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16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管理糖尿病,以下是一份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旨在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以促进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处方内容1. 饮食建议- 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含糖食品和饮料。
-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纤维和营养。
- 分米饭、面食和主食类食物为多次少量,避免暴饮暴食。
- 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含量,选择低脂肪食物。
- 规律进餐,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
2. 运动建议- 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
- 在医生或专业指导下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
-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或长时间久坐。
- 注意锻炼前后的血糖监测,根据情况调整饮食和胰岛素注射。
3. 血糖监测-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 研究正确使用血糖仪,并做好记录。
-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胰岛素注射。
4. 药物管理-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
- 定时服药,不随意更改用药时间和剂量。
- 研究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禁忌症,及时与医生沟通。
5. 生活惯-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对糖尿病的不利影响。
- 充足的睡眠,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
- 注意情绪管理,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6. 定期复诊- 按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诊。
- 汇报血糖监测结果和病情变化。
- 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结论通过遵循以上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糖尿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请患者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健康专业人士的意见,以便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1.糖尿病的基本知识】1.1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良导致血糖异常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问题。
1.2 糖尿病的分类- 类型1糖尿病(T1DM)- 类型2糖尿病(T2DM)- 妊娠糖尿病(GDM)1.3 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 高血糖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 长期高血糖的并发症: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2.糖尿病的食谱和饮食管理】2.1 饮食原则- 均衡饮食: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控制总能量:根据个体情况确定适宜的总能量摄入- 控制碳水化合物: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时间,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控制脂肪的种类和量,避免心血管病变风险- 高纤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规律饮食:多次进餐,避免大量进食和餐后过度饥饿2.2 饮食建议- 主食: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 蔬菜水果:多摄入蔬菜和水果,注意限制高糖水果的摄入- 蛋白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瘦肉等- 奶类:选择低脂或无脂的乳制品- 饮料: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注重饮用水、无糖茶等【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3.1 口服药物- 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 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等3.2 胰岛素治疗- 不同类型胰岛素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胰岛素注射器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法- 胰岛素的保存和管理注意事项【4.糖尿病的锻炼建议】4.1 锻炼的好处- 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降低心血管病变风险- 控制体重、增强体力等4.2 锻炼的原则- 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建立锻炼习惯,每周保持一定次数和时长- 注意锻炼前后的血糖监测和饮食调整【5.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和管理】5.1 心血管病变的预防- 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 合理饮食和锻炼- 戒烟限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5.2 神经病变的预防- 足部护理和检查- 定期眼科、神经科等专科的随访和检查5.3 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定期眼科检查- 控制血糖和血压,合理调整药物治疗- 注意眼部卫生和保护【6.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6.1 血糖监测- 血糖仪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掌握6.2 自我注射胰岛素- 注射器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法-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方法- 注射后的观察和护理6.3 紧急情况下的处理- 低血糖(低血糖症)的识别和处理- 高血糖(高血糖症)的识别和处理【7.附录】附件一:糖尿病食谱示例附件二:糖尿病锻炼计划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主要调节血糖的代谢与利用。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份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管理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建议。
一、饮食管理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建议每餐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控制在45-60克,每天总摄入量不超过180克。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3. 选择低脂肪食物: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低脂肪乳制品、瘦肉、鱼类和豆类等。
4.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和脂肪,保证营养均衡。
5. 控制饮酒:酒精会影响血糖控制,建议限制饮酒量或避免饮酒。
二、运动管理1.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2. 肌肉锻炼:每周进行至少2天的肌肉锻炼,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提高代谢率和血糖控制。
3. 运动前后血糖监测:运动前检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后检测血糖水平,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三、药物管理1. 遵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 注意药物副作用: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及时告知医生。
3.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治疗效果和调整药物方案。
四、血糖监测1.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
2. 记录血糖数据:每次监测后记录血糖数据,包括测量时间、血糖值和是否饭前或饭后等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3. 血糖波动分析:根据血糖数据分析波动情况,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以上是一份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的内容,希望对您管理糖尿病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而定。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咨询您的医生或糖尿病专家。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特点是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佳,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病症。
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手段来管理和控制血糖水平,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1. 饮食控制a. 合理的饮食搭配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高盐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建议合理搭配膳食,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并增加蔬菜,避免过度饮食。
b. 控制进食量和进食时间控制进食量和进食时间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方面。
患者应尽量保持定量定时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2. 药物治疗a. 定期服药糖尿病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定期复查,并告知医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b.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患者需要了解自己所服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使用。
要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期限。
3. 生活方式调整a. 积极锻炼适度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身体代谢。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或瑜伽等,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量。
b. 减轻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轻体重可以帮助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
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等方式来减轻体重。
c. 戒烟限酒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对糖尿病产生不良影响。
d. 管理情绪情绪的波动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糖尿病患者需要学会管理情绪,减轻压力,保持平稳的心态,可以通过艺术、运动、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4. 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调整。
还需要进行心血管、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及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的简要内容,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够根据这些指导,合理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健康水平。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第一篇: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1.控制主食,如米、面、杂粮及糖的摄入量。
每次进餐前半小时测一次尿糖,如在(+)以下,说明上次进餐的主食和糖的分量基本符合,如果饥饿感提早,可以进食非糖类食品来补充,如豆制品或蔬菜,也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
有条件可以应用血糖仪自测末梢血糖。
2.饮食以低盐、低脂肪、高纤维、正常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为主,有些食品可能有辅助治疗作用,适当增加它们在同类食品中的比率,如南瓜、黄鳝、大蒜、芝麻、核桃仁、赤小豆、绿豆、米仁、淮山药、胡萝卜、桃、李、杨梅、柚子、冬菇等。
3.轻、中型患者经医师认可应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以达到消耗多余热量、强身健体的目的。
运动方式宜和缓,如步行、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
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半小时。
为预防低血糖反应,不宜空腹晨练。
4.定期测量体重,防止肥胖。
如果发现体重增加,应及时调整饮食,适当提高活动量。
5.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感染。
防止皮肤创伤,尽量不拔牙。
6.衣着鞋袜宜宽松,切勿过紧;经常活动肢体,保持血液循环的顺畅。
7.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限酒,劳逸结合,不宜过度劳累,节制性生活。
8.若出现发热、咳嗽、尿频等现象,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严格按照医嘱,不要擅自服药或打针第二篇: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方剂名称:降糖方组成: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
功能:益气养阴活血。
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方解: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两大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在我国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最多。
在10余年观察中发现,糖尿病可分为5个类型:1、气阴两虚型;2、阴虚火旺型;3、阴阳两虚型;4、气虚血瘀型;5、燥热入血型。
其中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多见。
降糖方为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有效基本方剂。
患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易患外感,舌淡暗、脉沉细等症状。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这对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匡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的内容和作用。
一、饮食指导1.1 控制饮食热量:病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饮食热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
1.2 均衡膳食:建议患者每餐都应包含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等多种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1.3 避免高糖食物: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点等,以免导致血糖升高。
二、运动指导2.1 适量运动:病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2.2 定时运动:建议患者每天都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可以选择早晨或者晚上进行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能力。
2.3 避免剧烈运动: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影响健康。
三、药物指导3.1 定时服药:病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3.2 注意药物副作用:在服用药物期间,病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浮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3 定期复诊:建议病患者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来调整用药方案。
四、血糖监测4.1 定期检测: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以掌握自身病情变化。
4.2 血糖记录:建议患者将每次检测的血糖水平记录下来,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4.3 血糖控制:根据检测结果,病患者可以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五、心理指导5.1 积极心态:病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因疾病而消沉,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来减轻压力。
5.2 寻求支持: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匡助,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5.3 定期心理评估:医生会定期对病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
总结: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血糖监测和心理指导等内容,通过全面的管理方式,可以匡助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是一种指导患者如何有效管理糖尿病的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
通过遵循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饮食管理1.1 控制饮食热量: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每日摄入的热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1.2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患者应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1.3 均衡饮食:饮食应均衡,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各种营养素,避免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
二、运动计划2.1 每日运动时间:患者应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控制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
2.2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避免导致血糖波动。
2.3 运动频率:患者应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保持运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
三、药物治疗3.1 药物规律:患者应按照医生开具的药物处方进行规律服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
3.2 血糖监测: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3 注意药物副作用: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等,及时就医处理。
四、心理调适4.1 接受疾病:患者应正确认识糖尿病,接受疾病的存在,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4.2 心理疏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3 参加支持小组:患者可以参加糖尿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五、定期随访5.1 医生随访: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2 血糖监测: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自身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5.3 健康教育:医生在随访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醒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疾病管理。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通过提供正确的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并研究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
本处方将提供一些重要的健康教育措施,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管理他们的疾病。
主要措施1. 饮食控制- 遵循均衡的饮食计划,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和瘦肉。
- 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避免过量食用甜食和果汁。
- 控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限制高钠食物的摄入。
-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饮食计划。
2. 运动- 建立适当的运动惯,如步行、慢跑或游泳。
-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至高强度有氧运动。
- 配合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代谢率。
-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
3. 药物管理- 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遵循医生的指示。
4. 心理支持-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以减轻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 与亲友分享糖尿病的经验和感受,获得情感支持。
结论通过正确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规律的药物管理和积极的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他们的疾病。
重要的是,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并与医生保持紧密沟通,以便获得最佳的健康效果。
参考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 Global report on diabet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1).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Diabetes Care, 44(Supplement 1), S15-S33.。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16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16
【正文】
第一章:糖尿病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⑴糖尿病的定义
⑵糖尿病的分类及特点
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⑵糖尿病的并发症
⑶糖尿病的常用诊断方法
第三章: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⑴饮食控制
⑵运动治疗
⑶药物治疗
⑷胰岛素治疗
⑸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
第四章:糖尿病的健康管理
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⑵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
⑶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⑷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
第五章: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⑴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因素
⑵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⑶社区糖尿病防控工作
【附件】
附件一:糖尿病饮食指南
附件二:糖尿病常用药物介绍
附件三: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记录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病因: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⒉发病机制:指导致疾病在身体中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⒊并发症:指疾病的长期持续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
他疾病或异常情况。
⒋饮食控制:通过合理控制饮食结构和摄入量来控制疾病的发
生和发展。
⒌运动治疗:通过规律的体育锻炼来改善身体机能和促进康复。
⒍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⒎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⒏预防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⒐社区糖尿病防控工作:指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的糖尿病防控工作。
【全文结束】。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匡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份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建议。
一、饮食建议1. 控制总能量摄入:根据个体情况,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超过每日所需热量。
2.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建议每餐摄入量控制在45-60g之间。
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谷类、蔬菜、水果等方式增加纤维摄入量。
4. 控制脂肪摄入: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5. 分餐进食:将每日蚀物分成多次进食,控制每餐的食物量,避免暴饮暴食。
6. 避免高糖食物和饮料:尽量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和饮料,如糖果、甜点、碳酸饮料等。
二、运动建议1.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2. 抗阻力训练: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每次15-20分钟。
3.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度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期久坐。
三、药物治疗建议1. 药物依从性:按照医生的处方和建议,准时服用药物,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式和剂量。
2. 血糖监测: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3. 注意副作用:注意药物可能浮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消化不良等,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咨询处理方法。
四、心理调适建议1. 接受现实:接受自己患有糖尿病的事实,积极面对,不产生消极情绪和自卑感。
2.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者糖尿病患者组织保持联系,分享经验和情感,获得支持和鼓励。
3.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冥想、与他人交流等,保持心情愉快。
以上是一份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处方,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度的运动、科学的药物治疗和良好的心理调适,可以匡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
一、空腹血糖:4.4-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4.4-7.8 mmol/L
二、低血糖的表现、处理及预防措施:
症状:难忍的饥饿感、心慌、出冷汗、手抖、面色苍白、疲乏无力. 处理:立即进食糖水或含糖食物。
预防:按时按量服药;定时定量进餐;定期血糖监测;随时携带糖类食品
三、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1、主食类:大米、米粉等。
其中高粱面、燕麦面等含膳食纤维丰富粗粮,吸收慢,使血糖升高缓慢,故提倡粗细搭配,多选粗杂粮;禁食稀饭、米汤、面汤;纯淀粉类食品;油煎炸食品。
2、肉蛋类:每天不超过3两,可选用:瘦猪肉、家禽类、鱼、海产品等。
禁食肥肉,动物内脏及狗肉等。
3、奶类:纯牛奶、脱脂奶粉。
无糖酸奶等奶制品富含钙,有条件最好每天饮用250-500毫升。
4、蔬菜类:蔬菜富含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建议每天食用叶菜类不少于1斤。
土豆、山药、芋头、白薯、红薯等含淀粉量高,尽量少吃。
如多吃应相应减少主食量。
5、油脂类:提倡用植物油,减少动物油脂等摄入;尽量少吃或不吃瓜子、花生米、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大约15粒花生米或30粒瓜子或2个核桃=10油脂=半两米)
6、水果类:
(1)吃水果前提:要血糖达标后即空腹血糖在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内。
(2)吃水果总量:每天总量控制在4两之内,在两餐之间吃。
(3)吃水果注意事项:1、4两水果减25克主食,也就是用一份水果与半两主食交换。
(4)选择不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如番茄、黄瓜、柚子、柠檬、桃子等。
(5)要少吃容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如香蕉、柿子、红枣及所有干果类。
(6)当血糖控制不满意时,还是暂时不吃水果为好,以黄瓜、西红柿当水果,吃水果时不要和正餐同时吃,可以把水果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或者在饥饿和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的补充。
注意不要在餐后立刻吃水果,以免餐后血糖升的过高,加重胰岛负担。
(7)戒烟酒:酒类含热量高,长期饮用不易控制血糖,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
如在无法避免的场合,应尽量不饮用白酒,可选用酒精浓度低的啤酒、果酒等
四、糖尿病患者日常护理
1.足部护理:(1)温水(<40℃)洗脚,检查皮肤色泽、温度;是否有鸡眼、胼胝;趾甲内陷、水疱或皲裂;趾缝间是否
有破溃;如皮肤干燥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
(2)不要赤脚行走和赤脚穿凉鞋、拖鞋;避免使用电热毯、热水袋及加热器烘脚,防止烫伤。
(3)选择合适的鞋袜:袜子应吸水性、透气性好,袜腰要松;鞋子要鞋尖宽大,鞋面透气性好、平跟厚鞋。
2.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跳舞等,提倡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
五、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
1.胰岛素的储存方式:(1)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应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在2℃~8℃)储存,注意不能放在冷冻室内,在有效期内使用。
(2)已开启的胰岛素:储存时间不要超过30天。
(3)长途旅行:应随身携带而不要放在旅行袋等行李中,更不能放在托运的行李中。
2.胰岛素注射部位:餐时胰岛素首选腹部、其次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臀部。
睡前注射首选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臀部。
注射部位应轮流更换。
3.注射针头建议一次性使用
六、出院注意事项:
1.按时按量服药,定时定量进餐。
2.坚持做好血糖监测日记,保管好病历本。
3.出院后半个月或一个月复诊。
复诊带好病历本及血糖监测日记。
4.相关监测项目的监测时间、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