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654.00 KB
- 文档页数:18
九年级化学之《复分解反应》知识点一、定义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它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二、基本模式AB +CD=AD+ CB三、判断依据1、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只能是两种。
2、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没有单质。
3、反应中,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组成新物质。
四、实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大都是酸、碱、盐电离后进行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当溶液中存在某些离子能相互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时,反应就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从而发生复分解反应。
五、能发生或进行到底的依据复分解反应要进行,电离出的离子混合后,浓度要减小。
若离子浓度不减小,则反应不能发生。
例如,KNO3 + NaCl≠NaNO3 + KCl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1、反应中有溶解度极小的物质生成(即产生沉淀,用“↓”表示)。
例如:六、反应规律与条件1、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规律:酸+碱→盐+水。
条件:反应物至少有一种可溶,一定有水生成。
盐酸、硫酸、硝酸等强酸可以跟任何碱(无论可溶性或难溶性的)发生中和反应。
例如,下列反应都能够发生:2、盐与碱的反应规律:盐+碱→新盐+新碱。
条件: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必须可溶,反应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而且生成物中有难溶性的碱(或盐)产生或有气体生成。
例如,下列碱跟盐的反应,就能够发生:3、酸与盐的反应规律:酸+盐→新酸+新盐条件(有三种情况):(1)强酸与弱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2)难挥发性酸(即高沸点酸)与易挥发性酸的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3)生成的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反应中生成的酸,则此类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例如:4、盐与盐的反应规律:盐+盐→两种新盐。
条件: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反应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的两种盐里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
例如:。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形如AB+CD==AD+CB(2)特点:①一般在水溶液里进行,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互换。
②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带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可简记为:碱盐盐盐水中溶,沉淀气体水生成.为了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正确地运用物质的溶解性)(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是反应物之间相互交换离子,阴、阳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如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为:H++OH-==H2O。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的复分解反应:①常见的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N a2CO3+Ca(OH)2=CaCO3+2NaOH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NaCl+AgNO3==AgCl↓+NaNO3H2SO4+BaCl2==BaSO4↓+2HCl②常见的有气休生成的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③常见的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H2O+CO2↑易错点:例如CO2+Ca(OH)2====CaCO3↓+H2O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
因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时2复分解反应一、复分解反应1.定义:在溶液中,由两种化合物互相__交换成分__,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特点:在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用字母表示为__AB+CD===CB+AD__。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沉淀__或有__气体__或有__水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2.物质的溶解性(1)一般来说,__钠__盐、__钾__盐、__铵__盐、__硝酸__盐在水中都是可溶的。
(2)氯化物中除__氯化银__不溶于水外,多数是可溶的。
(3)硫酸盐中除__硫酸钡__不溶于水,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外,其余多数是可溶的。
(4)碳酸盐中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碳酸镁微溶外,其余都不溶。
(5)常见的碱中除氢氧化钠、氢氧化钾、__氢氧化钡__和氨水易溶,氢氧化钙微溶外,其余都不溶。
1.(2018·上海中考)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D )A.反应物为酸和碱B.伴随有明显现象C.生成物为盐和水D.元素化合价不变2.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复分解反应又是中和反应的是( D )A.CaCO3+2HCl===CaCl2+H2O+CO2↑B.Fe+H2SO4===FeSO4+H2↑C.Na2O+H2O===2NaOHD.2HNO3+Cu(OH)2===Cu(NO3)2+2H2O3.下图为有关反应的微粒变化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4种不同种类的原子或原子团。
该反应属于( A )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4.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硝酸盐都能溶于水B.碳酸盐都不溶于水C.硫酸盐都溶于水D.碱多数易溶于水5.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B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6.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理由。
初中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之一是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在受热或受光的作用下分解为两种或更多的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通过反应生成原来的化合物。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解释。
1. 碳酸氢钠的复分解反应:碳酸氢钠(NaHCO3)在高温下分解为二氧化碳(CO2)、水(H2O)和碳酸钠(Na2CO3)。
化学方程式如下: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在试管中加热碳酸氢钠来观察到。
当试管受热后,会产生气泡,气泡中的气体可以被明火点燃,产生“砰”的声音,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2. 过氧化氢的复分解反应:过氧化氢(H2O2)在受热或受光的作用下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
化学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在试管中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来观察到。
加热后,溶液中会产生气泡并放出气体,可以用火柴点燃气泡,发生明亮的火焰,证明气体是氧气。
3. 碳酸铜的复分解反应:碳酸铜(CuCO3)在受热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CO2)和氧化铜(CuO)。
化学方程式如下:CuCO3 → CuO + CO2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在试管中加热碳酸铜来观察到。
加热后,固体变黑,产生气泡,气泡中的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产生氢氧化钙的白色沉淀,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4. 碳酸钙的复分解反应:碳酸钙(CaCO3)在受热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CO2)和氧化钙(CaO)。
化学方程式如下:CaCO3 → CaO + CO2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在试管中加热碳酸钙来观察到。
加热后,固体变为白色,产生气泡,气泡中的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产生氢氧化钙的白色沉淀,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通过观察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变化,我们可以验证和理解复分解反应的过程和原理。
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一、金属氧化物 +酸-------- 盐+ 水(有水生成)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3H2O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5.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6.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CaCl2 + H2O二、酸+ 碱-------- 盐+ 水(中和反应)7.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8.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KCl +H2O9.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CuCl2 + 2H2O10.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CaCl2 + 2H2O11.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FeCl3+ 3H2O12.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AlCl3 + 3H2O13.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14.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15.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Fe2 (SO4)3 + 6H2O三、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1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2HCl =CaCl2 + H2O + CO2↑18.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MgCl2 + H2O + CO2↑19.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HNO320.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NaHCO3+HCl=NaCl+H2O+CO2↑21.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22.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BaSO4↓+ 2HCl四、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2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 + CuSO4=Cu(OH)2↓+ Na2SO424.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25.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2NaOH + MgCl2 =Mg(OH)2↓+ 2NaCl26.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2NaOH + CuCl2 =Cu(OH)2↓+ 2NaCl27.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 Na2CO3= CaCO3↓+ 2NaOH五、盐+ 盐----- 两种新盐28.氯化钠和硝酸银: NaCl + AgNO3= AgCl↓+ NaNO329.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30.碳酸钠和氯化钙: Na2CO3+CaCl2=CaCO3↓+2NaCl31.氯化铵和氢氧化钠:NH4Cl+NaOH=NaCl+NH3↑+H2O。
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课题复分解反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等基本概念;对重点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整理;能正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对物质的分类有进一步的认识;重点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尝试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创造情景活动,鼓动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敢于创新;同时使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也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使之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前预习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者水或者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3.根据溶解性表,可归纳盐的溶解性如下:(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2)碳酸盐中除了钾、钠、铵盐可溶,镁盐微溶外,其余都不溶。
(3)盐酸盐除了AgCl不溶外,其余都可溶。
(4)硫酸盐除了4CaSO微溶、4BaSO不溶外,其余都可溶。
新课导入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几种常见的盐,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复分解反应。
进行新课一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反应与我们前面所学的化合、分解、置换三种反应有什么不同?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交换意见。
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HCl+NaHCO3==NaCl+H2O+CO2↑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判断:(1)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2)反应物:一般情况下,有酸酸必溶,无酸碱盐溶。
特别提醒:复分解反应一般在水溶液里进行,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互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巧学妙记:钾钠钡铵四碱溶;钾钠铵硝盐全溶;盐酸盐,除银盐;硫酸盐,除钡盐;碳酸盐,唯有钾钠铵可溶。
中考初三化学复分解反应专题2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专题一、复分解反应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注意:1、两种化合物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没有相互交换成分,则不是复分解反应。
如:CO2+Ca(OH)2==CaCO3↓+H2O CO+CuO==Cu+CO22、复分解反应的特征:“等价交换”。
即: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化合物中离子间的反应,即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三、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1)酸:初中化学常见酸都溶于水。
(2)碱:钾、钙、钠、钡、铵对应的碱溶于水,其余碱不溶于水。
(其中Ca(OH)2微溶)(3)盐: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解水中间。
盐酸不溶氯化银,硫酸不溶钡和铅。
碳酸可溶钾、钠、铵,其余遇水都沉淀。
(4)不同沉淀在酸中的溶解性:1、碱沉淀和碳酸盐沉淀都能溶于酸,与酸反应。
2、AgCl和BaSO4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四、常见溶液中能反应的离子组五、复分解反应规律(1)成水的复分解反应(3)成碱沉淀的复分解反应(4)成碳酸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5)成盐酸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6)成硫酸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基础练习【例题】1、现有H、O、C、S、Na、Cu 等元素,按要求写化学式:(各举二例)(1)非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3)酸;(4)碱;(5)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2)用盐酸除铁锈;(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4)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5)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6)食盐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其中的复分解反应有。
(填序号)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写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BaCl2+H2SO42)Na2CO3+ HCl3)K2SO4+HCl4)FeCl3+NaOH5)KCl+AgNO36)K2SO4+NaNO37)Fe(OH)3+HNO38)CuO+HCl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种溶液中同时存在吗? ( )(A)FeCl3 H2SO4 KNO3 (B) CuSO4 NaOH HCl (C) K2CO3 BaCl2 NaNO3 (D) NaCl K2CO3 Na2SO45、请写出它们两两之间的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