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法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导致的术中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2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分析顾逢春;朱玉莲【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TACS)在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我院60例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出血、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渗血难以止血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为30例,在剖宫产术中采用欣母沛子宫下段注射方法止血,部分患者结合传统“8”字间断缝合联合止血。
比较两组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子宫率、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优缺点。
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分娩前血红蛋白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t值分别为0.759、0.000、0.679、0.156,均P>0.05)。
研究组手术时间、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1.697、-4.057,均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017,P<0.05),两组子宫切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069,P>0.05)。
结论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简单、快速、有效、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ransverse annular compression suture (TACS) in lower uterine segment in treatment of lower uterine segment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mong 60 cases who met lower uterine segment hemorrhage for bad contraction and placental separation hemorrhage hard to stop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from December 2012 to April 2015.The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30 cases inresearch group to control bleeding with TACS in lower uterine segment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 and the other 3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ith Hemabate injection at lower uterine segment or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8 shaped suture during delivery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operation duration , amount of bleeding , hysterectomy rate and social resources saving .Results Maternal age , gestational weeks , hemoglobin before delivery and neonatal birth weight of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t value was 0.759, 0.000, 0.679 and 0.156, respectively, allP>0.05).The operation duration , 24 hours postpartum hemorrhage volum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t value was -11.697 and -4.057, respectively, both all P<0.05), and the rate of blood transfus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χ2=9.017,P<0.05).The difference in hysterectomy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 (χ2 =2.069, P>0.05).Conclusion TACS appears to be a simple, effective and quick method in treatment of lower uterine segment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6(027)001【总页数】3页(P90-91,110)【关键词】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出血【作者】顾逢春;朱玉莲【作者单位】江阴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江阴214400;江阴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江阴21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ransverse annular compression suture (TACS) in lower uterine segment in treatment of lower uterine segment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mong 60 cases who met lower uterine segment hemorrhage for bad contraction and placental separation hemorrhage hard to stop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from December 2012 to April 2015. The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cases in research group to control bleeding with TACS in lower uterine segment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and the other 3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ith Hemabate injection at lower uterine segment or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8 shaped suture during delivery.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operation duration, amount of bleeding, hysterectomy rate and social resources saving.Results Maternal age, gestational weeks, hemoglobin before delivery and neonatal birth weight of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 value was 0.759, 0.000, 0.679 and 0.156, respectively, all P>0.05). The operation duration, 24 hours postpartum hemorrhage volum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 value was -11.697 and -4.057, respectively, both all P<0.05), and the rate of blood transfus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χ2=9.017,P<0.05). The difference in hysterectomy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 (χ2=2.069, P>0.05).Conclusion TACS appears to be a simple, effective and quick method in treatment of lower uterine segment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transverse annular compression sutures (TACS); treatment; caesarean section; lower uterine segment hemorrhage目前剖宫产术现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产科手术,其在解决难产和各种产科合并症、并发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之一。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1.065--临床研究--改良式子宫下段缩窄缝合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观察肇莹莹,尹航,金良怡(沈阳市妇婴医院妇产科,辽宁沈阳110011)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缩窄缝合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缩窄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产后恢复、止血效果及子宫切除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缩窄缝合术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产后恢复时间。
关键词:完全性前置胎盘;改良式子宫下段缩窄缝合术;止血效果;产后恢复胎盘前置是引发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且多发于经产妇。
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是较严重的类型,均需进行剖宫产,但术后止血较困难,如不能及时有效止血,产妇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
目前临床针对前置胎盘的止血方式较多,但无统一标准,其中手术缝合方式较常用,以往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效果仍欠佳[3]。
改良式子宫下段缩窄缝合术是螺旋式缝合术上发展出的改良缝合方式,关于其止血效果的临床相关报道较少。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缩窄缝合术对完全性前置胎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 第25卷 第13期 IMHGN,July 2019,Vol. 25 No. 13 肾性水肿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以出现在肾脏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
肢体水肿不仅会造成细胞组织的营养不良,致使皮肤易破溃,易感染,甚至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同时,肢体水肿还会导致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2]。
目前临床常使用利尿剂治疗水肿,由于肾性水肿具有持续难消、极易反复的特点,许多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利尿剂,甚至有些患者即使服用利尿剂也难以完全消肿。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消肿方法,是肾病专科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给水肿部位一个持续外力累积的“挤出作用”,可促进静脉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改善微循环,促进渗出物的吸收,达到减轻水肿的作用。
本研究团队成员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荞麦壳含有芸香苷,具有良好的热传导能力及抗压性,可将承受的压力均匀分布在另一接触面上,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散热性[3-4]。
因此,研究团队自主研发成了“荞麦药包”,并成功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为了让荞麦药包外敷技术能够获得更多同行的认可和使用,为肾病患者提供多种治疗方法,本研究团队还制定了荞麦药包外敷技术操作流程。
荞麦壳药包的研制及其外敷技术的操作流程制定刘惠 王怡琨 李泽文 伍丽文 吴翠翠 姚池 汪明华 卢富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120通信作者:卢富华,Email:lfh0307@ 【摘要】 目的 研发一种可用于治疗肾病患者下肢水肿的药物外治法,减少患者使用内治法的痛苦。
方法 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寻找适合用于水肿部位局部的药物,进行外观设计,使疗效最大化,同时制定荞麦药包外敷技术的操作流程,方便护患双方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结果与结论 多功能舒适型艾灸椅在保证艾灸疗效的同时,提高了艾灸治疗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部分缓解医护人员人力资源压力,为艾灸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车济宏【摘要】目的:观察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采取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对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将在本院近期(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6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0例)与球囊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球囊组采取常规药物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对照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2h、24h)、输血率、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球囊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24h出血量球囊组少于对照组,且球囊组产妇术后输血率为3.33%,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分别为19.99%、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应用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与不良反应率,效果理想.【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9(025)012【总页数】2页(P30-31)【关键词】宫腔球囊填塞;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术中及术后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作者】车济宏【作者单位】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沈阳 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常见妊娠期并发症-前置胎盘,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危重急症,出血量大时,产妇可发生多器官衰竭,危及母儿,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
剖宫产为主要解决方法,而前置胎盘一旦发生出血,则量多、迅猛且难以控制[2]。
目前治疗尚未取得临床统一标准,一线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如应用不同种类的宫缩素[3]。
而二线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如子宫压迫式缝合法、髂内动脉结扎术、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术等。
随着宫腔压迫材料、超声监测技术的发展,子宫球囊填塞逐渐成为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备选方案。
本研究选取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讨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选择了在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
对照组之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以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来进行处理,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展开严密的观察。
结果:经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止血情况,发现观察组之中的效果更加的理想,观察组之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应用子宫压迫缝合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并发症较少,该方法对病人的康复及预后都有很大的帮助,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治疗;应用引言:在临床上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诱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胎盘因素等。
如果不能及时止血,就有可能导致孕妇死亡,因此,对产后大出血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影响[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500 ml、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出血量≥1 000 ml,或者失血后伴有低血容量的症状或体征。
对于产后大出血,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就是子宫压迫缝合术,最常见的是B-Lynch缝合术,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改良的子宫缝合技术,包括有Hayman缝合术、Cho缝合术及Pereira缝合术等,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方式。
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还有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结扎盆腔血管、填充宫腔纱布等。
所以,为了探索子宫压迫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文章对60例产妇采用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们选择了在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
其中观察组有13例是初次分娩的,17例是经分娩的,年龄是20-35岁,平均年龄是26.93±2.35岁。
子宫前壁血管缝扎术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赵桂玉;张丽萍;徐金霞;魏云波;戚婷婷【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年(卷),期】2022(6)8【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前壁血管缝扎术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影响。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150例前置胎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术中采用“8”字缝合方法止血)与试验组(75例,术中采用子宫前壁血管缝扎术止血),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出院。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 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第2天血常规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降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而两组患者Hb、PLT、HCT、WBC、PT、APTT、FIB水平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前壁血管缝扎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凝血功能与血常规指标的影响小,且安全性良好。
【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子宫前壁血管缝扎术;血常规;凝血功能【作者】赵桂玉;张丽萍;徐金霞;魏云波;戚婷婷【作者单位】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相关文献】1.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2.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r治疗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导致产后出血患者的作用分析3.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在剖宫产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4.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导致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5.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子宫背带式缝扎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腔放置球囊压迫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宫腔放置球囊压迫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宫腔放置球囊压迫,对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
结果29例患者产后出血量为(540.50±7.41)ml、手术时间为(42.10±2.35)min、输血量为(470.80±6.56)ml、住院时间为(7.68±0.62)d,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3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腹部压痛、1例出现恶露移位,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安全性较高。
结论在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患者中应用宫腔放置球囊压迫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很少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腔放置球囊压迫;剖宫产;产后出血在临床中,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产科疾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研究显示,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
目前,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段是宫腔纱条填塞止血,虽然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是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临床效果不够理想[1]。
近几年,宫腔放置球囊压迫逐渐应用到临床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文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对宫腔放置球囊压迫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患者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38岁。
纳入标准:术前凝血功能正常;知情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均选择宫腔放置球囊压迫。
排除标准:凶险性前置胎盘者;胎盘植入者;临床资料完整。
1.2方法宫腔放置球囊压迫:把球囊导管球囊端部位置经过产患者腹部放入到宫腔,需要在无菌环境下完成。
手术操作人员需要把球囊固定,且通过无齿卵圆钳把另一段经过宫颈口位置送到阴道,台下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下拉导管,缝合好子宫后,利用0.9%氯化钠注射液充满导管,在缝合时需要注意避免刺破球囊,且引流端需要接好附加引流袋,以便于对止血情况进行动态观察。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简称环状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使用环形缝合线将子宫下段组织进行压迫缝合,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环状缝合术的治疗效果1. 压迫止血效果显著环状缝合术通过将环形缝合线缝制在子宫下段组织上,形成一种环形压迫的效果,有效阻止子宫下段出血的发生。
这种手术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止血,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
临床研究表明,环状缝合术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风险。
2. 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环状缝合术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医生只需将环形缝合线固定在子宫下段组织上即可。
这种手术方法风险较低,术后恢复快速,临床观察表明,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恢复良好。
3. 避免子宫切除的可能性对于一些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患者,采用环状缝合术可以避免进行子宫切除的可能性。
通过迅速有效地止血,避免了患者因为出血严重而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情况,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和手术的风险。
二、环状缝合术的临床意义1. 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2. 为保留子宫提供了有效的手术选择三、环状缝合术的应用前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新型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环状缝合术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为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剖宫产是目前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然而在剖宫产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情况。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是一种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手术方式,其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一、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的定义及操作步骤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是一种通过缝合手术来止血的治疗方式。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出血点进行彻底的检查,确认出血位置和出血原因;接着,清洁手术部位,采取无菌操作,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然后,运用专业的缝合技术,将出血点进行缝合,以止血;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的发生。
1. 高效性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首先体现在其高效性上。
手术精细,能够快速找到出血点并进行有效缝合,从而迅速止血。
专业医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出血点的位置,避免二次出血的发生,保证手术治疗的高效性。
2. 安全性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在手术安全性上也表现出色。
手术采取无菌操作,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医生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手术操作,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低复发率子宫下段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具有紧急性。
一旦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症状,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迅速止血,避免病情恶化。
1. 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下段出血的产妇;2. 子宫下段出血症状明显,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产妇;3. 经过初步处理后,子宫下段出血症状未得到缓解的产妇;4. 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产妇。
1. 术前评估在进行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前的检查情况、病情的发展情况等,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女性妊娠周期达到28周以后,胎盘在子宫下段附着或者覆盖宫内口,且胎盘的位置低于胎先露部,这种情况在临床当中被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分为凶险性与非凶险性两类[1]。
一些出现前置胎盘的患者还会出现胎盘植入症状,这是造成女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
伴随临床当中接受剖宫产的人数不断增多,前置胎盘患者数量也出现了增加,这也是目前产科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3]。
为了保留这类患者的子宫,我院在其治疗当中为其选择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反馈,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资料与方法2016年1-12月收治前置胎盘伴有胎盘植入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了子宫出血的症状,患者接受超声检查之后得以确诊。
在此次研究开始前,所有患者的家属也自愿加入研究,并且阅读、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在本次研究中,将以下患者排除: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治疗禁忌证患者、精神紊乱患者、其他原因造成子宫出血的患者。
在所有患者当中,年龄24~38岁,单胎妊娠9例,双胎妊娠1例,患者不存在剖宫产史,孕次2~5次,孕周28~34周。
方法:医生在治疗开始前需要利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胎盘的具体位置,进入腹腔之后,术者用左手对患者的宫底进行下压,确保先露下降紧贴患者的子宫前壁,术者右手触诊先露最薄肌层位置,一般位于患者子宫的中段。
患者胎儿娩出之后,术者需要将患者的子宫从盆腔中提出,在患者子宫下段部位放置止血带,以此阻断子宫动脉血流。
在患者的子宫肌内注射250μg欣母沛与10U缩宫素,用手将胎盘剥离干净,包括植入的胎盘组织。
之后,术者将止血带稍稍松开,对出血部位进行观察,将6U垂体后叶素与20mL的0.9%氯化钠溶液混合,在患者子宫出血部位进行多点注射,直至出血部位表面组织变为灰白色、出血减少为止。
术者选择4把Alice钳对患者宫颈内口四壁进行钳夹并将其向上提拉,将止血带拉紧,对前壁进行缝合,将患者宫颈内口与相对应的子宫下段进行连续性压迫缝合,之后对宫颈内口的后壁与子宫下段的后壁进行缝合。
术者将止血带松开,继续观察子宫出血情况,如果仍然存在少量的渗血,应当选择2~3条碘仿纱条进行压迫止血,在48h后将碘仿纱条从患者阴道中取出,最后对子宫切口进行常规性质缝合[4]。
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之后,医生还需要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等,以免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感染等一系列不适反应等,进而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相应效果。
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法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导致的术中子宫出血疗效观察肖艳408500武隆区人民医院(重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16.036摘要目的:分析在出现前置胎盘症状且伴有胎盘植入的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治疗的具体效果。
方法:收治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造成术中子宫出血患者10例,所有患者需要接受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治疗,对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也没有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怀疑出现剖宫产瘢痕憩室1例,其他患者情况较好。
结论:针对临床当中出现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而造成子宫出血的患者治疗来讲,患者接受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前置胎盘;子宫出血;胎盘植入;宫颈;缝合;压迫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cervical intraoral and inferior segment compression suture on intraoperative uterine bleeding caused by placenta previa and placenta implantationXiao Ya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ulong District(Chongqing City)408500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ervical intraoral and inferior segment compression suture on patients with placenta previa and placenta implantation.Methods:10cases of uterine bleeding caused by placenta previa combined with placenta implantation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need to undergo cervical intraoral and inferior segment compression suture treatment.We mad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patient's specific treatment.Results:All patients received better treatment,no serious complications,and no patients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for observation.After treatment,1case of cicatricial diverticulum in caesarean section was suspected,and other patients were in good condition.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placenta previa and placenta accreta that cause uterine bleeding,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oral lower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is good.Key words Placenta previa;Uterine bleeding;Placenta implantation;Cervix;suture;Compression61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4卷第16期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讨论在我国临床中,风湿性心脏病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4],由于病程发展为渐进性,其对心脏瓣膜结构的破坏为不可逆,因此,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衰在常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及抗血栓等基础治疗上,给予长期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可减弱儿茶酚胺的作用,使患者的生理与心理负荷均有所减轻,从而降低其心率、心排出量及血压,延长心室舒张期、改善心室充盈,且不会阻碍正常生理性血管的扩张,利于保护心肌收缩功能,以阻滞或延缓患者的心衰发展,目前是一种很有效、很安全的药物治疗方法。
此外,若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静脉治疗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胸痛症状、降低心室率、减少其发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早期治疗更利于限制心力衰竭的发生及进展,即治疗开始越早,得益就越大。
综上所述,在积极的有效性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性采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不仅对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和心室重塑及发展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对控制病死率也有显著作用,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1]王焕杰.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16):44.[2]徐书灿.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5(1):44-47.[3]杨学念.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2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3(5):54-55.[4]姚蔚.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35.临床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等,并加以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之后,在术中没有出现周围脏器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患者的子宫均没有被切除。
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3~10d,没有患者被转入ICU 病房观察。
患者因为出血量相对较多出现了产褥感染1例,在接受抗感染加强治疗后痊愈,患者产后相关检查均正常。
其中患者被怀疑出现剖宫产瘢痕憩室情况仅1例,但该例患者的月经情况仍正常。
讨论在临床产科急危重症当中,前置胎盘十分常见,而如果患者在出现前置胎盘的同时存在胎盘植入情况,则为十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反应[5]。
前置胎盘伴有胎盘植入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较难控制的子宫大出血反应,经常造成患者围产期内子宫被切除,这样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情况,甚至威胁患者的个人生命安全[6]。
如果患者的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情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患者的子宫出血就无法被有效处理,患者甚至会因此死亡。
因此,为患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在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前置胎盘的止血方式最常见的为球囊压迫止血,这种止血方法是对患者宫腔内出血面进行压迫而实现止血,不会带给患者较大的创伤,也不会造成患者的膀胱与输尿管部位等出现严重损伤。
但是,球囊压迫止血紧密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于存在胎盘植入的患者来讲,在接受治疗后可能会存在持续性的阴道流血情况。
胎盘植入患者的肌层相对较薄,球囊压迫止血会造成患者的子宫张力不断变大,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子宫出现破裂或者切口愈合明显不良。
因此,常规的一些止血治疗方式对于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患者来讲并不十分合适,甚至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新的症状等,这对于患者治疗较为不利。
女性妊娠时间达到12周以后,子宫峡部就会出现不断伸展、拉长的情况,也会不断变薄,从而扩展成为患者宫腔的一部分,这时就是子宫下段状态。
患者产后6周之后,其子宫与宫颈会恢复为孕前状态,子宫下段则会恢复为子宫峡部。
我院在这类患者的止血治疗当中,选择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方式。
这种缝合方式是对患者的子宫下段进行折叠压迫,不会改变患者子宫的解剖结构,仅在患者的宫腔内进行缝合即可,不会穿透患者的子宫浆膜层,也不用对患者的膀胱进行下推,患者的输尿管等不会受到损伤。
在选择此类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在患者子宫切口的选择方面,医生应当在治疗之前利用超声检查对患者胎盘的上缘位置进行充分的评估,这样可以便于患者剖宫产术中切口选择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