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制度被称为"联系汇率制度",也称为"钉
住汇率制度"。
该制度自1983年起开始实施,其主要特点是香
港货币当局将香港元与美元的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目前汇率的上下波动范围为1美元兑换7.75至7.85港元。
联系汇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香港的货币稳定性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由于香港的贸易和金融业务与全球市场密切相关,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和外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该制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和执行。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浮动汇率制度相比,联系汇率制度的稳定性较高,但也不完全排除汇率波动的可能性。
根据与美元的联系,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可能受到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此外,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也意味着香港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同步调整的。
需要注意的是,联系汇率制度并非永久不变,香港货币当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调整汇率的措施,但这样的情况十分罕见。
这种联系汇率制度在维持了香港的货币和金融稳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香港的汇率制度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和独特的汇率制度。
香港的汇率制度被称为“联系汇率制度”,这是一个与人民币(CNY)挂钩的制度。
根据香港的基本法,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保持了高度的经济和金融自治权。
香港货币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简称HKMA)负责货币和金融系统的稳定。
在香港,货币的发行权属于特区政府,并由港府基金管理局(Exchange Fund)管理和监督。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最初建立于1983年,旨在维持香港与人民币的双边联系。
根据这一制度,香港的货币——香港元(HKD)与美元(USD)挂钩,兑换率为7.8港元兑1美元。
与此同时,香港货币局也确保香港银行系统具有足够的人民币储备,以支撑港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联系汇率制度的优势在于提供了香港货币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由于与美元挂钩,香港元的价值相对稳定,不会受到外部汇市的剧烈波动影响。
这对于香港这样一个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使得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货币风险。
另外,由于与人民币的双边联系,香港成为了一座人民币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
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了广泛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存款、贷款、外汇交易等。
这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便利,使其能够更灵活地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经贸活动。
联系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香港可能受到美元政策变化的影响。
例如,美国加息可能导致香港银行系统流动性收紧,影响香港的经济和金融稳定。
其次,一些学者和市场观察家认为,联系汇率制度限制了香港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无法独立回应本地经济的需求。
总之,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其独特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香港提供了货币稳定和可信度,为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
然而,香港仍然需要随着时间和经济变化来评估和调整这一制度,以确保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格局。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由1983年10月17日开始实施的汇率制度。
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维持汇率稳定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首要货币政策目标之一。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属于固定汇率制度的一种。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以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勾。
与其他固定汇率制不同,这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政府或中央银行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插手干预外汇市场(即透过控制港元的供应与需求来直接影响汇率)。
在联系汇率制度内,汇率稳定主要透过香港三间发钞银行(中国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进行套戥活动达成,可称之为一个自动调节机制。
这亦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与其他固定汇率制的最大不同之处。
联汇制度的运作香港金融管理局位于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总部货币发行局制度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
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意思是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均得到一种外币提供百分百的支持。
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增减变动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按固定汇率计算的配合。
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下,三间发钞银行可以按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以美元向金管局购买负债证明书,或相反,以负债证明书按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退回等值美元。
即是说,发钞银行要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都必须以等值的美元支持。
当中的枢纽就是负债证明书。
香港的外汇储备参见:香港外汇基金香港的外汇储备由香港外汇基金持有。
在香港,外汇储备资产总额达$ 321.0 (2013年1月)十亿美元,在全球排行第九,约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的9倍,反观理论上,只要外汇储备等值于货币基础便足够。
但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香港金管局前主席任志刚认为捍卫港元稳定实际所需的外汇储备高于理论所需之最低水平好几倍。
香港的货币基础货币基础是货币供应的根基,又称“高能货币”,俗称“银根”,一般以M0表示。
在学术上,货币基础一般包括流通法定货币(CU)及银行系统储备(R)()。
而香港的货币基础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政府发行的纸币及硬币负债证明书(用以支持发钞银行发行纸币)总结余(指商业银行在金管局所持的结算户口之结余总额,反映银行同业的流动资金水平)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金管局代政府发行的港元债券,是金管局为外汇基金发行之债务工具)香港货币基础总额的最新数据是1,051,167百万。
香港联系汇率制名词解释(一)
香港联系汇率制名词解释
1. 香港联系汇率制
•香港联系汇率制是指香港地区根据其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与美元挂钩,并维持半固定的汇率。
2. 香港货币局
•香港货币局是负责实施香港联系汇率制的机构,主要职责包括发行和管理香港的货币以及维持港元的稳定。
3. 港元
•港元是香港的货币单位,与美元的汇率保持在 - 的范围内浮动。
港元是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基础。
4.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指货币兑换的市场,香港的外汇市场活跃度高,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之一。
5.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总量,香港货币局通过调控港元的发行和回收来控制货币供给。
6. 汇率波动
•汇率波动是指货币价值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变动情况,香港联系汇率制的目标是确保港元的稳定,尽量避免较大的汇率波动。
7. 港元贬值
•港元贬值是指港元价值下降,与其他货币的汇率比值增加,导致出口竞争力增强但进口成本上升。
8. 港元升值
•港元升值是指港元价值上升,与其他货币的汇率比值减少,导致进口成本降低但出口竞争力减弱。
9. 资本流动
•资本流动是指资金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资本流动对港元汇率走势有一定影响。
10. 美元
•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香港联系汇率制将港元与美元挂钩,使港元的汇率相对稳定。
香港汇率制度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和汇率制度。
香港的汇率制度被称为“联系汇率制度”,这意味着香港的货币与美元之间有着固定的汇率关系。
香港的汇率制度始于1983年,当时香港正面临着与中国大陆恢复联系的问题。
为了保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特区政府决定采取联系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香港货币与美元之间有着固定的汇率关系,即1美元兑换7.8港元。
这意味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香港进行货币兑换时,都可以按照这个固定的汇率进行兑换。
香港特区政府负责维持汇率的稳定。
它通过购买和出售香港货币来调节汇率的波动,以保持汇率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比率。
如果香港的货币超过或低于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特区政府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以使汇率回到正常水平。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为香港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它使得香港成为国际投资和交易的重要场所。
由于香港的货币与美元之间有着固定的汇率关系,投资者和交易商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跨境交易,促进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
其次,联系汇率制度为香港的金融稳定提供了保障。
由于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关系,香港的货币供应量变动较小,货币政策相对稳定。
这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的风险,保持香港的经济稳定。
然而,香港的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香港的货币政策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如果美联储调整了利率或进行量化宽松政策,香港的货币供应量和汇率都将受到影响。
其次,联系汇率制度还存在外部冲击的风险。
如果香港的经济遭遇重大冲击,例如金融危机或地区不稳定,香港的货币供应量和汇率可能会受到压力。
总的来说,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为香港带来了许多好处,包括促进国际金融业务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
同时,香港也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挑战。
港币联系汇率制度港币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制度。
根据1993年与中国达成的《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经济关系的安排》(《安排》),香港特别行政区采用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政策应以维持港元兑美元汇率的稳定为首要目标,同时维护其货币市场的稳定,维护港元的货币架构和金融秩序,并促进经济发展。
港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保持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而采取的一种货币政策。
通过限制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港元在市场上的供给,以及在汇市上买进卖出美元来维持港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香港特别行政区实现了货币市场稳定。
198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美国签署了《港美联合公告》,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市场将建立与美国市场的关系。
随后,在1985年,中国宣布贬值人民币,并对香港市场的金融波动进行了限制,这使得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以限制港元申购的供给。
为了应对这一困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美国的合作得到了提高。
198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美元货币局签订了《货币协议》。
协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政策重点是维持港元兑美元的稳定,为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承诺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港元的强势。
在当时,类似这样的汇率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并不是常见的。
然而,通过这种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控制了通货膨胀和资本外流,同时杜绝了市场对港元的空头攻击,从而维持了香港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港币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建立以来,经历了很多变迁和调整。
199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国大陆达成《安排》,在此基础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启动了“货币局联结变形机制”,即所谓的“红色预算案计划”。
在“红色预算案计划”下,港元的供应量由港府管理,并定期发布月度汇率报告。
在这一机制下,港币仍与美元挂钩,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平衡供求关系,维护港元汇率的稳定。
在201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财政预算案中,对“红色预算案计划”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每个月的汇率报告,并将港币准备金率从1%提高至2.5%。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与美国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也称为“港美汇率联系制度”。
下面将从其背景、执行机制、特点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香港的外汇市场遭遇剧烈的波动。
为了稳定香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签署了一项协议,确立了香港与美元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执行机制是以香港货币局为核心来实施的。
货币局通过买卖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以保持港元兑美元的汇率维持在约7.75至7.85港元兑一美元的浮动区间内。
当港元接近该区间的上限时,货币局将进行干预,以购买更多的美元来稳定汇率;当港元接近下限时,则会进行售出美元来提振港元的价值。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汇率区间的设定给予了香港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使得香港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整。
其次,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相对较小,保持了汇率的稳定性,有利于商业和投资的发展。
此外,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还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者,提高了香港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首先,由于汇率受到美元的影响较大,香港的货币政策相对受限,难以完全独立决策。
其次,汇率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香港经济过度依赖金融服务业,缺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最后,尽管联系汇率制度能够吸引外国投资者,但也会使香港的经济开放程度和自由度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充分发挥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完善和优化。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选定美元作为锚货币。
港元对美元的汇率锁定在1美元=7.8港元。
2. 港元完全可以兑换。
3. 港元的发行要有100%的美元作准备。
4. 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港元的发行,但其本身不发行货币,而是授权给三家商业银行(汇丰、渣打、中银)办理。
这三家银行要把相应规模的美元存入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可以获得港币的发行权。
5. 香港金融管理局不得持有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即使商业银行面临破产,金融管理局也不能出面干涉。
也就是说,香港金融管理局没有“最后贷款者”的职能。
6. 香港无中央银行,也无货币局,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银行承担的。
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币现钞时,必须向香港外汇基金按1=HK 的固定比率上缴等额美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回笼港币现钞时,可按1=HK 的固定比率向外汇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收回等额美元;外汇基金鼓励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的港币现钞的交易以同样的方式进行。
这样,港币现钞对美元的汇率就固定在1=HK 的水平上。
但这一汇率只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之间港币现钞的官方汇率,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银行同业间现汇交易、银行与客户间不论现钞还是现汇交易都按市场汇率进行。
7. 香港联系汇率制拥有两个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一个是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另一个是套利机制。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指若香港出现国际收支盈余,则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这会导致物价上升、利率下降,这将导致贸易收支恶化、资本流出增加,最终使国际收支盈余减少直至其恢复均衡。
若出现赤字,则反之。
另一个机制就是套利机制,当市场上港币市场汇率比1=HK 高时,人们会卖出美元买进港元;而当市场上港币的市场汇率比1=HK 低时,人们会卖出港元买进美元,这样做都会使港元汇率恢复到1=HK。
8.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的一种形式。
最早的货币局是1849年在毛里求斯设立的,后来大约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采取了类似的制度,其中多数是英国的殖民地。
其核心内容是港元与美元挂钩,维持1美元兑换7.8港元的固定汇率制。
实际上是国家的发钞汇率,即发钞银行在发行钞票时,必须以每1美元兑换7.8港币的比例向外汇基金购买负债说明书,作为即发每7.8港币的货币储备金。
香港自1983年10月开始实行联汇制。
目前,发钞银行有三家: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各自的发钞比例顺次为80%,15%,5%。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而联系汇率制度就是香港金融业的基础。
香港没有非常系统的货币政策,其货币政策安排与其汇率制度安排是融为一体的。
如果说香港经济是一条船,联系汇率就是船锚(名义锚),它使香港经济在大风大浪中得以稳定。
联系汇率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1)完全杜绝了港元的信用发行,汇率制度是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市场汇率作为港币供应量扩张与收缩的晴雨表,货币供给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
(2)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唯一性,即维持币值的稳定。
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联系汇率制有较大的稳定性,保证资本自由流动和避免汇率大起大落。
(3) 此外,它还可以束缚着政府,使其理财小心谨慎。
在80年代中英谈判前后和90年代香港回归过程中,联系汇率制度就起了积极的稳定作用。
同时联系汇率制度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
分析如下:首先,港币的发行是以100%的美元现钞为储备金的,而现钞只是最狭义的货币(M0)。
现钞之外,还有各种存款,共同构成广义货币(M3)。
目前,香港流通中的现钞为820多亿港币,香港的广义货币(M3)为28000亿港币左右(1997年三季度数字),其中有16000多亿港币存款(约占广义货币的60%)和相当于11000多亿港币的外币存款(主要是美元存款,占广义货币的40%)。
简要介绍和评价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介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利用汇丰银行(HSBC)和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在合同内提供的约14天期限的买卖外汇工具,与美元汇率有所联系。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香港元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并确保香港货币及金融系统的稳定。
该制度于1983年引入,随着香港回归中国后仍然有效。
根据这一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持有的外汇资金并将其换算成美元储备,确保香港货币供应量与美元按合约换算比率保持一致。
这一比率是7.8港元兑1美元。
当兑美元交易达到特定限度时,香港政府将根据特定协议购买或出售香港元以稳定汇率。
优势和效果1.稳定:联系汇率制度有效地保持了香港本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这有助于稳定香港的货币系统,并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预测的环境。
这对于保持香港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至关重要。
2.防危机:香港坚持联系汇率制度使其免受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
由于香港的货币供应量与美元相联,香港可以依靠美元储备来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并避免货币贬值和资本大规模外流的风险。
3.投资吸引力: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在亚洲地区进行交易的跨国公司。
稳定的汇率有利于企业预测成本和风险,并提高了对香港的信心。
4.动态调整:尽管联系汇率制度的目标是保持固定汇率,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有权根据市场情况自由买入或卖出香港元,以维持稳定。
这使得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应市场需求。
挑战和争议1.货币政策受限: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需要保持香港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它的货币政策相对受限。
这可能限制了香港政府在应对经济挑战和通胀压力方面的灵活性。
2.长期维持难度:为了维持汇率,香港政府需要持续购买或出售香港元,这可能导致金融储备的减少。
如果长期维持这一制度变得困难,可能会对香港金融系统和经济稳定造成风险。
3.透明度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缺乏透明度。
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經濟的定海神針1. 引言1.1 引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香港的货币制度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运转,更是为了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聯繫匯率制度在香港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香港的地理范围。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成功实施,不仅使得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了力量。
2. 正文2.1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83年,当时香港政府为了稳定香港货币和打击通货膨胀,决定采取一种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
这个决定得到了香港居民的广泛支持,并在随后的几年内逐渐完善和巩固。
与此聯繫匯率制度也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外商对香港的信心增强,投资者更愿意在这个稳定的环境中投资。
香港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也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为了维护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这种制度的实施为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为香港成为一个繁荣稳定的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聯繫匯率制度的优势1. 稳定性:聯繫匯率制度可以帮助保持香港货币的稳定性,减少货币贬值或升值的幅度,有助于稳定经济环境,吸引外国投资。
2. 独立性:聯繫匯率制度使香港货币政策与中国大陆相对独立,香港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不受外部影响。
3. 信誉:聯繫匯率制度能够提升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声誉,使香港货币更具吸引力,增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信心。
4. 利率稳定:聯繫匯率制度带来的货币稳定性也意味着利率的稳定,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规划未来,降低风险。
5. 投资者信心:聯繫匯率制度的存在使投资者相对更加信心满满,不必担心货币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长期投资和经济发展。
聯繫匯率制度的优势在于为香港经济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货币政策框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认可。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旨在保持港元的汇率稳定。
该制度与美元挂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下是对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回答:1. 什么是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它与美元挂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这意味着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是固定的,即一港元始终等于一美元。
这种制度旨在保持港元的汇率稳定,避免汇率波动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2. 为什么实行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实行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原因是为了保持香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中心,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
保持港元的汇率稳定有助于减少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冲击,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
此外,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还可以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和资金流入。
3. 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是什么?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是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负责管理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
金管局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港元的汇率,并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如果港元汇率偏离了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金管局会采取措施来调整汇率,以确保其稳定。
4. 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是它可以保持港元的汇率稳定,减少外汇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此外,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还可以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和资金流入。
然而,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它可能会限制香港经济的独立性,因为港元与美元的汇率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此外,如果美元出现波动,也会对港元的汇率产生影响。
5.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是什么?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有助于保持港元的稳定,减少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冲击。
其次,它促进了香港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使香港成为了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中心。
此外,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还可以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和资金流入。
6. 联系汇率制度的未来前景如何?未来,联系汇率制度的未来前景取决于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香港经济的需求。
案例01: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阅读以下资料,并通过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所谓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地货币与美元挂钩,按照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进行港币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港币由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发行。
根据香港法律,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将美元拨入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发行等值港币。
其他银行(在香港称作持牌银行)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港币。
在回收港币时外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7.8的固定汇率进行反方向操作。
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正式实施,迅速地稳定了港币对内价值,十多年来更接受过多次挑战,其中最著名的应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但香港货币都能一一化解风险,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
港币信誉卓著,坚挺稳定。
与此同时,香港经济运行良好,其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所有这些,联系汇率制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实践表明,联系汇率制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初"政治应急"的作用,而发展成为使香港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外部的金融震荡和政治冲击的经济手段。
不过,联系汇率制也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还被认为是造成香港高通货膨胀和实际负利率并存的主要原因。
1.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上的港币兑美元汇率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
2.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港币利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3.要保证联系汇率制度顺利实施,必须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4.提示:可以考虑美元储备规模、市场主体信心、金管局货币政策自主权等方面
5.请了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对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冲击情况。
试分析香港的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存在怎样的联动机制?危机中国际炒家是如何利用这一联动机制实施攻
击的?香港政府最终如何渡过难关?
6.请比较香港联系汇率制与货币委员会制(或称货币局制,比如新加坡、阿根廷等国)有什么异同?在你看来,联系汇率制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7.有人认为联系汇率制度可以有效平抑国内通货膨胀,提高货币当局的权威性,因而可以在发展中国家范围内广泛提倡。
你认为中国大陆能否采用联系汇率制?为什么?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