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答问题复习题(及答案)100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火车8小时行驶600千米,汽车5小时行驶230千米,火车平均每小时比汽车平均每小时快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3.“六一”前夕,老师要买13支钢笔作奖品,商场正好有一种钢笔在促销,买五支送一支。
这种钢笔每支15元。
老师买13支这样的钢笔要花多少钱?4.丽丽家的厨房铺地砖,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铺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100块。
方案二:铺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地砖。
(1)丽丽家厨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2)若采用第二种方案,则需要多少块长方形地砖?(3)哪种方案比较便宜?5.某列车8:15从北京南发车,14:15到达上海虹桥,该列车平均每小时行驶235千米,从北京南到上海虹桥有多少千米?6.欣欣超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下面这种奶糖促销价格如下表。
数量(千克)1-2526-5556及以上单价(元)252015新阳小学四、五年级同学打算举办一次联欢会,四年级需要购买这种奶糖45千克,五年级需要购买这种奶糖55千克。
(1)每个年级单独购买,一共需要多少元?(2)两个年级合起来购买,可以省多少元?(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7.一本书有58页,每页按676个字计算,这本书有多少个字?8.丁丁家的厨房要铺地砖,有两种地砖。
(1)用第一种地砖正好需要180块,你知道厨房的面积是多少吗? (2)如果用第二种地砖铺这个厨房,需要多少块?用哪种地砖比较省钱?9.1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850千克,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
回收15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多少千克?10.用篱笆围一块边长分别为4米和2米的平行四边形花圃,每米篱笆需要15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11.某人步行每分钟走90米,从甲地到乙地要22分钟才能到达,当他步行了480米后,改乘汽车,他乘汽车行了多少米?12.小明的上山速度是每分钟80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分钟120米,如果他从山顶返回到山下用了1个小时 ,那么他从山下到达山顶用了几分钟?13.王华家到学校2400米,王华从家上学,每分钟走80米,她走了25分钟。
解决问题——行程问题1、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去时的速度是56千米/时,共用5小时,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2、爸爸去开会,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5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能到达吗?3、甲地和乙地相距1050千米,王叔程汽车上午7时从甲地出发,下午2时距离乙地还有245千米,求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4、一辆汽车每分钟行使800米,行使288千米,需要多少小时?5、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比上山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6、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36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35千米,照这样计算,到达乙地还需要几小时?7、小华骑车从他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骑206米,骑13分钟后还差60米到达,小华家离学校多少米?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个小时行驶了170米,照这样的速度,到乙地还需要1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9、一艘客轮从甲港到乙港,去的时候速度是35千米/时,用了24小时。
返回的时候速度是42千米/时,返回时用了多久时间?10、一辆货车,空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速度为每小时64千米,一共开了9小时,载重返回时,速度减慢共开了12个小时,问该车返回时平均速度是多少?(5分)11、火车2小时行驶20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广州到北京的铁路长2346千米,要行驶多少小时?12、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它6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3、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
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
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4、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15、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
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
这段路程有多长?16、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3小时,货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7、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18、京沪高铁大约长1312千米,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4小时,而普通列车大约8小时,那么动车组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解决问题——积的变化规律1、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8米,面积为560平方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部分的知识点回顾。
2. 典型题目的讲解与练习。
3.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1)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查答案。
(2)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图法、列表法、方程法、假设法等。
3. 典型题目讲解与练习(1)讲解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探究。
(2)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3)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总结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内容。
6. 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3. 反思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4.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的解决问题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的解决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1. 归一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先确定单一量,再根据这个单一量找出整体量。
例如,“买5瓶果汁需要30元,那么买10瓶果汁需要多少元?”2. 归总问题:这种问题需要我们确定总量,再根据这个总量找出单一量。
例如,“每只小猫吃4条鱼,8只小猫一共吃多少条鱼?”3. 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量的和或差,求这两个数量。
例如,“小明和小华的年龄和为15岁,小明比小华大3岁,小明和小华分别是多少岁?”4.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这两个数。
例如,“小明和小华的年龄和是15岁,小明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小明和小华各多少岁?”5. 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和他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例如,“大桶里的油比小桶里的油多10千克,大桶里的油是小桶里的油的3倍,大桶和小桶各有多少千克油?”6. 相遇问题:这类问题涉及两个或多个物体相向而行直到相遇的情况。
例如,“甲和乙两人从两个城市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70米,乙每分钟走65米。
如果甲先行12分钟,那么乙出发多长时间后两人相遇?”7. 追及问题:这类问题涉及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直到追上的情况。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400米,小明和小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强每分钟走70米。
如果小明先走5米后小强才出发,那么小强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相遇?”8. 平均数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例如,“有5个数,平均数是100,去掉一个数后,平均数变为90,被去掉的那个数是多少?”9. 周期问题:这类问题涉及有规律的重复排列。
例如,“有一个数字序列1, 2, 3, 4, 1, 2, 3, 4,…前2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以上就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中一些常见的必考问题。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建议多做习题并参考教辅材料。
四年级上册12道解决问题
1、工人叔叔3小时做24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他8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王大爷带了花1500元钱去买化肥,买了9袋化肥,找回15元。
每袋化肥多少钱?
3、张大爷买15只小猪用7455元,他还想再买30只这样的小猪,他还要准备多少钱?
4、一双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子的2倍。
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
5、育才小学要把180名少先队员平均分成6个分队,每分队分成5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小荣家养了45只鸡,18只鸭。
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蛋13千克,每只鸭产蛋12千克,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多少千克蛋?
7、一支铅笔比一块橡皮贵7分,一支园珠笔可买11支铅笔,已知一块橡皮8分,一
支园珠笔多少钱?
8、张君今年45岁,小刚今年5岁,再过3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多少倍?
9、小明有40元钱,比小强多6元,两人共有多少元?小明给小强多少元两人钱数一
样多?
10、某厂有男工42名,女工人数比男工的3倍少11名,这个工厂共有多少名工人?
11、王叔叔在化肥厂开车送化肥。
去时每小时行48千米,用了5小时,返回时因为空车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2、学校发练习本,发给8个班,每班200本,还要留100本发奖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题复习应用题解答问题(附答案)一、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学校跑道每圈长200米。
同学们每天绕跑道跑3圈,一个月(按22天计算)跑多少米?解析:13200米【分析】跑道每圈长200米,同学们每天绕跑道跑3圈,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同学们每天跑200×3米,又因为一个月(按22天计算),则同学们22天跑200×3×22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00×3×22=600×22=13200(米)答:一个月(按22天计算)跑13200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2.如图,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1)量一量,∠1=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角.(2)AD∥_____,AE⊥_____ .(3)CD地边上的高是_____米,BC底边上的高是_____米.(4)以F点为垂足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条高.解析:(1)60,锐(2)BC,CD(3)5,3(4)【详解】略3.快餐店重新装修,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已知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每台电磁炉195元。
(1)张经理要买11张桌子和108个凳子,共需花多少钱?(2)张经理用剩下的钱还想买19台电磁炉,钱够吗?解析:(1)11×128+108×24=4000(元)(2)够【解析】【详解】(1)每张桌子128元,每个凳子24元,那么11张桌子就是11×128,108张凳子就是108×24,一共需要11×128+108×24=4000元。
(2)由第一题可知买11张桌子和108个凳子共花费了4000元,张经理带8000元钱去市场采购,还剩4000元,每台电磁炉195元,(8000-4000)÷195=20……100,可以买20个微波炉,还剩下100元,所以钱够用来买19个微波炉。
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大全一、路程问题。
1.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是每小时85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首先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求出甲地到乙地的距离,即85×6 = 510千米。
返回时的路程也是510千米,返回时间是5小时,那么返回速度 = 路程÷返回时间,即510÷5 = 102千米/小时。
2. 小明家离学校1200米,他每分钟走60米。
有一次,小明从家去学校,走了10分钟后,发现忘带语文书,又回家拿书,然后再去学校。
小明这次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 解析:小明先走了10分钟,走的路程为60×10 = 600米。
然后他又回家拿书,回家的路程也是600米,拿了书再去学校的路程是1200米,所以一共走的路程是600+600 + 1200=2400米。
二、工程问题。
3.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 解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
甲队每天的工作效率是1÷10=(1)/(10),乙队每天的工作效率是1÷15=(1)/(15)。
两队合作每天的工作效率是(1)/(10)+(1)/(15)=(3 + 2)/(30)=(1)/(6)。
根据工作时间 = 工作量÷工作效率,可得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1÷(1)/(6)=6天。
4. 修一条路,甲工程队每天修80米,15天可以修完。
乙工程队每天修100米,多少天可以修完?- 解析:先求出这条路的总长度,根据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甲工程队每天修80米,15天修完,那么总长度为80×15 = 1200米。
乙工程队每天修100米,那么乙工程队修完需要的时间为1200÷100 = 12天。
三、价格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中,重要的一课是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背景介绍本课的背景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的技能。
通过学习和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介绍了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1.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整理信息。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问题,并提取出关键信息,理清思路。
通过整理信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要求,为后续的解决提供基础。
2.分析问题在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他们可以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规律或模式。
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3.试错法当学生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他们可以尝试使用试错法。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试错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耐心和毅力,并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被鼓励使用创造性的方法。
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解决思路,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并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创造性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总结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课程,通过介绍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试错法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等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策略旨在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学生可以更自信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01:用列表法解决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问题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1.步骤: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表整理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写答。
2.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入手,通过列表等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所求问题入手,通过列表分析数量关系知识点02:多种策略解决归一(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用列表的方式收集整理信息,并根据表格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01:归一问题1.农具厂15天生产农具1500件,照这样计算,一年(365天)共生产农具()A.100件B.3650件C.365件D.36500件【答案】D【完整解答】1500÷15×365=100×365=36500(件)故答案为:D.【思路引导】此题属于归一应用题,先求出每天生产的农具数量,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然后用每天生产的数量×一年的时间=一年生产的农具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2.做蛋糕的王师傅5分钟能做15个双层小蛋糕,照这样的速度,他1小时能做个双层小蛋糕。
【答案】180【完整解答】解:1小时=60分钟15÷5×60=3×60=180(个)故答案为:180。
【思路引导】用15除以5求出每分钟做的个数,然后用每分钟做的个数乘60即可求出1小时能做的个数。
3.(2022四上·柯桥期末)明明用电脑打一篇文章,他12分钟能打360个字。
(1)照这样的打字速度,明明打一篇150个字的文章需要多少分钟?(只列式不解答)(2)如果用算式“360÷12×25”解决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
【答案】(1)解:150÷(360÷12)(2)25分钟可以打多少字?【思路引导】此题主要考查了归一应用题,每分钟的打字速度是不变的,据此列式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体验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难点: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那些不常见或是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回顾策略: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个整体的把握,对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
2. 自主整理: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可以是表格、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示等。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结构化,以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汇报交流: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或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使知识的呈现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
同时通过交流达到知识互补的目的。
4. 练习提升:练习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
在学生解答完题目之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这些题目所蕴含的规律或解题方法,真正达到“练一题,带一片”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主要采用 “知识梳理与交流——练习巩固与提升”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然后通过一定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于解题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练习,重点训练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解决,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3.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注重解题过程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PPT、实物展示台、教学视频等。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解决问题复习
1、张老师带450元去买篮球,每个篮球27元,能买几个篮球?还剩多少元?
2、小军8分钟走了64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3、印刷厂装订一本子,每本32张,可以装订140本,如果每本35张,可以装订多少本?
4、水果店运来15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的2倍多60千克。
水果店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
5、同学们去秋游,汽车以每小时38千米的速度行使了2小时后,距目的地还有8千米,如果返回时用了2小时,那么返回的速度是多少?
6、一列火车有12节硬座车厢,每节车厢有108个座位;另外卧铺共有乘客160人,这列火车如果座满,一共有多少名乘客?
7、工厂买回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5千克,可以烧26天。
实际烧了30天,平均每天烧多少千克?
8、商店运来15台电视机,每太卖856元,全部售出后,可收入多少元?
9、一辆汽车15小时行使了675千米,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10、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小时走6千米,25小时就到达。
如果乘汽车3小时就到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11、小林家的果园今年收了310千克梨,收的苹果是梨的19倍。
大约收了多少千克苹果?
12、一辆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3、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14、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
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15、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
小王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大约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16、红旗小学的180名学生在雷锋日做好事。
这些学生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
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学生?
17、李叔叔带700元买化肥。
买了16袋,还剩60元。
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18、植树节同学们栽了684棵杨树和76棵松树。
栽的杨树是松树的多少倍?
19、养鸡厂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
装好8箱后还有16千克。
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20、有500吨货物,一节车厢能装60吨,需要多少接车厢才能装完?
2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现在一次买3棵,每棵树苗便宜多少钱?
22、一台电视机780元,王老师要买12台。
他带了1200元,够钱吗?
23、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24、学校要为图书室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科技书每套125元,故事书每套18元。
一共要花多少钱?
25、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26、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速度是40千米/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
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27、一辆汽车在平原和山区速度分别是50千米/时和30千米/时,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目的地。
这段路程有多长?
28小明一家去旅游,先坐汽车2小时,速度为45千米/时,再坐火车8小时,速度为120千米/时。
小明家到旅游点有多远?
29、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560平方米,宽是8米。
现在要把宽增加到24米,长不变。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30、妈妈要买6千克苹果和4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
31、海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
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32、一个粮店3天卖出大米的数量分别是430千克、380千克、408千克,这个粮店30共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33、前进小学有学生612人,全镇有这样的小学19所。
全镇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34、市某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每公顷森林每年可滞尘约32吨,每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大约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
35、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
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