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981 众面孔
- 格式:docx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9
海洋石油981
我国首艘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2011年5月26日下午在8艘拖轮和4艘海事巡逻艇的拖带、护航下,顺利从长江口北槽航道出口通过,开启了我国深水石油勘探向中国南海探油的开发之路。
“海洋石油981”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从设计、建造到完工持续了6年时间。
“海洋石油981”长114米,宽79米,外观近似方正,看不出船头船尾。
从船底到钻井架,相当于一座45层大厦的高度。
“海洋石油981”的航行速度每小时8节,换算成公里约为14.8公里,这样每天可以航行356公里左右。
“海洋石油981”拥有多项自主创新设计,平台稳性和强度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能抵御南海200年一遇的波浪载荷;选用大马力推进器及DP3动力定位系统,在1500米水深内可使用锚泊定位,甲板最大可变载荷达9000吨。
3000米水深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不仅国内首创,且在国际上也保持最深纪录。
因为在西沙群岛的作业是中国主权范围之内的,同时中国的船只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在这个海域进行作业,同时中方也是出示了地图,表示这个钻井作业的地点距离中国的三沙市管辖的这个中建岛17海里,距离越南的海岸150海里。
1.为什么中国和越南对“海洋石油981”所在地寸土必争?两国所“争”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两个国家都如此重视这个东西?
2.请说明我国在材料中做法的正确性(主权国家的权利)
3.请评论东盟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大型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进出船坞操作分析作者:孙本荣来源:《中国水运》2020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以大型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为例,介绍了钻井平台进出船坞前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对钻井平台进出船坞操作风险、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进出船坞操作需注意的问题,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船坞;拖轮;风险管控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7-0115-03随着世界上石油钻井平台数量的增多,钻井平台出现故障也在增多。
为使钻井平台持久正常的工作,保障钻井平台和海洋环境的安全,需要定期进船坞进行维修和保养。
近几年来,烟台中集莱福士船厂为世界上多家石油公司鉆井平台进行了维修和保养,“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就是其中之一(图1),烟台港引航站负责承担该钻井平台进出船坞的引航任务。
1船坞和钻井平台概况1.1船坞概况烟台中集莱福士船厂大型船坞开口向南正对港池,船坞门可以控制船坞内水位。
船坞基础数据资料见表1所示。
1.2“海洋石油981” 钻井平台概况“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于2008年4月开工建造,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也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钻井平台。
它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和装备,选用了最高动力定位级别DP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和美国船级社(ABS)双船级。
平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平台进出船坞时状况参数见表2所示。
2进船坞前的准备(1)调整平台吃水。
平台进港先靠在莱福士船厂10号码头,为满足进船坞要求,要卸掉平台底部的所有螺旋桨和部分平台设备,使平台进坞吃水为8.6米;出船坞前同样要卸掉一些维修保养等设备,不增加平台吃水。
(2)现场沟通协调。
平台进出船坞前,引航站相关负责人与主领引航员一起到现场查看,了解船厂需求,修订引航方案,提出引航操作需求,沟通操作流程配合。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于2008年4月28日开工建造,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额投资建造,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和一流的装备,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选用DP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入级CCS(中国船级社)和ABS(美国船级社)双船级。
整个项目按照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需求和设计理念引领完成,中国海油拥有该船型自主知识产权。
该平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目录1平台简介2主要参数3技术特点4建造历程5有关单位▪隶属单位▪研制单位6建造意义1平台简介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简称“海洋石油981”,中国海油深海油气开发"五型六船"之一,是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的需求和设计理念,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耗资60亿元,中海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中海油服租赁并运营管理。
该平台采用美国F&G公司ExD系统平台设计,在此基础上优化及增强了动态定位能力,以及锚泊定位,是在考虑到南海恶劣的海况条件下设计的,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一流的技术和装备,所以它还有着“高精尖”内涵。
除了通过紧急关断阀、遥控声呐、水下机器人等常规方式关断井口,该平台还增添了智能关断方式,即在传感器感知到全面失电、失压等紧急情况下,自动关断井口以防井喷。
设计能力可抵御两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首次采用最先进的本质安全型水下防喷器系统,具有自航能力,还有世界一流的动力定位系统。
2012年5月9日,“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的勘探,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3]2主要参数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长114米,宽89米,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平台正中是约5、6层楼高的井架。
中国南海北部发现深水大气田
杜鹃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近日宣布,“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深水区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
据测算,这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此次发现的陵水17—2气田距海南岛150公里,其构造位于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为超深水气田。
中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局长谢玉洪介绍说,陵水17—2测试日产天然气5650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
“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创造了中海油自营气井测试日产量最高纪录。
”他说。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杜鹃
【作者单位】《科技中国》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8
【相关文献】
1.中国南海发现深水大气田 [J],
2.中国在南海1688m超深水海域发现天然气田 [J],
3.中国在南海发现首个自营深水高产大气田 [J], 天工
4.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发现大气田 [J], 谭蓉蓉(摘)
5.南海西部发现中国第三大气田 [J], 余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石油981主要参数
➢浮箱尺寸
110米长*137米高*78米宽
➢净重
约3.1万吨
➢作业水深
3000米
➢钻探深度
12000米=( 3000米 + 9000米 )
➢定位
采取锚泊定位和动力定位2种方式。
动力定位系统, DP3
➢锚链采取超高强度R5级锚链, (亚星锚链研制生产)
➢作业区域
➢除南北两极外, 世界上<=3000水深任何水域
➢半自动井架作业
➢设计条件
➢200年一遇台风, 即可抵御17级台风
➢可变荷载
➢9000吨, 减少供应次数
➢高强度钢
➢受力钢材全部采用刚强度钢, 钢板厚度采用PL12.5。
➢劣势
人工时: 是韩国的2~3倍;
造价: 中国6年60亿人民币(据说连后期改造, 总费用达80多亿);韩国仅用
5.5~5.8亿美金
设计:中国仅完成详细设计(708所与海油研究院合作, 708所为主), 概
念设计与基本设计由美国公司完成。
现状:
石油产量, 国外在南海年产油气当量约5000万吨~7000万吨。
需要制造企业的大力支持, 壮大我国的深海采油气能力。
制造企业:韩国4家, 新加坡3家, 中国20多家。
中国应统筹规划, 形成5~6个大而强的海洋工程制造企业, 增强竞争力。
我国最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启用
佚名
【期刊名称】《机电设备》
【年(卷),期】2012(29)2
【摘要】2012年2月14日,由中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正式投入使用。
该平台采用美国F&G公司ExD系统平台设计,再此基础上优化及增强了动态定位能力,以及锚泊定位。
该平台设计自重30670吨,长度为114米,宽度为79米,
【总页数】1页(P3-3)
【关键词】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台设计;定位能力;自主设计;ExD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51
【相关文献】
1.我国首座超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交付 [J],
2.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南海首钻成功 [J],
3.上海交大研发深海平台安全保障监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南海“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 [J], 马伟
4.我国“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正式开钻 [J],
5.我国“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正式开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81”钻井平台作者:本刊编辑部汇总整理来源:《广东造船》2014年第05期摘要:在南海发现自营深水高产气田,是我国南海气油资源开采的一个突出成果。
本文简要叙述了南海深水区勘探的难度和陵水17-2成功测试的积极意义,介绍了“981”钻井平台这种深水测试地面流程模块化设备的性能和作用。
与此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这次发现对我国“南海大气区”建设构想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9月15日,“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测试日产天然气56.5百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
据测算,陵水17-2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陵水17-2测试的成功创下三项“第一”:中国海油深水自营勘探获得了第一个高产大气田。
“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第一次深水测试获得圆满成功;自主研发的深水模块化测试装置第一次成功运用。
彰显我国深水钻井技术取得质的飞跃南海石油储藏丰富,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石油地质资源量约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
但技术上的难题是,其中70%的储量蕴藏于深海区域。
在深水区,水体环境、海底稳定性和沉积地层岩石强度与浅水区差异明显。
受海床不稳定、坡度大、岩石强度低、温度低等条件影响,技术难度和投入呈几何倍数增长。
尤其是南海西部深水海域,地处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交汇处,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油曾与外方在南海进行合作勘探,由外方担任作业者,外方认为这里存在烃源岩埋深过大、储层不够发育、存在高温高压等诸多难题。
外方退出后,中国海油南海西部深水勘探研究人员迎难而上,克服勘探基础地质资料少、研究难度大、勘探经验少等困难,设立深水课题研究组,展开技术攻关,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陵水17-2勘探实践,明确了深水区资源潜力巨大、大规模优质储集体发育、大型勘探目标成群成带,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首选中央峡谷陵水17-2进行钻探,2013年部署陵水17-2-1等探井。
2012年5月9日,南海海域,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水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首钻预探井荔湾6-1-1井,标志着中国海油的一线作业人员已经具备了操控世界最先进钻井平台的能力。
齐头并进,项目建设与育人同步2006年4月8日,中国工程院曾恒一院士就“抓住最好机遇提升中海油自主创新能力”致信当时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
曾院士在信中写道:3000米水深大型半潜式钻井船的设计与建造,是我国造船工业与海洋工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项目,我们应把握机遇,用创新的思路安排好这个项目。
并建议争取中国海油与国外公司联合进行基本设计,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在项目实施中掌握半潜式平台的核心技术等。
建议得到中海油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
2006年5月,曾院士率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国家深水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人员前往上海,与708所、上海交大的技术人员组成科研团队联合研究。
在短短三个月里,通过对国外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好的船型进行研究,对水动力性能进行分析,对关键设备的功能和钻井船装备水平进“海洋石油981”背后的人才故事胡宗玉 黄平安行比较,同时结合南海海域的特殊海况,提出了“海洋石油981”的概念设计方案,为其后的基本设计招标奠定了基础。
2006年7月13日,以林瑶生为首的“海洋石油981”工程项目组成立,来自结构、轮机、电仪、通讯、安全等专业的近40名技术和管理骨干组成了精干的管理团队。
与此同时,中国海油获得了“国家863计划”的支持,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谢彬副主任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展了“3000米水深半潜式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发展部和工程建设部的组织协调下,科研与工程项目团队无缝衔接,为“981”的成功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981”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其技术指标在世界上处于最先进水平。
此前国内相关专业人才缺乏,如何尽快培养出深水人才?中国海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海洋石油981”作者:辽旺来源:《齐鲁周刊》2014年第33期一段时间以来,“海洋石油981”成为媒体上的热点词汇。
通过设计和建造上的严格要求,即便是三五千吨的船只正面撞击“海洋石油981”,也很难使其发生倾覆等状况。
三年多前“海洋石油981”交付时,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国家重大装备制造领域不太引人注目的一个。
据悉,大型深水设备被海洋油气业界称为“流动的国土”。
在南中国海领海争议正烈之际,“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代表了中国在南海油气竞争中的姿态,熟悉海洋工业的人已经从编号中读出其身份:“9”代表钻井船,“8”代表深水,而“1”,则代表这是迈向深水油气资源的第一步。
“海洋石油981”建造记如今,“海洋石油981”已像南海礁盘上那些岿然不动的主权碑一样,成为中国在这片海洋存在的象征。
自2008年4月28日切割第一块钢板,到2011年11月30日进行海上移交,大约1000天的“海洋石油981”建造、调试过程,凝聚了中国人对海洋的梦想、理解,还有与海洋有关的智慧与技术。
当然,不只是这1000天的努力。
向前,至少可追溯到2002年开始孕育的跟踪项目,乃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此类平台的第一次重大尝试。
2002年春天,也就是“海洋石油981”正式动工6年之前、平台交付10年之前。
刚刚到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报到几个月的上海交大结构力学博士毕业生陈刚,被选中参与一个重大项目:“新型多功能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
它是原国防科工委提出的“十五”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48个重点项目中的一个。
如今看来,“新型多功能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揭开了中国进军深水开发的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02年,中国新增石油产量的85%来自海洋。
只是,当时大多数人还未关注到它打开的全新世界。
由于国际油价低迷和其他复杂因素,此前20年中国先进深水海洋钻井平台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这也是当时整个中国海洋工程低迷状况的缩影。
虽然拥有广袤的海疆和丰富的海洋能源,但中国上一次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尝试还要追溯到1983年,当时由上海船厂建造了最大工作水深200米、最大钻井深度6000米的“勘探三号”。
2019年4月,“海洋石油981”在南海东部海域成功完钻自投产以来的首口深水开发井。
该口井投产后,所产天然气将输送到珠海高栏终端,供应粤港澳大湾区。
“海洋石油981”专攻南海深水油田的勘探钻井、生产钻井、完井和修井作业,可以说是为开发南海油气量身定做。
它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中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由中船集团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设计与建造。
从2006年起,历时6年建成,造价约60亿人民币。
9位院士的意见:尽快启动!时光倒流至2002年,中国新增石油产量的85%来自海洋。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于此类平台在“海洋石油981”南海开钻之前,我国只具备300米以内水深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全套能力,深水钻井能力只有505米水深。
“海洋石油981”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最大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
宛如定海神针,对深海宝藏,我们不再望洋兴叹。
油海钩沉HISTROY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宁静远“海洋石油981”二三事. All Rights Reserved.71有过一次重大尝试。
1974年,日本开始在东海中国海域擅自进行能源勘探。
国务院和原地质矿产部随后启动“勘探三号”项目。
1983年,由上海船厂建造了最大工作水深200米、最大钻井深度6000米的“勘探三号”。
作为2.5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勘探三号”建造历时十年,期间经历各种曲折,但它还是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至今仍在服役的“勘探三号”很好地完成了国家赋予它的使命,也奠定了今日中国东海系列海上油气田的基础。
但是此后约20年间,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一直处于退步状态,由“勘探三号”时的世界前列,一直掉落到国际第三集团。
于是,我国决心自主设计、建造世界最先进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并把它作为深水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重点“863”项目,也将其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2002年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开始孕育。
981钻井平台是什么?中国越南南海问题981钻井平台是什么?中国越南南海问题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简称“海洋石油981”,中国海油深海油气开发五型六船之一,是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的需求和设计理念,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耗资60亿元,中海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中海油服租赁并运营管理。
2021年5月9日,“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的勘探,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2021年5月,981平台”首度在西沙海域进行油气钻探。
中国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禁止其他船只进入“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作业区域。
越南方面派出多艘海警船干扰中方钻井平台作业。
越南外交部则称,“中方981平台作业位于越南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
这在部分越南民众看来,中国在西沙海战四十周年的敏感年份启动油气勘探,是对越南的“挑衅”。
按海洋石油工业的划分,超过1500米水深的油气资源被称为超深水油气,此次在西沙海域作业的“981平台”,是中国首个可以开发超深水油气的大型设备,其最深的作业深度可达3000米,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南海。
在拥有“981平台”之前,中国能够开采的海上油气田的水深普遍小于300米,这使得中国对于南海的许多海上油气资源没有开采能力。
而越南等国家通过同西方油气企业合作,早已在南海地区打出近2000口井,并且大部开始产油。
“981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南海油气勘探的既有格局,使得中国有实力更加主动地站在南海油气勘探的前沿。
中国外交部称,在西沙海域的作业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但使用大型深水设备在有西南中沙海域进行油气钻探,这还是中国的第一次试水。
中国南海有四大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分布范围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一组大群岛,国际上习惯称其为“斯普拉特利群岛”。
无数个第一造就的“海洋石油981”作者:徐忠友来源:《科学24小时》2013年第01期2012年5月9日9时30分,是一个让许多中国人关注和铭记的时刻。
在距离香港东南方向32千米的南海荔湾6-1-1号区域,由我国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钻头在1500米深的水下徐徐探入地层。
“海洋石油981”的开钻不仅代表着我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海洋石油981”的建造背景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与消费关系矛盾日趋突出。
2011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1.5%,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而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又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油气资源供应的紧张局面。
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油气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
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发现具有战略价值的接替性油气开发新领域。
据悉,我国陆地和海洋浅水区都经历了40~50年的勘探,勘探程度较高,发现新的大型油气接替领域已相当困难。
而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可以成为我国油气的重要接替领域。
据专家们预测,整个南海盆地群石油地质资源量约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这个数字与“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大致相当。
但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
”还没等中国对南海的石油资源进行有效开发,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南海周边国家就早已与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等200多家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800多口油井,其中超过八成位于与我国有争议的海域。
我国在石油科技和装备制造业方面还远没有达到深海采油的技术标准,再加之南海恶劣的海况条件,严重影响了我国南海深海海域石油的开采工作。
“海洋石油981”的建造历程和结构规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在我国海域深水区采油的目标,打造大型深海石油钻井平台已迫在眉睫。
海洋石油981 众面孔(图)
来源:钻井新闻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2日
【大中小】
在‚海洋石油981‛采访,不经意间被这些故事打动了。
南海某海域钻探作业时,形势严峻,身为平台海上设施经理的杨金刚并没有乱了方寸,而是冷静睿智地利用多年的海上经验统筹好各方工作,带领一线员工漂亮地完成了‚风暴眼‛中的任务。
陵水17-2-1井钻进期间,完成检修后,高级水下师周国林擦掉脸颊上的汗水,一改往日的严肃,对身旁的工友蹦出这样一句话:‚帮忙拍个照呗,今天是我女儿生日,晚上给她传个相片。
‛
出海前一晚孩子发高烧,董铁军带着孩子赶往医院,打完退烧针后孩子很快退烧了。
这夜,他与妻子没有睡,只是静静地守着孩子。
第二天一早,提着行李离开家时,孩子哭着问他:‚爸爸,你怎么不陪我?‛海上的时光过得很快,采访结束,我们却清楚地记住了故事的主人公。
有一次,更换空压机电机,电仪师顶着舱室40摄氏度的高温,反复测试了半小时,只为印证电机的正确接线方式是星形还是三角形。
还有一次,冒雨修理顶驱绞车,为防止传感器接线箱进水,维修工就拿布给它遮着,任凭自己淋在雨中。
看到这一幕,钻井一路的兄弟赶紧为他们搭起简易棚子。
穿梭于百米甲板,甲板工言语质朴:‚我们平均每半年就磨穿一双工鞋,每个月磨破一身工服,每两天磨烂一副手套。
‛
航行在茫茫大海,轮机长半开玩笑地说:‚虽然‘981’航行系统很先进,但一航行我还是睡不踏实,数数我这白头发,都是航行时冒出来的。
‛
这里,人来人往。
历经数年人机磨合,大量高端深水人才从‚海洋石油981‛走出,仅关键岗位就输出人才114位,一所中国深水事业的‚黄埔军校‛,挺立于南海深处。
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的陈万峰(左)和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的丁靓(右)今年都是23岁,他们在一个班组,都干钻工。
在海洋石油981上像他们一样刚走出校园就投身深水钻井事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钻井队长Hennie Kruger,来自于澳大利亚,两年前来到981,他是个很严谨的人,凡事讲究流程和规范,来海洋石油981之前他干了8年深水项目,在这里他收获了自己事业的高峰。
杨金刚在海洋石油981上已经工作了5年,他一步步从钻井队长干到船队OIM,(现已调去新建平台‚兴旺号‛任职),杨金刚心中充满不舍,但就像他说的,‚海洋981是中国深水的黄埔军校,这里的火种点燃整个中国的深水事业。
‛
32岁的高级队长董铁军来自安徽阜阳,平台上大家都叫他‚高铁‛。
铁军做事如其名,处理突发情况雷厉风行,同时又冷静智慧。
23岁的泵工冯延隆来自于河南安阳,‚第一次下月池,从这么高的位置外下看害怕啊。
但慢慢就习惯了!‛
夜间,水下师在月池连接伸缩节管线,处理设备突发故障。
晚上8点15分,司钻房挤满了人,大家都紧张的盯着水下机器人ROV传回来的画面,现在正在对井口。
对井口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作业,因为南海深水涌流很大,井口又不能有一丁点的磕碰,所以对司钻来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水下师kevin和副司钻李仁瑞他们是工作伙伴,私下又是很好的哥们。
海洋石油981上,外方员工和中方员工就是在这种竞争中互相学习成长。
为保障安全,平台上抽烟必须要到吸烟室。
下班了,兄弟们不顾换洗,先来这里解解烟瘾。
28天一个轮回,工人们要回陆地倒休啦,像海洋石油981上的员工一样,钻井人就这样过着属于他们的海陆人生。
文:报社记者孙国徽
图:报社记者赵亮李佑坤;海洋石油981 温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