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10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16.83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生的消费调查报告范文小学生的消费调查报告范文(5篇)有时候觉得自己挺渺小的,只是随波逐流,偶尔还会发出一点点的光芒。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小学生的消费调查报告范文,方便大家学习参考调查。
小学生的消费调查报告范文【篇1】一、调查背景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标准、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小的时候没有条件达到所需的物质,现在有条件了,就应该满足子女们的要求;有些家长整日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与生活,只能在经济上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铺天盖地的消费广告难免对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的小学生们产生刺激和误导作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一批批出手大方、满身名牌、追求享受攀比的小款爷、小公主。
在热闹非凡的大超市里,孩子们大肆购物,家长在旁边忙不迭地付钱;在香气扑鼻的肯德基、麦当劳里,孩子们大啃鸡腿汉堡,家长们坐在一旁喝着矿泉水;在新潮的名牌运动休闲鞋帽商场里,孩子驻足不前,家长紧皱双眉;在富丽堂皇的饭店酒楼里,孩子过生日喝五吆六,家长跑前跑后这一幕幕情景发人深省,又令人担忧近期我们在扬州市区范围内,以部分小学生及家长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活动了解当代小学生的消费状况、影响他们消费行为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调查小组人员如下:组长:__成员:__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组的10名成员均来自育才小学五(5)班,我们分成若干小分队,利用双休日和放学后的时间,在市区文昌广场、肯德基文昌店、部分小学校园门口开展了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各50份,收回有效家长问卷47份和学生问卷48份,其中98%的调查对象为扬州市区小学独生子女及其家长。
问卷形式为单项或多项选择,问卷内容涉及家庭收入状况、学生零花钱的来源、数量和支配方式,家长为孩子的日常支出、平时的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内容。
小学生乱花钱的调查报告小学生乱花钱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小学生乱花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通过对小学生乱花钱的调查,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名小学生参与。
问卷内容包括小学生花钱的频率、花钱的方式、花钱的对象等。
三、调查结果1. 花钱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小学生每周都会花钱,其中有近40%的小学生每天都会花钱。
这说明小学生花钱的频率相当高。
2. 花钱方式在花钱方式上,调查发现小学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花钱:零食、游戏、玩具和书籍。
其中,超过60%的小学生花钱购买零食,约30%的小学生花钱购买游戏和玩具,只有少部分小学生花钱购买书籍。
3. 花钱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花钱的对象主要是自己和朋友。
超过70%的小学生花钱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约40%的小学生花钱请朋友吃饭或购买礼物。
四、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生乱花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家长对小学生的花钱行为缺乏约束和引导,导致小学生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2. 广告影响广告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小学生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广告,这些广告往往通过各种手段诱导小学生购买产品,导致他们盲目花钱。
3. 同伴压力同伴压力是小学生乱花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小学生处于成长期,他们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为了追求与同伴的认同感,他们会模仿同伴的花钱行为。
五、影响分析1. 学习压力增加小学生乱花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加。
一方面,花钱过多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花钱过多会导致经济负担增加,家庭经济压力加大,进而影响小学生的学习环境。
2. 消费观念扭曲小学生乱花钱会扭曲他们的消费观念。
他们会认为花钱就能满足一切需求,从而形成消费主义思想,对于物质的追求过于强烈。
3. 社交关系受损小学生乱花钱会对他们的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小学生过分花钱请朋友吃饭或购买礼物,可能会导致其他同学的嫉妒和不满,进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友谊。
儿童消费调查报告8篇写调查报告以真实的数据和准确的信息,展示了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写好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测和解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儿童消费调查报告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儿童消费调查报告篇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极大地关注,他们也逐渐意识到玩具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的重要作用。
玩具不仅有传递社会文化,娱乐、审美和益智的功能;还可以激发儿童游戏的动机,支撑游戏开展,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
孩子的玩具应该是按儿童成长阶段制作而成的,并且它应是适合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东西。
但如今,儿童玩具市场的玩具种类又是五花八门。
就有很多的家长对这对此感到迷茫。
不知道应该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怎么的玩具。
玩具市场发展迅猛,不单仅仅是儿童玩具还有成年人的玩具及老年人玩具,可见玩具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足以证明玩具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我小组成员在市场的调研,总结了以下几方面:1、群体:据调查,儿童由于处在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各方面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因此儿童在购买商品时,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人有新玩具,我也要新玩具,对于电视广告中的玩具会更加注意。
2、家庭:近年父母已普遍认同玩具能启发儿童智力的观念,家长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极为重视,集知识趣味、动手动脑于一体的玩具迎合了城市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
加上现代家庭绝大多数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均乐意花费在孩子身上。
在4~10岁儿童玩具市场中有大部分是由孩子提出喜欢后与父母共同商量并决定购买。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对于玩具的需求与购买决策逐渐由父母主导转变为孩子自己主导。
就性别偏好来讲差异非常明显。
七成多的女孩最喜欢毛绒玩具,而只有不到两成的男孩子最喜欢毛绒玩具。
而男孩则更偏爱电动遥控、变形玩具和模型类玩具,比例分别为五成多和两个三成,相对应的女孩子最喜欢这几种玩具的比例分别为:1/5.1/10和3%。
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4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
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基本调查情况(一)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二)调查地点:xx民族师范学院;(三)调查对象:对政法系10级本科班、汉语系09级(2)班本科、音乐舞蹈系10专科(1)班学生共计128人的每月生活费进行实践调查。
(四)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基本月均消费状况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对其消费途径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一下几点:(1)购买衣服: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
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
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小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第一篇: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学、暨南学、华南师范学、广东外语外贸学、华南农业学、汕腕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学、北京师范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谈。
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内容是根据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
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
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问的65人。
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
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
而备案僻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
僻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
2.饮食方面开销。
无论是否僻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
调查发现,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但也是造成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
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僻生也拥有手机。
调查发现,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僻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
小学生消费调查分析报告调查背景近年来,小学生消费力不断增强,他们的支配零花钱能力越来越强。
为了解小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偏好,我们通过一项调查来收集相关数据。
本报告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确保数据收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我们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共有1000名小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
调查结果消费频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小学生的消费频率呈现较高的趋势。
其中,有30%的小学生每周消费一次,20%的小学生每两周消费一次,25%的小学生每月消费一次,15%的小学生每季度消费一次,10%的小学生每半年消费一次。
消费金额小学生的消费金额相对较小,大部分小学生的每次消费额度在10元至50元之间。
其中,25%的小学生每次消费10元,30%的小学生每次消费20元,15%的小学生每次消费30元,10%的小学生每次消费40元,20%的小学生每次消费50元。
消费方式小学生的消费方式多种多样。
根据统计,60%的小学生倾向于线下消费,经常前往超市、商场等实体店进行购物。
30%的小学生更喜欢线上消费,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商品。
还有10%的小学生既线上又线下都有消费。
消费偏好在商品种类方面,小学生最喜欢的消费品包括玩具、文具、零食、游戏、服装等。
其中,玩具是小学生最热衷的消费品,占比达到40%;文具和零食分别占比20%;游戏和服装分别占比10%。
影响消费的因素小学生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长的意见、同学的影响、商品评价和广告宣传。
调查结果显示,40%的小学生会根据家长的意见进行购物决策,30%的小学生会受到同学的影响,20%的小学生会参考商品的评价,10%的小学生会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
分析和建议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分析和建议:1. 小学生的消费频率较高,这表明小学生的消费需求不容忽视。
市场应关注小学生消费群体,并提供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中小学生消费调查报告(5篇)第一篇:中小学生消费调查报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关注中小学生消费状况,把握中小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为此,我们对高新区内的主要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这些学生当前的消费现状及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程度。
调查结果如下:一、当前中小学生消费倾向:1、理性消费是主流,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中小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
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性价比”,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同时,调查中发现有53%的中小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
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孩子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2、书籍消费成为学生消费一大亮点,消费比重增加。
随着现在文化市场的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消费的一大消费方向。
3、名牌、奢侈品消费在中小学生消费群体中悄然抬头,压岁钱是中小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
不少学生春节期间都会收到一笔数目可观的压岁钱,这些“小富翁”成为无节制消费的主力军。
调查显示:有55%以上的学生压岁钱达千元。
其中,超过半数表示把这些频频而来的压岁钱花在购买电子奢侈品、购买名牌服装和同学聚会上。
二、当前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1.食品安全意识需培养和加强。
在调查中,当问及对校园外小吃摊上“油炸食品”、“三无食品”的危害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
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家长们对孩子的零花钱使用情况越来越关注,希望孩子能够理性、合理地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们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及其理财观念,为家长提供参考,并引导小学生们正确地使用零花钱。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名小学生参与调查,涵盖不同年级和学校。
问卷内容包括零花钱来源、零花钱用途、理财观念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分析1.零花钱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的零花钱来源于家长,有些小学生会通过做家务或者参加补习班等方式赚取一些零花钱。
少数小学生会选择节约开销,尽量减少对家长的开销要求。
2.零花钱用途大部分小学生将零花钱用于购买各种零食和玩具,也有一部分小学生会花钱购买书籍或文具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小学生选择将零花钱存起来,或者用于慈善捐款。
3.理财观念在理财观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对于零花钱的使用并没有太多意识,容易随意挥霍。
少数小学生能够理性地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并且愿意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零花钱。
四、调查结论综上所述,大部分小学生对于零花钱的使用缺乏理性和规划,容易陷入消费陷阱。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引导小学生正确地使用零花钱,培养困难意识和理财观念。
同时,小学生们也应该学会节约开支,理性消费,为未来的理财打下良好基础。
五、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家长应该合理给予小学生零花钱,帮助他们建立消费观念和理财技能。
2.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有关理财教育和消费教育的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零花钱。
3. 小学生可以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学习,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
六、总结本次调查了解了小学生的零花钱使用情况及其理财观念,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存在消费不理性的问题,需要引导和教育。
希望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小学生们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合理消费的习惯。
小学生家庭消费调查报告(推荐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家庭消费调查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家庭消费调查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
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
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二、调查目的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三、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2. 数据收集方法:随机抽样调查3.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于网上发放,收回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我们特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我们共向30名小学生发放了问卷,内容涉及零花钱来源、用途以及是否有储蓄等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希望可以揭示小学生零花钱使用的特点和趋势。
二、调查结果分析1. 零花钱来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于家长给予。
有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从父母那里得到零花钱,10%的受访者靠自己零花钱通过劳动获得,20%的受访者则是在生日、节假日等特殊场合得到零花钱的。
2. 零花钱用途在零花钱的使用方面,我们发现小学生们主要的消费领域包括食品、玩具、文具和游戏。
其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用零花钱购买零食和饮料,有30%的受访者会用来购买喜欢的玩具或文具,剩下的10%则会用零花钱去玩游戏或观影。
另外,我们还发现有22%的受访者将一部分零花钱用于慈善捐赠,10%的受访者会将一部分零花钱存起来作为长期储蓄。
3. 典型案例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典型的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
比如,小明是一位10岁的小学生,他每周从父母那里得到20元零花钱。
小明习惯把其中10元用于购买零食玩具,另外10元则是存到自己的储蓄罐里。
他告诉我们,存钱是希望将来可以买更贵的玩具。
还有小红是一位9岁的小学生,她每周得到10元零花钱。
小红平时不喜欢花钱买东西,她将所有的零花钱都存到了银行卡里,她表示这样可以让她将来有更多的钱去买更贵的东西或者实现更大的梦想。
4. 总结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小学生在零花钱使用方面的习惯和态度。
大部分小学生会将零花钱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同时也有一部分小学生会将零花钱用于慈善捐赠或储蓄。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引导小学生正确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培养他们理性消费和储蓄的意识,为未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1000字
小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时间:20xx年12月20日
地点:九龙小学校园内
调查对象:小学生
调查人:张天聪
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小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
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
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小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
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小学生消费观念。
(问卷调查对象:男生和女生)
小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这儿列举了一个表格(即小学生每月的零用钱的数目。
)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
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
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小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
小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小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小学生消费的内容。
我们也还调查了小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
按理说,小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
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
请看下面的数据。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
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小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小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小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
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
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刻的认识到钱来之不易。
父母不应给学生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
父母也应多关心子女消费的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