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9
吕梁学院附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
一个“+”位置变化耐人寻味。
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
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
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和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使得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
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
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
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已经初现端倪。
而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
吕梁学院附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期末试卷总分 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9题,每小题2分,10题10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huò)寥廓.(kuò)百舸.争流(gě)戛.(jiá)然而止B.颓圮.(pǐ)遒劲.(jìn)挥斥方遒.(qiú)自怨自艾.(yì)C.召.唤(zhāo)巷.道(xiàng) 跫.音(qióng)夜缒.(zhuì)而出D. 隽.永(juàn)被八创.(chuāng)浸渍.(zì)箕.踞以骂(j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菜蓝硫璃剑拔驽张凄惋迷茫 B.瓦菲笙箫绿草如茵白浪滔天C.碳灰家俱偃苗助长提要钩玄 D.扭扣讴歌突如奇来天伦叙乐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B.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置身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峥嵘的群峰和壮美的瀑布。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一百年来的外国小说之一。
B. 所长上任后,为了改进工作,提高效率,他和班子成员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C. 自汉至清,《论语》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是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
D.汉语中的“快餐”一词,当初使用本义,后来有了引申义和比喻义,用以指那些肤浅的、没有多少价值的。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5高一上·南昌期中) 下列加横线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犄(jǐ)角甄(zhēn)别嗥叫锲而不舍B . 灰烬(jìn)恣(zì)意斑斓幽深奇诡C . 戕(qiānɡ)害摭拾(zhí)沉缅毛骨悚然D . 桑梓(zǐ)屏窒(pínɡ)搭讪熠熠闪光2. (2分) (2016高二上·邢台月考)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②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③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2分) (2019高三上·厦门开学考)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齐国虽偏小,我何爱(吝惜,舍不得)一牛/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B . 抑本(推究本源,考查)其成败之迹/肉食者鄙(卑贱),未能远谋C .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弊病,缺点)/前太守逵察(考察后加以推荐)臣孝廉D . 自京师乘(冒着)风雪,至于泰安/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台阶)4. (2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西南财大知名教授大闹机场”的新闻被不少媒体和报纸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涉事教授的行为,引发了师德何在的叩问。
山西省吕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 (6分) (2017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周汝昌晚清有一个姓陈号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
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
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四部”“四库”: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
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
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
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表字“雨村”。
甄士隐,名“费”。
《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
在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
这是独特的汉语文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大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为一部中国文学史。
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
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
吕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一)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
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
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
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
《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离骚》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春望》、孟郊《游子吟》……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
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
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
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
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名篇、佳句迭出。
宋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清照以“绿肥红瘦”(《如梦令》)描绘雨后海棠,用“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
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
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
吕梁学院附中2015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
大海中的水是怎么的呢?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
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
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
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
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
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
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
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入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
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
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
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自彗星。
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
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
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一、现代文阅读(1—3题,共9分) 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吕梁学院附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从动物开始。
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炫耀暴力和武功是氏族、部落大合并的早期宗法制这一整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和骄傲。
所以继原始的神话、英雄之后的,便是这种对自己氏族、祖先和当代的这种野蛮吞并战争的歌颂和夸扬.殷周青铜器也大多为此而制作,它们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
而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
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
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
在今天是如此之野蛮,在当时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也正因如此,古代诸氏族的野蛮的神话传说,残暴的战争故事和艺术作品,包括荷马的史诗、非洲的面具……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
中国的青铜饕餮也是这样。
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
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
这个动辄杀戮千百俘虏、奴隶的历史年代早成过去,但代表、体现这个时代精神的青铜艺术之所以至今为我们所欣赏、赞叹不绝,不正在于它们体现了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的本质?这如同给人以恐怖效果的希腊悲剧所渲染的命运感,由于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和力量而成为美的艺术一样。
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洗涤.(dí)创.伤(chuàng)婀娜.(nuò)长歌当.哭(dāng)B、畸.形(qǐ)濒.临(pín)睿.智(ruì)熠.熠生辉(yì)C、遏.制(è)租赁.(lìn)踌.躇(zhú)雕栏玉砌.(qiè)D、瑕疵.(cī)蹊.跷(qī)浸渍.(zì)殒.身不恤(yǔ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编篡嗜好鞠躬风餐路宿B、尴尬孤癖遗憾怨天犹人C、罪孽喧哗自诩大煞风景D、窈窕碟血暮蔼慷慨得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如果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的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能力。
(2)韩剧的成功之处在于哪里?首先是题材贴近生活,观众的收视心理。
(3)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A、鉴别契合然而B、鉴别符合然而C、鉴赏契合并且D、鉴赏符合并且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无数优秀人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因此每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和灵魂得以升华的时刻。
B、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的大小。
C、在当代,消费文化强调文化同经济和产业的联合,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强调文化的日常实用和感官愉悦功能,而无视甚至不重视文化消费的深层次内容。
D、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中心的转移,各国尽管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称谓不尽相同,但对其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则是一致的。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相对于特殊信任,众多学者更为强调普遍信任或社会信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一、基础知识 (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僭越(jiàn) 模样(mú) 解剖(pāo) 献愁供恨(gōng) B. 节旄(máo) 孱头(càn) 畏葸(x?) 沧海一粟(sù) C. 哺育(pǔ)两靥(yè) 数罟(?) 苌弘化碧(cháng) D. 慰藉(jiè) 蟊贼(máo) 属文(zhǔ) 虚与委蛇(sh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造成现阶段全世界“环境难民”数量迅速扩大的原因,是由于土地干旱,荒漠化扩大,水灾,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引起的。
B.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尊重,相互理解,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C.近年来,一些唱片公司急于追求眼前利益,喜欢以流水线的方式对新歌手进行快速包装,造成了流行乐坛表面繁荣,内里空虚。
D.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能否做好水的开源节流工作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之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
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
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②⑤①④⑥③B.②④⑥⑤①③ C.⑤①②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9分每小题3分) 6.下列不属于吟诵“濒临失传”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科举制的废除,新学堂的兴起,抗日战争的爆发,私塾由困境走向消亡。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
一个“+”位置变化耐人寻味。
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
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
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和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使得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
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
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
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已经初现端倪。
而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
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该出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
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
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从你的账户扣除。
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可以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据悉格力集团为应对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了。
但是,如果格力还是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业3.0时代,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消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互联网只是被动使用的工具。
B.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各工业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没有变化。
C.工业1.0时代和2.0时代运用的是力学原理,通过体力的解放和产能的解决,来促使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4.0时代,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可能会被打破,同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就随之消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今后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从设计到售后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上升为矛盾主体。
B.4.0时代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物质、能量信息。
C.互联网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出现;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去工业化已初现端倪。
D.美国某款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取消了4S店的商业模式,销售产品和提供保养、维修等各项服务已不再需要4S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究竟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B.在“互联网+”阶段,厂家可通过物联网掌握售出产品的各项数据,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
C.反思应对小米手机挑战的过程,格力集团只有停止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时代。
D.在工业4.0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变为“+”的对象,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皮龙荣字起霖,一字季远,潭州醴陵人。
淳祐四年进士。
历官主管吏部架阁文字,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
入对请‚以改过之实,易运化之名,一过改而一善著,百过改而百善融。
‛升著作郎,入对,因及真德秀、崔与之廉,龙荣曰:“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惩。
”帝以为然。
召赴阙,迁吏部员外郎兼直讲。
入对,言:“忠王①之学,愿陛下身教之于内。
”帝嘉纳。
迁将作监兼尚右郎官,秘书少监兼吏部郎中,吏部侍郎兼赞读,封醴陵县男.。
迁集贤殿修撰、提举太平兴国宫。
召见,进刑部侍郎,加宝章阁待制、荆湖南路转运使,权刑部尚书兼翊善。
景定元年四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进封伯。
权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
二年,拜参知政事,仍兼太子宾客,封寿沙郡公。
三年,罢为湖南安抚使,判潭州。
四年,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以右正言曹孝庆论罢。
咸淳元年,以旧职奉祠。
殿中侍御史陈宗礼、监察御史林拾先后论劾,削一官。
它日,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
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诏徙衡州居住,未及而殁。
龙荣少有志略,精于《春秋》学,有文集三十卷。
性伉直,似道当国,不肯降志。
又以度宗旧学,卒为似道所摈。
德祐元年,复其官致仕。
二年,太府卿柳岳乞加赠谥,未及行而宋亡。
(节选自《宋史·皮龙荣传》)注:①忠王,赵禥。
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后被立为太子。
景定五年继位,即度宗。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B.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C.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D.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有时也指官员提前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亦称为致事、致政、休致等。
B.入对,指古代臣子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在官员任职、国家有重大事件、皇帝有疑难问题等时候,臣子可能会被要求入对。
C.男、伯,都是中国古代的爵位;爵位是对宗室及功臣的封赐,据记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则因朝代而异。
D.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明清时期,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探花、榜眼。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A.皮龙荣有才略且性格刚直。
皮龙荣精通《春秋》,且著有三十卷文集,还曾任度宗的老师;他不肯屈从于贾似道,也不同意柳岳封赠谥号的请求。
B.皮龙荣尽责于皇子教育。
他先后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太子宾客等教育皇子的官职,还劝谏皇帝要在宫中用自己的言行教导忠王。
C.皮龙荣屡次被同僚弹劾。
景定四年,皮龙荣因被曹孝庆弹劾而罢官;咸淳元年,皮龙荣以旧职做负责祠庙祭祀的官,又先后被陈宗礼、林拾弹劾。
D.皮龙荣敢于直言上谏。
他向皇上请求用改正过失的实际行动,取代运行教化的虚名,获得皇帝认可并晋升官职,其后也多次因谏言获得皇帝嘉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惩。
(2)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注】坼:裂开。
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8.“雪堆遍满四山中”一句所写的梅花与唐代诗人齐己笔下的“一枝”、宋代诗林逋所吟的“疏影”有所不同,请对这一句进行赏析。
(4分)9.本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每题1分,共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问苍茫大地,谁住沉浮?(《沁园春·长沙》)(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记念刘和珍君》)(3),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荷塘月色》)(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氓》)(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诗经·采薇》)(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离骚》)(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短歌行》)(8)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兰亭集序》)(9)其声呜呜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赤壁赋》)(10),,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2分)母亲莫言①我五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