止多力或少力,一般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2011秋•官渡区期末)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正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重心【分析】弹力大小f=Kx,不只与劲度系数有关,还与形变量有关,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重心可以在物体外面.【解答】解: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A正确;B、弹力大小f=Kx,不只与劲度系数有关,还与形变量有关,B错误;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C错误;D、重心可以在物体外面,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理解重心的概念.4.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N,一个力是6N,一个力是7N,则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可能为30N B.合力的最小值为0NC.合力不可能为25N D.合力的最小值为1N【考点】力的合成【分析】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范围为:|F1﹣F2|≤F12≤F1+F2;三力合成,可以先合成两个力,再与第三个力合成.【解答】解:三个力中,前两个力12N和6N的合力范围是:6N≤F12≤18N;第三个力为7N,当前两个力的合力为7N,且与F3反向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三个力的合力最小为零;当三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等于三个力之后,为:F=F1+F2+F3=25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涉及到多力的合成,可以先合成两个力,再将第三个力与前两个力的合力相合成.5.(2014•兴庆区校级一模)“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A.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B.加速度a=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C.加速度a=g,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小明静止时受到重力和两根橡皮条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撤去一个力后,其余两个力未变,故合力与撤去的力等值、反向、共线,求出合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解答】解:小明静止时受到重力和两根橡皮条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由于T1=T2=mg,故两个拉力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且在竖直线上,故两个拉力的夹角为120°,当右侧橡皮条拉力变为零时,左侧橡皮条拉力不变,重力也不变;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左侧橡皮条拉力与重力的合力与右侧橡皮条断开前的弹力反方向,大小等于mg,故加速度为g,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下;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对小明受力分析后,根据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来确定撤去一个力后的合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6.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叠放着质量分别为m 与2 m 的A、B 两物体,刚好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3B.因为A、B 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们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1C.A、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2D.因为A、B 间、B 与斜面间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关系不知道,所以比值不能确定【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分别对AB两物体进行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明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则可求得比值.【解答】解:ABC、对A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A受到的摩擦力f A=mgsinθ;对B分析受重力、压力、支持力、A对B的摩擦力、斜面对B的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B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 B=3mgsinθ﹣mgsinθ=2mgsinθ,故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1:2;故A错误,B错误,C正确;D、本题中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故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要注意明确本题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求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动摩擦因数无关.7.(2014秋•绥化期末)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C.物体的质量为3kgD.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物体一直匀加速上升,从图象可以看出,物体与弹簧分离后,拉力为30N;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拉力为10N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合力等于拉力,弹簧压缩量为4cm;根据以上条件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A、B、C、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有mg=kx ①拉力F1为10N时,弹簧弹力和重力平衡,合力等于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kx﹣mg=ma ②物体与弹簧分离后,拉力F2为3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g=ma ③代入数据解得m=2kgk=500N/m=5N/cma=5m/s2故B错误,C错误,A正确;D、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由图象得出一些相关物理量,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分析求解.8.(2015秋•萧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野营时需要用绳来系住一根木桩.细绳OA、OB、OC在同一平面内.两等长绳OA、OB夹角是90°.绳OC与竖直杆夹角为60°,绳CD 水平,如果绳CD的拉力等于100N,那么OA、OB的拉力等于多少时才能使得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A.50N B.100N C.N D.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要使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绳子OC与CD的合力竖直向下;点O 平衡,则绳子OA和OB的合力与OC对O的拉力和合力平衡;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即可.【解答】解:要使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绳子OC与CD的合力竖直向下,如图: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N点O平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对称性,有:=N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运用整体法分析,不难.9.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考点】平均速度【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公式=,表示物体发生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在具体计算很容易用路程除以时间,因此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A、物体在AB段的位移为1米,因此由公式=,得==1m/s,故A正确;B、物体在ABC段的位移大小为:x'==米,所以=m/s,故B错误;C、根据公式=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D、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在B点的速度不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要求能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注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并能正确根据公式求解平均速度.10.(2015•吉林三模)在一笔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它们同时经过同一路标开始计时,此后的v﹣t图象示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a、b速度相等B.0~t1时间内,a、b间距离在减小C.0~t1时间内,a位于b、c前面D.t1时刻以后,b位于a、c前面【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t=0时刻三车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根据速度大小关系分析三车之间距离如何变化.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判断位移关系.【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在t1时刻a、b速度相等.故A正确.B、0时刻两车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t1时间内a车速度大于b的速度,a车在b 车的前方,所以两车逐渐远离,距离增大,故B错误;C、0~t1时间内,a的位移最大,所以a位于b、c前面,t1时刻以后的一段时间内,a位于b、c前面.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从同一位置出发的解追及问题,主要是把握以下几点:①当两者速度相同时两者相距最远;②当两者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同时两者位移相同,即再次相遇;③当图象相交时两者速度相同.11.(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v C:v D:v E=1:::2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 E=2t B=t D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 B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v C﹣v B=v D﹣v C=v E﹣v 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v2=2ax,可求出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之比;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t B:t C:t D:t E=1:::,根据这个结论判断时间关系;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每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是否相同去判断速度的增量关系.【解答】解: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t B:t C:t D:t E=1:::,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1:::,故A正确;B、因为v=at,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t B:t C:t D:t E=1:::,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1:::,故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 E=2t B=t C=t D,故B正确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v B,故C正确;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所用时间不同,故其速度增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以及知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12.(2014春•香坊区校级期末)已知两个共点力F1和F2不共线,若F1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F2的方向也保持不变,仅增大F2的大小.在F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关于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的夹角为锐角,F一定不断增大B.若F1和F2的夹角为锐角,F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大C.若F1和F2的夹角为钝角,F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若F1和F2的夹角为钝角,F有可能先增大后减小【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分析】两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即可.【解答】解:AB.如果夹角θ的范围为:0°<θ<9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合力一定增大;故A正确,B错误;CD.如果夹角θ的范围为:90°<θ<18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合力有可能先减小后增加,存在相等的可能;若F1<<F2,合力一定是增加;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题关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从图中直接得到结论;也可以用余弦定理列式求解分析.13.(2015•铜川三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先对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AB选项,再隔离B物体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分析CD选项.【解答】解:AB、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相对地面无相对滑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为(M+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整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故A正确,B错误;CD、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T=mgtanθ其中cosθ=,tanθ=,故:F=,T=mg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14.(2014•四川)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要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若V2<V1:分析在f>Q的重力时的运动情况或f<Q 的重力的运动情况若V2<V1:分析在f>Q的重力时的运动情况或f<Q的重力的运动情况【解答】解:若V2<V1:f向右,若f>G Q,则向右匀加速到速度为V1后做匀速运动到离开,则为B图若f<G Q,则向右做匀减速到速度为0后再向左匀加速到离开,无此选项若V2>V1:f向左,若f>G Q,则减速到V1后匀速向右运动离开,无此选项若f<G Q,则减速到小于V1后f变为向右,加速度变小,此后加速度不变,继续减速到0后向左加速到离开,则为C图则AD错误,BC正确故选:BC.【点评】考查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的关系,明确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运动情况,较难.二、实验题(共18分)15.(10分)某物理兴趣小组为获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了系列探究过程,假设你也是其中一员,请补充完整横线部分内容:(1)操作过程:①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1所示;②将接有重物的纸带沿竖直方向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③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④获得点迹清晰的几条纸带(2)探究过程:其中一条纸带的点迹及数据如图2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①小组成员量出DF间的距离为3.60cm,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点E时的速度v E=0.90 m/s;。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12月月考数学一、选择题:共12题1.=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诱导公式的应用.,故选D.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切函数的周期性.根据正切函数的周期公式可得,故选A.3.单位圆中弧长为1的弧所对圆心角的正弧度数是A. B.1 C. 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弧长公式的应用.根据弧长公式可得,故选B.4.函数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对称性.根据题意,令,解得,当k=0时,,故选A.5.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A. B.0 C. 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最值.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根据正弦函数的图象可知,当时,y=sin x单调递增,故,,故最小值为1,故选C.6.把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像所表示的函数是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根据题意,把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可得,故选B.7.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单调性比较大小.,y=sin x在上单调递增,.即,故选B.8.若函数是奇函数,则的值可能是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和三角函数的图象.由于函数是奇函数,故,当k=1时,,故选D.9.已知函数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应用.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故在R上为增函数,,解得,故选D.10.使在区间至少出现2次最大值,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函数的图象.属基础题.要使在区间至少出现2次最大值,只需要满足,,,的最小值为,故选A.11.已知函数是上的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中档题.要使函数在R上为增函数,须有在上递增,在上递增,且,所以有,解得,故a的取值范围为[-3,-2].故选D.12.设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 对任意的,都有,且当时, , 若在区间内关于的方程恰有个不同的实数根,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零点的个数判断,利用函数和方程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问题,利用分段函数的表达式,作出函数的图象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由,即函数的周期为4,∵当,时,,∴若,,则,,则,∵是偶函数,∴,即 ,由得,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当时,要使方程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则等价为函数与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满足,即,解得,故选D.-二、填空题:共4题13.已知角的终边过点,则=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故答案为.14.函数的定义域是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要使得函数有意义,则,解得,故答案为.15.已知,为第三象限角,则= .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了诱导公式的作用,以及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熟练掌握诱导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为第三象限角,则原式.故答案为.16.已知函数+,则+++的值是 .【答案】9【解析】本题考查了函数求值问题,求出f(x)+f(-x)=2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而,故+++,故答案为9.三、解答题:共6题17.若函数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当x>0时,.(1)求;(2)当x<0时,求的解析式.【答案】(1)(2)当时因为奇函数,所以即.【解析】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问题,考查求函数的解析式,是一道基础题.(1)根据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得到;(2)设,则,求出函数在时的解析式即可.18.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答案】(1)原式化简:,平方得=,因为,所以.因为,所以(2)根据(1)中可得,,可得,,原式化简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和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应用.(1)对已知条件利用诱导公式进行化简,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的值;(2)根据(1)分别求出,可得,对原式利用诱导公式进行化简,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化为关于的式子,再代入求值即可.19.已知集合(1)若,求实数的值;(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由于,则,∴;(2)或,∵,∴或,∴或,∴的取值范围是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以及利用集合关系求参数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先化简集合A,再根据,即可求得m的值.(2)先求,再根据,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的定义域.【答案】(1)由已知所以(2)所以定义域为【解析】本题考查了由的部分图象确定解析式,以及对数函数的定义域问题,是基础题目.(1)由函数的部分图象得出的值,即可写出的解析式;(2)根据对数函数的定义,得出,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出x的取值范围.21.已知函数,图像上任意两条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对称中心;(2)若关于的方程在上有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单调递增区间调递减区间对称中心(2)令则在上有解令任取有因此在上单调递减,因此所以m范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解析式以及三角函数性质的考查,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根据图像上任意两条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可得,再根据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求出单调区间和对称中心.(2) 利用参数分离法转化为求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即可.22.定义在上的函数,如果满足:对任意,存在常数,都有成立,则称是上的有界函数,其中称为函数的上界,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值域,并判断对任意函数是否为有界函数,请说明理由;(2)若对任意函数是以4为上界的有界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令,,所以得值域为所以存在使得,则为有界函数。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第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其它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时间对应时间轴上的线段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还小B.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成质点C.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则可把物体看作质点D.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3.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B.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位移C.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 D.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4.关于速度、速度改变、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5.一质点做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3s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2m/s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m/sC.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6m/s2D.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6m/s26.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半径为R ,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多少( ) A .πR B .24π+R C .2πR D .2 R7.如图所示A 、B 两个运动物体的x-t 图象,直线为B 物体,折线为A 物体,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个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 ,同时同向运动 B .B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 2C .A 、B 两个物体运动8s 时,在距A 的出发点60m 处相遇D .A 物体在2s 到6s 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9.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反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221v v +,221v v + B .221v v -,221v v - C .0,2121v v v v +- D .0,21212v v v v +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B .在时刻t 1两木块速度相同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11.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恒定速度直线前进,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上的人A和乙车上的1234 567人B 各用石子瞄准对方,以相对自身为v 0的初速度同时水平射击对方,若不考虑石子的竖直下落,则( )A .A 先被击中;B .B 先被击中;C .两者同时被击中;D .可以击中B 而不能击中A ;12.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特性,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
大庆实验中学2016级高一新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科学家测得肥皂泡的厚度约为0.000 0007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6-107.0⨯ 米 B .7-107.0⨯ 米 C . 7-107⨯ 米 D .6-107⨯米2.如图所示,b a ,是有理数,则式子a b b a b a -++++化简的结果为( ).A .b a +3B .b a -3C .a b +3D .a b -3 3.若分式211=-y x ,则分式yxy x y xy x ---+3454的值等于( ) A .53-B .53C .54- D .544.文具店的老板均以60元的价格卖了两个计算器,其中一个赚了20﹪,另一个亏了20﹪,则该老板( )A. 赚了5元B.亏了25元C.赚了25元D.亏了5元5.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四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都比上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则第n 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A .2n +1B . 3n +2C . 4n +2D .4n -26.小明随机地在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及其内部区域投针,则针扎到其内切圆(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 A .21 B .π63 C .π93 D .π33(6题图) (7题图)7.某几何体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建而成,其主(正)视图、左(侧)视图相同,如下图所示,则构成这个几何体至少需要几个正方体(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8.若,a b 是方程0201622=-+x x 的两根,则23a a b ++=( ) A .2016 B .2015 C .2014 D .2012 9.若不等式组⎩⎨⎧<-<+022m x mx 的解集为22-<m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m ≤2B .m ≥2C .m >2D .m <2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6,BD=8,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着B-A-D 在菱形ABCD 的边上运动,运动到点D 停止,点'P 是点P 关于BD 的对称点,'PP 交BD 于点M ,若BM=x ,'OPP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11.如图,已知矩形ABCD ,⊙O 是△ABC 的内切圆,现将矩形ABCD 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D 与点O 重合,折痕为FG ,点F 、G 分别在AD ,BC 上,连接OG 、DG ,若OG ⊥DG ,且⊙O 的半径长为1,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 .CD+DF=4 B .CD −3 C ..BC −AB=2MOP'P DBADAB C(11题图) (12题图)12.如图,一次函数c kx y +=与抛物线c bx ax y ++=2的图象都经过y 轴上的D 点,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其对称轴为直线1=x ,且OA=OD .直线c kx y +=与x 轴交于点C (点C 在点B 的右侧).则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bc >0;②b a +3>0;③﹣1<k <0;④b a k +>;⑤0>+k ac .A .1B .2C .3D .4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求值:30cos 2--3-210π= 14.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对于给出的四个条件:(1)∠3=∠4;(2)∠1=∠2;(3)∠A=∠DCE ;(4)∠D+∠ABD=180°. 能判断AB ∥CD 的有 个.15.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y=xk 1和y=x k 2 (其中k 1>k 2>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依次是C l 和C 2,设点P 在C 1上,PC ⊥x 轴于点C ,交C 1于点A ,PD 上y 轴于点D ,交C 2于点B ,则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为ABCDFGOC'(15题图)(16题图)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 绕点B 顺时针旋转到△A 1BO 1的位置,使点A 的对应点A 1落在直线x y 33=上,再将△A 1BO 1绕点A 1顺时针旋转到△A 1B 1O 2的位置,使点O 1的对应点O 2落在直线x y 33=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 的坐标是(0,1),点B 的坐标是()1,3则点A 8的横坐标是 . 三解答题(共36分)17.(本题满分8分)某中学为了预测本校应届毕业女生“一分钟跳绳”项目考试情况,从九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女生进行该项目测试,并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六个小组,每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和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并指出这个样本数据的中位数落在第 小组;(2)若测试九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30次的成绩为优秀,本校九年级女生共有260人,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3)在(2)的条件下,如测试九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70次的成绩为满分,在这个样本中,从成绩为优秀的女生中任选一人,她的成绩为满分的概率是多少?18.(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半径OB 的中点,D 是OB 延长线上一点, 且BD =OB ,直线MD 与圆O 相交于点M 、T (不与A 、B 重合),DN 与 圆O 相切于点N ,连结MC ,MB ,OT .(Ⅰ)求证:DC DO DM DT ⋅=⋅;(Ⅱ)若 60=∠DOT ,试求BMC ∠的大小.19.(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AB⊥x 轴于点C ,点A 1)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ky x=的表达式; (2)在x 轴的负半轴上存在一点P ,使得S △AOP =12S △AOB ,求点P 的坐标; (3)若将△BOA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DE.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并判断点E 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说明理由.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32++=bx ax y 经过点()1,0B -、()3,0C ,交y 轴于点A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第一象限上有一动点M ,过点M 作MN x ⊥轴,垂足为N ,请求出ON MN 2+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 坐标;(3)抛物线顶点为K ,KI x ⊥轴于I 点,一块三角板直角顶点P 在线段KI 上滑动,且一直角边过A 点,另一直角边与x 轴交于(),0Q m ,请求出实数m 的变化范围,并说明理由.答案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A1BO1的位置,使点A的对应点A1落在直线y=x上,再将△A1BO1绕点A1顺时针旋转到△A1B1O2的位置,使点O1的对应点O2落在直线y=x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的坐标是(0,1),点B的坐标是(,1),则点A8的横坐标是.636三解答题(共36分)17.(本题满分8分)某中学为了预测本校应届毕业女生“一分钟跳绳”项目考试情况,从九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女生进行该项目测试,并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六个小组,每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和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并指出这个样本数据的中位数落在第小组;(2)若测试九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30次的成绩为优秀,本校九年级女生共有260人,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3)如若测试九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30次的成绩为优秀,测试九年级女生“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70次的成绩为满分,在这个样本中,从成绩为优秀的女生中任选一人,她的成绩为满分的概率是多少?【答案】(1)中位数位于第三组(2)104人(3)0.2.【解析】试题分析:(1)先利用第二小组的频数和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然后确定出第四小组的频数,然后可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总人数和中位数的求法可确定中位数位于第三组;(2)根据260×样本的女生“一分钟跳绳”成绩为优秀率计算即可;(3)确定出成绩是优秀的人数和成绩为满分的人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中位数位于第三组。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其中1-9 、15题为单选,10-14题为多选)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能否看做质点,是由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来判断的B.物体能否看做质点,是由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来判断的C.用GPS确定辽宁号航空母舰在大海中的位置D.研究地球四季的变化时,自转中的地球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速度、路程、位移3.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
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超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
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选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 D.海岸4.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6m/s,经过2s后,末速度大小仍为6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s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加速度大小为6m/s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B.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6m/s,与初速度同向C.加速度大小为6m/s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D.加速度大小为6m/s2,平均速度为6m/s,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5.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s 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物体在第2s 内、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2s 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第5s 末时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2.5 m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险情,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为X=24t-3t2(X单位为m,t单位为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3m/s2 B.刹车的最初2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8m/sC.第5秒内的位移为10.5m D.刹车5秒内的位移为45m7.一列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n 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 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n 辆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约为x ,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 ( ) A.a v 2 B. a v 2 C. vx2 D.v x8.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通过两段相邻位移、,速度变化量相同均为Δv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9.物体从长为L 的光滑斜面顶端开始下滑,滑到底端的速率为V ,如果物体以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上滑,上滑时加速度与下滑时加速度大小相同且恒定,则可以达到的最大距离为( ) A. B. C.D.1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为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 A .v 0t +12at 2B .v 0tC .D .12at211.不计空气阻力,同时将一重一轻两石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下落时间大于3s)则( ) A.重的石块落得快,轻的石块落得慢 B.在下落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相等C.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D.在1 s 内、2 s 内、3 s 内位移之比为1:4:912.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由A 、B 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 .A 、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 比A 晚出发2 sC .A 、B 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D .A 、B 两物体在A 出发后4 s 、距原点20 m 处相遇13.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三条纸带,分别以间隔相同点迹的方式依次剪成短纸条,按先后顺序一端对齐粘贴在一起。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B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前20道每题2分,第21到第25题每题4分,共60分)1.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现有氨基酸5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510个,羧基总数为5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含有三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有依次分别为()A.498、13和11B.498、12和10C.497、12和10D.497、13和11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4.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5.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
下图表示种子由休眠到萌发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分泌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7.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线粒体和叶绿体均能参与能量转换C.线粒体和叶绿体均由双层膜包被D.线粒体和叶绿体所含有种类相同的酶8.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9.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功能()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B.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C.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1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12.下列哪项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B.大液泡的有无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D.细胞核的多少13.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之所以具有选择性,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外界环境中离子的浓度B.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C.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大小D.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14.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包括()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15.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1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C.不是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D.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17.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生物体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1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B.3个ATP分子中含有9个高能磷酸键C.细胞中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由ATP直接供能D.细胞内的ATP含量多,所以能保证细胞的供能稳定19.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D.[H]+ O2→H2O20.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麦芽糖酶21.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Na-23 S-32 K-39 Ca-40 Cl-35.5 Mg-24 Cu-64 Ba-137 Ag-108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②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③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④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 g;⑤HCl的摩尔质量等于1 mol HCl分子的质量;⑥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⑥D.全部2.在实验室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要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B.温度计的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平齐,不能插入液面C.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汽的流向相反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3.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可制备1-丁醇。
为提纯含少量正丁醛杂质的1-丁醇,现设计如下路线:已知:①正丁醛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②乙醚的沸点是34℃,难溶于水,与1-丁醇互溶;③1-丁醇的沸点是118℃。
则操作1~4分别是( )A.萃取、过滤、蒸馏、蒸馏B.过滤、分液、蒸馏、萃取C.过滤、蒸馏、过滤、蒸馏D.过滤、分液、过滤、蒸馏4.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 2和CO 的质量相等B.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NaOH 溶液与0.5mol/L 的Ca(OH)2溶液所含n(OH -)相等C.1mol 乙醇分子的质量为46gD.等温等压下,3mol C 2H2(g)和1mol C 6H 6(g)的密度相等6.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一个H 2分子的体积是VL,则H 2的摩尔体积是V N A L/molB.肼(N 2H 4),熔点20℃,沸点113.5℃,标况下,11.2L 肼的原子数小于3N AC.25℃、101KPa 下,16gNH 2-含有10N A 个电子D.标况下,4gH 2、11.2LO 2、1molSO 3中O 2体积最小7.如图所示,同温同压下,分别用氯化氢和四种混合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五个气球。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12月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tan120°=()A.B.﹣C.﹣D.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B.π C.2πD.4π3.单位圆中弧长为1的弧所对圆心角的正弧度数是()A.π B.1 C.D.不能确定4.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A. B. C.D.5.函数f(x)=1+sinx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 )A.﹣1 B.0 C.1 D.26.将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的解析式为()A.B.C.D.7.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sin15°<sin163°<cos74°B.sin15°<cos74°<sin163°C.sin163°<sin15°<cos74°D.cos74°<sin163°<sin15°8.若函数f(x)=sin(x+φ)是奇函数,则φ的值可能是()A.B.C.D.π9.已知函数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在[0,+∞)上单调递增,若f(a)<f(2a﹣1),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B.(﹣∞,)C.(,1)D.(1,+∞) 10.使y=sinωx(ω>0)在区间[0,1]至少出现2次最大值,则ω的最小值为()A.B.C.π D.11.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a|﹣3≤a<0} B.{a|a≤﹣2}C.{a|a<0} D.{a|﹣3≤a≤﹣2}12.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x∈R,都有f(x+4)=f (x),且当x∈[﹣2,0]时,f(x)=()x﹣6,若在区间(﹣2,6]内关于x的方程f(x)﹣log a(x+2)=0(a>1)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2)B.(2,+∞)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则cosα=.14.函数f(x)=+lg(1+x)的定义域是.15.已知,其中α为第三象限角,则cos+sin(α﹣105°)的值为.16.已知函数f(x)=+sinx,则f(﹣4)+f(﹣3)+f(﹣2)+f(﹣1)+f(0)+f(1)+f(2)+f(3)+f(4)的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7.若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cosx ﹣sinx.(1)求f(0);(2)当x<0时,求f(x)的解析式.18.已知0<α<,cos(2π﹣α)﹣sin(π﹣α)=﹣(1)求sinα+cosα的值;(2)求的值.19.已知集合A={x|x2﹣2x﹣3≤0,x∈R},B={x|(x﹣m+2)(x﹣m﹣2)≤0,x∈R,m∈R}.(1)若A∩B={x|0≤x≤3},求实数m的值;(2)若A⊆∁R 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求函数g(x)=lg[f(x)﹣1]的定义域.21.已知函数,图象上任意两条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对称中心;(2)若关于x的方程2cos2x+mcosx+2=0在上有实数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2.定义在D上的函数f(x),如果满足:对任意x∈D,存在常数M >0,都有|f(x)|≤M成立,则称f(x)是D上的有界函数,其中M称为函数f(x)的上界,已知函数f(x)=2+asinx﹣cos2x.(1)当a=﹣2时,求函数f(x)的值域,并判断对任意x∈R函数f (x)是否为有界函数,请说明理由;(2)若对任意x∈R函数f(x)是以4为上界的有界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12月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tan120°=()A.B.﹣C.﹣D.【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分析】原式中的角度变形后,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再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tan120°=tan=﹣tan60°=﹣.故选:C.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A.B.π C.2πD.4π【考点】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分析】利用正切函数的周期个数求解即可.【解答】解: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故选:A.3.单位圆中弧长为1的弧所对圆心角的正弧度数是()A.π B.1 C.D.不能确定【考点】弧长公式.【分析】利用弧长公式l=|α|r,求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解答】解:∵l=|α|r∴|α|==1,所以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弧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是1.故选:B.4.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A. B. C.D.【考点】余弦函数的对称性.【分析】利用余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求得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解答】解:对于函数,令x﹣=kπ,求得x=kπ+,k ∈Z,可得它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x=,故选:A.5.函数f(x)=1+sinx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A.﹣1 B.0 C.1 D.2【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分析】由条件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得函数f(x)=1+sinx 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解答】解:由于y=sinx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0,∴f(x)=1+sinx 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1+0=1,故选:C.6.将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的解析式为()A.B.C.D.【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分析】将个单位,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的解析式为y=sin2(x+),由此得出结论.【解答】解:将个单位,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的解析式为y=sin2(x+)=,故选C.7.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sin15°<sin163°<cos74°B.sin15°<cos74°<sin163°C.sin163°<sin15°<cos74°D.cos74°<sin163°<sin15°【考点】三角函数线.【分析】cos74°=sin16°,sin163°=sin17°,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cos74°=sin16°,sin163°=sin17°,∴sin15°<cos74°<sin163°,故选:B.8.若函数f(x)=sin(x+φ)是奇函数,则φ的值可能是( ) A.B.C.D.π【考点】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分析】利用正弦函数为奇函数,得到φ=kπ,然后对k取值即可.【解答】解:因为函数f(x)=sin(x+φ)是奇函数,所以φ=kπ,则φ的值可能是π;故选:D.9.已知函数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在[0,+∞)上单调递增,若f(a)<f(2a﹣1),则a的取值范围是()A.(﹣∞,1) B.(﹣∞,)C.(,1)D.(1,+∞)【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分析】根据函数是奇函数,且在[0,+∞)单调递增,得到函数在R 上单调递增,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在[0,+∞)单调递增,∴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若f(a)<f(2a﹣1),则a<2a﹣1,解得:a∈(1,+∞),故选:D10.使y=sinωx(ω>0)在区间[0,1]至少出现2次最大值,则ω的最小值为()A.B.C.π D.【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分析】要使y=sinωx(ω>0)在区间[0,1]至少出现2次最大值只需要最小正周期小于或等于1,进而求得ω【解答】解:要使y=sinωx(ω>0)在区间[0,1]至少出现2次最大值,只需要满足ωx=2,∵0≤x≤1,∴.∴ω的最小值为.故选:A.11.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3≤a<0}B.{a|a≤﹣2} C.{a|a<0}D.{a|﹣3≤a≤﹣2}【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由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可得,解可得a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函数f(x)=是R上的增函数,则有,解可得﹣3≤a≤﹣2,即a的取值范围是{a|﹣3≤a≤﹣2};故选:D.12.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x∈R,都有f(x+4)=f(x),且当x∈[﹣2,0]时,f(x)=()x﹣6,若在区间(﹣2,6]内关于x的方程f(x)﹣log a(x+2)=0(a>1)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2)B.(2,+∞)C. D.【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分析】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可画出:当﹣6的图象.根据偶函数的对称性质画出[0,2]的图象,再根据周期性:对任意x∈R,都有f(x+4)=f(x),画出[2,6]的图象.画出函数y=log a(x+2)(a>1)的图象.利用在区间(﹣2,6]内关于x的f (x)﹣log a(x+2)=0(a>1)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即可得出.【解答】解:如图所示,当﹣6,可得图象.根据偶函数的对称性质画出[0,2]的图象,再根据周期性:对任意x∈R,都有f(x+4)=f(x),画出[2,6]的图象.画出函数y=log a(x+2)(a>1)的图象.∵在区间(﹣2,6]内关于x的f(x)﹣log a(x+2)=0(a>1)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log a8>3,log a4<3,∴4<a3<8,解得<a<2.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则cosα=.【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r=5,则cosα=,故答案为:14.函数f(x)=+lg(1+x)的定义域是{x|﹣1<x<2} .【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分析】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出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解答】解:函数f(x)=+lg(1+x),∴﹣1<x<2∴f(x)的定义域是{x|﹣1<x<2}.故答案为:{x|﹣1<x<2}.15.已知,其中α为第三象限角,则cos+sin(α﹣105°)的值为.【考点】象限角、轴线角;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运算及诱导公式,我们分析已知角与未知角的关系,易得75°+α为第四象限的角,原式可化为cos[180°﹣(75°+α)]+sin[(75°+α)﹣180°]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运算及诱导公式,对式子进行化简,不难给出答案.【解答】解:∵,其中α为第三象限角∴75°+α为第四象限的角∴sin(75°+α)=﹣=﹣则cos+sin(α﹣105°)=cos[180°﹣(75°+α)]+sin[(75°+α)﹣180°]=﹣cos(75°+α)]﹣sin(75°+α)=﹣+=故答案为:16.已知函数f(x)=+sinx,则f(﹣4)+f(﹣3)+f(﹣2)+f(﹣1)+f(0)+f(1)+f(2)+f(3)+f(4)的值是9 .【考点】函数的值.【分析】求出f(x)+f(﹣x)=2,从而求出代数式的值即可.【解答】解:∵f(x)=+sinx,∴f(﹣x)=﹣sinx,∴f(x)+f(﹣x)=2,而f(0)=1,故f(﹣4)+f(﹣3)+f(﹣2)+f(﹣1)+f(0)+f(1)+f(2)+f(3)+f(4)=2×4+1=9,故答案为:9.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7.若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cosx ﹣sinx.(1)求f(0);(2)当x<0时,求f(x)的解析式.【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分析】(1)根据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得到f(0)=0;(2)设x <0,则﹣x>0,求出函数f(x)在x<0时的解析式即可.【解答】解:(1)∵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f(0)=0(2)当x<0时,﹣x>0,因y=f(x)为奇函数所以f(x)=﹣f(﹣x),即:f(x)=﹣cosx﹣sinx.18.已知0<α<,cos(2π﹣α)﹣sin(π﹣α)=﹣(1)求sinα+cosα的值;(2)求的值.【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分析】(1)原式化简,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函数公式可求,结合范围0<α<,即可得解sinα+cosα的值.(2)由(1)即可解得cosα,sinα的值,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所求即可计算得解.【解答】解:(1)原式化简:,平方得:,因为:0<α<,所以:cosα+sinα>0因为:,所以:.(2)∵由,,可得:cosα=,sinα=,∴原式化简得.19.已知集合A={x|x2﹣2x﹣3≤0,x∈R},B={x|(x﹣m+2)(x﹣m﹣2)≤0,x∈R,m∈R}.(1)若A∩B={x|0≤x≤3},求实数m的值;(2)若A⊆∁R 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交集及其运算;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分析】(1)先化简集合A,再根据A∩B=[0,3],即可求得m的值.(2)先求C R B,再根据A⊆C R B,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A={x|x2﹣2x﹣3≤0,x∈R},∴A={x|﹣1≤x≤3,x∈R},∵A∩B=[0,3],∴m﹣2=0,即m=2,此时B={x|0≤x≤4},满足条件A∩B=[0,3].(2)∵B={x|m﹣2≤x≤m+2}.∴∁R B={x|x>m+2或x<m﹣2},要使A⊆∁R B,则3<m﹣2或﹣1>m+2,解得m>5或m<﹣3,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5,+∞).20.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求函数g(x)=lg[f(x)﹣1]的定义域.【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分析】(1)由函数f(x)=Asin(ωx+φ)的部分图象得出A、ω与φ的值,即可写出f(x)的解析式;(2)根据对数函数的定义,得出f(x)﹣1>0,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由函数f(x)=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知,A=2,=﹣=,∴T=π,∴ω==2;又f()=2sin(2×+φ)=2,∴φ=+2kπ,k∈Z;又|φ|<,∴φ=;∴f(x)=2sin(2x+);(2)∵函数g(x)=lg[f(x)﹣1],∴f(x)﹣1>0,∴f(x)>1;又f(x)=2sin(2x+),∴sin(2x+)>,∴,解得kπ<x<kπ+,k∈Z;∴g(x)的定义域为.21.已知函数,图象上任意两条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对称中心;(2)若关于x的方程2cos2x+mcosx+2=0在上有实数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考点】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三角方程.【分析】(1)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以及图象的对称性求得ω的值,可得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图象的对称性求得函数f(x)的单调区间,对称中心.(2)令t=cosx,t∈(0,1),根据m=﹣2(t+),以及函数m在(0,1)上单调递减,求得m的范围.【解答】解:(1)∵函数,图象上任意两条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令2kπ﹣π≤2x+≤2kπ,求得kπ﹣≤x≤kπ﹣,可得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同理,令2kπ≤2x+≤2kπ+π,求得kπ﹣≤x≤kπ+,可得函数的调递减区间.令2x+=kπ+,求得x=+,可得函数的对称中心为.(2)令t=cosx,t∈(0,1)则2t2+mt+2=0在(0,1)上有解,m=﹣2(t+),令,任取0<t1<t2<1,有,因此在(0,1)上单调递减,因此m<﹣2k(1)=﹣4,所以m范围{m|m<﹣4}.22.定义在D上的函数f(x),如果满足:对任意x∈D,存在常数M>0,都有|f(x)|≤M成立,则称f(x)是D上的有界函数,其中M称为函数f(x)的上界,已知函数f(x)=2+asinx﹣cos2x.(1)当a=﹣2时,求函数f(x)的值域,并判断对任意x∈R函数f (x)是否为有界函数,请说明理由;(2)若对任意x∈R函数f(x)是以4为上界的有界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三角函数的最值.【分析】(1)代入函数的表达式,得出函数的单调区间,结合有界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2)由题意知,|f(x)|≤4对x∈[0,+∞)恒成立.令t=sinx,对t∈[﹣1,1]恒成立,求出单调区间,得到函数的最值,从而求出a的值.【解答】解:(1)令t=sinx,t∈[﹣1,1],g(t)=t2﹣2t+1⇒g(t)∈[0,4],所以y=f(x)得值域为[0,4]所以存在M=4使得|f(x)|≤4,则y=f(x)为有界函数.(2令t=sinx,t∈[﹣1,1],k(t)=t2+at+1)若y=f(x)为以4为上界函数,则必有,此时函数k(t)=t2+at+1的对称轴,当﹣2≤a≤2时,因此若对任意x∈R函数f(x)是以4为上界的有界函数,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2≤a≤2}.2017年4月22日。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英语12月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1.25=150分,时间100分钟第I卷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My friends and I were coming back from a party when a woman with three children, who looked unclean and untidy, started speaking to us. She said she and her kids needed money to buy some food, as they hadn’t eaten since morning and it was already evening.I had three hundred dollars with me, and I wanted to buy credit (充值卡) to recharge my phone. I attempted to ignore her and tell her I had no money to spare --- even my friends told me not to give her anything because she was a fake. However, I decided not to listen to them and gave her all the money. I was so shocked when she burst into tears and knelt down. I told her to get up, saying this was just a small amount of money. She said I was the only person that day who believed her and gave her something. She was seriously weeping and I felt very embarrassed. I wished her good luck, smiled at her children and left.When got home, I took out my phone to check if I had any missed calls. A message came in from one of my church members saying, “I meant to send this credit to you but I kept forgetting. I remembered a few minutes ago, so I decided to send it now.”Happily, I loaded the numbers on my phone to recharge it and I was so amazed when received a message from the network that I just received 1, 000 dollars credit! I had never imagined I could get that as a gift from someone!Just by giving 300 hundred dollars to someone in need I got back more.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It doesn’t have to be immediate like mine, but never be tired of doing good if you have the ability to do good.1. From Paragraph 1 we know that ________ .A. the writer attended an evening birthday partyB. the writer had a great time at his friend’s partyC. the woman begged the writer to buy her some foodD. the woman and her children ate nothing for almost a day2. Why didn’t the writer want to give the money to the woman at first ?A. The writer planned to recharge his mobile phone.B. His friends told him not to give anything to her.C. The woman pretended to be lacking in money.D. The witter had a small amount. of money.3. When the woman got the money, she was ________ .A. shockedB. movedC. excitedD. embarrassed4. What can we infer from Paragraph 3?A. The writer missed a call while he was staying out.B. His church member knew his phone needed recharging.C. The writer didn't recharge his phone with his own money.D. The writer got a reward from the network for his good deed.B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very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Your thoughts during the first half-hour of the morning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he entire day. You may not realize this, but it is a fact. If you set out with worry and depression, you are giving the key note to a day of discord (混乱) and misfortune. If you think about hope and happiness, you are sounding a note of harmony and success.Contro l your morning thoughts. The first moment on waking, no matter what your mood is, say to yourself, “I will get all the comfort and pleasure possible out of this day, and I will do something to add to the measure of the world’s happiness or well-being. I will control myself when caused to be unhappy. I will look for the bright side of every event”. Once you say these things over to yourself in a calm way, you will begin to feel more cheerful. The worries and troubles of the coming day will give way.Do not let it discourage you if the moment you leave your room you come across a trouble or a disaster which usually happens. When a schoolboy boasts (吹嘘) of his strength, and says he can “beat any boy in school in games”, he generally gets a chance to prove it. When we declare we are brave enough to overcome any fate, we find our strength put to the test at once.Regard the troubles you come across as the “punching bags”of fate (命运), given you to develop your spiritual muscle. Go at them with courage and strike them heavily. By and by the trouble will lessen, and you wil l find yourself the master of your fate.5. Why does the author say your thoughts in the morning are very important?A. Because the morning is usually the best time of a day.B. Because you are usually in high spirits in the morning.C. Because your mood of a day lies in your morning.D. Because your morning thoughts affect your fate greatly.6. What can we do to add to our pleasure?A. Avoid making any mistake in our work.B. Watching comedy programs every day.C. Avoid reading the book with a sad ending.D. Look for the better side of every event.7.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your trouble will lessen if you ________ .A. work hard every morningB. say you'll be happy anywayC.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D. say you're an unlucky man8. The underlined words in the last paragraph refer to ________ .A. a tool used for practicing boxingB. a test in our daily lifeC. a tool used for dealing with difficultyD. an enemy in our daily lifeCIf you want to find a part-time job or learn something different during your spare time, you can have a look at the following jobs offered by the DC Public Library.Teens of Distinction ProgramThe DC Public Library offers part-time jobs for teens through the Teens of Distinction Program. Teens work 10-12 hours per week al l year long, helping the library with important tasks and projects. The Teens of Distinction Program is now hiring! To apply, you have to:● be a DC resident● have and maintain at least a 2.5 grade point average● be 16 to 18 years old● be able to work 1012 hours per week● be able to work for DCPL for at least 9 monthsOh, and of course you have to impress us with your wonderful personality!Teen Volunteer OpportunitiesIf you want to earn community service hours for school, Youth202 is a good choice. Youth202 is a radio program created by youth and for youth. You can learn radio production skills, interview people around you, and help keep other teens to learn news, events, and anything else you think is important.Summer Youth Employment Program (SYEP)Every summer, teens can work here to help library customers organize books and learn lots of new skills, such as program planning, writing and media production.On Friday, January 25 at 12:15 p.m.,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2017 SYEP will be open to teens between the ages of 14 and 21.Applications will be processed on a firstcome, firstserved basis. Space is limited this year, so teens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early, and remember not to miss the deadline, Saturday, February 16.9. If a teenager wants to interview people around him, he should apply for a job at ________.A. Teens of Distinction ProgramB. Youth202C. Teens LibraryD. Summer Youth Employment Program10. What can’t teenagers get in Summer Youth Employment Program?A. Community service hours.B. Program planning skills.C. Writing skills.D. Book management skills.11. Who has the biggest chance to work for the 2017 SYEP?A. A teenager who is smart.B. A teenager who is popular.C. A teenager who applies early.D. A teenager who gets high grades in exams.DCigarette 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everyone knows that. Well, till a few decades ago, people were unaware that smoking could cause lung and heart diseases and cigarette packs never had a warning on them, like they do now.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moking is dangerous and it has now been made compulsory for all cigarette manufacturers to have a warning printed on the cover. It states that “Cigarette 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However, cigarette manufacturers do not want people to stop buying their product by reading the warning. So, they have found a convenient way of d ealing with the problem. They print the warning in such small letters that one can barely read them.While European health authorities are now insisting that the size of the letters used in these health warnings should be inc reased, one British engineering firm, Molins, which supplies machines to make cigarettes, has gone a step ahead. The company wants to patent a talking cigarette packet that gives a health warning every time you open it.The talking packet uses a technology similar to the one used in musical cards. A stiff plastic strip is attached to the cover of the cigarette packet. When the pack is opened, the strip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a tiny battery cell (the kind used in watches), which is wired to a small speaker on the base of the pack. Then smokers will hear the health warning. Will cigarette manufacturers choose these talking packets?Anti-smoking organization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invention and are insisting that all tobacco manufacturers should use these packs. However, withou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cigarette manufactures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request and continue to use tiny-lettered warnings on their packets.12. Cigarette manufacturers print the warning in small letters to ________ .A. make it easy to be unnoticedB.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usersC. cut down their costD. catch users' attention13. Every time a talking cigarette is opened, people can ________ .A. hear a piece of musicB. see the health warning in large lettersC. remember the health warningD. hear the health warning being read14. The last paragraph suggests that ________ .A. talking packets can be put into use soonB. talking packets haven't been put into useC. cigarette manufacturers are forced to use talking packets nowD. talking packets are also welcomed by cigarette manufacturers15.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A. The harm of smokingB. Talking cigarette packetsC. The trick of tobacco manufacturersD. A new anti-smoking organization.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6-2017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开学考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破阵子》描叙了他对早年军旅生涯的追忆和留恋,最后一句写出了不能收复失地、壮志未酬的哀伤。
B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C .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草原》《套中人》《樱桃园》等。
作品《变色龙》塑造了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虚伪可笑的小人物奥楚蔑洛夫。
D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全长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B .《舌尖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试卷第2页,共9页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上的震撼。
C .谢晋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老师在毕业典礼上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D .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经济发展却忽视了环境保护,如果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B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缕长髯,微合耳目,惟妙惟肖。
C .从诗歌的风格看,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王维的冲淡,白居易的浅易,实在是各有千秋。
大庆实验中学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Na-23 S-32 K-39 Ca-40 Cl-35.5 Mg-24 Cu-64 Ba-137 Ag-108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②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③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④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 g;⑤HCl的摩尔质量等于1 mol HCl分子的质量;⑥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⑥D.全部2.在实验室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要放入碎瓷片防止暴沸B.温度计的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平齐,不能插入液面C.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蒸汽的流向相反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3.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可制备1-丁醇。
为提纯含少量正丁醛杂质的1-丁醇,现设计如下路线:已知:①正丁醛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②乙醚的沸点是34℃,难溶于水,与1-丁醇互溶;③1-丁醇的沸点是118℃。
则操作1~4分别是( )A.萃取、过滤、蒸馏、蒸馏B.过滤、分液、蒸馏、萃取C.过滤、蒸馏、过滤、蒸馏D.过滤、分液、过滤、蒸馏4.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A B C D实验吸收氨气,尾气处理(氨气溶于稀硫酸)提纯含少量水的乙醇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配制100mL 0.1000mol·L-1K2Cr2O7溶液装置或仪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 2和CO 的质量相等B.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NaOH 溶液与0.5mol/L 的Ca(OH)2溶液所含n(OH -)相等C.1mol 乙醇分子的质量为46gD.等温等压下,3mol C 2H2(g)和1mol C 6H 6(g)的密度相等6.N A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一个H 2分子的体积是VL,则H 2的摩尔体积是V N A L/molB.肼(N 2H 4),熔点20℃,沸点113.5℃,标况下,11.2L 肼的原子数小于3N AC.25℃、101KPa 下,16gNH 2-含有10N A 个电子D.标况下,4gH 2、11.2LO 2、1molSO 3中O 2体积最小7.如图所示,同温同压下,分别用氯化氢和四种混合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五个气球。
A 、B 、C 、D 四个气球中,与氯化氢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8.在NaCl 和Na 2SO 4的混合溶液中,Na +、SO 42-、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出现的是( )A.8︰3︰2B.6︰2︰3C.5︰2︰1D.3︰1︰19.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 3,在一定量O 2中恰好完全反应:XY 3(l)+4O 2(g)===XO 2(g)+3YO 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560mL ,密度为3.20 g ·L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前O 2的体积为560 mL B.化合物XY 3的摩尔质量为86 g/molC. XY 3的质量为0.99gD. 反应后气体总质量约为1.79 g10.在100 mL 0.10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溶有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的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 mol/L11.用密度为ρ1g/cm3,质量分数是ω的浓盐酸,配制成体积比为1:4的稀盐酸,密度为ρ2g/cm3,则所配制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B.C.D.12.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N2的一半,则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约为()A.40%B.46%C.54%D.63%13.将24.0g碳酸盐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4.48L二氧化碳(标况),则对于碳酸盐的可能成分说法正确的为()①可能为NaHCO3、BaCO3的混合物②可能为CaCO3、Cu2(OH)2CO3的混合物③可能为BaCO3、Cu2(OH)2CO3的混合物④可能为NaHCO3、CaCO3的混合物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全部14.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的NaCl溶液,蒸发溶剂,恢复到原来的温度,若物质的量浓度变为2c mol•L﹣1,则质量分数变为(蒸发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且NaCl溶液的密度大于1g/mL)( )A.等于2a% B.大于2a% C.小于2a% D.无法确定15.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其中只有S为固态,其它均为气态):①2H 2S+O 2═2H 2O+2S ②2H 2S+3O 2═2H 2O+2SO 2③C 2H 4+3O 2═2H 2O+2CO 2 ④C 4H 8+6O 2═4H 2O+4CO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 )和气体体积(V )同时符合关系式:d 前>d 后和V 前>V 后的是( )A.①B.②C.③D.④16.t ℃时,将300 g A 的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三份,分别加热蒸发,然后冷却为t ℃,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x g 、y g 、w g ,析出A 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依次为a g 、b g 、c g (a 、b 、c 都不为零),且x+y=w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cB .a+ b = cC .t ℃时,A 的溶解度为y x a b --)(100gD .t ℃时,A 的溶解度为x w a c --)(100g17.某温度下,饱和石灰水的溶解度为Sg ,密度为ρg/mL ,向足量该饱和溶液中加入mgCaO ,充分作用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大于 3728m g B .该饱和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0s s +% C .最终所得溶液c(OH -)不变 D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18.工业上用Mg(NO 3)2替代浓H 2SO 4作为制取浓HNO 3的脱水剂(以下数据均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49%HNO 3(质量为M 1)中加70% Mg(NO 3)2溶液(质量为M 2)后蒸馏。
分别得到98% HNO 3和50% Mg(NO 3)2溶液(不含HNO 3)。
若蒸馏过程中HNO 3、Mg(NO 3)2、H 2O 均无损耗,则蒸馏前的投料比M 1/M 2的值为( )A.0.6B.0.7C.0.75D.0.819.已知(NH 4)2SO 4+2NaOH=Na 2SO 4+2NH 3·H 2O ,现将400mLMgCl 2、K 2SO 4、(NH 4)2SO 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BaCl 2的溶液,刚好使SO 42-沉淀完全,继续加入含bmolAgNO 3的溶液,刚好使Cl -沉淀完全,另取一份加入含cmolNaOH 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溶液中K +浓度为( )A.5(2)b a c +-B.5(2)3b c -C.5(2)3b a c -+D.5()b c -20.已知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25°C 和101kpa 时,C 4H 8、C 2H 4和C 3H 8组成的混合烃20mL 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50 mL ,原混合烃中C 2H 4的体积分数为( )A .75%B .50% C.5% D .12.5%二、填空题:1.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Na 2CO 3与NaHCO 3混合物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
已知Na 2CO 3加热不分解,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甲方案:实验步骤为:①称量空仪器a 的质量为m 1g ;②称量装有试样的仪器a 质量为m 2g ;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仪器a 和残余物的质量为m 3g ;⑥重复③至⑤操作,直至恒重,质量为m 4g 。
(1)仪器a 的名称为 。
(2)计算Na 2CO 3质量分数必须用到的测定数据为 。
乙方案:称取m g 样品,选用下图部分装置测定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
(3)某同学欲检查装置A 的气密性,其操作为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如图连接好装置,关闭止水夹a ,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c ,打开活塞b 。
若分液漏斗中的水无法持续滴下,试判断装置 A ______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现检查装置C 气密性,若上下移动右侧细管,两侧液面始终保持水平,试判断C 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4)实验时如果选取装置B,读数时冷却到室温,量筒内液面高于集气瓶内液面就开始读数,测得的气体体积(“偏大”“偏小”“无影响”)。
(5)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应选用装置A和(填写字母标号)进行实验。
2.人体血液里Ca2+离子的浓度一般采用g/cm3来表示。
抽取20.00mL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钠Na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
通过称量沉淀质量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1)配制Na2C2O4溶液。
①现需配制0.02mol/L的Na2C2O4溶液235mL,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2C2O4·6H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除了烧杯、玻璃棒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按如下步骤操作:A.将称量好的固体在烧杯中溶解;B.恢复到室温后,将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C.;D.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将步骤补充完整C. 。
③以下操作使测量结果偏高的有(填序号)a.称量过程中,Na2C2O4·6H2O中混有Na2C2O4·2H2Ob.称量后,Na2C2O4·6H2O长时间放置,失去部分结晶水后再溶解c.已知Na2C2O4·6H2O溶于水吸热,未恢复室温就定容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洗涤烧杯玻璃棒时,部分洗涤液溅出(2)向样品的中逐滴加入0.02mol/L的Na2C2O4溶液,将生成的沉淀经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量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