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国时期
内容:(1)关于食、衣、住、行等生活需要、卫 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公 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与本地名胜古 迹的游览;(2)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和日、 月、雨、雪、阴、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研 究;(3)月、日、星期和阴、晴、雨、雪等逐日气候 的填记;(4)附近或本园内动植物的观察采集、饲养 或培植。 最低要求:(1)认识自己日常生活所用的主要衣、 食、住、行各项物品;(2)略知家庭、邻里、商铺、 工厂、农田以及地方公共机关的作用;(3)知道四肢、 五官的机能作用;(4)认识家禽家畜及五种以上植物, 太阳、风、雨的作用。
(二)学习的情景对意义的建构作用重大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提倡情境 性教学,认为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中发生, 已解决儿童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大 要素
意义 建构
情境
协作
会话
良好的情境有利于儿童对所学内容 进行意义建构: 首先,情境中真实性的任务让儿童了 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儿童会产生责任 感和主任翁精神; 其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整体 性的,具有挑战性,解决了问题就是奖励, 容易激发儿童的内部动机; 最后,情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儿童的 探索精神,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并在完成 任务中很好的表达自己。
(三)我国现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 趣和能力 指导要点:(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 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 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 发现的乐趣;(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 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 科学探索的对象。
翻译: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 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 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寒暑循 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 冬天储藏粮食。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基本 方法是诵读和游戏 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思想影响,教育上提倡“居静”、“主 静”,影响了儿童游戏的发展。再加上统治 阶级并不重视科学教育,因此我国古代儿童 科学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